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師開示——還精補腦

南師開示——還精補腦須知心地風光,是活潑潑的,不幹枯的。真到啪嗒一下,破了初關的人,頗不容易,真為難得。倘若果能如此,這一關的功用變化來了,現在姑且不說試聽看。總之:由破初關而得定的人,漸漸漸漸地,身體如果原有宿疾,便百病叢生了。內部原有病根的話,各種病都給你發出來,頭痛的就頭痛得更厲害,背痛的背痛得更厲害,有瘡的,瘡發得更快,有毒的一身發爛、發癢、發酸、發麻。因為這個時候,色身氣質變化,剝復之機來了。一張皮被剝了一樣。剝與復,兩個字是卦名,《易經》上的卦名,剝極了,要壞到極點,反是沒有精神,反是枯槁了,反是瘦了,反是…… 古人到達這個情形,他不在乎的,只管修道不管別的。現在的人醫學常識發達,三天沒有大便,哎呀!該要大便中毒了;又一樣,哎喲,該是有病了。你看現代人修道,對於這個身體看得比什麼都貴重,什麼叫做「生死以之」?根本沒有這個精神。尤其是醫學發達了,半吊子的醫學知識大家都會一點點,也不是真醫生,多少都看了報紙,懂了一點醫學常識,那個報紙有些宣傳的理論,他就把它真當醫學理論。嗨!他顧慮身體不得了嘍!沒有那個置生死於度外的精神。其實真正懂醫學的常識,這又蠻好,尤其學醫的,這個可以幫助他一下。在這個階段,有各種各樣的現象。或者是大便秘結了,或者是肚子瀉了,各種各樣,百病叢生,有冤報冤,有仇報仇,有病報病,就是這個樣子。 那麼,過了這個階段,剝極則復,剝極了就恢復了。什麼恢復?生機,另一個生命機能恢復。陽氣勃然而興了。在女人呢?兩乳發脹,春意蕩然;男人呢?二月初二龍抬頭了,陽氣突然而來了。這是比方話嘍!身上一身發脹,全身一股氣來了。那麼普通的人,不知道的呢?在這個時候不是自己想辦法,就是天然走漏了。走漏了同你那個三際托空見到那個空的一面不相干,可是色身這一面(其實,這一面也就是那一面。)漸漸又恢復到平常沒有修持,沒有體會一段空相以前那個身體一樣。那麼,在一般人,沒有經驗的,覺得這一下舒服了,所謂發泄得舒服了,在那個充滿的境界上當成發脹,不舒服。把它恢復了那個平日的樣子,他習慣性認為這樣是舒服。如果有智慧,進一步呢?依然不動,身體上陽能一發動,即刻將心念空了,慾望自然奈何不了你。可惜人沒有這個大氣魄的呀!沒有這個大智慧呀!人能克服性慾這一關的,太少了。多半要照應這個東西去了,照應身體上這一衝動了,不肯不照應的。如果是大氣魄、大智慧的人,忘身嘍,管你的,什麼東西動,你愛動就動。這一下好,氣機突發 那麼,道家講的呀,由尾閭骨透督脈透頭頂,前面下來到任脈,又降下,降下以後又打通奇經八脈,動得三花聚頂五炁朝元。什麼三花?精炁神。什麼五炁?金木水火土。亦即心肝脾肺腎。身體突然筆直正立,端容正坐,自然歸元。「元」並沒有一個地方,有個地方就不是「元」了。在密宗來講,三脈四輪突然而開,然後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為一,虛空即我,我即虛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就到達了。  這些依我講起,大概十句話講完了。可是要知中間微細的過程,說不完嘍!各有業力,各有因緣的變化不同,大原則就是我告訴你的。到達這個樣子,在道家言,所謂:三花聚頂、五炁朝元,渾然無為,寂然一體。在密宗言,所謂:三脈四輪打通了,光明自然顯現,無所謂明點不明點了。但這還只是在破初關境界上的功用,慢慢來,切勿得少為足,以為到了家了。