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閏土」

重讀「閏土」

來自專欄夕北漫談

談閏土之前,我想先談一談共同記憶。

在我有限的觀察里,共同記憶是很厲害的東西。人際交往中,如果你們開始交流彼此兒時共同看過的經典作品,人們便會陷入一種「共同體」的錯覺里。小範圍來說,雙方的感情會因此迅速升溫,拉近彼此距離。大範圍來說,人群會迅速連接成團體,繼而上升至「情懷」。

IP就是這麼火的。我相信如果可以好好改編的話,黑貓警長,葫蘆兄弟,這都是一定會大賣的片子。

托教委的福,魯迅先生成為了我們的共同記憶。

「孔乙己」改編的段子在全網飛,「阿Q」「祥林嫂」成了文化符號,「人血饅頭」和「真的勇士」成了常用詞,這一切都標誌著魯迅的「國民度」。

與這些符號一樣具有國民度的還有我們這篇文章的主題,「閏土」。在剛剛我們提到的文化符號里,無論是阿Q還是祥林嫂,他們現在的用法跟先生想表達的原意都是很相近的。

而「閏土」——托某位歌星的福——一方面獲得極大的推廣度,可另一方面也只留了一個「土」的意思,同先生想表達的東西所去甚遠,這不得不說是有些可惜的。

正如阿Q代表著自欺欺人,孔乙己代表著封建時代的迂腐讀書人,《故鄉》這篇文章中的閏土,也有著自己想特定表達的意象。

有人可能會說了,「小說嘛,哪來的那麼多意象?是不是你在強行解釋?」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兩句話要說。

首先我必須得承認,小說確實是用來消遣的文體,很多情況下,尤其是現代小說,幾乎都是為了趣味性在寫作,確實沒有那麼多意象象徵。

但我要強調的第二點是,魯迅先生寫小說,有其固有的歷史背景。以文載道,以小說為載體給大眾傳達其價值導向,是先生寫小說的根本目的。

要知道,在魯迅那個時代寫小說其實並不是一個很體面的事情,尤其是以魯迅當時的地位。做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有點像是韓寒突然發了瘋,註冊了一個起點號開始寫網文。在那個時代,這是自掉身價的行為。

我說這個話或許有嘲諷網文之嫌。其實恰恰相反,在剛剛的比喻中,我在拿民國時代的白話小說,比喻當代的網文。並且他們確實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普及性:離人民群眾更近。用更時髦的話來講,就是「流量」。

「五四」一代的知識分子,是有著其特殊的歷史任務的——「啟蒙」。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壓力,但同時由於魯迅自身性格的彪悍,他必將選擇正面去剛這個任務。為了完成這一任務,為了足夠多的「流量」,先生毅然決然投入了「小說」這個領域。

從這個角度來說,魯迅為了「消遣」去寫一篇小說這種事,概率是很低的。


如果讓你寫一篇名為《故鄉》的小說,你會是什麼思路?

這樣的文章許多名手都寫過。溫情脈脈的,滿篇鄉愁的,閒情逸緻的。大都是風俗的,鄉土的文學。

而魯迅的《故鄉》又寫了些什麼?

他沒有寫風俗鄉土,也沒有寫故鄉鄉愁。他寫了兩個人,兩個留在故鄉的人。如果你仔細讀這篇小說的話,大約也會像我一樣驚呼出來,這哪是留在故鄉的人啊,這分明是留在舊社會裡的兩個人!

魯迅先生究其一生較勁的點,在於「民族性」。也就是中學生耳熟能詳的那句「國民劣根性」。在「國民劣根性」中,我們可以將其粗略地分為兩個部分:其中強的部分是「流氓性」,而弱的部分則是「奴隸性」。對應到小說里,則是「楊二嫂」和「閏土」這兩個角色。

話說到這不妨插一句,楊二嫂這個角色也很經典,在我看來理應跟閏土一樣有名氣才對。且看二嫂出場時的場景吧,先是那句各位都很熟悉的「我小時候還抱過你吶!「在迅哥表現出愕然的時候,先生是這樣描述的,只見她

顯出鄙夷的神色,彷彿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崙,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冷笑說:「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

注意,這句話是很厲害的,殺人誅心啊同學們。常年混跡於鄉土市井的大娘,面對生活磨礪出一身「本事」,隨便一抬手,便攻得迅哥狼狽不堪。

緊接著楊二嫂打斷了迅哥拙劣的解釋,說出了其真正目的:

