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烈的焦慮來自最高價值被否認 最高價值是什麼呢?就是愛與被愛
07-04
維雷娜·卡斯特,最強烈的焦慮來自最高價值被否認。那麼,最高價值是什麼呢?就是愛與被愛。如果父母讓孩子認為,他成績不好,就再也不配得到父母的愛,也沒有資格去愛父母,那麼孩子一定會陷入極大的焦慮中。譬如被父母詛咒去死的女孩,她也不想活了,她已有了強烈的自殺衝動。形成自己的掌控感我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感到對未來即將到來的考驗不能把握,不能掌控。考試如此,其他事情也如此,任何我們感到不能掌控的考驗,都會令我們感到焦慮。壓力與焦慮的區別可以說,我們大多數人都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體驗過壓力,不論是對工作中的最後期限的來臨還是面對家庭衝突或是做出舉足輕重的決定。這種令人壓抑的恐懼沒完沒了,使我們感到煩躁不安。由於我們頭腦中存在各種產生壓力的元素,使頭腦混沌不堪,因此很難辨別我們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很難辨別我們所經受壓力的程度如何。誇大事實乃人之本性,因此很多時候我們所感受的壓力並沒有實際中的那麼大。譬如這樣的話(通常是錯誤的)「這種情況讓我焦慮不堪」以及「整個事情讓我感到抓狂」。因此,當壓力屈服於這些狀況時,我們如何進行識別?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副教授David Spiegel稱,雖然壓力和焦慮常常搞混,但有些明顯的東西應該清楚—包括這些情緒是如何影響身體及產生這些情緒的根源何在。壓力和焦慮在體症上有跟多相似之處。Spiegel說,不論你是緊張還是感覺比緊張更甚,有時,壓力和焦慮都會引起激動。這兩種情緒都會使我們心跳加速,呼吸加快並導致肌肉緊張。恐懼導致各種包括感到寒冷、頭疼、潮熱及胸口疼痛在內的嚴重癥狀,而當焦慮引發恐懼時,壓力和焦慮之間的相似之處逐漸減少。亞歷山大與焦慮產生的原因明顯不同。Spiegel說,雖然壓力和焦慮存在一定的重疊,但這兩種情緒的最終來源不同。「當感到存在壓力時,我們清楚我們在為何事憂心,但感到焦慮時,我們不怎麼清楚自己當時在擔心何物而當時的反應就成為問題所在,」 Spiegel解釋說。「你在焦慮焦慮本身。」很多焦慮來源於恐懼……Spiegel解釋說,對各種事情、活動或是社會狀況的恐懼都來源於恐懼,使得人們面對壓力時,感到各種紊亂以致驚慌。「焦慮就像是一個滾雪球,」他說,「焦慮將恐懼轉化為各種清秀,承受焦慮的人易於避免做那些使他們感到恐懼的東西,但這使得情況更加的不妙。」臨床諮詢師Megan Devine在《路沿噸郵報》上詳細地描述了自己對未知事物無盡的恐懼如何使得她焦慮重重。為了克服恐懼,她建議直接克服恐懼,然後逐步採取措施。「切記,克服焦慮與未知的事物發生與否沒有關係,」她寫道。「克服焦慮只關乎克服焦慮本身。連續的恐懼使得你無法進入當下的狀態,其必然使你無法從當下獲得享受。」…而大多數嚴重的壓力來自於外在的情況。「當談及壓力時,你清楚你所處理的事情---將要來臨的截止日期、賬單、接孩子,」 Spiegel說。「這些外在情況可以按輕重緩急來處理,一次處理一件事。」為了更好地處理壓力並使自己不再想所有的事情都得處理,Spiegel建議不要老想著還有一堆事情要辦。「想想自己哪些力所能及哪些力所不能及,」他說。「著手自己能做的事情,當完成之後,給予自己一些獎勵。」雖然壓力和焦慮的經歷大相徑庭,它們之間卻常常互用。按照定義,壓力和焦慮以不同的情緒(體驗)來而歸類。我們日常生活中經歷的壓力與挫折和緊張息息相關,而焦慮常常來自於恐懼、不安及擔心。儘管它們之間有區別,很多人依舊對這兩個術語進行互用。