有些人不明此理的呢!就在如此定境上過一輩子,也勉強說是證果了。還不是大果,仍然未了分段生死. 如果是大智慧大乘道的菩薩,定久慧明了,身心都起變化,脫胎換骨,內觸妙樂。通力智慧漸漸開展,記憶力悟力更加高明,甚至,連宿命通都發起了。什麼叫宿命通?就是前生後生,什麼事情都知道。(正講到這裡,XX起座為師倒茶,忽把茶杯蓋掉在地上了。師便就機轉了話鋒--編著按)就憑你這個樣子不知道哪!倒杯茶把杯蓋掉了,眼前的事情都沒有定力,記不起來。有定力的人,哪本書假使一看過,眼睛前面一晃,這一篇書就在眼前,不用背了。自己這一想,哪一個字在第幾行,自然就會了,一目十行,一目二十行都辦得到。</P>  我看這個七會講到這裡好不好?大家能夠做到這樣再打七好不好?重關以後的那個境界,哎!你們要知道的話,你們有一兩個莊子很熟的,好好搞一下,記一下就好了。(此時,有人起座,向師禮拜,請求再開示--編者)這一個階段,以見地與功用配合來講,還不算是初關完成,所以說多難!古人見道的,只能在這個階段中間徘徊徘徊的太多太多了。以此來觀察,古人今人很多都只是在這個階段。但是這個中間有一個重點,有些修外道、修密宗、修道家,這些人等,雖然不見自己本來面目,但功夫到達這個程度也有,為什麼不許可他是見道呢?不許可他是證道呢?因為他不見本性,不明本來,就是《楞嚴經》上佛說的:「不得正覺。」有些人,參禪的,晃到空的這一面,見了本性,為什麼也不許可他呢?因為功用沒有到,慢慢來。見地功用到達了這個剝極而復的時候,所謂百脈皆通,三花聚頂,五炁朝元,可是其中有多少艱苦、多少血汗、多少岔途、多少支節喲!豈有那麼簡單!  第一、你們所講漏丹的問題,太嚴重了,陽氣愈勃發,精神愈好,無始以來的習氣,貪嗔痴,就是淫慾之念跟著來了。英雄可以征服世界,不能征服自己這一點唷,毫無辦法。「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易經》上就說到這個道理。孔子在這裡沒有辦法給人們辯護啊!為什麼陽氣充沛之間,要嚴持戒律?因為真正精滿才不思淫,菩薩內觸妙樂,才能對男女相毫無分別,乃至男女擁抱,完全沒有那個欲。可是在充滿而還不能化的時候,不會沒有慾念的。  不說那麼多了,太高了,能有幾個人做到呢?做到了這個就是超越欲界的境界,《楞嚴經》上說:「與橫陳時,味如嚼蠟。」即使說有家室男女,在那個時候,他這個情味情調同凡夫在欲境界情形完全不同。  說到這裡,你們一堂人佔了半數,心裡都在希求了,那麼如何不漏呢?現在該要告訴你不漏的了,如何辦呢?在那個情況下,哎,說一個辦法很徹底很扼要的,其他不說了,其他說了有流弊。這個辦法如何呢?自己知道有這個消息時,哪!注意,小和尚更要注意,女人呢,就是春意蕩然的時候,就要警醒、警覺,覺了以後幹什麼呢?拿手摸頭,就是那麼摸摸頭,你看到了嗎?(動作無法記--編者)像猴子抓頭一樣,用這兩個大拇指摸後腦,就是刺激腦下垂神經這一部分,掐,掐得舒服得很,你看你現在試試看,由太陽穴一直掐到這兒。掐了包你頭腦清醒。平常都可以做,這也是還精補腦第一妙法之一。喏!掐了搖頭;(動作--編者)搖了以後轉眼睛,眼睛轉圈子,轉個多少圈隨便你,轉來轉去,這個眼睛近視眼都會好,老花眼也會好的。轉了以後眼睛一閉,眼睛迴轉來看後腦,刺激腦下垂體;鼻子吸氣,輕一點了!(時有人跟著老師大聲吸氣--編者)我是做個樣子,我不做得那麼響,你們怎麼知道我在吸氣呢?是不是?你們不可學大聲,鼻子輕輕的吸氣,小腹內收幾下,收了以後就擦後腦,然後打坐空掉,自然還精補腦,長生不老,就是那麼一個小法子。  