「那麼,我對你說。迅哥兒,你闊了,搬動又笨重,你還要什麼這些破爛木器,讓我拿去罷。我們小戶人家,用得著。」

邏輯很清晰,理由很充分,但仔細一推敲卻很可笑,其底層邏輯竟然立足在那句「你闊了」。「你闊了」,所以你家的東西就應該送給我。

流氓邏輯。

回到小說本身,正如我前面所說的,這篇小說如果的首尾端,牽扯著兩個人,楊二嫂代表著流氓性,閏土則代表著奴隸性。其中關於楊二嫂流氓性的刻畫,是直接的,是直接對這個人物進行語言和行為描寫。而閏土的奴隸性,則是隱藏著的。文章的大幅筆墨,都在描寫迅哥跟閏土小時候的事。

寫法很抒情,甚至很詩意。迅哥回憶著,自己兒時盼著這位同齡人來,兩個小孩一見如故,在交往的過程中,閏土表現得像一個新世界的指引者。他會捕鳥,會撿貝殼,會照看西瓜,會用胡叉扎猹…

這裡有很重要的一個點,兒時。換句話說這時的迅哥和閏土都是孩子,相比其社會屬性,他們更多的是自然屬性,因此二者之間的關係,相比社會角色關係,其自然關係更佔據著主導地位。

那個時候,閏土是強壯的,眼睛是亮晶晶的。他同迅哥的友誼是純粹的,兩個人分開時都急得大哭,並且在友誼關係中,閏土才是佔主導地位的那個人。

中間沒有再描述了,緊接著成年的迅哥便見到了成年閏土,他心裡湧起了很多情感,那段令人珍視的記憶就寄托在眼前這個漢子身上,緊接著,

閏土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

「老爺!……」

一切詩意的,溫情的記憶,在此刻戛然而止。從自然純真的友誼,到這句「老爺」之間發生了什麼?魯迅沒有說,他知道他不必說,國人都會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閏土自發性當奴才的這個過程中,其實什麼都沒發生。我是說,並沒有任何人在脅迫他,從自然性到奴性的轉變,這個過程對閏土來說是自發的。

彷彿生怕這個說法站不住腳似的,先生緊接著便安排了迅哥母親出場,再次補了一刀。

母親告訴閏土說「不要這樣客氣」,「還是照舊就好。」閏土怎麼答的?

他說:「那時候是孩子,不懂事兒……」

他是有邏輯的。朋友們,不要一看到奴隸性就拿出來批判一番,覺得人就是天生賤骨頭,無腦為奴。

不是的,他意識到自己是奴才,並在自己的邏輯中將這種奴性合理化。他將二人過去和現在關係的不同所帶來的不適感,通過「小孩不懂事兒」這個理由,很合理地化解掉了。

在這裡我們還要看到奴性的另一個特點:自我檢討

沒有誰逼迫他,他自己就先檢查一遍,自己作為奴才是不是合格的?不合格的要及時自己指出來,及時自我批評反省。

在這裡,閏土作為奴才,充分展現了其自我檢討和自我達成邏輯自洽的特性。綜合這兩點,讀者也好作者也好,對這個角色已經不會再有一丁點同情。

那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我們不得不面對:過去不懂事兒,現在懂事了。懂事的標誌什麼?懂事了,又能有什麼好處呢?

懂事的標誌,大約是學會誠心誠意的叫一聲「老爺」。而懂事的好處,我思來想去,大約是可以坐穩「奴才」。

不得不說這才是奴才文化最黑暗的地方。他並非僅僅是讓你做奴才,而是讓你心甘情願地去做奴才,在這個過程里,他甚至會讓你有不安全感,奴才是飯碗,奴才也是需要搶的,至於選拔奴才的標準是什麼?我不說,你們自己悟。

在這樣的過程里,人們萌生出來的智慧,都用到了奴才的自我規範上,這個內卷式的發展,其盡頭便是「感動中國十佳好奴才」。

價值取向

另外,還值得一說的便是魯迅的屁股。我是說,在寫這些文字的過程中,魯迅的屁股是坐在哪裡的?

一般來說,人們,尤其是知識分子,常常會犯一個想當然的認知偏好:大家會不自覺的認為,真理和價值,都是在被壓迫者的那一邊。

在這個問題上,魯迅展示了巨大的勇氣,他在小說中冷靜的說,不,不一定。價值和真理不一定在「民眾端」,當然也不一定在統治者那邊。魯迅在試圖告訴我們,就一對對抗的階級而言,價值和道德,絕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念書的時候大家都說學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文言文和寫作文的難度自不必說,還記得念書時,我們理科班有許多理科強人在面對這兩項時都表現出一臉煩躁或愁苦。

而魯迅先生的文章,一沒有巨大的語言障礙,二不需要實際去系統寫作輸出,但僅僅是閱讀學習就讓人頭疼不已,到底是為什麼?

