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科學不發聲

如果科學不發聲 ——對話中國首位卡爾·薩根獎得主鄭永春

2016年06月03日

5月9日,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會宣布,將2016年卡爾·薩根獎授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鄭永春博士。  與「獲得卡爾·薩根獎的首位華人」這一頭銜相比,鄭永春更願意別人將他看作普及科學的倡導者與踐行者。報刊、課堂、網路……他把自己當作「佈道者」,為科學發聲。  他在「獲獎感言」——一則發布在微信朋友圈59秒的語音中說:「我們的社會需要科學的聲音,科學會讓社會變得更加理性、包容。」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精神,亦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解放日報記者 王一  得知自己獲得卡爾·薩根獎時,鄭永春正在中關村的一所小學裡作科普講座。心中的喜悅並未衝散演講的思路,他一如既往地鼓勵孩子們,學著從一個高遠的角度觀看地球——儘管他自己也從未躍出過這個星球。  他對孩子們的鼓勵,令人聯想到人類歷史上那次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探索: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太空飛船在穿越冥王星軌道後,採納了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建議,從64億公里外的太空拍攝了一張地球的照片,並傳送回來。地球上的人類第一次得以從外太空觀察自己所生存的地球——陽光照射下一個渺如塵埃的「暗淡藍點」。  從這個孤獨的小點出發,卡爾·薩根創作出了堪稱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通俗天文學作品——《暗淡藍點》,他也由此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獨一無二的科學「傳教士」。1998年,卡爾·薩根去世兩年後,以其名字命名的卡爾·薩根獎正式設立,頒授給那些把科學傳播視為己任的奉獻者。  18年後,鄭永春成為卡爾·薩根獎首位華人獲得者。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會這樣解釋其獲獎原因:「鄭永春博士不知疲倦地向中國大眾進行行星科學方面的科普,並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國的科學成就。」  用科學觸碰遇到的所有人  採訪鄭永春是有條件的。「報道我的觀點就行了,關注科學和科普,少關注我本人。」一旦聊出了「界」,鄭永春會有意識地把話題收回來。  一切都源於2000年。  那年,鄭永春在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讀碩士,開學不久,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請新生吃飯,話題自然離不開月球研究。一下子,鄭永春的熱情被點燃了,當歐陽教授問「誰願意跟著我做月球研究」時,兩桌人20多個研究生,他一個人舉了手。  從農大學生物的本科生,到研究月球土壤的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鄭永春輕描淡寫地將這種成長與轉變歸結於性格中的「不安分」。他說:「內心深處,我無時不在期冀新事物的發生,中國是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走向月球是早晚的事。」  他願意用科學去觸碰遇到的所有人,像當年的歐陽自遠院士一樣:「只要其中有一個人對科學產生了興趣,那就值得了。」  解放周末:您博客的自我介紹是「胸懷整個宇宙的科學夢想家和理想主義者」。獲得卡爾·薩根獎,在您看來是不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  鄭永春:獲獎純屬偶然,比較幸運。對我來說,這個獎不證明什麼,只是對我正在做的事情的一種鼓勵。  我做一件事,有三個價值判斷——首先,國家需要、社會需要;其次,我有能力去做到,能夠勝任;第三,我有興趣去做,如果你內心很勉強,那還是別做了。我現在在做的事情正好符合這三方面要求,於是我就做了。  解放周末:回頭看看,當年選擇從事月球研究,究竟是一次成功的審時度勢,還是一場幸運的青春之勇?  