不要輕視這個小法子,你曉得我磕了多少頭來的?花了多少錢供養來的?嘿!談何容易啊!小法子,妙得很!以後自然你會慢慢地從督脈尾閭開始,有個東西拱啊!拱啊!慢慢地上來,真正精化?而補腦,到達間腦氣通,也可渾然住定。這時候就不要怕妄念。妄想來了容易自去自散。如此定下去,舒服極了。當然,你說有時候用不靈呢?可能的,久而久之就靈了嘛,深信不疑。不相信你們坐在座位上掐掐看,從太陽穴掐起,摸摸頭,摸摸後腦,前腦摸摸,後腦摸摸,兩個太陽穴一直按摩到後面。喏!平常都可以做啊!身體衰弱,年紀大的人,這個做了好得很啊!清腦的啊!  (此時,爭著問法的有好幾位,師皆一一為指點做法。煩屑不錄--編者) 剛才講到這個「吸氣聲」是不是?要平常多做,持之以恆,久而久之自然精神充滿。精神充滿,自然而然達到如道家所講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的境界。自然到達,要自然而然到達,那麼有個人問充滿了以後,陽還舉不舉呢?不舉就是生機斷了。但是陽舉又怎麼樣呢?只要過了這個關口,這個關是什麼關?心地一關。雖然用這個法子,可是開初沒有充滿以前,慾念的力量大得很。所以雖然這個法子是可以降龍伏虎,把這個東西降服下去,收回精的外用。但是身念還是靠你收心呀!還是靠你空呀!參呀!用理參通!不是在身體上摸兩下,連你心念慾念也可以空掉了,那不是唯心的法門了,就是唯物論了!就是唯身的嘍!不可能的,心也要你去空。不過生理與心理互相影響,真正做到了,精華內斂,慾念自然會空,所以身心兩事要互相為用的。所以你說心已是無欲呀,這個自然而來呀!鬼話!須知心念還是根本。  插問:那麼心空了時,那陽還舉不舉呢?  師云:還是舉。女的呢,動不動呢?還是動,乳房發脹啊,就是這些,唯女人自知。我不是女人,不大十分內行,我只知道這個大概。不過,真能心空一念時,以後的舉就無欲了,沒有欲了。舉是舉,等於那個十歲以內的小孩睡覺一樣,雖然陽舉,不相干,他沒有欲。所以舉一回,生理的機能充沛一回。久而久之,就可以返還童真的身心,才好入道。  楊管老:這個無欲而舉的是無始以來的劣根性嗎?  師云:非也,絕對無欲而舉,這不是無始以來的劣根性,是生理自然現象,是生命本能所發作用之一種。無始以來的劣根性是情慾的念頭。  楊管老:那麼您剛才問我們為什麼有動呀?這是不是無始以來的動呢?  師云:剛才周老居士就跟我兩個談了半天,現在你們兩個人可以討論辨別一番呀!  周老居士:這個動呀,是無明,大概是無始以來的業,對不對呀?</P>  楊管老:業也是心造的。  師云:是的,業由心造。  楊管老:它是空的。  師云:對的,業性體空的。如果說業是有的話,佛法就成了問題,因為成佛也是善業,命中注定會成佛,佛法變成宿命論了。可以說宿命論就包括了佛法了。  楊管老連說幾個對!對!對!  師云:所以剛才周老居士說過的業,是由心造、念造的。身心這個活動累積久了,薰習久了,就變成業力,一股力量、習慣。可是你們把話扯開了。那個問題呢?你們還要去參。  楊管老:與這個不同啊?  師云:不同!不同!  楊管老:慾念動,業力也動。  師云:是啊!這個便是根本無明了。  楊管老:對!業力動,慾念也動。  師云:為什麼它要動?那個要參!同這個不相干。現在是講這個,又回到這個問題了。如此摸摸頭呀!這個方法好得很,久而久之,可以卻病延年,還精補腦,好得很。尤其辦公做事疲勞極點的,隨時可用。久而久之,真正精充滿了,化了以後,在男人來講,兩個睾丸縮了上去,陽物縮進去了,可得「馬陰藏相」。  