在《今日心理學》的博客上,心理學家及精神治療醫師Harriet Lerner解釋了為何我們易於將與情緒相關的兩個詞語混用。在日常交流中,我們使用我們自己感覺舒服的情感語言,而這符合我們複雜的心理。我與那些不稱自己焦慮或感到恐懼的病人打過交道。「我越來越感到亞歷山大……」,他們選擇這樣說。對於認同並與他人分擔自己的脆弱面而感到敏感的人來說,「倍感壓力」是他們「抓狂」的代名詞。或者窮其語言極致,一名女性告訴我,一想到她女兒婚禮上禮服不適合她時,她就感到「十分恐怖」。我十分清楚,她會把「真的真的很擔心」說成「十分恐怖」。不論你使用什麼辭彙來描述情緒,沒有人會踴躍使用焦慮、恐懼和羞恥或是難受和不舒服的情緒這樣的詞。但是我們無法避免這些情緒。「這兩個詞的關鍵區別在於無助感,」 Spiegel解釋說。「有壓力時,你可以處理事情並掌控在自己手裡。捲起袖子、克服壓力,你就不會感到那麼無助了。」為大多數人所忽視的5個焦慮原因1.人際關係中缺乏交流人際關係也許是你最敏感的區域,因為它並非靜態存在:你深愛你的搭檔也並不想傷害他們,或是你在乎他們的感受並為了使他們開心愿赴湯蹈火。但是追求開心和滿足與不失自我之間有一個界線。當然,你的搭檔想要開心,但他們也要你真誠。單向性的關係始終站不住腳,因而避免焦慮病發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便是對自我感受暢所欲言。的確,你的搭檔可能對此並不感冒。但是他們不論發生什麼,他們都會漸漸地信任並尊重你。由於總是「偽裝」或認為展示真實的自我會使你的搭檔對你失去吸引力,建立在欺騙之上的人際關係將會造成焦慮。事實上,通常正是此破壞了你們之間的關係。2.未能道出你的脆弱人類尤其在這方面問題百出。媒體總是向我們說教,稱故作鎮靜是男子漢的品質,顯示你的缺點並非是好事。事實是,歷史上還沒有一個人在身體或是情感上不感到脆弱。關鍵是不要害怕暢所欲言,使得自己發泄情緒。難過就難過,開心就開心。接受此時的狀態,並學會欣賞你的脆弱。3.罪惡感有時候總是對一些事感到內疚。也許當事情緊要時,你沒有說實話。也許由於太害怕說出結果,當你第一次目睹時,沒有向他人談及。亦或是你向家人說了本不應該說的東西,不論是什麼,要明白木已成舟,這已經無法改變。你所能改變的就是你當下之事。你有絕佳的機會來對你的行為負責。現在你所做的什麼可以使你未來不再內疚?想一想並付諸行動。4.努力向他人證明自己在個人生活中我明白了一件事,不論我如何費力地成為人們喜愛的類型,還是有一些人不喜歡我。最糟糕的便是委屈求成以討好每個人,這無疑後患無窮。相反,要通過了解自己的優勢和缺陷,學著接受自我。這會使你吸引到適合你共處的人,他們會接受目前的你。5.與他人對比各種媒體常常通廣告、雜誌及電視節目來彰顯富有成就的人物,這很容易使人感到不安。也易於倍感自卑,覺得自己哪裡不對,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似乎都忘記了這樣的基本事實,儘管世界上有比你更優秀且更富成就的人,但是沒有人會從你的自我價值中受益。實際上,我們都有一些價值來奉獻於世人。將自己與他人相比並非合乎實際,因為你不可能成為他們而他們也不能成為你。相反,試著以不同的方式來著手事情,這種方式唯你所有。最終你會發現沒有人能夠與你相媲美,除了你自己。昨日的自己與現在相比如何呢?你進步了么?如果沒有,那麼現在面前有一個新的目標去為之奮鬥。總反覆確認做過的事怎麼辦?問:總是擔心門沒關,車沒鎖,煤氣沒關,考試老師漏掉自己的名字等一系列的問題,而且通常這些事情都已經做過了,但是還是會想再次確認,感覺很困擾,怎麼辦呢?楊力虹:試著去覺察自己的焦慮,去覺察內在的深層原因請去覺察自己的情緒,是不是最近感覺到比較焦慮?再去看看讓自己感覺到焦慮的是什麼事件的發生?這件事情於你而言,有解還是無解?其實,如果它有解,你不用擔心。如果無解,你仍然不用擔心。擔心與焦慮,都是自己頭腦編造的虛構劇情所致。試試看,能否只與手中正在進行的事物發生連接?