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只是做錯了一件事,但並不意味著你這個人怎麼樣。

你只是做錯了一件事,但並不意味著你這個人怎麼樣。

來自專欄高冷冷

我聽到一句特別好的話:你只是做錯了一件事,但並不意味著你這個人怎麼樣。

在電話這端沉默良久,忽然之間,我覺得自己的某些結打開了。

/ 01 /

我們常常因為做錯了一件事,就直接在整體上,對自己進行全面否定:唔,果然真是沒用呢;果然連一點小事都會做錯呢;果然連最基本的關係都處理不好呢。

一棒子打死整個兒的自己。

是了,有時,僅僅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在這件事的失敗原因之中,自身的因素並不大。

沒關係,事情的嚴重與否我們根本不在意,反正我們的思路就是:這件事沒做好等於我這個人有問題。

我們常說對事不對人。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在盡最大努力針對自己。完美演繹「對人不對事」。

/ 02 /

前一陣兒看《拖延心理學》(簡·博克 萊諾拉·袁 著),書中有一顆特別好的栗子(第20~21頁):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諮詢中心的理查德·比瑞博士,認為害怕失敗的人,有他們自己的假設,並將這一假設歸納為一個公式:自我價值感=能力=表現。

Emmm什麼鬼?說人話就是:

「我表現好,表示我很有能力,所以我喜歡自己(自我價值感)。」

或者「我表現不好,表示我沒有能力,所以我對自己感覺很糟(自我價值感)。」

這已經不僅僅是某件事情你做得好或不好的問題。你的表現好壞直接成了你是否有能力以及你是否有價值的一個衡量標準。(《拖延心理學》)

這裡存在的問題是,「表現」成了一個人自我價值感的單一決定因素。問題就在這裡產生了。

/ 03 /

好了,現在我們回頭想想文章開頭那句話:你只是做錯了一件事,但並不意味著你這個人怎麼樣。

感受到它對這一病症的治癒效果了么?我在聽到的瞬間,就立刻對自己糾結了幾個月的問題釋然了。

嗯,你能不能允許自己當一個正常的普通的人啊。沒有任何人能夠做到不犯錯。

我們要學會的,是把「做錯一件事」和「對自己的整體認知」分隔開來。

/ 04 /

我之前在文中引用過韓東的一句話:修正行動,不要自我譴責。

一位胖友留言:

「修正行動,不要自我譴責。」

對於一個從小就賊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且身邊沒有人給予積極正確的鼓勵的人來說,這句話太重要了。

如果我初高中就看到了這句話,而不是一旦考得不好或者事情做得不出色(真的只是不出色而已,然而有幾個人能夠做到事事出色)就深度自我貶低。

如果我當時就開始在改正學習和思考的習慣上下功夫,我應該就不會學習和生活得那麼痛苦了吧。

是了。將自己的「表現」,等同於自己的「能力」,進而在自我價值感上做出判斷,就像是這位胖友說的「深度自我貶低」,是因為我們的歸因模式存在問題。

/ 05 /

《變態心理學》(王建平 張寧 著)中提到一個認知模型:習得無助模型(第196~197頁)。有「習得無助」思維的人,遇挫時,會有三種歸因維度:

內部的:比如認為自己是愚蠢的,所以失敗;

穩定的:認為造成失敗的因素是永遠存在的、不會改變的、無法解決的;

普遍的:比如你只是沒做好這道數學題,就據此認為自己在根本上缺乏數學能力,甚至進一步覺得自己欠缺學習能力。也就是,以偏概全,在整體上否定自我的價值。

發現了么?這三個維度,都是「我能怎麼辦啊,我也很絕望啊」、「我沒有辦法做出任何改善」、「事情只能是這樣子」。

/ 06 /

Ok,那麼,遇挫時,較為健康的歸因維度是怎樣的?

外部的:這件事沒做好,是因為這件事本來就是無解的;並非我愚蠢。

不穩定的:失敗的原因是暫時的,比如考試沒考好,是因為那天剛好精力不足;但是通過修正行為,下次可以避免失敗。

特殊的:沒做好數學題,僅僅是因為不擅長這道題;而非不擅長數學,更非不擅長學習。

Emmm,感受到二者的差距了么?你是哪種?(齊聲回答:第一種!!!)

/ 07 /

咳咳,冷冷老師推了推眼鏡。#突然意識到我上次用這個句式,還沒有配眼鏡,前不久真的配了眼鏡,沒人能懂我的悲傷#;#但是清晰的世界真的很好看啊,和模糊的世界不是一個次元的#

好,冷冷老師推了推眼鏡,跟同學們解釋一下:

如果我們把失敗的原因歸為某些固定的、不可更改的因素,比如自己愚蠢、自己沒用,那麼我們會持續陷入自己的困境之中,也不會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如果我們把失敗的原因歸為某些可以通過學習、試錯而有所改變的因素,我們就能夠跳脫出這種困境。

每次遇挫,在陷入第一種歸因模式時,學會自我察覺;試著理性地判別,並培養自己用第二種模式進行歸因的思維。

然後,修正行動,不要自我譴責。

重新回到文章開頭,記住這句話:

你只是做錯了一件事,並不意味著你這個人怎麼樣。

你只是做錯了一件事,並不意味著你這個人怎麼樣。

你只是做錯了一件事,並不意味著你這個人怎麼樣。

————————

微信公號搜索:高冷冷。學霸養成丨思維丨心理丨方法論。

回復「筆記」,教你:從哈工大化學跨考到北大中文系,我是如何做專業課筆記的;

後台回復「讀書」,教你1小時讀60~100頁書的方法~

後台回復「早起」,教你:我是如何在沒有鬧鐘的情況下,十年如一日六點起床的~


推薦閱讀:

思維導圖軟體中功能鍵快捷鍵技能,必備!
張愛玲的滬語思維
你必須知道自己的思維方式 從此職場沒難題
思維小故事:兩個園丁在菜園裡幹活,他們在吵什麼?
如何運用金融思維指導個人成長?

TAG:心理學 | 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