蕭居士:那四個字怎麼寫,何以叫他馬陰藏呢?  師云:馬的陽具不是很大很長嗎?可是它平常貼得很緊,收緊簡直看不到一點點。所以愈是體質好的馬,壯馬、良馬,它就是這個樣子。佛有三十二相,有一相便是「馬陰藏相」。就是說你修持真正做到了,兩個睾丸縮進去,貼緊了,縮得等於沒有了一樣,小到一點點。  但有些人可以不漏身、不走丹,不能說他無慾念。那是另外一回事。有些單身的人也可以做到,可是他沒有得馬陰藏相,這個沒有縮攏;有人練童子功,也可做得到縮上去的情形,但是他精沒有化。這是以凡夫的境界而言,普通人,精不能化,反而有問題。從醫學、生理學來說,這也是病態,對生理並無好處,至少現代醫學如此說。中國古代醫學,也有認為是「亢陽」的病態。不錯,這個醫理並沒有講錯,在普通人而言,這樣生理上並不健康,那麼我們這個之所以不同呢?就在能化。所以還精補腦,長生不老,就是借用道家這一句話來。能夠化,得「馬陰藏相」。到這個時候,自然戒律清凈,永不犯戒了。  XX問:在女人呢?  師云:在女的呢?兩個乳房不似老年的那麼乾癟了,是充沛的、縮緊了,同月經未開始以前那個童女一樣。所以這時候說無男女相之分,就是講這個道理。  這一關過了以後,真正得到無欲、無貪了。因為淫根一化了,心中無欲,進一步,自然無怒無痴,慈悲喜舍。若被淫怒痴(貪嗔痴)這三個字粘到,是很厲害的。所以精炁神化了,自然求慧得慧;慧力開了,自然也無痴了。既然無痴,念念正覺、念念清明,那麼才是真正到達地大戒,縱然住世在欲,他還是住在戒地,不要用心守戒,戒自精嚴。如此,戒就是慧,慧就是戒,戒就是定,定就是慧,三位一體,功德圓滿。  師云:還有什麼問題沒有?  魯居士:在夢裡如何做主?  師云:夢中做主,要鍛煉心念啊!見道以後,就要注意昨天所講的行履啊!念念正心誠意,念念覺知呀,要把這個習氣轉得過來,夢境自然也做主了,清凈了。所以平常清醒明白時強制壓抑,貪嗔痴可以使它不起,一到夢中就不行了,這就證明自己修行不得力。若是你所有的佛法在夢中都用不出來,那麼一到中陰身--死的時候,中陰身同夢境一樣,你不能做主,佛法你不是白學了嗎?這是一大考驗,有些人性情好的,在夢中相反,非常暴躁。有些講理學的人,平常道德仁義,在夢中什麼事都幹得出來,這就是修行不得力,心的業識沒有轉,在夢中沒有辦法做主。至於在夢中萬一遺精呢?馬上要警覺起來。此其一。第二、夜裡曉得陽舉呀,乃至冬天最好不怕冷,被子圍了起來打坐,一定把它化了。乃至坐了下來走走呀,活動一下。用剛才講的這個方法把它化了。  楊管老:遺精以後也要打坐,也可以打坐嗎?  師云:遺精以後要休息一下。如果沒有那麼嚴重,那就不打坐,不做有為法,一切空下去,可以的,沒有問題的,稍稍休息一下,夢中遺精後更須要如此的。有的人一遺精醒來,但醒來已經漏精了。如果一警覺馬上起來的話,那剛好。不過真說當時起來做不到。換一句話說,漏後起來也很懶的。  一個人所需要的睡眠時間,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遞減。初生嬰兒必須睡到二十一二個鐘頭;少年人需要睡十二個鐘頭才滿足的,中年人要睡到八個鐘頭,七個鐘頭才行。普通人愈老年愈減少,這個減少是不好的現象,老年還是愛睡貪睡才是好現象。那麼,容易漏丹,都是在將醒未醒之際。比如說這個人睡八個鐘頭才睡夠的,多半睡到六七個鐘頭或七個多鐘頭時,這個時候走漏的。真正睡著,乃至無夢時,倒不一定走漏。所以佛門叢林都要五更起床.  