鄭永春:我從農業大學生物學專業,到地球科學類專業,又在天文台待了11年,橫跨了「天」、「地」、「生」,我甚至還在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待了三年,確實不太循規蹈矩。  解放周末:聽說您目前正在籌劃給北京甚至全國的中小學教室掛上太陽系、銀河系的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鄭永春:中小學課堂經常會掛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中國地圖鼓勵孩子們了解家門之外還有大好河山,世界地圖展示出國門之外的世界,太空圖則會給他們一個更遼遠、更宏大的角度。  現在的孩子們在上大學之前,基本上沒見到過科學家。平時接觸不到科學,科學家都沒見過,怎麼會想當科學家、學科學呢?我上次問幾個孩子,以後想做什麼,他們都說想當大老闆,我想他們看到、聽到的應該都是當大老闆就是成功。如果不從小培養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未來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從哪兒來?  動員全身細胞為科學傳播「站台」  鄭永春的科普之路起始於十幾年前的一次雜誌約稿。隨著興趣加深,越寫越多,短短兩年內,他發表了100多篇科普文章,講述月球的運行或火星上種土豆的故事。他認為,傳播越多,就越多人看到,「科學就是應該分享的」。  他反應極快。天文台的同事都驚訝於他的寫作數量與追逐熱點的速度:「早上新聞剛出來,晚上稿子就發出來了。」而且,幾乎篇篇都能爆紅網路。  他耐心驚人。網友的每條提問,他總是悉心答覆。即便那些有意找茬的,他也會小心地找一句話圓場。  他仔細親切。給孩子們講行星和宇宙,眉開眼笑、手舞足蹈,有時還配上音樂和視頻。有些孩子給他寫很長的信,有的則托父母微信聯繫,想找到行星運轉的視頻反覆觀看。  新媒體時代讓鄭永春有了新的平台——微信公眾號「科學青年」。在公眾號創刊詞《未來已來》中,他寫道:「作為最龐大的科研群體,我們不能沒有聲音,在大家都默默無語的時候,我們選擇站出來。」這個接近不惑之年的男人時刻被使命感驅使,彷彿要動員全身每個細胞為科學傳播「站台」。  解放周末:科學素養是一個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也與社會發展聯繫緊密。在您看來,培養科學素養,這項工作應該誰來做?  鄭永春:首先,我希望中小學老師能在學校做科普,組織社團、創辦協會,從小培養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此外,一些公益機構與商業機構也應該具備一定的科普功能。  最重要的是,科學家群體應該承擔責任,科學家是有做科學傳播的責任和義務的。科研不應該與社會脫節,科研經費主要由國家撥款,實際上也來源於納稅人,理應對公眾有所反饋。  解放周末:當前我們還沒有建立這種反饋機制,很多科普工作還存在著缺位、不到位的現象。  鄭永春:是的,很多國家都有專門的科學作家或科學記者,跟蹤科技前沿,將專業論文通俗化,告訴大家現在都有什麼新發現、可能會有什麼發現,我們卻沒有,這是一個問題。  同樣地,公眾了解後,才會對這個學科有更多的支持。量子通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家都不太了解量子通信,但是你的視野里不斷地出現這個詞,久而久之,你就會覺得量子通信很重要,也就能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解放周末:不少公眾事件,比如謠言、迷信、詐騙,有時都是因為科學的缺位。來自各方各面的聲音熙熙攘攘,唯獨缺了科學的解釋。  鄭永春:熱點事件引發關注,公眾需要信息,這時如果科學不發聲,那麼總有其他聲音會佔據話語權。  如果你是一名醫生,應該找機會向大家解釋某種疾病是如何形成的、應該怎麼預防和治療,人們遇到這類問題時就很容易想到你,想聽聽你怎麼說。鍾南山院士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一有呼吸系統疾病時,他往往第一時間出來發言,幫助公眾答疑解惑。科學家也應該這樣。  科普事業的利好消息  問鄭永春:投入了這麼多精力在科普上,會不會影響日常科研和生活?  要說不影響,那是不可能的。一個講座通常就要耗費半天,更不用說事前準備了。鄭永春只能壓榨自己的休息時間:講座一般安排在周末或晚上,如果要去中小學,就只能提前處理完手頭的活兒,再趕去學校……  別無他選,唯有抓緊再抓緊。