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講 妙法蓮華經(第十八集)台灣景美華藏圖佛教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本經十義最後的一條,「具實相德」,接著「修實相行」,這才能成就,就是具足實相之德。由前面所說到的,「內悟妙心,外修淨行,內外清淨」,這就叫做實相德。內外清淨,我們一定要注意到,一定要從內做起。可是初學入手之處,說一下就從內修起是相當不容易的,所以最初方便是著重在外。我們在大經裡面可以看到,像《華嚴經》最初入門,修「淨行品」,「淨行品」可以說著重於外,由外來修內,這是關鍵的所在,必須要曉得。在一般經論當中所謂戒學在先,我們討論《八十華嚴》看第九迴向大天神菩薩,在這一章裡面差不多我們將要讀完了,這一章裡面可以說完全是講的戒學,這是教誡初學的。正如同學校教學一樣,小學生著重在學規矩,並不注重知識。為什麽?他的理解力有限,談不上知識,所以著重在規矩方圓。佛法也是如此,戒行有了基礎之後,這個境界再提高,所以由身,事之戒,進入到心,理論上的戒,這是把境界提升了。
說到內外清淨,一定要內清淨之後,外才能得到真正的清淨。如果我們內要不清淨,外面怎麽樣修學都沒有辦法獲得清淨。為什麽?外面是再清淨,諸位曉得,阿賴耶識畢竟是要受染污的,所以是不會得到清淨的。真正清淨是阿賴耶識裡面不落種子,我們所謂說不落印象,這才叫真清淨,內外俱淨,才是實相德。在「普賢勸發」裡面說,「如來滅後」,如何才能夠得到這部經?這個得並不是說我們得到這個經本,經本在今天印刷術非常發達,可以說《法華經》的經本子遍地都是,你到哪個地方看不到《法華經》!此地講能夠得到這部經,是說義理上的得到;換句話說,一定要開悟,從這部經得到開悟才算是得到。也正是世尊在這部經裡面所講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我們要能夠悟入佛之知見,才算你真正得到《法華經》,得到諸佛的《法華經》,也得到自性的《法華經》。
關於這個問題,諸位看錶解裡面第三這一條裡頭,「四法得經」,我們希不希望從這部經開悟?如果希望從這部經開悟,這四條就要注意到。第一是「諸佛護念」,換句話說,我們還要藉佛菩薩的力量。諸佛可以說對於每個眾生、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護念,換句話說,這個因緣我們人人具足,就是這個條件每個人都有。雖然每個人都有,可是有人確實得佛護念,得到護念的利益,有些得不到諸佛護念的利益,這個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接受、不接受,佛菩薩加持我們,我們願不願意接受?接受的就能夠得到利益,不接受的還是得不到利益。護念,佛怎麽樣保護我們?怎樣來念我們?我們如果說望文生義那又錯解了。並不是佛菩薩的心裡頭天天會念著我們,我們人這麽多,他怎麽能夠念得了?念著這個把那個漏掉,念那個又這個漏掉。此地所講的護念就是佛的平等心與清淨心,從平等清淨裡面所生,「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就是說的這個。如果就本經來說,經文就是諸佛的護念,我們得到這個經本子就是蒙佛護念。得到這個經本,如果不能夠信受奉行,得到還同未得。信受奉行如果不能夠悟入佛知佛見,雖得諸佛護念,所得的有限,不是究竟圓滿。由此可知,能不能得到諸佛菩薩圓滿的護念完全在乎自己修學的態度。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就「植眾德本」。換句話說,這四條後面三條都是屬於自己的,只有前面這條是諸佛菩薩給我們的增上緣,增上緣是一律平等。我們能不能從這部經開悟,那就在後面三個條件了。這裡說植眾德本,植是培植,培植眾德的根本,《法華大成》裡面講,這是「已得事無礙法界」。《大成》大義法師他是學《華嚴》的,所以處處都是引用《華嚴》教義來講解。這個四條就《華嚴》教義來說,「諸佛護念」是理無礙法界,「植眾德本」是事無礙法界,「入正定聚」是理事無礙法界,「發救眾生之心」是事事無礙法界,全是從《華嚴》教義上來說的。剛才講理上是平等的,事上必須要修學。世間法之德本是孝悌忠信,這是世間法的德本,我們自己要曉得培植。出世間的德本是菩提心,我們要是依《六祖壇經》來說,因為《壇經》我們讀得多,也講得詳細,《壇經》六祖所說的,「五分法身、四弘誓願、三自皈、三身」,再以菩薩的六度,這是出世間法的德本。