只關注當下的發生?如果能把注意力收回到當下,你的焦慮與擔心就會少很多。如果對自己頭腦裡層出不窮的焦慮、擔心無能為力,甚至愈演愈烈,請去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祝福你!從揚洋:反覆確認的焦慮是對於犯錯的恐懼及對自己的苛刻,放過自己允許自己犯錯強迫性思維和強迫性重複不是強迫症,是人都會有的習慣,只是程度不同。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的時候才可能被判斷為強迫症。這些都來自於對犯錯的恐懼及對自己的苛刻。對於犯錯,可能難以接受,尤其低級的錯誤。這些可能來自於早年經歷,對於犯錯的時候得到的懲罰代價過高,因此養成了小心翼翼、避免失誤的思維習慣,以此來確認自己不被懲罰的安全。現在那些危險的、隨時被懲罰的情境已經過去了,你可以放過自己,允許自己犯錯。門沒關、車沒鎖,都是可以的。沒有人會不犯錯,忘關門、忘帶鑰匙都是些很正常的事,所有人都會犯。即使錯了,人也還是能夠正常活下去,沒有人再懲罰你,除了你自己。也不必對自己如此苛刻。你的這些行為背後都有一個隱藏的期待:我期待自己這些小事都做好,一點都不出差錯。這是一種完美主義,是對自己要求至極的苛刻。你不必再把內化的懲罰標準再來懲罰自己。你也可以嘗試著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帶著這種擔心,而不必去檢查。你可以帶著對「門沒關」這樣的擔憂繼續去做其他的事情,而不必在行為上繼續重複。然後回家的時候再檢查:果然鎖了。當你先只在思想上重複不在行為上重複的時候,久而久之,就會淡化了這種擔心和焦慮的。要遠離讓自己不舒服的人嗎?問:我開始漸漸的學會了去觀照覺察自己的各種情緒,但是還是不太會將每一種情緒之源進行分析。比如別人的言語或評論容易激怒我或者讓我產生自卑感,很不舒服。然後我就會對那個人敬而遠之或者不再搭理她,或者說見到她就會有一種壓力感很不舒服,我不知該如何去處理這種關係?楊力虹:觀照覺察最終目的是不再執幻為真,不再被情緒奴役恭喜你學會了觀照覺察自己的情緒。如果因為對方的言行讓你不舒服,你就敬而遠之,那麼,觀照覺察就失去了意義,你也不會從中獲益。自卑,是需要面對的功課。如果這一點不去療愈、穿越,那麼,每遇不讚美、肯定、表揚自己的人,我們就會情緒波動,怨念暗生。為自己做一雙可以行走在沙礫里的鞋吧,既然給大地鋪上羊毛毯不現實。感恩那些不配合你的人吧,因為他們,我們才能發現自己在世間八法里起伏跌宕,在「稱「與「譏」里大起大落、信以為真。觀照覺察最終目的是不再執幻為真,不再被情緒奴役。可以試著對讓你不舒服的人敬而親之。也許,你會發現:原來他內在的自卑並不比你少,他也在用攻擊、評判的方式竭力維護自己的「自信」。有趣的人生,生動的紅塵,舞台上,各色人等竭盡全力,在表演,在維護一個叫「我」的生物。開心地玩吧,同時,力爭做到:不自欺、不欺人、不被人欺。即妥。與人的遠或近,你自己決定。沒有對錯,只有選擇。生命有無限可能,看你自己允許它的寬度與廣度。賴秋愷:別人說什麼,是他們的事,你要不要快樂,是你可以自己選擇的事你要學習的不是如何去處理與人的關係,而是與情緒的關係,更重要的是你和你自己的關係。有些人你可以選擇敬而遠之或不再搭理,但假如他們是你的家人、父母、領導或是其它無法不搭理的人呢?別人的言語或評論可以這麼容易激怒你或者讓你產生自卑感和不舒服的情緒,代表你把快樂的決定權交到別人的手裡。你都不認同你自己了,要別人怎麼認同你?別人說什麼,是他們的事,你要不要快樂,是你可以自己選擇的事。人之可貴,在於有情。有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你要學習的是當有你不喜歡的情緒產生的時候,你如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讓自己解脫出來。