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茶史:茶到宋時說風流

唐代,茶文化確立了成熟的文化脈絡,建立了較為統一的程式和儀式。接之宋代,茶的製作和飲用過程被推到另一個歷史高峰,宋時造茶可謂擇不厭精,烹不厭細。這乃是皇室對茶的熱衷,引領了貴族以及工商階層對茶的追捧和過度消費。

宋代茶文化的發展,同時帶動了多種藝術門類的發展。要飲茶,必得先制茶,這就帶動了農業和工業發展;茶的飲宴過程中,要精心搭配茶席,使用茶具,甚至茶僮、琴樂,缺一不可。這就帶動了瓷器、繪畫、音樂等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說,我國的制瓷藝術,到了宋代到達了頂峰,這與宋代茶飲的繁瑣至極也不無關係。

宋代鬥茶 台灣坪林茶葉博物館

精茶細作宋之風

唐代用茶,以蒸青團茶為主,依形狀可分為八種等級(胡靴型、牛臆型、浮雲型、拂水型、膏土型、地潦型、竹撬聖及霜荷型等,前二種為上極品,後二種為粗級品),至宋代對茶的質量更為講究,宋朝皇帝皆嗜茶飲,尤其是宋徽宗趙佶。

宋代制茶,尤其是制貢茶的工藝極為考究,分為八大基本步驟:採茶、揀芽、蒸茶、榨茶、研茶、造茶、過黃、乾燥。

采 茶

宋代由於貢茶的大量需求,由專門的大臣監造貢茶,並且由經過訓練的熟練採茶工擔任採茶的工作,採茶要在天明前開工,至旭日東升後便不適宜再采。所以每於五更天方露白,擊鼓集合工人於茶山上至辰時(約七點)鳴鉎[shēng]收工,這是為控制茶葉質量,怕有人為增斤兩,摘取不合格的茶芽。

揀 芽

茶工摘的茶芽質量並不十分均齊,所以還須挑揀。採回的茶芽分為:小芽、中芽、紫芽、白合、烏帶等五種。形如小鷹爪者為「小芽」,芽先蒸熟,浸於水盆中只挑如針細的小蕊制茶者為「水芽」,水芽是芽中精品,小芽次之,中芽又下,紫芽、白合、烏帶多不用。

蒸 茶

采來的茶芽多少沾有灰塵,所以要先用凈水洗滌清潔。伺專用蒸籠水滾沸,將茶芽置於甑中蒸。蒸茶須把握得宜,火工過熱則色黃味淡,不熟則包青且易沉澱,還略帶青草味。

榨 茶

蒸熟的茶芽被稱為「茶黃」,茶黃還需淋水數次令其冷卻,先置小榨床上榨去水份,再放大榨床上榨去油膏,榨膏前最好用布包裹起來,再用竹皮捆綁,最後放在榨床下擠壓,半夜時取出搓揉,再放回榨床——即是翻榨,如此徹夜反覆,必需待茶芽完全乾透為止。

研 茶

研茶的工具,用柯木為杵,以瓦盆為臼,茶經擠榨的過程,已干透沒有水份了,因此研茶時每個團茶都得加水研磨,水不能一次傾倒,而須一杯杯逐次加入,同時也有一定的數量,質量愈高者加水愈多杯,如「勝雪」、「白茶」等品種需加十六杯以上,每杯水都要等水干茶熟才可研磨,研磨愈多次茶質愈細,因此宋代可用茶末直接烹點,茶末可連同湯一起飲用。

造 茶

研過的茶,最好手指戳盪看看,一定要全部研得均勻,揉起來覺得光滑,沒有粗塊才放入模中定型,模有方的、圓的、花形、大龍、小龍……等,種類很多,達四十餘種之多,入模後隨即平鋪竹席上,等「過黃」這道最後工序了。

過黃(乾燥)

所謂「過黃」即為乾燥,其程序是將團茶先用烈火烘焙,再從滾燙的沸水撂過,如此反覆三次,最後再用溫火焙一次,焙好又過湯出色,隨即放在密閉的房中,以扇快速搧動,如此茶色才能光潤,做完這個步驟,團茶的製作就完成了。

茗戰鬥茶興方艾

台灣茶人池宗憲示範宋代點茶

宋代的制茶法與唐代差異很大,同時煎點法也區別於唐代。宋代的制茶更細,步驟更多,可以直接將茶粉沖入茶碗飲用,所以宋代形成了獨特的「點茶法」,此法主要為宋代鬥茶所用,同時茶人自飲也使用此法。

點茶法是先將在模具中成形的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燒水,微沸時即沖點入碗。但茶末與水需要互融一體,唐時的茶匙攪拌不力,所以宋人獨創了一種茶具,稱為「茶筅」。茶筅是專門用來攪拌茶的工具,由金、銀、鐵等製成,到了後期,為了使用和攜帶方便,大部分使用竹製,文人美其名「攪茶公子」。

1式7件宋代點茶器

宋代定窯茶碾、湖田窯影青水注、建窯黑釉建盞、明代龍泉窯茶罐、現代竹茶勺、竹筅。

水沖入茶碗中,需立即以茶筅用力打擊,此時碗中會慢慢現出泡沫。而茶的優劣,就是以沫餑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是否慢來評定的。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

鬥茶的興盛,從宮廷到市井,常以之賭勝負。宋代朝廷在地方建立了貢茶制度,地方為挑選貢品需要一種方法來評定茶葉品位高下。這在宋代皇帝宋徽宗趙佶的茶學著作《大觀茶論》中可見一斑:

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壑源之品,亦自此盛。延及於今,百廢俱舉,海內晏然,垂拱密勿,俱致無為。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熏陶德化,咸以高雅相從事茗飲。

故近歲以來,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咸造其極。且物之興廢,固自有然,亦系乎時之污隆。

時或遑遽[huáng jù],人懷勞瘁,則向所謂常須而日用,猶且汲汲營求,惟恐不獲,飲茶何暇議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則常須而日用者,固久厭飫狼藉。

而天下之士,厲志清白,競為閑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篋笥([qiè sì],藏物的竹器)之精,爭鑒裁之妙,雖否士於此時,不以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清尚也。

從這段《大觀茶論》的序言中可以看出,宋代的龍團鳳餅的確是造精儲細,烹點勝妙。同時也可看出,宋時的貢茶重點地區已由顧渚地區轉移到福建建安(今建甌)一帶。而飲茶也不僅僅止於止渴清神,而加入更多藝術層面的追求。宋時點茶的盛行,不僅在皇室貴族間,更在民間興起了鬥茶的風氣。

鬥茶,多為兩人捉對「廝殺」,三斗二勝。決定勝負的標準有兩條,一是湯色,二是湯花。

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偏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制不及時;色泛紅,是烘焙火候過了頭。

湯花,是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也有二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以鮮白為上;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

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好像「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被稱為「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

選自:老舍茶館


推薦閱讀:

中國各個省蛇的分布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易理篇(37
中國爆笑標語大全
馬來西亞突然變天,中國怎麼辦?這個結果出人意料
美麗中國建設的世界共鳴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