如果我們要是知道本末,知道先後次第,修學就有決定的方向、決定的目標,那怎麽會沒有成就?所以人家問我們,你學什麽?你所修、所學的是什麽?自己總要清清楚楚。剛才所說的這是通途一般的,換句話說,無論是哪個宗派,無論是哪個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宗旨。正如同學校裡讀書,這些是共同科目。除了共同科目之外,你還有專修的,譬如參禪的專修科目就是明心見性,我們念佛的專修科就是一心不亂,這是通途以外的。通別都要清清楚楚。諸位要曉得,別是建立在通的基礎上,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沒有菩提心,沒有四弘誓願,不修六度,那大乘法裡面八萬四千法門都失去了基礎,學哪一門也不會有成就。所以植眾德本,別說是出世間法,就是世間一切事業也要以此為基礎,我們怎麽能夠疏忽、怎麽能夠大意?眾德之本要真正成就了,就是《華嚴》講的事無礙法界。
第三條講「入正定聚」,正定聚是「理事無礙」,這個心才真正定得下來,才是正定。我們的心之定不下來,很顯然的理與事有礙,所以這個心定不下來。理與事要無礙,諸位想想,那個心不必修定自然就定了。在理裡面心也不動,事裡面心也不動了,為什麽?曉得理與事是一不是二。這在行門裡面就是「寂照不二」,所以叫做實相定。在愣嚴會上世尊告訴我們的愣嚴大定就是這個地方所講的正定聚,這是真實的成就。成佛,換句話說,也就是成就正定聚而已,入就是成就,就是親證得的。實在說正定是我們自性原有的,不是從外來的,所以諸位細細去讀讀《愣嚴經》,這愣嚴大定是修得的嗎?不是修得的。本性裡面原有,哪裡是修得的?所以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無所得。如果本性裡面沒有,那算是你修成,本性原有。我們雖有,但是我們不知道用它;換句話說,我們錯用了。
正定是什麽?現在我們讀《愣嚴》,正讀到「十番顯見」,見性就是正定聚,聞性就是正定聚。這個聚字在此地很有味道,說正定是講體,說聚是講用,正定是說的寂,聚是說的照,寂照不二。它不是沒有用,它有大作用,這叫實相定,這叫稱性之定,叫自性本定。我們過失在哪裡?過失是我們用妄心,不曉得用這個正定,毛病發生在此地。佛所教給我們的就是恢復我們自己本有家珍正定聚,本有的。入了正定之後,妄心所起種種的作用都在聚這個字裡面,變成無量功德。可是失掉了正定,在八識所作所為那是無量的業報,起用、受報可以說完全都不一樣。這是學佛,尤其學大乘佛法者,不能不知。到入正定聚,也可以說就是成佛了。
後面這條「發救眾生之心」,這是自己成就之後,一定要發心度脫一切眾生,這是菩薩事業。為什麽要發心度脫一切眾生?因為一切眾生與自己是一不是二。所以見了性的那些大菩薩們,我們稱他們叫「同體大悲」,他與一切眾生同一個理體、同一個法身、同一個法性,所以是同體,這個關係多親密。「無緣大慈」,無緣是沒有任何條件的,理所當然要慈悲一切,沒有任何理由的,這是真慈。凡是有理由、有條件的都不是真慈悲,父母愛護兒女,為什麽?他是我兒女,這就是有理由、有條件,這都不是真慈。這個在佛法裡叫愛緣慈,不是真慈。真慈是平等的,真慈是永遠不會變更的。他一轉世,來世又不是兒女,又做了冤家,可見得是假的不是真的。唯有見性的人,這是見到一切眾生,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個時候的慈悲心才是真實的,與法性完全相應。所以救度一切眾生,這些就自自然然生起,度脫眾生一定要叫那個眾生成佛,這個度脫的事業才算圓滿。把眾生度到等覺位上還不算圓滿,為什麽?他還沒成佛,一定要成佛才算圓滿。諸位要想到這個地方,你才曉得佛菩薩恩德之大!