真正把這一套搞到了,守戒到達了精關堅固,能夠還精補腦時,你自己會覺得由尾閭骨尾閭穴到背脊骨三十三個骨節,真的有一股力量,通背脊骨更要上冒。不管男女,尤其到了腰部時,硬要腰酸背痛。你看你們有時候就要腰酸背痛起來,不一定是壞現象,有些中年人打坐腰酸背痛,是身體要恢復的前兆。所以這個時候摸摸腰子,掐掐燙啊,幫助它活動。背脊骨就是你的命門命根。一個破漏之身,虧損過度,所以在要恢復以前,還是有病報病,就會腰酸背痛。過了這一關,要恢復,你自己覺得兩個腰子這裡脹滿了,充滿了。然後,下一步最難過的是夾脊了,夾脊就是背脊骨這邊,這個地方活動活動它,這樣搞搞它,幫助它。千萬不要著相,否則就是外道法;但是不能不留意,否則搞不成功。那麼慢慢使它搞通,再不通,乃至按按它、刺激它。西醫叫刺激治療,中醫叫按摩,摩摩它幫助它。等到真正有一個力量衝到它頂上的時候,自然就有一番小小定境了,身心都定了。我能幫忙你們的只有到此為止了,這個法子就只能報告如此了。……  有些人來了,每來一次就講又做了什麼夢,每來一次就講他那個美妙夢境,都是學佛的夢境,後來我被他們搞煩了,我說你們到底是痴人說夢,還是在夢說痴人啊!哪怕你學佛做了很美妙的夢境,甚至夢中可以完全做主,知道自己正在修法,還是一個大夢未醒哩!然則如何辦呢?你們怎麼不問這一句呢?魯和尚,你怎麼不問這一句呢?光做噩夢,如何辦呢?拜佛、懺悔、反省,非要把意念堅固,痛徹懺悔反省不可。佛家的懺悔就是儒家痛徹的反省,檢察自己言語思想的過錯,這是正念。學佛不從心地基礎開始,統是自欺(此時魯和尚被師罵得涕淚交流)。有些人學問好,尤其是學佛的人,研究過經律論,也了解佛經,成就了什麼呢?成就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增上慢。一切眾生,不僅僅是人,所有一切生命的貪、嗔、痴、慢、疑都是與生俱來的。貪、嗔、痴,大家都聽得很多了。慢,慢是什麼呢?慢就是我,我們常聽見別人講口頭禪,或聽到街上發脾氣的人罵一句『格老子』,這句『格老子』就是我慢。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覺的自己了不起,即使是一個絕對自卑的人,也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有自卑的人都是非常傲慢,為什麼傲慢?因為把自我看得很重要,很在乎自己,但是又比不上人家。自卑與自傲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同樣一個東西。一個人既無自卑感,也不會傲慢,那是非常平實自在。中國文化里莊子有一個比喻傲慢的典故:『螳螂當車』,他說螳螂發起脾氣來,舉起兩隻細長的手臂,想把車子擋住,不讓車子過,結果可想而知,不但被壓扁,連漿都出來了。莊子這句話是比喻人『自不量力』,超過自己能力、智慧範圍的事非做不可,螳螂當時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勇氣,想用兩隻手臂去擋車了?就是因為『我慢』。一般人常說:『格老子,我不在乎!』你不在乎就變成肉醬啦!眾生的我慢與生俱來,一個人如果能去掉慢心,那就快要修到『無我』了!從心理學的觀點可以看出,我慢特別高的人,所做的事情都古里古怪,由於傲慢的變態心理,在某一方面就顯現出來了。一個怕羞的小孩,看到人就躲,是不是窩囊?根本不是,他表面上怕羞,內心卻非常傲慢。還有疑,多疑,對任何事、任何人,尤其對修持信不過。貪嗔痴慢疑是眾生的劣根性,不容易去掉。