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渾最後的王族去了哪兒?如今他們生活在此地,有數千人,姓慕
弘化公主(622—698),唐太宗宗室女。貞觀十四年(640年),嫁吐谷渾王諾曷缽。龍朔三年(663年),吐谷渾被吐蕃擊敗,她與諾曷缽奔涼州(今甘肅武威),歸附於唐。武則天時賜姓武,改封西平大長公主。
這段簡單的記述將人們引向了一個民族悠遠的歷史。因為弘化公主嫁的諾曷缽是吐谷渾汗國末代統治者,今天,我們似乎可以這麼說,她最終的歸宿也是吐谷渾最後的王族的歸宿。
青嘴灣,位於武威市城南20公里的南營鄉,這裡峰巒起伏,峽谷縱橫,大水、冰構兩條大溝湍流急下,在兩水匯合處,解放後建起了水庫,弘化公主墓就坐落在水庫對面的山崗上。
在清末的亂世里,當時居住青嘴灣一帶的人們和當地的人一樣,都有一個防範盜賊與殺戮的習慣——上山挖窯洞。如此,在有了危險的時候,就可以在窯洞里避難了。有一戶姓梁的人家上山挖窯洞時,湊巧挖中了弘化公主墓葬。取火進入墓室,梁姓人看到墓中金碧輝煌,壁畫滿牆,隨葬器物很多,除有彩繪的木俑、馬、牛、駱駝等大批木器外,還有不少銅器和金玉珠寶,真是琳琅滿目。
梁姓人雖然不知道墓主人是誰,但卻知道自己要發財了,他們將這個消息「封鎖」起來,陸續盜得一些金、玉珠寶去「變現」,日子很快就好過了起來。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梁姓人的發家很快就引起了村裡其他的人注意,他們的「秘密」隨即被發現。
1915年4月,弘化公主被當地群眾掘開,與梁姓人一樣,這些盜掘者同樣採取了密不告人的辦法,但因為缺錢,他們又不得不讓從墓中盜得的一些文物在市面上流傳,而這很快引起了武威相關部門的注意。當時的武威知縣名叫唐敷容,是個比較有見識的地方官吏,在看到市面上的一些文物後,唐知縣認為它們非同尋常,一定來自一座大墓。這座大墓位於何方?唐知縣順藤摸瓜,終於發現了文物的「出處」。
然而,這座大墓究竟是誰的呢?唐知縣認為認為涼州為西陲重鎮,必有先朝石刻埋藏地下,但墓誌石刻已經被當地群眾「搬」回了家,便吩囑商務會會長賈壇尋訪。賈壇先生酷愛金石,很快將墓誌載回,放置於武威文廟保存。人們這才知曉被盜掘的墓葬乃是弘化公主墓,而在此處還有一些吐谷渾王族的墓葬。
解放後,黨和政府對文物工作十分重視,1956年,武威縣人民政府將弘化公主墓及整個吐谷渾慕容氏墓群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武威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對殘存的墓葬進行了科學的清理,出土了一批彩繪木俑、木馬、木駝和絲織品、銅、陶、骨、漆器等。
這裡文物雕刻生動,形象逼真,製作精細。尤其是出土的一批紗、羅、綺等絲織物色澤鮮麗,飾紋多樣,細薄透明,各種圖案的織錦質底牢固,錦面細密,提花準確,反映了店代精湛的工藝。它們是研究唐與吐谷渾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也將人們引入了那段塵封的歷史。
弘化公主的事迹,我們在以前的文章里介紹過,這裡不作贅述,只講吐谷渾最後的王族去了哪裡。
吐谷渾(313―663),亦稱吐渾,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稱之為阿柴。是西晉至唐朝時期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古代政權。關於他們的後裔去向,學界給出的說法大約是這樣的:唐朝後期,吐谷渾移居河東,被稱作退渾、吐渾。五代時散處蔚州(今河北蔚縣)等地,曾附屬於沙陀李氏,後屬後晉石氏。天福初(936)燕雲地區割屬契丹,吐谷渾人附契丹,後世多同化於漢族或其他民族。吐蕃滅吐谷渾後,仍有一部分吐谷渾人留居故地,附落猶存,達延芒結波與素和貴等仍擁重兵。9世紀中葉吐蕃崩潰後,吐谷渾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險屯聚自保。12世紀後,河東的吐谷渾人返回甘青故地,與湟水流域之吐谷渾人聚會。元朝時,稱作西寧州土人。一些研究者認為,今青海土族即吐谷渾的後裔,此說能否成立,尚待進一步研究。
我們要說的吐谷渾最後的王族去向,與弘化公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663年5月,吐蕃祿東贊出動精銳之師,乘虛進攻,大破吐谷渾,吐谷渾亡國。這時,18歲嫁到吐谷渾的弘化公主已經41歲了,她和諾曷缽率殘部幾千帳經過長途逃亡,來到涼州南山,暫時安居下來。
