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體態,先松還是先練?
每個人都會存在著一些體態的問題,有些影響比較大,出現疼痛,干擾了正常生活;而有些人就比較輕,僅僅是影響美觀。體態的變化,就一定會伴隨著肌肉的失衡,某些肌肉過緊,某些肌肉過度鬆弛無力,相信很多人在對體態的糾正中,都會存在疑惑:我們是應該先松解緊張的肌肉還是先鍛煉無力的肌肉呢?
1906年,謝靈頓提出了一個理論:名叫交互抑制。該理論中認為當支配一肌肉的運動神經元受到傳入衝動的興奮,而支配其拮抗肌的神經元則受到這種衝動的抑制,此種生理活動現象稱為交互抑制。 拿個簡單的例子來做比喻就是如果肱二頭肌緊張了,支配肱二頭肌的神經元受到傳入衝動的興奮,而支配肱三頭肌的神經元就受到了這種衝動的抑制,肱三頭肌放鬆。那時間久了肱二頭肌長時間保持在一個縮短的姿勢下,其肌肉就會習慣靜息長度,而肱三頭肌則會持續保持在被拉長的狀態,力量變成薄弱。而形成了肌肉失衡。
肌肉失衡是指主動肌和拮抗肌的力量和肌肉長度的不平衡;另一層含義也包括著對側肌群(雙側)力量的不平衡。
如果主動肌和拮抗肌的長度和力量不對稱時,就會出現肌肉失衡,進一步可導致功能紊亂。
再拿個經常做的牽張反射來看,最常見的是屈膝反射。敲擊髕腱拉長股四頭肌纖維,通過肌梭產生傳入神經信號。這些信號促使股四頭肌恢復肌腱長度,同時抑制拮抗的腘繩肌使膝關節伸展。通過抑制脊髓的中間神經元而使拮抗肌產生抑制的過程被稱為交互抑制。
最為常見的異常體態——上交叉綜合征,這類人群中,由於長期的伏案工作,肱骨過度內旋,造成圓肩,逐步形成駝背頭前引,根本原因是來源於胸大肌的長期收縮過度緊張所導致,同時胸大肌的短縮會導致菱形肌和中下斜方肌的交互抑制,變得無力,也就造成了更多的問題。 所以如果在松解胸大肌之前,而去鍛煉中下斜方肌,這種交互抑制依然會存在,長時間下去,中下斜方肌依舊會無力。所以真正的治療應該先去松解較為緊張的胸大肌,胸大肌不緊張了,不對中下斜方肌產生抑制了,效果往往會更為好些。而且有研究證明主動肌的離心收縮訓練可以使拮抗肌的力量增加16%—31%。這也說明了對肌肉的放鬆有助於增加其拮抗肌的力量。
而在下交叉綜合征的患者中,很多人一開始就是對臀大肌和腹肌的訓練,其實這種鍛煉是存在很多代償的。緊張的肌肉在運動過程中更容易被激活。比如在做腹直肌的卷腹動作中,前三十度往往是腹直肌的發力,但在腹直肌無力的患者中,如果做卷腹,往往會存在很多髂腰肌的代償,這時候如果用手放置在鍛煉者的雙腳下,會發現在卷腹動作中,雙腳壓力降低,這就說明存在著很多代償。所以對待這種存在代償的人,應該先松解緊張的髂腰肌。同樣的是在練習髖部穩定力量臀中肌時,往往會存在著很多屈髖肌闊筋膜張肌的代償,這時候我們也是應該把闊筋膜張肌先松解開,再去在接觸闊筋膜張肌的代償下去鍛煉臀中肌。
很多時候,在鍛煉肌肉力量的過程中,會存在很多的代償。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動作模式的錯誤,正確動作模式的建立需要一定次數的練習,所以要盡量避免緊張肌肉在緊張的狀態下代償發力。如果只是單純的練習肌肉力量,其動作模式沒有改善,肌肉仍然會存在代償,最後效果一點點的消失。
所以在很多體態矯正中,除了對正常肌肉的訓練,還要注意緊張肌肉的首先松解,這也是解除交互抑制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能改善動作模式的必要點。
推薦閱讀:
※高低肩、胸型不好看,身型比較缺少男子氣,怎麼通過鍛煉來針對性改善?——涕姆的問答專欄(53)
※關於高低肩與體態矯正
※不良姿勢毀健康,普希教你糾正骨盆傾斜
※高低肩長短腿?很可能是骨盆傾斜!矯正指南助你找回健康與好身材
※高低肩對我們有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