下面說,「成就此四,為具實相德」,這是講具實相之德,實相之德一定包括這四要素。就本經所顯,確實是每一字、每一句,每說一樁事,或者說一個理論,無非都是實相妙法,所以說這部經是以實相為體。以實相為教體,在本經可以說講得相當詳細。一般講一切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換句話說,一切大乘經都是從實相流出來的,這是我們從這個大的方面著眼來觀察。小乘經之體,所謂是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是以這個為教體。而大乘經典只有一實相為教體。諸位要是能懂這個意思,你就能夠看這個經典它是不是真的佛經?說老實話從名字上來看,七例選題上來看,人家會偽造、會造假的,以人為題、以比喻為題、以法為題,別人造一個假經,也可以如法炮製,安個題目,還不太容易辨別真偽。唯有從教體上來辨別,那一看就曉得這部經是真的、是假的。
這就好像是,大概是昨天晚上、前天晚上,廣播裡頭有個節目說台灣賣假酒的,喝酒的人要當心。抽查了九千多瓶的酒,裡面差不多就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假的,假的裡面當中還有少數是有毒的,那喝了是要命的。那假酒怎麽辨法?七例選題就好像從包裝上來辨別,包裝上你看得仔細,當然它還是有點差別。可是現在印刷術很發達,可以做得一模一樣,叫你一點都認不出來。從教體裡面來看,那就等於是拿到化驗室裡面去化驗,這個真假立刻就辨出來了。所以說內容,它的義理,不合乎三法印不是小乘經,不合乎一實相就不是大乘經,三法印跟一實相都不符合,這一定是假的佛經,不是真的,立刻就可以辨別,這等於是從化驗室裡面化驗一樣,決定可靠。
我們曉得這個道理,自己也向這個道理漸漸的深入,入到相當的程度,你再看看古今那些註解,註解的人他是什麽境界,他是什麽程度,一看就明瞭、就曉得。譬如說他是一年級的程度,他注出來只有這個水準;二年級的程度,所注出來的、所講的東西比這個要高明一些,不同、不一樣。破了我執,相當於阿羅漢的程度,所講的、所註解的跟明心見性、我法二執都破了的人決定不一樣,同是一個經,講的不一樣。但是我們自己要沒有入這個境界就看不出來,自己入理了就能看得出來。所以這個東西說是騙騙外行人容易,人家不懂,欺人家不懂,內行人、明眼人決定躲不過。因此我們求學、修道、做功夫一定要踏實。
經裡面玄義之中有這段討論教體,五重玄義裡面有辨體,其目的就是教我們相信。就好像我們買酒一樣,經過化驗,叫我們相信貨真價實,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堅定我們的信心。如果信心不能夠堅定,所學就不堅固。不但學佛如此,世出世間一切法成就都是建立在堅固信心的基礎上。凡是看相算命的那些人都沒有信心,對自己不相信,所以要找個人算一下、看一下,再求神,這都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都不會成就。有成就的人相信自己。命相不是沒有,確實是有,可是自信心堅強的人超過了命運,他自己能夠決定命運,自己能夠創造命運,不會受命運的擺布。只有那些自己沒有堅定信心的人才會被命運操縱,受命運擺布,一生一世也逃不出命運。所以這一科是堅定我們信心的。
下面這一科是「宗趣通別」。這兩段可以說在玄義裡面是最重要的兩段。賢首的十門,天台大師嫌十門太繁了,所以用五重玄義,五重跟十門實在講只是開合不同而已,把它歸納為五條。五條裡面辨體、明宗,辨體是我們前面一段,明宗就是這一段「宗趣通別」。可見得它再怎麽歸納,這兩條還是少不了。由此可知,這兩段、兩科非常的重要。體就是理論的依據,佛講這部《法華經》是根據什麽道理講出來的,我們在前面曉得,根據實相講出來的。實相就是一切萬法的真實相,決定不是虛妄的,它是有理論的依據。宗趣是講修行的方法。我們可以說,義理淺深這個理論是屬於理經,經中理論的依據,宗趣通別是這部經所講修行方法的依據。先解釋名題,什麽叫做宗、什麽叫做趣?古德說,「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宗也可以稱之為宗旨,趣也能說之為歸宿、趣向。「通論佛教以因緣為宗」,這就是一般講,就整個佛法來講,可以說佛法是以因緣為宗,修因趣果,修因是宗,趣果就是趣。