有人說是白話文運動新起,很多文字用法跟現今其實還有著諸多差距,讀起來困難;也有人說魯迅文字晦澀,讀起來拗口。

誠然,這些說法多多少少都構成了魯迅文字的閱讀門檻,但我個人認為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我們閱讀魯迅時,年紀太小。也許我們很清楚地知道當時的歷史背景,但那對我們來說不過是書本知識。

從知道到懂得,之間還有很長的距離。

魯迅先生,究其一生較勁的點,在於「民族性」。而「民族性」這三個字,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太過抽象的概念。

所謂「民族性」,其背後所蘊含的是特定的社會環境,歷史背景,以及特定的人群。想要去高度抽象和概括這一命題,對閱讀者關於「社會是什麼?」「人性是什麼?」這些問題的理解,是有著一定要求的。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這代人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我們接受著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我們奔跑在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口號里。

我們說勞動人民最光榮,我們說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擁有著最高權力,可另一端呢?

大家不相信這個。

私貨階段

我很喜歡逛虎撲社區,我覺得那裡是真實的中國青年。那裡有一類帖子非常最火,

「跟領導打球冒了領導兩個,我是不是要涼涼了?」

同樣的類型包括且不限於打乒乓球,踢足球,下象棋,打撲克等等……

回帖中不乏有各種各樣的社會老哥給出這樣或那樣的建議,其核心翻來覆去不過就是一回事:

通過極大的智慧,教你坐穩奴才。

我不是要批判誰,如果說社會教會了我什麼,那就是在了解到他人所處的困境之前,千萬別那麼輕飄飄地站在道德或社會進步之類的高地上,發表高論。

我只談談我自己的經驗。

第一, 要學會判斷領導是否期望你做奴才。

很多學生會覺得這個有點難,會試圖通過「三線城市落後,一線城市先進」或者「國企落後,私企500強先進」這些維度去做判斷。

事實上,當你工作後完全不需要去費勁判斷這個。因為這種外在壓力,會通過領導的言行,同事的表現,公司的氛圍等一系列組合拳,非常直接地打在你身上。也就是說這個公司是否在要求你表現奴性,你會有很清晰的感受。

第二,搞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後,去做一個決策。

如果你不幸正處於推崇奴性文化的公司中的話,我不會給你什麼建議。我只提供給你兩個信息以供參考。

1,當代社會中,確實有很多企業,領導不再要求,甚至是反感奴性文化的。

2,如果你確實有無法離開的苦衷,這個社會是理解並包容的。

在這兩個信息的前提下,我對你只有一個小小的請求,那就是千萬別自我合理化。當你邁出自我合理化的第一步時,你便在心中再無糾結了,就像是長出鰓的哺乳動物,在奴性文化的海洋里自由遨遊。

你成為了這個文化的一部分,你豐富,並堅固了他。

第三, 做了領導之後。

我不站在社會進步的高地上去呼喚你。我只想給各位領導朋友們說一個真相。

權力是沒有價值的,權力只是一個幫你創造價值的工具。圈地自萌的權力更是愚蠢。

開一個小破公司,雇個把人開始頤指氣使起來,使皇帝威風,這不是辦企業,這是過家家。

我相信大家也可以看得到,年輕一代越來越自尊,自強,自信,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越是開明平等的企業,就越能招聘到得力的人才。

這倒不是吹捧他們,很簡單的道理你考慮一下,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個人做奴才那般優秀,那他用在工作上的精力必然會相對下降。誠然,一個人或許可以即能幹活,又能做一個好奴才,但請問,你要奴才又有什麼用呢?奴才可以寫進給股東們看的利潤報表嗎?如果沒有人逼著你,對每一個員工,何選擇不最大化的釋放其能力呢?

最後,如果你已經很老了,看完這篇文章後不過是付之一哂,或者想留言說兩句na?ve,我其實不太在乎。

但是,如果你還年輕,我請求你一定要相信自己,這個世界會不會好,取決於你。不要妄自菲薄,你就是組成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正所謂,窮,則不給奴性文化添磚加瓦。達,便要給奴性文化掘墓埋沙!

公眾號:夕北漫談


推薦閱讀:

劉思達 | 美國「法律與社會運動」的興起與批判
請不要給惡俗的相親節目冠上「中國」二字
我們為什麼要做一個善良的人?這組照片是最好的答案!
容許貧困肆虐的社會是不道德的
你可以回答一下國外會出現買房後降價導致衝突的事情嗎?一般會怎麼處理?的個人資料嗎?

TAG:魯迅 | 社會 | 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