標籤:

馮學榮:再談九一八事變

[手機新浪網主持人]今天我們邀請了歷史類暢銷書作家馮學榮先生來和大家談一談九一八事變。

  馮學榮:

  網友們好!很高興能和大家能聊天。

  「九一八事變」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1900年,中國北方爆發了義和團運動,俄國軍隊以「保護中東鐵路」等為借口,侵佔了中國東北。並直接威脅了日本一直想控制的朝鮮。於是,1904年,日本在通知清政府之後,派兵到中國東北,打跑了俄國人。

  打跑了俄國人之後,日軍將東北大地還給了清朝。

  由於此前1896-1898年間的中俄條約,當時旅順、大連都是俄國的租借地,俄國人說我既然打敗了,那麼我願意轉讓給日本人,另外,中東鐵路其中長春至旅順一段,俄國人也說願意轉讓給日本人,此外還有一些林礦,也轉讓給日本人。

  俄國人將這些東西轉讓給日本人。日本人覺得自己拿得有理。為什麼呢?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日本人認為依照當時的國際法,沙俄將條約權利轉讓給日本是合法的。第二個原因:日本人認為自己為日俄戰爭戰死十萬兵、花了二十億日元,對大清國有功,這些是日本應得的。—— 當然,我這是在客觀敘述歷史事實,並不代表我認同日本人。

  於是,1905年,日本找大清國談判。在「北洋公所」,日本對大清國說:早前,是俄國侵佔了你們東北,你們沒有能力去打,是我們日本幫你們打的,我們死了十萬人,花了二十億,我對你大清有功勞,現在俄國將旅順、大連、南滿鐵路及一些林礦讓給我了。你同意不同意?

  清政府不敢說不同意,於是和日本簽署了《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

  根據這個《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日本取得了旅順、大連、南滿鐵路。以及一些林產和礦產。於是,日本開始移民旅順、大連、滿鐵附屬地。

  1905年之後,晚清政府、北洋政府,都不敢動日本的這些既得利益,所以中日關係在總體上維持了友好。

  1915年,日本又採用威迫的手段,和北洋政府簽署《民四條約》,將這些既得利益延展到公元 1997年和2002年。

  在這裡不得不指出:日本人的確比較霸道。但是,國強必霸,歷史上幾乎都這樣,日本並不例外。

  由於清政府、北洋政府對日本的忍讓,中日關係在1905年-1926年這二十一年的時間裡,大體維持了友好。

  我們不少國民因此批判清政府、北洋「賣國」,但是實際上,晚清和北洋為中國當時的經濟發展,贏得了必要的時間。在此期間,中國的GDP平均每年的增長率超過 10% ——雖然外交上妥協了,但是卻給國家帶來了和平發展的時機。這也是不可否認的實情。

  可是,事情到了1926年,就發生變化了。

  在1926年的時候,張作霖是北洋政府的首腦。而在南方,蘇聯支持蔣介石的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想打倒張作霖。

  蔣介石要打倒張作霖,這好像跟日本沒有關係。但是事實上,關係很大。因為蔣介石在北伐的過程中,不但打出了「打倒軍閥」的口號,而且還打出了「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

  蔣介石為什麼打出「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呢?兩個原因:第一、這是蘇聯慫恿的。第二、「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在當時很能贏取民心、並為國民黨日後順利上台執政,能營造必要的合法性。

  為了進一步贏取民心,國民黨(尤其是左派)公開開展了排日活動,抵制日貨,煽動日資工廠的中國工人罷工。

  由於國民黨的北伐是蘇聯在後面慫恿和支持的,所以日本從一開始,就和蔣介石集團有衝突。不但是意識形態(資本主義對共產主義)的衝突,而且是經濟利益的衝突。

  1927年3月,北伐軍攻進南京,殺死日本僑民一名,並洗劫了日本駐南京領事館。—— 平心而論,這件事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根本不符合中國的利益。試問:在和平年代,你殺人家一個僑民、搗毀人家的領事館,對你有什麼好處呢?—— 純粹是過激行為。這是毫無疑問的。

