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後的新困境:比在大城市奮鬥更難接受的,是父母在家獨自變老
來自專欄栩先生
1
倆兒子一個上清華、一個上人大
但他們的最後還是進了養老院
李老今年70歲,老伴兒68歲。
退休前,李老夫婦都是省城電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李老的兩個兒子,一個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一個畢業於清華大學,之後繼續深造並取得了高學歷,如今都在北京定居。
李老和他老伴兒的空巢生活過了將近10年了。
起初,一切似乎都還和諧,充裕的養老金足夠他們老兩口安度晚年。那段時間,他們還經常出門旅遊,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們越來越感受到垂暮生命的重荷。
李老患有嚴重的心臟病,老伴兒患有嚴重的高血壓。
他們知道控制病情的重要性,而且心裡都很清楚,一旦其中一個倒下了,另一個都沒力氣將對方背出家門。
2017年年初,李老的心臟病突發,幸虧鄰居幫忙,打電話叫來了120急救車。前腳剛被送進醫院,留在家的老伴兒就躺在了地板上。等到第二天,鄰居發現了她,喊來120,接著老伴兒也被送進了醫院。
他們不是沒想過去北京和兒子一起生活。
以他們的收入,即使生活在北京,也不會給孩子們增添太多負擔。
兩個孩子都在北京買了房子,都是150平方米左右,按說也夠住下李老和老伴兒了,但孩子們都不主動開口請他們去住。
他們好不容易在北京立了足,過著還算體面的「小康」日子,做父母的也不忍心擾亂他們的生活,給他們成功的心理抹上一道陰影。
現在看來,對於暮年生活,李老和老伴兒都太過樂觀了。
當年,他們退休的時候想著,自己老了絕不拖累孩子們。
起初,因為彼此無擾,他們和孩子們的關係處理得非常融洽。
但是,他們沒有料到,自己的身體會垮得這麼快。
上次突發的身體危機,讓李老和老伴產生了一個共識:住院兩個人必須一同去。至少最終的那個時刻,會是雙雙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彼此看得見對方,一同閉上眼睛。
在醫院裡,他和老伴兒做了一個決定——住進養老院去。
去養老院,應該是他和老伴兒的最後一站了。
也許真的是走到人生的盡頭了。
離開家時,李老和老伴兒仔細想了想,要從這個家帶走的,好像並不需要太多的東西。
除了養老金卡、身份證件,唯一值得帶在身邊的,就只有孩子們的照片了。
人生前一個階段積累下的一切有形的事物,都帶不走,也不需要帶走了。
2
有一個瞬間
才突然發現,父母已經老了
這是人民日報發的一篇文章。
譚哥把文章發給我看,同時附了一句話:
看來是真的老了,看了莫名的心塞。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是感慨萬千。
十多年前,他從農村老家考出來,一路奮鬥至今,終於在大城市裡立住腳跟,可因為父母無法適應城市生活,愛人也很難接受年邁且來自農村的父母。
他的父母至今仍然生活在老家的山上。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為他們重新修了一棟房子,偶爾回去看看。
他把父母帶到大城市裡,陪著他們逛公園,一路上愛人都在不停催促他們跟上來。
他突然想起小時候跟著父母去趕集,父母催他跟著走的場景.