在此分享簡易版的情緒處理流程,讓你可以儘快提升頻率(情緒等級),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1.無論任何原因(人、事、物)讓你有不舒服的感受時:(1)允許各種情緒的發生(2)接受自己身陷情緒之中(不要自責為什麼學了這麼多還是這樣,這很正常的)(3)包容自己需要時間來慢慢緩和心情(不必急著解脫) (4)好好愛自己,做一些可以感到開心的事(或不做一些事)2.等到情緒稍微和緩時,拿出跳脫情緒枷鎖的法寶:(1)零極限清理(最好上手的方便法)(2)EFT情緒釋放技巧(3)黃庭禪的寬兩秒練習(最根本究竟的法門)(4)其它適合你的釋放無用能量的好方法3.當情緒已恢復平靜,就可以重新出發,繼續朝圓夢之路邁進:(1)觀想 & 感恩(2)其它適合你的提升振動頻率的好方法(3)繼續做你想做&該做的事(4)若有小聲音出現(例如:真的可以嗎?怎麼可能?),請重複流程1~3不喜歡分享問:我很不喜歡分享,尤其是面對我討厭的人。已經很長時間了,我也很糾結。偏偏我有一個同事對別人的東西或事情很感興趣。我很討厭她,我也試過強迫自己分享,但並不快樂。也因為怕她「窺探」不能想幹嘛就幹嘛。我自責自己小氣,但我真的很不喜歡她。楊力虹:獨樂樂或眾樂樂,本就沒有對錯,只是一份選擇分享是把自己的一份快樂變成兩份,甚至更多份。如果自己不願意,那就獨樂樂吧。沒有對錯,只有選擇。畢竟,每個人都有隱私權。至於那位讓你討厭的同事,她身上的哪些部分讓你感到不安?討厭?去探究一下,她勾動了你內在的哪個按鈕?試著放下對她的成見、撕掉你貼在她身上的標籤,去看見這樣一個生命,她跟我們其實一樣,也需要被愛、被接納、被看見,也在找尋所謂的「安全感」,只是她的方式也許是窺探,你的方式是自保。如果有一天,你願意去探索生命另外的可能性,那很好,那也許要以冒險為代價。如果你仍然停留在自己的獨享狀態里,也不錯,那也許要以孤獨為代價。無論怎樣,都祝福你!叢揚洋:原諒自己有討厭的人,原諒自己不喜歡分享,接納自我你連這都這麼折磨自己,跟自己計較,真的是「小氣」了。首先原諒自己有討厭的人,原諒自己不喜歡分享。這不是必須要做的事,你也不是神,不需要喜歡每個人。也就是接納自我。在接納的基礎上,如果你願意,可以走得更深:第一 ,你為什麼不喜歡分享。第二,你為什麼討厭。第三,你為什麼強迫自己。這3個現象拿出來,都是很有意思的問題。我說有意思並不是指責這樣不好,這只是你的習慣。只是如果你想變得有點不一樣的話,也是可以做到的。不喜歡分享可能是不喜歡把別人交出去,或者是不喜歡別人窺探到自己,或者是不敢跟人有深入的連接,或者是恐懼擔心,或者是其他。我不得而知,但你可以自己看到,並做個決定,去問問自己,窺探到又如何呢?然後處理下自己的擔心。而討厭一個人,其本質就是討厭我們自己。我們不允許自己身上有某種特質,也同時不允許他人身上有這種特質。所以你可以去檢查下自己,你討厭她的什麼特質,這個特質怎麼觸動了你,你怎麼跟這個特質和解。然後就能和她和解。她其實很無辜,因為你討厭某個特質,只是她有了就跟著受連累。對於強迫自己,更是對自己的一種期待過高的不接納。這種期待背後是什麼呢?為了討好迎合別人?為了堅持「人應該懂得分享」這個規條?看見,是最深的愛。對自己也是,對別人亦如是!及時被滿足的孩子,更懂得珍惜李雪愛與自由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的需求太容易得到滿足,會不懂得珍惜,長大後也沒有自己努力奮鬥的動力。比如孩子要學古箏,為了讓孩子對學古箏更有興趣和恆心,故意拖延,等孩子反覆哀求、保證一定好好學的時候才給買。這樣得到古箏後,孩子會異常珍惜這個機會,認真學習。 人類包括動物確實有這個集體無意識,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要。比如農場主為了把發霉的草讓羊吃掉,故意把草堆在柵欄外面,同時把柵欄的空隙留得大一點,羊努力一些,頭就能鑽過去。