慢與疑包含在貪嗔痴中,痴是沒有智慧。在修持上慢與疑比較容易看到,比較容易了解,因此通常只提貪嗔痴,比較少提及慢、疑。我們對我慢已有了了解,再看什麼叫增上慢?增上慢是人本來只有慢心,因某種原因又把慢心的作用發揮得更淋漓盡致。譬如學問好、多聞的人,最容易產生增上慢。豈止學問,一切人在任何方面有些成就,更高更上的慢心必然隨之增加。像聰明人本來就自以為了不起,聰明人若再加上學識、經驗,如果走上壞路子,就是古人所說的:『學足以濟其*』,不學還好,有了學問更助長其作惡。中國歷史上的*臣,都是人才,都是學識一流的人才,像眾人皆知的秦檜,學問之好,頭腦之聰明,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一手遮天,矇騙上面的人,其本事之大,可想而知。一個部下,能把高明的老闆瞞住,看不到下面的事情,那絕非普通人所能做到。這些人往往都是『多聞之士』,學佛最容易犯這個毛病。我經常公開告誡大家,菩薩道很不容易做到,以我自己為例,如果今天有人要我只膀子,那我捨不得,我還要用它,我還要寫字呢!我做不到。頭、目、腦髓一切都拿來布施,我做不到。所以我不敢輕易說自己在學佛。但是我看到許多人一學佛以後,不管在家出家。經常犯『天上天下,惟我獨尊』的毛病,我也常提醒他們注意,『天上天下,惟我獨尊』的是教主,是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可惜不是你也不是我呀!甚至還有一種謬論,常聽有些人說:『不識字、不研究佛經不要緊,六祖還不是照樣開悟,六祖並沒有*讀書開悟。』我說:『那是六祖,你不是六祖半,更不是七祖,對吧?』六祖是沒有讀書,但是他碰到了五祖,有位好老師。像釋迦牟尼佛也不*祖師開悟,他可沒說不讀書。釋迦牟尼佛在十八歲以前就成就世間一切學問,為什麼你不肯讀書?不肯跟佛陀學呢?學佛講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講四無量心,早課晚課,不知念了多少遍。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法門也包括邪魔外道吧!無量,你學了幾個量?通通犯了增上慢戒。增上慢是個戒,增上慢的反面就是謙虛,絕對的謙虛,就是老子所講的『虛懷若谷』。所以,大家要學習不犯增上慢,這裡講的只是戒,更重要的是:要戒除增上慢的心,才會增長多聞。我經常碰到學術界學識很好的人,一來,一談問題,劈頭就是一句:『我問你一個問題』,我就眼睛看看他。他再說什麼,我說我不懂。他說我問你,我說我不懂。用這種態度、這種口氣請教別人問題,多大的增上慢!連個請問、請教的『請』字都不肯用。增上慢的果報是什麼?往下看。『覆蔽心故』,增上慢把自己的本心蓋住了,以為自己了不起,自認為自己觀念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也許現在我年紀大了,比較少見;年輕時在大陸上看到增上慢的人可多啦!他們的聲望、名氣都嚇死人的,那種增上慢之重,那真是不得了。話說回來,我們年輕的時候也相當增上慢。過去,看到老一輩的大居士,學識、名氣都是第一流,到了生病、臨死的時候,手忙腳亂,痛苦萬分,一點辦法也沒有,這時候所有的學問、佛法都不得力。最後一大堆人圍著他,大居士告誡後生晚輩:『你們以後還是老老實實念佛吧!』我不提名字,一提名字就犯了增上慢戒,大概你們也可以想像得到。究其原因,沒有真正的修持,因為學問好,文章比人家寫得好,所以就犯了增上慢戒。