  「南京事件」的爆發,直接導致了日本對華強硬派「田中義一」的上台。自從這個人上台之後,中日關係就開始進一步惡化了。

  在田中義一的眼中,國民黨是一股反日力量,如果讓國民黨上台了,那麼日本在東北的歷史既得利益(旅順大連、南滿鐵路等)就保不住了。

  於是,田中義一開始干涉中國的內政。他於是派兵到了濟南,名義上是「吸取南京事件的教訓、保護日本僑民」。於是在濟南,日軍爆發了和北伐軍的衝突,史稱「濟南慘案」。

  要知道,當時的日本雖然號稱「脫亞入歐」,但是骨子裡還殘留著「東方式的野蠻」。基本上只要日本兵打仗,「慘案」就在所難免。

  不但如此,1928年6月初,日本關東軍參謀河本大作私自策劃、炸死了張作霖。

  不是說張作霖和日本關係挺好的嗎?河本大作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呢?

  其實,張作霖和日本的關係分兩段。1904-1925是一段。在這一段,張作霖和日本關係是不錯的。但是1925之後,張作霖事實上已經慢慢轉向反日了。

  那麼,張作霖作為一個親日人士,為什麼到了1925之後,慢慢轉向了反日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中國自從1919年開始,萌發了一股思潮,叫做「民族主義」。這種民族主義思潮,影響了當時幾乎所有的民族精英。張作霖在媒體、顧問、知識分子的影響之下,態度也慢慢轉向反日了。

  張作霖態度轉向反日之後,他的思想影響了他的行動。張作霖開始在東北修築和日本人經營的「南滿鐵路」平行的鐵路。這個計劃,在當時叫做「包圍滿鐵」。

  什麼叫做「平行鐵路」呢?舉個例子。從廣州到深圳的鐵路,叫做「廣深鐵路」,鐵路事業是帶有壟斷性的。假如有一家民營公司在廣州和深圳之間也修了一條鐵路、而且和「廣深鐵路」平行,那麼會發生什麼事呢?很顯然:會對廣深鐵路構成直接的競爭。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05年北洋公所談判中,大清國和日本達成過一致意見:不能修平行鐵路。可是,張作霖現在修了。換句話說:張作霖是明擺著違反條約、明擺著排日了。—— 當然,「明擺著排日」也不一定錯。我只是在客觀敘述歷史,我不想評判。

  張作霖的「包圍滿鐵」計劃,到了1928年初,已經將日本的「南滿鐵路」經營狀況逼迫到破產的邊緣。東北日僑,面臨著整體破產、準備收拾行李回家的困境。這是當時的客觀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關東軍參謀河本大作,決定暗殺張作霖。(當然,日軍暗殺張作霖,還有對北伐軍北上的恐慌因素,這裡面的邏輯錯綜複雜,由於篇幅和時間所限,在此恕不展開談)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決定:東北三省歸順國民黨政府。

  東三省歸順國民黨政府之後三個月,國民黨就將「東北黨部」開到了東北,並在東北進一步開展排日活動。

  同時,國民政府公然打出「收復旅順、收復大連、收復南滿鐵路」的對日政策。日本輿論嘩然。

  平心而論,國民政府要收復滿清王朝流失的主權(旅順大連等),這樣做當然是愛國,但是,凡事分輕重緩急,國民黨統一中國之後,第一步最重要的,應該是要發展經濟、鞏固國防,而不是應該急急忙忙地解決歷史遺留的外交問題,難道不是嗎?

  事實上在1928年底,國民黨根本就沒有實際上統一中國,而還在和各地軍閥打仗呢。你連自己的國家都還沒有統一,你就要急著解決歷史上遺留的外交問題了?這顯然是過於激進了。

  國民政府作為一個新生的政權,上位之後,迫在眉睫的,應該是這兩件事:1、發展經濟。2、鞏固國防。等到經濟搞上去了、國防力量壯大了,再去收復旅順、大連什麼的,也不遲。一個明顯的例子是香港。香港一直拖到1997年才收復,又有何不可?