果然,羊群放著新鮮草不顧,爭先恐後伸長脖子鑽過柵欄把發霉的草吃光。同樣的,一些老闆也會使用這種激勵招數,畫一張很大很誘人的餅,讓員工過度付出,收入卻很少。員工越付出,越覺得虧,但越虧,就會更付出,以期待有朝一日把大餅賺到手,如賭徒一樣的心態,被人玩弄於掌心;還有婚戀網站上一些專門騙財偏色的人,也是利用人的這種心理,讓女人不斷付出。 而那些幼時經常被及時滿足的人,牆上的餅沒有太大誘惑力,他們會理智的衡量付出與收益,有夢想有激情但不會活在別人編織的夢幻泡沫中,騙財騙色的招數對這樣長大的孩子更是沒有用。父母今天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也就決定了明天別人怎麼對待你的孩子。做為爸爸,如果你希望女兒將來嫁給一個真誠願意為老婆付出的好男人,那就從現在開始,真誠愛護你的女兒。 孩子真的如大人所想像,太容易得到滿足,就不會珍惜享受了嗎?每個母乳過的媽媽,都體驗過嬰兒飢餓啼哭,乳房及時送上,嬰兒吸允著奶頭,那無比享受和滿足的表情吧,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當下。而那些定時哺乳的媽媽,則經常感覺,嬰兒如吸血鬼一般好像要把自己吸干,甚至會咬傷奶頭。如果媽媽不是按照孩子的需要哺乳,孩子經常處在得不到的恐懼和憤怒當中,等終於得到乳頭的時候,拚命吸,吸到自己吃撐為止;同時對乳頭充滿憤怒,攻擊乳頭,甚至故意吐奶(不是泛奶),以表達自己的憤怒。這樣的過程,媽媽和孩子,都喪失了哺乳的樂趣,母嬰關係也扭曲痛苦。 用心觀察孩子的父母就會發現,孩子經常活在當下,天然會享受當下的樂趣,不管是一片爛樹葉,還是價值幾千塊的水晶葉子,孩子都能玩得很專註,玩夠了就會放下。以獲取的難易程度來決定珍惜的程度,是我們成年人已經被異化的頭腦所為,並非孩子本性。 我的一個億萬富翁朋友,他幾乎獲得了一切,成為讓人敬佩的商業領袖,娶了有名的美女老婆,生了兒子,可是他依然在不停地奔波,擴張事業,好像永遠不會停下來享受自己的奮鬥所得。和他深入聊天,看到熟悉的童年故事:他必須要努力表現,和兄弟競爭,討好母親,才能獲得母親的關注和獎勵,可真正獲得之時,內心並沒有喜悅和享受,還是會在焦慮中向下一個目標進發。這種感覺可能大家都挺熟悉,為目標奮鬥,可真到達了那裡,並沒有預想中的幸福快樂。在追逐目標的焦慮中,我們早已失去了感受當下的能力。而幸福,只存在於當下,明天的幸福永遠在明天。 所以,及時被滿足的孩子,更懂得珍惜和享受當下。這個及時滿足,是給予自由空間的及時滿足,不是控制和替代。比如孩子爬著去抓一個玩具,媽媽擔心弄髒衣服,乾脆替孩子把玩具拿過來,這不是及時滿足,是干涉和控制,阻礙了孩子體驗通過「自己奮鬥」得到玩具的過程;又如孩子弄壞了自己心愛的玩具,哭泣起來,媽媽因為焦慮,在孩子並沒有提出要求的時候,趕緊承諾買一個新的,制止孩子哭泣。這也是一種控制,打斷了孩子體驗「失去」這種情感的過程。及時滿足的真正含義,是孩子表達自己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回應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做到很困難,也無需勉強。比如孩子指著一個超級貴的車模型說:「媽媽我好喜歡這個模型,真酷!」。媽媽可以及時回應和肯定孩子的需要:「是啊,這個模型真漂亮,媽媽也喜歡,我們一起欣賞吧」。那些從小及時滿足孩子的媽媽都會發現,孩子其實並不貪婪,很好協商,並且能夠體諒別人。貪婪並非孩子的本性,而是曾經太多需求被否定,被批判,被延遲,這些痛苦長期累積,終於讓孩子成為一個不講道理,難以妥協,索求無度的人。 如果你時常擔心孩子不會珍惜享受所得,請返觀自己的生命,我能夠體驗到我所擁有的一切嗎?我對此充滿感恩嗎?我能放慢腳步享受當下嗎?