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玉說·禮儀玉器——璋與璜

所謂的禮儀玉器,即古人在祭祀或朝享、交聘等禮儀上使用的玉器,簡稱為「禮玉」。古代的禮玉,據《周禮》記載,是專指璧、琮、圭、璋、璜、琥等六種瑞玉。

璋為扁平長方體狀,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半圭為璋。」璋的種類據《周禮》中記載有:赤璋、大璋、中璋、邊璋、牙璋5種。

又可以歸納為三類:第一類「赤璋」是用以禮南方之神的;第二類「大璋、中璋、邊璋」是天子巡守用的;第三類「中璋、牙璋」是作符節器用的。「赤璋」是用赤玉(瑪瑙)做的璋,是祭南方之神朱雀的禮器。

璋屬於禮玉六器之一。由於其形狀和圭相似,所以文獻中常常將圭、璋並稱。考古中所見到的圭上端都是等腰三角形,下端平直,呈扁平長方體狀。而璋的上端是一道斜邊,另一端或邊有穿孔。也許正因為如此,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半圭為璋」。關於璋的形制頗多爭議,故考古上一般把上端為一道斜邊的長條形器稱作璋,這也符合半圭為璋的釋義。

玉璋是祭山川所用之物,《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天子以巡守。」說明玉璋是天子巡狩的時候用以祭祀山川的器物。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邊璋。所祭的如果是山,禮畢後就將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川,禮畢後就將璋投入河中。另外,《周禮·考工記》中還有「大璋亦如之,諸侯以聘女」的記載。

到目前為止,除了殷墟西區九百餘座小墓中有四十一座出土了一百八十三件石璋以外,還未發現真正出土的玉璋。鄭州二里崗出土的一件璋形玉器和偃師二里頭出土的兩件璋形玉器,雖曾報道為玉璋,但據考古專家的意見,它們都是大型的刀形端刃器。有的長達60厘米,應屬武器類,但不是實用武器。因此,玉璋在出土玉器中的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種禮儀性的掛飾。每當進行宗教禮儀活動時,巫師就戴上它。它經常與玉管、玉串組合成一串精美的掛飾,顯示出巫師神秘的身份。且每一個上都刻有或繁或簡的神人獸面圖像。

漢儒都說「半璧曰璜」,這是漢儒理想化的解釋,並無實物為證。考古發現,殷代的玉璜,一般是玉璧的三分之一,只有少數接近二分之一。因此「半璧曰璜」的說法不僅與殷制不符,同周制也不吻合。

玉璜穿孔為佩飾物,故有佩璜之稱。佩璜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出現,一般兩端各有一個小孔,系以佩戴。商代的玉璜多由璧環類改制而成。婦好墓中的玉璜,有的用兩件或者三件可以拼合成一隻玉璧,有的是玉璧圓周的四分之一。佩璜成型後,一般都進行再次雕琢,形成龍形、魚形,有的又在表面再雕刻呈鱗紋和三角形紋等。

清吳大澂在《古玉圖考》中認為,中、小型者為佩璜,大型者正如《周禮·春官·大宗伯》中記載「以玄璜禮北方」,是祭祀北方的禮玉。但出土發現這種大型璜也有細孔,仍然是佩飾。因此,關於玉璜的儀禮用途說,仍有待考證。


推薦閱讀:

就餐前的禮儀
辦公室禮儀
中華禮儀用語
溝通中的禮儀
銷售服務禮儀培訓資料

TAG:禮儀 | 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