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的三個養女:都是親侄女,因不同目的而收養,卻有相同命運
雍正帝有過四個親生女兒,可惜三個在幼年時夭折,只有一個活到了成年,但是在雍正帝即位前也去世了。
雍正帝即位後,先後收了三個養女,並冊封她們為公主。這三個養女都是雍正帝的親侄女,因為不同的目的而收養,可她們卻有著相同的命運。
雍正帝的三個養女分別是:和碩淑慎公主、和碩和惠公主、和碩端柔公主。
和碩淑慎公主(1708年—1784年),雍正帝兄長、廢太子胤礽第六女。
淑慎公主生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正月,父親胤礽當時還是皇太子。
九月,胤礽第一次被廢,全家被幽禁於咸安宮。
次年,胤礽第二次被立為皇太子。
但是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淑慎公主四歲時,胤礽再一次被廢,全家也再一次被幽禁。
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在幽禁中凄慘病逝。胤礽死後,雍正帝將幽禁了十多年的淑慎公主收為養女,撫養於宮中。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冊封淑慎公主為和碩淑慎公主,下嫁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觀音保。這一年,淑慎公主十九歲。九年後,觀音保去世,淑慎公主從此守寡。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經歷了五十年守寡歲月的淑慎公主去世,享年七十七歲。
平心而論,淑慎公主只是雍正帝的一個政治工具。雍正帝之所以將淑慎公主收為養女,更多的只是象徵意義,代表著善待廢太子一家的態度,既昭示了帝王恩典,又籠絡了朝野人心。更為重要的是,將淑慎公主下嫁還達到了和親蒙古、交好蒙古的外交目的。
和碩和惠公主(1714年―1731年),雍正帝十三弟、怡親王胤祥第四女。
如果說淑慎公主只是政治工具,那麼雍正帝對於和惠公主應該是真心的喜愛,因為她的生父是與雍正帝感情最好的十三弟胤祥。
胤祥是雍正帝繼承皇位的有功之臣,兩人的關係也最為親密。因此,雍正帝即位後,便冊封胤祥為和碩怡親王,而且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爺。雍正帝對其家人也關懷倍至,將他最小的女兒接入宮中撫養,就是和惠公主。
雍正帝對這個養女非常看重,視為掌上明珠。養父是皇帝,生父是鐵帽子王爺,和惠公主在宮中的地位自然不一般,是大家眼中的「紅人」,倍受疼愛,無憂無慮地長大。
雍正七年(1729年),和惠公主已經十六歲,到了婚配的年紀。清朝公主的主要作用就是與蒙古各部聯姻,和惠公主也不例外。雖然父親胤祥不舍,但是為了鞏固朝廷對喀爾喀蒙古(今外蒙古)的統治,雍正帝決定將和惠公主下嫁。十月,冊封和惠公主為和碩和惠公主,下嫁喀爾喀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的多爾濟塞布騰。
和惠公主雖然極不情願,但最後還是答應了。不過,與其他公主不同的是,和惠公主並沒有前往數千里之外的蒙古草原,而是和額駙常年住在北京。
婚後一年,和惠公主生下一個兒子。如果不出意外,一家人可以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
可是天不遂人願,雍正八年(1730年),生父胤祥逝世。雍正九年(1731年),和惠公主也因病去世,此時她下嫁才兩年,時年僅十八歲。
和碩端柔公主(1714年―1754年),雍正帝十六弟、庄親王胤祿嫡長女。
端柔公主是胤祿的大女兒,長相俊俏,聰明伶俐。小時候跟隨父親進宮,雍正帝對這個可愛的小侄女非常喜愛,便將其收為養女,以示對庄親王家的恩寵。
生父貴為親王,又是嫡母所出,端柔公主從小養成了刁蠻的性格,在宮中爭強好勝,絲毫也不謙讓和惠公主。
為了懷柔蒙古,雍正帝將端柔公主指婚給科爾沁郡王博爾濟吉特氏齊默特多爾濟。端柔公主非常不情願,嫌那裡太荒涼遙遠,哭了三天三夜。雍正帝龍顏大怒,告訴她要為朝廷著想,否則就賜死,並把她關在小黑屋裡考慮。端柔公主這才不得已答應,但提出了條件,那就是得多帶家奴,多佔地盤。
雍正八年(1730年),端柔公主下嫁科爾沁博爾濟古特氏齊默特多爾濟,並被冊封為和碩端柔公主。
端柔公主出嫁時帶了許多的金銀財寶和家奴,見到好地方就佔為己有。仗著自己的公主身份,端柔公主在蒙古草原非常跋扈。
乾隆十九年(1754年),端柔公主去世,時年四十歲。
推薦閱讀:
※男痣的位置與命運圖
※劉再復:中國貴族精神的命運(1)
※宮度命運查詢
※八字科學論命 -大運,命運,改運
※12生肖幾歲時有一大劫,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