670年,為了牽制日益向西域擴張的吐蕃,也為幫助吐谷渾部回歸故地,唐朝派薛仁貴率軍出擊河源地區,但大非川一役,唐軍大敗,最終使吐谷渾依靠唐朝力量恢復其勢力的希望破滅。
從此,吐谷渾作為一個部族,散居青海、甘肅、陝西、寧夏等地,再也無力復國。在此情況下,弘化公主及諾曷缽上書唐朝,希望遷居大唐內地。但唐朝當時有著自己的考慮,他們仍然希望吐谷渾回到故地,以遏制吐蕃。
於是,672年,唐朝將吐谷渾國王諾曷缽和弘化公主遷到鄯州(今青海樂都)大通河之南。但是,這個地方當時時常受到吐蕃人的進攻和騷擾,吐谷渾部落生活得提心弔膽,所謂「畏吐蕃之強,不安其居」。無奈之下,唐高宗只好把吐谷渾王諾曷缽和弘化公主以及吐谷渾部族,遷到靈州安樂州居住。
安樂州就是今天寧夏同心的韋州,據寧夏著名歷史地理專家魯人勇先生考證:「鳴沙縣,治今中寧縣鳴沙鎮。北魏置」,「唐仍為鳴沙縣,屬靈州。」「咸亨三年(672年)於(鳴沙縣)境內置安樂州(治今同心縣南韋州鎮南),安置吐谷渾部,仍領鳴沙縣。」(魯人勇、吳忠禮、徐庄《寧夏歷史地理考》,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9頁)
諾曷缽被任命為安樂州刺史,轄境為今寧夏河東中寧、同心、鹽池三縣部分地區。「安樂州」這個名字就是從這兒來的,意為「欲其安而且樂也」,即是唐朝讓吐谷渾部族和弘化公主在這裡安居樂業。
此時的弘化公主已經50歲了,但她依然全力協助諾曷缽勵精圖治,建設新的家園。688年,容諾曷缽因病去世,其子慕容忠繼位,被唐王朝加封為青海王。66歲的弘化公主繼續輔佐慕容忠治理安樂州。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改封弘化公主為大周西平大長公主,並特賜弘化公主為武姓,而此時的弘化公主已經是一位68歲高齡的老人了。
698年5月3日,弘化公主「薨于于靈州東衙之私第」,後葬於涼州。此時,作為大唐漢族與吐谷渾族王和親的公主,弘化公主在唐靈州各族人民和諧相處,已經長達26年之久。而她和諾曷缽生的的兩個王子,父子三人,都是唐朝女婿,在古靈州安樂州即今吳忠市同心縣大地上,演繹了一段幾十年民族團結佳話的歷史。
今天,韋州城還在,但我們在這一帶已經找不到吐谷渾人的影子了,他們已經隱入各民族當中。然而,任何事情總得有個來龍去脈,到了宋朝時,開始有一支姓「慕」的人活躍在了歷史的舞台之上,慕洧、慕溶兄弟當時還有自己的封地,為西夏人負責養馬,1141年六月,西夏仁宗李仁孝誅殺了圖謀叛投金朝他們。
事實上,在宋夏、金夏的對峙中慕氏家族發揮過一定的作用,范仲淹在《種院使世衡神道碑》中說:「(慶曆二年)余按巡環州,患屬羌之多,而素不為用,與夏戎潛連,助為邊患。乃召蕃官慕恩與諸族酋長八百犒於麾下,與之衣物、繒彩以悅其意。」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顯,即慕姓人與西夏人聯合在一起,常為邊境添亂,在環慶路視察的范仲淹有意將他們「拉攏」過來。慶曆是宋仁宗趙禎的年號,為1041年-1048年。1041年北宋分陝西路置環慶路經略安撫使,治所在慶州(後升慶陽府,今甘肅慶陽),轄境相當今陝西長武、武功、旬邑、禮泉等縣間地和甘肅環江、馬蓮河流域以東地區。這一帶的蕃族除党項人、吐蕃人之外,還有不少吐谷渾人,慕姓人就是吐谷渾人的代表。只是那個時候,他們已經將已經的姓氏「簡化」成了「慕」,由寧夏「移居」甘肅慶陽一帶了。
大約是在世紀初,原慶陽市檔案館館長慕思恭先生為當地的慕氏人主編了一本族譜,公開承認其地慕氏為吐谷渾汗國末代統治者慕容諾曷缽的後裔。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即是這些人如今還相對集中地生活在環縣木缽鄉,而「木缽」被認為是慕缽,即慕容缽曷諾的縮寫形式。而以人名命國名、地名,在吐谷渾歷史有先例,如「吐谷渾」就是該部族最早的首領袖的名字。
最終的歸宿其實也是最精彩的開始,甘肅環縣慕姓人能夠承認自己是吐谷渾的後裔也是一種勇氣。如今,生活在這一帶的慕姓人大約有數千人,甚至更多,雖說已經與漢族人相差無異,但還是在姓氏與居住地的名字里為人們留下了一點吐谷渾人的影子。而這些也只能與弘化公主墓志銘序言「誕靈帝女秀奇質於漣波,托體王姬湛清儀於桂魄。公宮秉訓沐胎教之宸猷,姒幄承規挺璇闈之睿敏」一樣,成為美好的文字讓我們懷念了。(文/路生)
推薦閱讀:
※對自己負責,不做老實人
※能養孩子一輩子嗎?
※難道結婚就是為了生孩子難道娶老婆就是為了傳宗接代?
※如何看待小野傑西瘋狂複製粘貼自己的答案?
※No.28《如果我們家有一個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