「所謂因緣故生滅」,是從相上講;「因緣故即空」,是從理上講。你看看無論是從現象上講,或是從理論上講,都是說因緣。不但是講事理,「因緣故即假」,有是叫假有、叫幻有,或者叫妙有,都用一個假字就代表,天台大師所講的三諦三觀,空假中,「因緣故即中」。佛所說的一切法,你仔細去觀察,全離不開因緣,無怪乎本經說「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說得一點都沒錯,他老人家講的這個法就是講的因緣法。因緣裡頭的含義實在是無量無邊,妙不可言,確實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一切法就是因緣兩個字演變出來。佛講的是正因緣,正因緣是一,一切法都是從這一因緣演變出現的,這是我們學佛的人應當要曉得。佛以這一正因緣去破外道、凡夫所列的不無因果的邪見,或者是邪因邪緣的邪見,那些是見病,嚴重的見病。所以佛說因緣來破這些外道,這個我們在一切經裡面常常看到,最近讀的《愣嚴經》裡面就有。所以我們可以說,一大事因緣就包括盡了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
諸位看錶解裡面第二段,本經的宗趣,「總顯師弟本跡因果,共為一經宗趣」。這種說法,諸位要特別記住,只在《法華經》上可以講;別的經另當別論,不能這樣說法,這個說法是本經宗趣,只是貼切在《法華經》上。師是老師,本師釋迦牟尼佛;弟是弟子,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講本是他在過去所修所證的地位,這是他的本;說跡是在這一生當中,就是釋迦牟尼佛出現的那個時候,他所示現的身分。譬如舍利弗跟目犍連尊者,要論他的本,他早都成佛了,古佛再來的,他是如來的身分;論跡,他在釋迦牟尼佛會上示現的是小乘阿羅漢,佛的出家弟子。在家弟子當中,皈依弟子,譬如波斯匿王,論跡就是這一世他所示現的身分,他是個在家身分、是個國王的身分,在佛門裡頭負有護法的責任;要是論本,他是四地菩薩。
不但是這些弟子們各有本跡不同,就是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釋迦牟尼佛要論跡,他是淨飯王的太子,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示現的八相成道,這是跡。若論本,久遠劫中他就成佛了,不是這一生這一世才成佛的。《梵網經》裡面給我們講,他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已經八千次了,三千年前示現來這一次,已經是八千次。在大經裡面講還不止,豈止八千次!這個八千次講最近來的八千次,過去來的還不算。所以說是各有本跡。在華嚴會上,《華嚴經》裡面講的,毘盧遮那是本,而釋迦牟尼佛已經是跡,釋迦牟尼佛是五方五佛,都是遮那的化身。所以這麽一說,跟本經裡面所講的師弟本跡就不一樣,《華嚴經》的境界可以說又提高了一層,再追究他的根本。本經連小乘弟子也有本,「本有因果,示為二乘跡中因果」。就世尊跡相上來說,他是生在帝王之家,菩提樹下證道,以及四十九年的示現教化,全都是跡相。這是這部經全經的宗趣。我們讀《壇經》,你看看法達禪師念到「譬喻品」,大師就叫他不必再念了,本經的宗趣已經明白的顯示出來,「一大事因緣」為經的宗趣。
底下講「別顯」,有「十義五對」,這是別說。這五對是「智行一對」、「心境一對」、「位號一對」、「行德一對」、「體用一對」,我們這裡都寫得很清楚。「智行一對,謂以智照理為因,以行成德為果」,這是教給我們修學的原理原則。以智照理,諸位從這裡一看就曉得,先求解再後修行,千萬不要以為解不是行,那就錯了,解是行。解是什麽行?解是以智照理之行,這是行之因,後面才以行成德是果。換句話說,以行成德的因就是以智照理,智不能說是不要緊。我們學佛修行就好了,還要研究教理干什麽?你看看這理要不要緊?第一條!五條裡面第一條是根本,沒有第一哪有二、三?所以古大德給我們說,叫悟後起修,就是這個道理。以智照理就是觀照般若,在三般若裡頭是觀照般若。如果沒有智照理,雖有行,行不能成德。成什麽樣的德?前面所講實相德。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沒有智慧的觀照,縱然行種種善,是世間有漏之德,有漏的福德,不是佛法裡面講的無漏德,更不是經典裡面所說的稱性德。從這一條我們就可以明瞭求解的重要性。解的目的是在悟,而不是在博文強記,這點尤其是必須要明瞭的,不在博文強記,是在以悟,悟了之後,智慧才現前。博文強記記得多,不是智,那是虛妄分別,也沒有法子照理,那是迷在理中,不能照理。