深入淺出的科普文章背後,是他的日常積累:看到新的科研成果,他都會著手整理,並轉為普通人也可以理解的文字;堅持做大量閱讀,還原每一個細節,才更具說服力。  這樣的堅持並不容易,但鄭永春樂在其中。他最擔心的,是從事科普可能給自己帶來「不務正業」「愛出風頭」的負面印象。  好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科普被習近平總書記「點名」了——「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鄭永春覺得,這是科普事業最大的利好消息。  解放周末:很多科學家不願意多做科普,是因為科學家做科普看起來有些「跌份兒」,不如搞科研「高大上」,您怎麼看?  鄭永春:這是學術圈不好的氛圍,也是科學家參與科學傳播的最大障礙。花時間做科普,領導也許會覺得你不務正業,同事可能誤會你愛出風頭,在學術共同體里也得不到認同。我認識不少本來對科普懷有熱情的同行,都因為這些原因放棄了。  解放周末:這種誤解是怎麼形成的?  鄭永春:與當前中小學科學教育的缺失不無關係。我們的教育系統中只有「知識傳授課」,缺少「科學探索課」,只能通過社會資源來補充。而社會上的科普資源本已稀缺,優先提供給青少年後,其餘項目寥寥無幾,難免給人們留下科普只是針對小孩子的印象。  很多科學家雖然口頭上說科學傳播重要,但內心深處仍是不屑的。很多青年科學家正處於學術成果積累、個人職業發展的上升階段,而從事科學傳播並沒有被納入到學術評價體系中,並不計算「學分」。久而久之,誤解就產生了。  解放周末:科普工作在很多科研單位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現有的專職科普隊伍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激勵,士氣普遍不高。科普之路應該如何走下去?  鄭永春:我強烈建議,主管部門在政策制定和人才遴選方面要公平對待,將科學家做科普的貢獻計入「學分」。「唯GDP」會讓經濟和環境付出代價,科研領域「唯SCI(註:SCI為美國《科學引文索引》)」同樣也會導致科研的急功近利,要實現考核指標的多元化、科學化,才有利於科研、科普事業的健康發展。  用科學輸出一種價值觀  你不會知道鄭永春最喜歡的科學家是誰,因為他會告訴你太多了:「每一個在歷史上留下腳印的必然都有過人之處,我欣賞所有優秀的人。」  近期,最讓他關注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狂歡。4月12日,「科學巨人」史蒂芬·霍金通過社交媒體「空降」中國,引起了網友的集體追捧,短短10小時內,粉絲數突破160萬。  霍金為何能在短時間內「圈粉」無數?  在科學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無疑是令人敬仰的根本原因。霍金在輪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演講和答問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實現。然而,他撰寫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在全世界擁有無數的讀者。  鄭永春羨慕著霍金開微博的熱鬧:「多好的科學傳播榜樣啊。期待著中國科學家能夠迎來這一天。」  解放周末: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這麼高深的科學理論和我們究竟有什麼關係?為什麼無數網友對他如此尊敬崇拜?  鄭永春:霍金能有這麼大的公眾影響力,不僅僅靠他的科研能力。就像愛因斯坦一樣,霍金已經成為一個象徵,成為整個物理界和天文界的代表人物。  如今的很多科研項目,比如搜尋外星人、突破攝星等計劃,霍金都不是直接參与的,但他會給這些計劃站台,利用他的影響力,爭取支持、爭取資金,也讓公眾更了解科學的進展。  解放周末:前不久,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美國公眾對待科學家與科技態度的調查報告。調查顯示,79%的公眾會時刻關注科學家。如果在中國做這樣的調查,結果會……  鄭永春:相差甚遠。上世紀80年代,卡爾·薩根主持拍攝了一個13集的紀錄片《宇宙》,獲得巨大成功,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在70多個國家上映,對整個國家、全人類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如果我們國家能夠有十幾位這樣的科學家,讓全世界的人對我國科學家正在研究的東西感興趣,那對我們文化輸出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解放周末:提到文化輸出,人們想到的大多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不是中國的科研、科普,甚至科學家。  