請放下焦慮的頭腦,不再評判和憂慮孩子,以一顆謙卑的心,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玩,盡情享受當下的生命。關掉你的命運論 走在十字路口,猶豫不決的時候,你是否後悔沒有坐上一輛公交,至少它的路線是特定的,你不用為你腳下的方向而發愁。如果你把人生軌跡安排成天命,那麼你的歷史將會翻篇,我想告訴你,你的設定是多麼的荒謬而沒有色彩。 我們時常聽到這樣的話: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你不曾努力,卻對那些東西充滿渴望,你又有什麼資格說出那是命運的安排呢?我們在不斷地做出選擇, 選擇一份工作,面對這百萬大軍的淘洗和競爭,你落敗了,敗的很凄慘,落荒而逃。嘴裡還不肯丟棄那些傲氣,厚顏的說:「冥冥中自有安排」。你聽過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了嗎?別只會說他們本來就是強者,你更應該看到他們的功課比你做的細緻,他們的付出比你多。命運是留給那些不屈的者去撬動的,是金子總會發光,這是你該保持最起碼的自信。你不知道的是,別人的成功,他們一路上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你只知道的是,他們擁抱鮮花和掌聲,彈指之間的地位和榮譽。 以前的我是一個特別會給自己找理由的人。事情做不好,怪事情太難;找不到知心朋友,怪人際圈太複雜,人心不古居心叵測;找不到女朋友,怪現在的女生太現實,崇尚高富帥。後來,我大徹大悟,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很多東西只有否定自己才能走向光明。 最近常聽朋友說:「是你的終究是你的,跑也跑不掉;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追也不會來。」 好諷刺的一段話,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專屬,別拿著想得到的心,去妄談上帝的不公。人心都是善變的,放任的心更像是脫韁的野馬,一去不回,你沒有用心去做就不要說得不到。秉持著基本的東西,我們要不斷的努力,去尋求希望,只要不絕望,就該去尋找那些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關掉你的命運論,你不是一個僅靠看手相而謀生的瞎子,你也不是學富五車,高瞻遠矚的大賢。別說什麼看破人生的鬼話,我們還年輕,還在奮鬥。你要相信,我們可以努力學到許多東西。別只知道埋怨命運的不公,與其羨慕別人的幸福,還不如自己爭取。「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這是千古以來的基本道理,命運的大門會有敞開的那天,左右幸福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心。 關掉你的命運論,你要保持自信。要知道那些不曾擁有的東西,都是依靠自己創造出來的,除非自己不想要。別給自己失去的東西戴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以顯示出你是局外者的樣子。那些很努力卻失去的東西,失去就失去吧,沒有任何的遺憾,你可以驕傲的說:「這真的不屬於我,我儘力了。」資格永遠都屬於踐行者,而不是用天命去推卸逃脫的膽小鬼。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烏克蘭否認向克里米亞派兵
※葉熙祺著透視裝走秀 否認與郭富城緋聞
※UC頭條:俄方宣稱與美國對話幾乎全面中斷 美方否認
※華爾街抗議民眾稱警方「釣魚執法」 警方否認
※郭富城被曝備胎上陣當數月小三 女友發聲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