這種增上慢沒有方法制服,除非你比他還要慢,那麼如何做到呢?你要多聞,學問要比他好,有正見,有真修持,否則沒有辦法。佛在經典中告訴我們,學問越好,所知障越多,修道證道越難,他生來世的果報,永遠是一個思想家、一個學者,不能證果。不但大乘菩薩果位證不到,小乘的果位也不可能。你們常掛在嘴邊的『外道、外道』,外道並不是你們所想像的其他宗教,或是邪魔歪道,外到那裡去啊?凡是心外求法都是外道,有學問,有思想,能言善辨,講理頭頭是道,叫他拿身心來證明,一無所能,因思想、念頭靜不下來,不能專一,不能定。所以學問越好,越容易產生增上慢,自己把自己的本心本性蓋住了,自是非他,自己認為自己的觀念才是對的,別人不對。所以,大乘菩薩道的大戒第一條就是『自贊毀他』,大乘菩薩道首先要學習的是真正的謙虛。我常跟同學說,我看到學者就怕,看到文人就怕,看到藝術家就怕,看到能幹的人就怕,很多人看了就怕,怕什麼?自古以來,文人、學者、藝術家都犯了同一毛病:『文人相輕』,看不起別人,文章是自己的好,兒子是自己的好,不過妻子是別人的好,是不是這樣?我們小時候讀過一首名詩: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屬我鄉我鄉文章算舍弟舍弟隨我學文章三江就是江蘇、浙江、江西。講了半天還是我第一。文人個個如此,人人一樣。算命的、看相的、玩藝術的,都彼此『千古相輕』,相互妒嫉,甚至於打架。看別人生意好就眼紅,某某人八字算得好也不服氣。搞宗教的,基督教、佛教、天主教都是『千古相嫉』。你的廟子旺,我的廟子不旺,恨死你,恨不得夜裡一把火燒了你的廟子,或念個咒子把你的廟子毀掉。『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是古人說的,我則加了兩句:『江湖千古相仇,宗教千古相嫉』,我三樣都碰到過,真是可憐哪!有時我閉眼睛一想,都覺得還很稀奇,在『千古相輕』、『千古相嫉』,『千古相仇』幾重的壓力之下,竟然還能活,而且活到幾十歲,也差不多啦!談這些事實和道理,就在說明人根本是所犯的錯誤,就是慢心太重,自贊毀他,認為自己都是對的。我經常講,天地間的人,絕沒有自己承認自己犯錯的,都是別人不對。我坐計程車有個習慣,一上車就先說:『對不起?請你幫我開到某某地方。』司機回頭看看我,一臉莫名其妙的表情,覺得你這個老頭真奇怪,怎麼說對不起?對我說:我從來沒見過你這樣的人。我說是啊!請你啊!麻煩你,勞駕你。最後我下車又對司機說:『謝謝你啊!』任何人只要一犯錯,他心裡也明白,臉色立刻變紅,過了一會兒,自己再一想,馬上又找了很多理由支援自己,認為自己的對,錯的還是你。你看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這樣?當然包括我在內。南懷瑾著述中國道教發展史略--(錄摘).txt 14.17 KB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txt 251.98 KB解決青年問題的我見.txt 19.05 KB老子他說.txt 342.48 KB歷史的經驗.txt 284.39 KB論語別裁.txt 1.08 MB孟子旁通.txt 398.13 KB南懷瑾著述之國學歷史儒道.rar 1.74 MB太極拳與道功.txt 28.92 KB易經系傳別講 部分.txt 367.16 KB易經雜說.txt 298.97 KB亦新亦舊的一代.txt 14.71 