  要知道,在當時的中國,流失的主權可遠遠不止旅順、大連、南滿鐵路。當時中國流失了27個租界、還有台灣、還有香港、還有澳門…….你國民黨能全部都收回來么?你有相應的軍事力量作後盾嗎?

  當時的日本政府還想繼續和國民政府談判。但是,日本軍方看不慣了,他們決定繞開日本政府單幹。尤其是1929年爆發了全球經濟危機,日本關東軍決定武力解決東北問題就更迫切了。

  1931年9月18日,關東軍瞞著日本政府,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東北三省。關東軍的潛台詞是:你不是排擠我們嗎?我索性把你整個東北都佔了。因為東北本來就是我們日本在1905年從俄國人手中打下來的,當時歸還你是尊重你,現在你反而排擠我?!

  必須指出:關東軍這樣做,是太過分了。

  東三省淪陷之後,張學良決定不抵抗。有幾點原因:1、事前蔣介石早就交代過:現在不是和日本打仗的時候。2、張學良認為:東北軍不是打不過關東軍,而是打不過整個日本帝國。3、國民政府決定先找國際聯盟投訴(走法律途徑解決)。

  日本政府在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的態度是反對的。其中日本首相犬養毅派出私人代表萱野長知、來到南京談判,中日達成一致:組建東北政務委員會、懲辦反日的張學良、解決東北外交糾紛、尊重日本的歷史既得利益,並由犬養毅協調日本撤兵。加微信amamcheng1976, 看類似好文章!

  不料,犬養毅此舉觸怒了日本軍方,很快,犬養毅就被日本軍人刺殺了。

  幾乎與此同時,關東軍在東北建立了傀儡政權——「滿洲國」。而此時,日本國內的民族主義狂熱也被煽動起來了。日本政府「迫於民憤」,急忙承認滿洲國。也就是說:日本朝野從這個時候,已經被「民族主義」脅迫、開始一步錯、步步錯。

  中國告到國際聯盟(國聯)之後,國聯派了個調查團過來,研究了事件之後,國聯給出了這樣的判決:1、日本這樣做太過分了。2、但是中國也有錯,錯在不尊重歷史條約。3、建議東北由國際共管,主權歸中國,但是日本在東北享有經濟特權。

  國聯的裁判,採取了「各打五十大板」的態度。中日兩國都不接受。

  中國拒絕承認「滿洲國」,關東軍的思維是:既然你不承認,那麼說明你遲早要收復東北,既然如此,我們早晚有一戰,但是我根本又不想和你中國打,因為我的敵人是蘇聯,不是你。

  關東軍害怕中國遲早「收復」東北,同時又不願意和中國打仗,那麼怎麼辦呢?於是關東軍想出一個歪辦法:索性將華北一帶地區的國民黨勢力排擠出去,雙方拉開一段廣闊的地理距離,就可以「相安無事」了。於是,關東軍開始染指華北,製造緩衝政權。(這裡還有利用華北進行走私的因素,受篇幅所限,不展開談)

  日本軍人在華北製造緩衝政權的行為,給中方的印象是:日本要從北到南,逐步蠶食中國。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國民黨的情報機關集中力量在對付紅軍,對日本人腦子裡在想什麼,根本不知道,光靠猜的。

  後來多米諾骨牌逐個倒下、中日大戰全面爆發,就順理成章了。(時間所限,只能長話短說,語言從簡)

曾經留下的,夢想被擊得粉碎。曾經離去的,眼望故土,無能為力,滿懷心酸。岳南的《南渡北歸》,分為《南渡》、《北歸》、《離別》三部,系首丨部全景再現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巨著。

[版權聲明] 圖文來源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推薦閱讀:

他在「九一八」踏上救國路,辦兩家銀行交國家,去世後李嘉誠扶靈
紀念918事變86周年有感: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面對日本侵略,張學良為何不抵抗?
日被發動九一八事變,不擇手段的政治陰謀

TAG:九一八事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