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20歲時「買買買」的姑娘,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20歲時「買買買」的姑娘,後來怎麼樣了?

這是啡小沫的第115篇原創

01

前幾天深夜,黃小姐發了條朋友圈:30歲來的猝不及防,突然發現自己好想買房啊!年輕時荒廢太多,真希望幾年前的自己少買幾個包,或者起碼也買能保值變現的經典款嘛!

黃小姐,是我6年前,獨自出門旅行時,在一個小而美的一日游旅行團里認識的。那時的黃小姐,剛畢業2年,工作不久,薪水不高,基本全用在了買衣服、包包、化妝品和旅行上,典型的月光一族。

黃小姐堅信:女孩決不應該在大好的青春里虧待自己,賺錢那麼辛苦,就是用來對自己好一點的嘛!

這些年,也時常看到黃小姐在朋友圈打卡小資餐廳、人氣酒吧,發最新款的風衣、包包,亦或在大洋彼岸的五星酒店做spa。

每一條朋友圈都散發著精緻的味道和金錢的底氣。

02

這些年的媒體,也在不斷鼓勵年輕人及時行樂。常常舉這樣的例子:小時候喜歡的玩具沒有得到,現在有錢買,卻沒有了興緻;二十多歲喜歡的裙子,如果三十多歲再買來穿,也沒了意義;年輕女性,一定要懂得通過買買買「投資」自己,某位明星就是這樣才走向人生巔峰的。

於是,信奉精緻消費主義的姑娘越來越多。

年輕人前赴後繼,把凌晨三點還在熬夜加班改PPT賺來的錢,換成跟風的鞋子包包,紅酒大餐。在朋友圈幾十上百個贊的滿足之後,開啟新一輪的熬夜加班「買買買」。

一年到頭,發現銀行卡里的存款不足以維持3個月的開銷,於是不敢生病,不敢裸辭換工作,不敢給自己時間思考,甚至更好的機會哪怕有一丟丟風險,都只能錯過

這樣的生活,真的精緻嗎?

03

也許,我們缺少的,不是精緻消費主義,而更應該是延遲滿足?

斯坦福的棉花糖實驗是老生常談。實驗中,幼兒園的小孩子可以選擇立刻得到棉花糖,或者等待一段時間,得到兩份棉花糖。在持續的研究中發現,那些偏向忍耐更長時間的孩子,通常在後面的人生中,有更好的表現。

我們教導小孩子要懂得延遲滿足,我們自己,卻找各種借口及時行樂。

最近工作壓力太大,一定要買個包獎勵自己;下一季度要見很多客戶,多來幾支新口紅准沒錯,對談業務有幫助;那個看上去生活不如自己的閨蜜,都買了時裝周同款大衣,我起碼來兩件吧……

當然,作為普通工薪族,我們也有選擇這樣生活的權利。但我們需要儘可能認識自己,是否能有持續賺錢的能力維持這樣的消費,亦或不在乎老年飄零。

80、90後年老後的生存環境,並不樂觀。

04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畢業後,你租過最差的房子,長什麼樣子?》。有個姑娘在後台跟我聊天,很是感動。

姑娘從小,父母離異。她跟隨改嫁的母親到了新家,母親和繼父有了孩子後,她飽嘗寄人籬下之苦,感覺這個家,好像沒了自己,就完整了。

上大學後,母親的家就幾乎沒有她的地方。她渴望擁有自己的房子,永遠屬於自己的房子。再苦再累,受再多委屈,她可以在這個只屬於自己的空間里,釋放情緒,被全然包容。

於是,畢業後,她拚命工作。開始的時候,她利用所有下班後的時間,做各種簡單的兼職。後來,工作有了些經驗,她利用工作技能發展第二職業。沒有節假日,沒有自己的時間。每天都累到倒頭就睡,一覺醒來就投入第二天的工作。

為了儘可能多存錢,她甚至工作五年,在收入已經相當可觀的時候,租的仍舊是床位房。

第六年,她終於付了首付,擁有了自己的房子。

她說:那種隱忍、堅持許多年後,躺著真正屬於自己的大床上的感覺,踏實幸福,心裡的甜都要溢出來。

05

精緻生活,並不一定要跟物質掛鉤。

如果姑娘不懂得延遲滿足,盲目追求每一個當下的舒適,就永遠也到達不了自己想要的彼岸。而這種被生活開了個大玩笑,不急不緩,用自己的方式把玩笑變成力量,走成腳下越走越平坦的路,才是對待生活真正的精緻。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自己有篤定的選擇最重要。想要當下的買買買,又擔心未來的半生飄零,是人生最苦處。

如果想好了要博取5年、10年後的未來,何不放下眼前這條最新款裙子?

也許你還想讀這些,點擊閱讀:

婚後,我和老公AA吃飯

年薪60萬,存款0

妖魔化的北京房價

我身邊待在舒適區的人,都在飛速成長!

30歲的人生,我只選擇堅持這5件事

嫁了窮小子的阿花,成了人人羨慕的好命女人

-END-

啡小沫,中年少女,定居北京

崇尚自由及一切向上的力量

掃碼關注,查看啡小沫更多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T2O消費主義:一邊看電視一邊買買買 | 觀察
李華撿到了神燈
一位媒體從業者,手上的鑽戒,掉了
服裝行業的共享經濟與消費主義
最值得警惕的,是消費主義陷阱

TAG:消費主義 | 反消費主義 | 買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