KB原本大學微言.txt 16.02 KB逍遙遊.txt 71.99 KB禪宗與道家.txt 384.72 KB《宗鏡錄》略講.txt 1.18 MB《維摩精舍叢書》之《黃葉閑談》.txt 36.09 KB《維摩精舍叢書》之《靈岩語屑》.txt 16.76 KB《維摩精舍叢書》之《榴窗隨判》.txt 44.47 KB《維摩精舍叢書》之《中庸勝唱》.txt 105.24 KB《宗鏡錄》略講——南懷瑾.exe 2.33 MB參禪日記.txt 465.06 KB金剛經說什麼.txt 419.12 KB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txt 146.47 KB楞嚴大義今釋.txt 282.26 KB楞伽大義今釋.exe 710.42 KB南禪七日.exe 674.87 KB南禪七日.Txt 709.08 KB如何修證佛法 .txt 500.28 KB習禪錄影--(摘錄).txt 35.65 KB習禪錄影.exe 1.05 MB藥師經的濟世觀.txt 306.18 KB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txt 117.76 KB圓覺經略說.txt 367.16 KB中國佛教發展史略--(錄摘).txt 16.74 KB欏伽大義今釋---(摘錄).txt 12.80 KB禪觀正脈研究.txt 80.70 KB禪海蠡測.txt 311.19 KB禪話.txt 52.69 KB開示 (0 folders, 25 files, 501.81 KB, 501.81 KB in total.)《戒律學原理》摭言.txt 12.28 KB般若正觀略講.txt 40.78 KB參禪切忌從他覓.txt 7.14 KB佛教的布施學.txt 35.66 KB佛教的孝道思想.txt 25.97 KB佛說不清凈布施.txt 5.19 KB觀想白骨與般若的關係.txt 10.94 KB觀心--萬緣放下.txt 20.33 KB觀音法門(略講).txt 24.34 KB金剛上師南公懷瑾傳授准提法修持要領開示.txt 39.76 KB六妙門與叄際托空.txt 10.22 KB南公懷瑾上師傳承:准提法修持儀軌簡要.txt 2.56 KB南師講座.txt 1.67 KB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亂(節選).txt 4.19 KB普示念誦方法.txt 35.26 KB且說「叄際托空」——禪宗的觀心法門.txt 10.26 KB山川人物與永嘉禪師.txt 4.94 KB實修《大安般守意經》.txt 25.77 KB談緣.txt 11.30 KB談懺悔.txt 3.03 KB聽自己念佛聲的觀音法門.txt 7.56 KB修行人的本分 達摩四觀.txt 13.72 KB正修行之路——禪密雙修——有關觀慧方面的指示.txt 9.78 KB禪林寒假共修會上開示 .txt 119.24 KB禪宗與中國文學.txt 19.93 KB南懷瑾先生講述:花雨滿天維摩說法藏經里的<禪宗決疑集>
推薦閱讀:

搞笑gif圖:妹子你不用減肥~應該補腦……
最適宜腦力勞動者補腦的鵪鶉蛋
老人補腦防痴呆的4種飲料
吃什麼補腦2017年匯總
寶寶補腦吃什麼好 寶寶補腦最該吃十種食物

TAG:補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