第二條說,「心境一對,謂悟實相心為因,證實相境為果」。這個五對的境界,諸位要曉得,是後後高於前前,一層比一層高。我們從這五層,從第一層來看,下手就不平凡,因為這是一乘根本大法,它還在大乘法之上,所以下手就不一樣,是要從般若觀照下手。悟實相心,這是成就了,悟實相心是什麽境界?跟諸位說,要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在念佛法門裡面講,證得理一心不亂。確實見到諸法實相,是這個境界,這是因。證實相境為果,實相境是什麽?一切境界無非實相。沒有悟實相心的時候,佛在《金剛經》跟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你已經悟得實相心,還是這兩句話,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就不是虛妄,就是實相,這就是入實相境。換句話說,要真正入進去才見到,不入進去見不到。我們可以在《華嚴經》上看到很顯然的一個例子,我們讀《四十華嚴》,「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實相境,這是果,《華嚴經》裡末後這一品,「行成證入」,是果不是因。
我們把《四十華嚴》打開看看,能夠看出什麽苗頭?我們所看的就跟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一樣,看不出什麽門道,原因在哪裡?我們沒有入實相境。因為我們沒有悟實相心。假如你要悟實相心,你看《四十華嚴》那就不一樣,那是什麽?一真法界,事事無礙。經裡面所描寫的就是我們現實的生活,所以就不是皆是虛妄,皆是實相。從一切相上見到法性,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原來不二,所以才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確實是圓滿,沒有一絲毫欠缺,大而法界,小而微塵,無二無別,這個裡面沒有大小,也沒有多少。所以說悟心之後再看「入法界品」才有味道。入法界就是證得佛的果位,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雖然沒有到圓滿,證得一分,證得一分也成佛。諸位看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天台大師講的六即佛裡頭分證佛,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性,都是見性成佛。所以從圓教初住菩薩就見性,初住菩薩就是分證佛,真正的佛,一點都不假。但是什麽?他並不圓滿,要到如來地才圓滿。從圓初住到如來位四十二種佛,四十二個位次,四十二種佛,前面四十一種都叫分證,最後一位叫究竟圓滿。這個別顯裡面,第一對是教給我們明心見性的方法,第二對這是說明已經證得明心見性。
第三對,「位號一對,謂授法師位為因,記法王號為果」。授法師位,我們在大經裡面讀到,十住裡面第九住菩薩,第九行菩薩、第九迴向菩薩、第九地菩薩,都叫法師位,這是從表法上說的。實際上講只要到了明心見性,全是法師位。千萬不要以為我現在明心見性,我初住菩薩,現在還不要當法師,還不要弘法利生,為什麽?我還沒有到第九位,那就又錯了。不必等到你到第九住、到第九行,見了性就要把如來家業擔負起來,就是弘法利生這個責任就要肩負起來。所以這是授法師位,這是因。記法王號為果,這個在本經裡面有,有很顯然的例子,佛為諸菩薩授記。什麽叫授法王號?法王就是佛號,就是預記,先給你預言,將來在什麽時候、在什麽地方,在那個地方成佛,成佛你的佛號叫什麽,甚至於把佛的法運,以及度眾生人數的多少,一樣一樣都說出來。這麽一看,諸位想想,成了佛那個命還是一定的,該什麽時候成佛,該度多少眾生,早就定好了,連法王法運都如是。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在這個世間,諸位想想,還求什麽?什麽都是一定的,不必要求。