譚哥說:就那一個瞬間,他才突然發現自己的父母已經老了。
過年時,我另外一個同學在朋友圈發了一個事兒。
那幾天,她父親突然住院,她基本都待在醫院裡陪護。
同一個病房有一對八九十歲的老人。老爺爺生病了,老奶奶照顧他。
一看都是知識分子,家庭條件不錯。
據老人講,他們有一兒一女,而且都十分優秀,很早就出國了,在美國讀完常青藤大學後,全家定居國外。
這麼多年過去,也沒回來幾次,他們連孩子們的樣子都有點記不清了,更別說生病時在身邊了。
同學說,她爸聽完後默默嘟噥了一句:幸好女兒沒那麼優秀,現在還能守在身邊。
3
老齡化
其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不管是李老和他老伴,還是我同學在醫院裡碰到的老夫妻。
他們所面臨的問題,現在有個特別殘忍的說法,叫 「喪子/女「式養老。
中國人傳統的「養子防老」,在當代社會的巨大流動性面前,已經幾乎完全崩塌。
當許多在城市奮鬥的年輕人抱怨夢想還未實現的同時。
他們的父母,已經默默的在家鄉邁入了老年。
甚至,許多年輕的90後還沒有意識到,就在他們馬不停蹄地奔向30歲時,他們的父母也在悄悄地辦著退休手續。
煽情之外,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之快,規模之大、背後的問題之巨,世界上絕無僅有。
1999年,中國60歲以上佔比10%,到2017年底提高到了17.4%。
根據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將達到20.2億,其中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幾乎佔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一方面,這是因為中國人均壽命不斷提高,目前中國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已接近2400萬,占整個老齡人口的11%;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我們長期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年輕人口增長速度一直低於自然增長速度。
與歐洲、日本等老齡化同樣嚴重的國家相比,中國面臨的老齡化問題更加嚴峻,很多人稱之為「銀髮浪潮」或是「人口海嘯」。
而可怕的是,不管是老人自己、還是我們甚或是整個社會,都還沒有做好準備。
我們的父輩多數是從共和國一窮二白的時代走過來,大部分都不可能像文章開頭的李老夫婦那樣擁有充裕的退休金和完善的醫療保障。
尤其是身處農村的老人,他們不僅面臨孩子不在身邊的空巢養老,還面臨更為可怕的未富先老。
中國現有的養老金制度,是用現在年輕人繳納的養老金,集體供養現在的老人。
以前我國有人口紅利,根本不愁年輕人不夠,所以養老金不僅能正常運轉,而且還結餘多。
一直到2014年,我國城鎮職工養老金第一次出現了赤字。
到了2016年,養老金虧空已高達5086億元,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
接下來的2017年,僅一年時間中國就增加了一千多萬60歲以上老人,假設平均每人發2萬元養老金,那就是新增2000億人民幣養老金要發出去。這已經是2017年騰訊+阿里+華為的凈利潤之和了。
據《老齡藍皮書: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統計,2014年全國城市老年人平均收入23930,是2000年的3.24倍;農村老年人平均收入7621元,是2000年的4.62倍。
與此同時,全社會的財富(GDP)相較於2000年翻了近10倍,這也意味著老年人的實際收入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稀釋了。
更何況,一年幾千元的收入,即使在農村,也根本不夠花。而現有的農村社會保障和新農合等覆蓋面和保障面並未達到預期。
許多留在農村的老人生病了,為了省錢,往往並不告訴子女,而是自己買點葯對付。
我們看新聞,超市食用油打折,會引來幾千老年人排幾小時隊,我們往往無法理解,就幾十元至於這樣么?
其實如果你現在每個月的收入降到老人們養老金的水平,同時你的身體也已經老去,你也有很大概率會這麼做。
4
在大城市裡奮鬥,
前進的每一步都痛不欲生,但退一步很可能會抱憾終身
有時候,我甚至不敢去想到我們老的時候會怎麼辦。
假如科技和社會生產力沒有發生質的飛越,以現在的人口生育率,當我們老了,那時候的年輕人很可能已經沒辦法養活我們這群老人了。
我們現在抱怨大媽大爺們老了還跳廣場舞,到我們那一代,很可能連廣場舞都跳不成了。
這個趨勢不改變,總有一天我們會等來這樣的文章:
《第一批八零後、九零後已開始工作到老死》。
就因為這樣存在這樣的可能,所以我們許多人對未來充滿焦慮。
我們生怕自己會像父輩一樣「未富先老」,辛苦一輩子,到老了還要為養老金髮愁。
我們更希望能趁著年輕,盡量再往上爬幾個台階,再實現更多的財富積累,用今天的付出,去換取明天可能的輕鬆。
所有人都告訴你,大城市更適合奮鬥。
所以,我們背井離鄉,來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乃至武漢、成都、重慶……
在光鮮亮麗、燈火輝煌後,用盡全力來拼搏。
以至於,很多時候都忽略了獨自在家鄉慢慢衰老的父母。
我們以為父母可以一直照顧自己,但其實父母比你想像中還要老的快。
我們一直躲在他們的屋檐下避雨,如今自己已經到了要成為屋檐的時候了。
卻離家萬里,自顧不及。
總有一天,我們需要面對這個被許多人有意無意忽略了的問題:
你在大城市打拚,留在老家的父母怎麼辦?