鄭永春:好萊塢的電影,2013年有 《地心引力》、2014年有《星際穿越》、2015年有《火星救援》。每一部的票房收入都上億,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片子輸出了一種價值觀——勇於探索、追求夢想。中國有沒有這樣的片子?沒有。  《星際穿越》里的黑洞是一流的天文學家根據數學公式用計算機模擬出來的,第一次把黑洞的影像逼真地呈現在觀眾面前。《火星救援》呈現的是美國航天局正在研發的技術。這些都不是幻想,而是基於現有技術的合理想像。這樣的片子被稱為硬科幻,沒有科學家參與,光靠知名導演是拍不出的。如果中國能拍出這樣的電影風靡全世界,影響力當然會增強,這比很多硬性的文化輸出都要強。  宇宙讓人變得謙卑,又能激起夢想  鄭永春自稱是一個註定要顛覆的人。但最近,在他的腦海中顛來覆去的是另一位顛覆者——埃隆·馬斯克。  馬斯克有句名言:「在火星上死去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在他看來,去火星是他的終極夢想,也是他踏足航天的緣起。  2002年6月,馬斯克創立Space X。這個僅有物理學學士學位、膽大包天的「門外漢」就此闖入航天業,決意要研製便宜又可靠的火箭,實現他的火星夢。  造火箭很難,去火星更難。挺過黎明破曉的黑暗,方能得窺旭日漸升的瑰美。  2008年9月28日,獵鷹一號火箭終於成功入軌,馬斯克飄懸的心也悄然著陸。2012年5月25日,SpaceX公司「龍」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成為有史以來首艘造訪空間站的商業飛船。2017年起,兩家公司預計將分別執行6次和2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  那麼,我們呢?  鄭永春從近憂之中看到了遠慮。「以天之語,解物之道」,不知來路,不求探索,如何到達未來?  解放周末:對馬斯克這樣的人來說,隱藏著的宇宙本質根本無法抵抗求知的勇氣,只能揭開它的秘密。  鄭永春:與其他科學學科相比,宇宙、星空是人類的天然興趣,「有沒有外星人」始終是公眾最關注的科學話題之一。但有時,繁星仍在,只是我們已經迷失,迷失在現實的社會困境中。  解放周末:從事天文學研究後,您觀察世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是否也有了改變?  鄭永春:學了天文之後,我的世界觀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都市裡,很多人都沒有看到過星空,我小時候很喜歡仰頭看,很震撼。有這麼多恆星、行星,地球只是其中一顆,感覺我們很渺小。  所以,有人說,喜歡天文的人會比較謙卑,不會自高自大,同時,航天和太空探索,又會激起人的夢想。依靠科技的力量,人類能登上月球,到達火星,把很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解放周末: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讓我深深敬畏與震撼,一個是我們頭頂的燦爛星空,另一個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準則。  鄭永春:如果缺少了天與人的交流,我們會變得越來越自以為是。生存的競爭,生活的壓力,讓我們變得浮躁,無暇顧及遠方。有的人在公共場所亂塗亂畫,大聲喧嘩,不顧及他人感受;有的人在萬米高空大打出手,不考慮其他乘客;過馬路、闖紅燈、搶電梯、撈實惠,唯恐慢了半步;面對弱者和不幸,我們沒有及時伸出援手。我們只看重眼前的物質財富,只看重對我們「有用」的東西。宇宙依然按其自身規律演化變遷,只是我們看待宇宙的視角已經改變。  解放周末:如要幫助人們重拾科學精神、培養科學思維,您有什麼建議?  鄭永春:我希望每個人都要保留對這個世界的一份好奇心,不懂的就要問問,沒做過的就去試試,並且盡量採用觀察、實驗、邏輯、推理的科學方法來作出自己的判斷。始終對太空保持好奇,因為我們處於同一片星空。
推薦閱讀:

科學家終於解釋了金星表面溫度如此之高的原因
科學發現暗物質存在新跡象
和你一樣,這10個問題科學家也沒有答案
煮粥燒菜放鹼不科學
防暈止吐暖身子!生薑的這7個健康益處有科學依據

TAG:科學 | 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