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春節是個什麼節日?

  中華傳統文化以「和」為貴。與天地同春,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闔家團圓和麵包餃子,「和」與「合」諧音,圓圓的餃子皮兒象徵著團圓。  華夏文化傳承節日  年的傳說  很久以前節令很亂,人們因拿不準節氣常誤了種田。有一個以打柴為生的小夥子萬年,有心把節令定準。  一天,萬年上山打柴,看到樹影移動突然受到啟發,便制了一個日晷, 通過測日影來計算一天的長短。後來,「滴噠」有節奏的山泉水給予萬年靈感,於是他又制了五層漏壺。從此,他測日影,觀漏水,終於發現:四季輪迴一次大約 360 天,如此循環往複。  當時的天子祖乙正為節令之事著急,見萬年帶著日晷和漏壺來見,不禁大喜,即令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日晷台,造漏壺亭。希望萬年能測准日月規律,創建曆法,造福天下黎民百姓。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萬年經過細心觀察草木的榮枯,精心推算出了時辰的變化,並制定出曆法——太陽曆。天子深為其感動,下旨將太陽曆定為「萬年曆」 ,封萬年為日月壽星。 因此,人們也把春節稱作「年」。逢過年之時,家家掛壽星圖,象徵著新歲添壽,同時也表達了對萬年的敬仰之情。  多樣習俗守望節日  包餃子  餃子最早叫嬌耳,始於漢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的故事。春節包餃子、吃餃子是我國漢民族最為盛行的一種過年方式。  每逢春節,離家在外的遊子不遠千萬里都要趕回家和家人一起和麵包餃子過大年。

  「和」有「合」之意;子夜是一天的結束和新一天的開始,此時吃餃子取「更子」之意;又「餃」和「交」諧音「,合」和「交」 有相聚之意,故稱「餃子」。  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既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而餃子形似元寶,也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年畫  年畫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運用象徵、寓意、諧音的手法,以美好形象反映吉祥內容,反映了人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濃墨重彩的年畫不僅給千家萬戶營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更給人們平添了許多歡樂與祥和。年畫,構圖豐滿,色彩明快,富有裝飾性。不同地區的年畫風格殊異、百花爭艷,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年畫再配以大紅對聯和玲瓏剔透的剪紙,把節日環境裝飾得花團錦簇,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開門炮仗  「開門炮仗」是漢族傳統年俗。農曆大年初一凌晨,天剛蒙蒙亮,人們便起床了,家家戶戶第一件事就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炮響連天,開門大吉。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辭歲和迎新接福,俗謂「接年」。大家在聽誰家的炮響聲大,響的時間長,看誰家的禮花靚麗、品種多。預祝新年吉祥如意,興旺發達。

  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大年初一起床後,第一項活動就是拜新年。先鳴炮焚香,後拜祭先祖,然後按輩分大小依次拜新年,祝賀新春佳節。  家裡的拜年活動結束後,便向左右鄰居、本家戶族去拜年。人們見面時,彼此問候說「過年好」「恭喜發財」。  從正月初二起,家家戶戶都要去親戚、朋友家拜年。先向舅舅家、丈人家拜年,然後向姑家、姨家拜年,再按親疏關係一一拜年。

  拜年的禮品有厚有薄。關中地區一般送禮饃(花花饃、油塔、包子),外加水晶餅;陝北送黃米糕、油炸果、酒、肉等。  摘自《徜徉於我們的節日》
推薦閱讀:

淡定之妙湛精舍的文件夾【佛教節日】
「彆氣你媽」就是最好的禮物
踏青是什麼節日的風俗?踏青是什麼意思
恭迎阿彌陀佛節日!佛菩薩教你如何才能不被冤親債主幹擾?消除一切業障!積聚無量功德福報!(值得收藏)
少帥,你還讓不讓蔣公過聖誕啊!

TAG:春節 | 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