不求是不是就消極了?消極了也不行,諸位要記住,古人給我們講的兩句話很有道理,所謂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要不要去謀事?要謀。成不成不要計較,為什麽?命定的。成就了不要喜歡,為什麽?命裡頭早註定的,該這個時候成就;不成就也不要懊惱,命裡沒有,命裡沒有註定,命裡沒有。像現在的競選,選上不必歡喜,命定的,該這個時候選舉就選上。選不上,命裡註定要破一筆財,他不競選,他那個財也會在別的地方漏掉,反正是要破一筆財就是,也是註定的。所以人真正能夠懂得這個道理,心安理得。發心要純正,立心要善良,利益一切眾生,絕不可有害眾生的念頭。這樣就是前面所講的培植我們的德本,我們將來的果報才愈來愈殊勝。所以佛法是積極不是消極,是進取不是墮落,是前進不是後退的。這是講的位號一對。曉得這個道理,授記與不授記無所謂了!佛在本經上還表現這麽一次授記,這都是安慰凡夫的。告訴我們凡夫,還沒有見道的人,就是證了道、成了佛還有個法運在,還是離不了因果。諸佛都離不了因果,我們還會錯了因果嗎?這是授記裡面所含的深義,我們凡是讀授記一定要覺悟。
第四「行德一對」,這個行德,諸位要記住,這是果後之行,所謂是倒駕慈航,大慈大悲行。「謂三軌四行為因,二智十如為果」,三軌上次講過,四行在此地也不用著詳細講,為什麽?將來到經文裡頭有,就是「四安樂行品」。我也特別要提出來,「四安樂行品」這品經對我們現前來講確實很重要。為什麽?我們現在生在患難之中,雖然目前的日子還好像很安靜、很太平,可是我們心裡不能夠安定,知道這個時局、大局不好,核子大戰決定不能避免。我們現在要求的就是要求如何能夠得到安樂,佛在這品經裡面就教給我們如何修安樂行,就是修這個法門。安樂行的成就是二智十如,這個二智就是權實二智,也就是根本智跟後得智。你從果裡面看,你就曉得安樂行真正是安樂,智慧開了是安樂,智慧開了什麽問題都解決。我們所以遭遇種種困難的時候,就是沒有能力去解決。什麽樣的難關到我們面前都能夠從容不慌不忙的把這問題都解決,這當然自在,這就是靠真智慧,權實二智。十如是經中講的十如是,從「如是相、如是性」到「如是本末究竟」。這個十如是什麽?是諸法實相,無所不包。
末後是「體用一對,謂開跡妙用為因,顯本真體為果」。本經所謂開權顯實,開跡門的妙用,無方大用,顯示出佛法之妙,佛法之博大精深,佛法之事事無礙,佛法裡面有最高的享受,有無邊的受用,跡門上。如果沒有這樣的好處我們學它干什麽?實在是好處太多了,世出世間任何一法都不能與它比,我們才學它,諸佛菩薩才勉勵我們學佛。它最可貴的就是由這個因顯本真體。我們世間迷惑顛倒的凡夫有跡門之用,但是不妙,我們現在有六根接觸六塵,有用,不妙。因為不妙,所以證不到真體之果,不妙之用的果是什麽?就六道輪迴,依正二報,這不妙。妙用所用是一樣的,就是一個妙不妙,妙用是什麽?不著相,這個用就妙了。心裡面不落印象,佛法裡面講的阿賴耶識裡面不落種子,這個妙。一樣的用,在妙用裡面講第六識不起分別,叫妙觀察;第七識不起執著,叫平等性;阿賴耶識裡頭不落種子,叫大圓鏡,這才叫妙。
我們凡夫怎麽樣?根塵一接觸,第一個分別,不妙了;第二個起了執著,不妙;第三個落印象,不妙!諸位要是能夠在這個意思上稍稍體會,《四十華嚴》裡面的用就是離心意識的作用。我們不大容易看出來,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離心意識,所以經裡面的義趣看不出來;自己要離心意識,這經一看一目了然。那是示現一個榜樣,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麽做法,示現的榜樣。所以大經的好處,不但有理論、有方法,還做出樣子給我們看,等於說做出示範表演給我們看,這在教學法裡頭真正是完備至極、圓滿至極。以上所講的都是以因為宗,以果為趣,這一部《妙法蓮華經》不離因果,所以是以一乘因果為本經的宗趣。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妙法蓮華經 (第十八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圖佛教書館 凈空法師專集網檔名:08-001-0018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