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當孩子說別人不和他玩時,聰明的家長是這麼做的.......(上)

本文章整理自高嵐教授的公益微課「孩子說,別的小朋友不和Ta玩,怎麼辦?(四歲前策略)」,

高嵐

青籽兒童心理學堂首席專家

華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教授

廣東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創辦人

中國心理學會首批註冊心理督導師

大家好,我是高嵐。前段時間增城市教育局邀請我在當地開展了一場《你認識你的孩子嗎?》的父母講座,講座結束後,不管在現場也好,在微信後台也好,我們都收到了很多父母的問題,其中多集中於同伴關係,很多家長都在問:

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孩子的同伴問題。

幼兒同伴關係,比你想像的還重要

媽媽們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當孩子和你說同伴不和他玩的時候,孩子在經歷什麼,我們又可以做什麼?

這涉及到兒童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同伴關係!

為什麼說它重要呢?因為好的同伴關係,??好的同伴交往的能力,??關係到兒童自我??觀念的形成。一個擁有建立良好同伴關係能力的孩子,他會擁有自己的朋友,他會有自己的解決衝突的方式。同時,他也知道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妥協(放棄自己的主張),或者在怎樣的時候堅持自己,怎麼樣去處理敵對的關係,以及怎樣去和別人合作與競爭。所有的這一切,在孩子未來的路途上,都是他邁向成功邁向好的人生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那麼,面對孩子的同伴問題時,大家都是如何處理的呢?

追問型:

有些家長會不停追問孩子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他不和你玩呢?

你自己想想,有沒有做什麼別人不高興的事情?

不在乎型:

對孩子說,他不和你玩,你也不和他玩好了,有什麼了不起的!

真空型:

家長壓根不知道孩子的夥伴關係是如何的,發生了問題,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告訴家長。

那面對孩子的同伴問題時,家長到底該怎麼做呢?

我們得明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處理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6-18個月,

孩子已經站在社交起跑線上

鼓勵嘗試觸碰新關係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6—8個月的孩子。這個階段,孩子通常是不會相互在一起玩的,但是,他已經有一個最早的、想要跟別人建立關係的慾望。

他會看,看到別人看他,他會笑一笑,或者用手去扒一扒別人。在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就需要去示範給孩子看。比如,當我們抱著孩子一起在小區里溜達,出去吃飯或者跟朋友的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如果他看別人的孩子,爸爸媽媽就可以說:嗯,寶寶,你看我們對面的是個小朋友,你看他對你笑呢。接著,還可以拉著他的手揮一下,或者輕輕地去摸一摸那個小朋友,說:我們去摸一摸他或者我們揮揮手吧。這些都是建立同伴關係的、最初的訓練。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其實我們是開始給孩子打開另外一段關係,這段關係就是說,咦,跟我差不多的人是怎樣的?不是在我們的理解的水平上,而是在我們的軀體的水平上。

引導模仿,開啟「新關係」之旅

到了12個月至18個月,孩子就開始能夠對同伴的一些社交的行為作出反應了。

作為家長,我們能看到的一些很典型行為,比如別的孩子啊啊叫,自己孩子也就跟著叫,別的孩子哭他也就跟著哭,跟著別人一起發聲,學著別人,那都是他的同伴交往的方式。在這個時候呢,爸爸媽媽如何引導呢?比如說,媽媽可以用玩具作中介,領著孩子一起把一個玩具送到別人那裡去,走到別的小朋友面前,去摸一摸別人的衣服或者拍一下別人,甚至說,帶著她走到他的小同伴的身邊,然後再跑開,讓大家在一起玩一樣的玩具。