說實話,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個問題,在現階段是沒辦法完全解決的。
離開或者留下,無論站在誰的角度,都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選擇。
在大城市裡奮鬥,前進的每一步都痛不欲生,但退一步很可能會抱憾終身。
而即使,有一天你奮鬥成功了。
也需要父母的身體能等著你去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畢竟在我和周邊人的身上,已經有太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情故事了。
5
影響對父母關心的,
不是相隔千山萬水,而是你有沒有那份心
在我看來,你在大城市打拚、父母留在老家的問題雖然沒辦法完全解決,卻有相對最優解。
那就是在你現有條件下,盡量為他們提供物質上的保障和精神上的陪伴。
這世界上很難有財務的絕對自由,但卻有相對自由。
你在大城市裡掙的工資相對於大城市的房價而言,可能並不高,但相對於老家的物價卻肯定不算低。
你之所以留在大城市,是因為大城市裡機會多、工作好找、收入更高,在這裡能讓你掙到比在老家更多的錢。
所以,用你在大城市裡掙得錢,為你父母在老家提供更好的物質保障。
要遠好於你回到老家,卻還要父母幫你操心經濟問題。
比如我一個在香港工作的朋友,每個月工資兩三萬港幣,在香港就是普通收入,離在香港買房差了十萬八千里。
但他用一兩年的工資,就可以回老家為父母在縣城裡買個小兩居,讓他們安度晚年。
這種經濟收入上的不平衡,我稱之為「城鄉剪刀差」。
利用好了這種剪刀差,可以很好地為父母在老家提供更優越的生活,免去自己的後顧之憂。比如:
1. 如果可以,最好能在老家為父母買一套/新蓋一個房子。
2. 記得為父母購買社會保險。
3. 開始帶父母每年去做一次全身體檢。
4. 有條件時最好能安排父母每年來城裡住一陣。
……
說完了物質上的保障,我們再來說精神上的陪伴。
這也是讓許多人最終放棄大城市裡的工作,回到老家的根本原因。
但我想說的是,不要把在城裡打拚和對父母的陪伴割裂開來。
你真的以為,你在城市裡工作,千山萬水,就沒辦法陪伴父母?
很多人和父母住在一起,才真的是互相嫌棄,哪有什麼陪伴可言。
陪伴除了共同生活,更重要的應該是「相互交流」。
有些人從大城市回到老家,一下子放鬆下來,每天忙著遊山玩水、和同學聚會,或者回到家匆匆吃完飯,就逛淘寶、玩遊戲去了,一天也懶得跟父母說兩句。
這真的不叫陪伴。
甚至有些人,因為和父母住在一起,受不了父母對其個人生活的管控,更受不了父母嘮叨,整天整天不回家。
這樣的陪伴有何意義?
人老了,沒人說話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你可以沒事多跟父母打打電話聊聊視頻,除了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更要關心他們最近又有什麼計劃,想些什麼問題,聊聊老家都發生了什麼事,這才是在做交流。
除此外,更要珍惜難得的相處機會,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候就不要自己玩自己的手機,不要只顧著聊自己的事兒,更不要嫌父母嘮叨,你得讓他們感到,你是在用心地和他們溝通,在傾聽他們的聲音。
而以上這些,都跟你在不在大城市打拚沒有太大關係。
古人之所以說「父母在不遠遊」,是因為那時候的交通的交流方式太落後。
出個省要走一兩個星期,寄封信要寄一個多月,這種條件下,你想跟父母交流溝通也做不到。
但現在我們的交通交流方式如此先進,真有急事坐飛機回趟家也就是半天時間。智能手機、視頻、微信、QQ等更可以讓你和父母實時進行溝通。
這種情況下,影響你對父母關心的不是你們之間隔著的千山萬水,而是你有沒有那份心。
————
最後,推薦大家去看一看華為教父任正非的一篇文章《我的父親母親》,感人至深。
他在深圳創業,一手創立了華為這家舉世矚目的世界500強企業。
他的父母在雲南,但他卻一直未能很好地照顧他們,
父親去世後,他母親在獨自一人居住,在有一次去菜市場買菜時出了車禍,當場身亡。
任正非甚至沒有來得及見到老母親最後一面,留下終身遺憾。
在文中他寫道:回顧我自己已走過的歷史,捫心自問,我一生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無愧於事業與員工,無愧於朋友,唯一有愧的是對不起父母,沒條件時沒有照顧他們,有條件時也沒有照顧他們。
有時候,人生就是這麼殘酷。
所以,希望在外奮鬥的年輕人,心裡一定要裝著父母。
說來說去,我們努力了這麼多,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也不要對父母留下愧疚。
近期熱文:
雷軍:我的天賦無數,但你能學到的只有一種
41歲中興員工:這可能是我第5次失業
如果格局決定了人生,那到底什麼決定了格局?
推薦閱讀: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離婚時夫妻財產如何分割?
※同樣是依靠男人,被包養的女性和家庭婦女有什麼本質區別?
※神聖的家庭
※父親如何處理自己與年齡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