其實這樣的一些方式,都是你帶領12到18個月的孩子,建立同伴關係的非常重要的行為。就是通過模仿,引起對方的注意,來取得跟同伴的一些聯繫。

接納平行遊戲,為群體生活做好準備

到了18個月以後,孩子之間的平行的簡單的遊戲就會出現。比如說你跑我跟著跑,你追我跟著追,你把一塊狗糧給了一隻小狗狗,我也去把一塊狗糧給一隻小狗。這個時候,我們會看到非常有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他們會在相互做相同的一件事情的過程中,有一個有趣的快樂的一個情感體驗。這些行為,是他們進入小班以後可以很好地跟同伴建立聯繫的一個橋樑。因為,如果沒有這些經歷,三歲以後,孩子突然地進入到一個20多個孩子一起的一個班級中間,他們會非常非常的退縮或者不適應,因為他們不知道這麼多的同伴,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去建立好連接。

Tips

假設你家裡有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您可以從孩子六個月以後就開始慢慢地引導孩子跟同伴交往,培養最初的這種建立同伴關係的能力。

初進幼兒園:

遭遇無法避免的「搶玩具」挑戰

那現在我們來看看小朋友進入幼兒園以後會有些什麼情況。

與物品有關的同伴關係

這個階段,三歲的孩子之間的同伴關係是與物品有關的,比如說我想要他的玩具,我想要他的食物,因為這個東西是我沒有。在這個時候,他們有可能會去侵犯別人的利益,也有可能是別人侵犯到他的利益。有的孩子是屬於那種別人一侵犯我的利益,我就不和別人玩了。

我們小區里的一個小班的男孩子,他拿了媽媽新給他買的一個玩具到樓下的花園裡去。到了花園以後,就有好幾個孩子圍過來,想玩這個玩具。這個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就說我能看看嗎?然後直接就伸手去拿玩具。這個孩子非常的愕然,因為他沒料到別人是會拿他的玩具的。所以他緊緊地抓住自己的玩具,因為這是媽媽新給他買的,可是那個要拿玩具的孩子就開始推他,這個小班的小男孩馬上就抱著自己的玩具去找媽媽,向媽媽求助,說我要離開這裡,我不要這樣。

處理同伴關係,孩子還有「第三板斧」嗎?

請家長注意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間,總是求助於你,有衝突的時候,就終止跟別人玩,那麼通常是因為他不太知道,除了這兩種方法,他還可以怎麼做?

在這樣的時候,家長需要有很好的一個意識就是:如果孩子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同伴交往,會使得他在同伴群體裡面,成為那個更容易被別人拒絕的人,也就是其他孩子會認為:你說不跟我一起玩,我也不跟你玩了。

所以,當你的孩子告訴你說,爸爸/媽媽,別人不跟我玩的時候,你要想一想通常他是用什麼方式去跟別人互動的,如果他跟別人互動的方式是——只要別人侵犯到他,他馬上終止跟別人的交往,那麼他的小夥伴很有可能不願意跟他建立連接。因為對於孩子來講,如果他覺得對方是不妥協的,比如不會說:好給你玩吧。在這樣的一些情況下,他的小夥伴通常是會拒絕他的。

敲黑板:凡事採用「關門」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孩子,最終也會被別人關在「門外」。

順水推舟,以「物」會友

那如果是這樣的一個方式,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個年齡的孩子會認為:這個物品是我的,那就是我的,他們通常沒辦法理解我和他人兩個概念,沒辦法去理解:這雖然是我的,但是我可以選擇跟他人去分享。

嚴格的來講,兩歲到三歲的孩子,在這個部分其實是有困難的。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在這樣的年齡中間,其實即使他說誰誰誰不跟我玩,請父母們也不要焦慮。這是孩子發展中間的一個過程。

方法舉例一

例如,孩子說:佳佳不和我玩,你就說:咦,好像那天我發現你拿小車到樓下的時候,佳佳是想過來一起玩的。我們今天給佳佳打個電話或者給其他小朋友打個電話,我們一起去騎車或者我們一起去玩水槍,好不好?


推薦閱讀:

孩子,請永遠笑對生活!
這4種情況,父母千萬別讓孩子善良!否則很可能害了孩子
把孩子從電視前拉開,能動手盡量別吵吵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四)
晚清民國老畫片中的孩子們【下】

TAG:孩子 | 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