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職場人際潛規則
一直以來都想寫一篇關於職場人際關係的文章,坦白說在新精英遇到的很多學員有時候甚至包括我自己都會被一些職場人際所困擾。所幸,像我這樣的悲觀主義者對任何方面的「潛規則」總是抱有極大的興趣,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感悟到的職場人際潛規則吧。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職場中有過類似的經歷:平日工作雖然大家是有說有笑關係表面看都還不錯,但是時不時的總會覺得自己在公司好像人際很一般,說不上和大家特別好,也說不上特別不好。當你在辦公室里聽說誰和誰又去誰家聚餐了,沒叫上你。誰和誰又一起結伴去參加什麼活動了,沒通知你。誰和誰又組織什麼聚會了,你不知道…… 往往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開始懷疑,我是不是人際溝通不太好啊,我是不是被公司邊緣化了啊…..強烈的人際危機開始在心裡發酵,我們開始敏感於辦公室里的一點風吹草動,於是取悅型人格被激發….活的那叫一個累啊。不得不說這是我們在職場人際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其實就我在職場里的觀察,我們對於職場人際關係的緊張往往來源於我們對於親密人際的錯覺。這種親密人際最直接的體現是我們對公司和家庭的區分錯位:千萬不要在公司里找家庭的感覺。各位,家庭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家庭是一個要講情感、愛好和興趣的地方,在家庭里千萬不要講責任、目標和權力。而公司是什麼地方,公司存在的理由就是創造價值,如果不創造價值就不可能存在,而創造價值就需要承擔責任、需要權力,從而實現目標,因此感情不是首要的,如果沒有價值創造,再關注人的組織也是要被淘汰的。可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情況是反過來的,在家裡人們常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反覆爭論到底是誰的錯,到底應該誰負責任,兩口子一定要分出個我對你錯來才肯罷休,於是家庭里說理成了第一大事,而情感被放在後面,結果往往是理說清楚了,但太傷感情。相反到了企業里,人們大講感情、愛好和興趣,不斷地希望能夠被照顧,不斷地強調需要和諧,不斷地尋求「家」的感覺,覺得應該讓每一個人都得到關心。於是矛盾就來了,企業的生存必然要有權力的分配,責任的承擔,目標的實現,而這一切就不可能是在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基礎上和諧實現的。所以,各位,在家庭里親密的人際永遠是建立在情感上的,千萬不要在家庭里講道理,家庭就是講情感的地方,而公司就是講規則的地方。在明確區分家庭和公司人際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聊聊在職場中,合理的人際應該是什麼樣的。一般來說職場人際的區分分為三類:第一類叫做工作核心人際圈;第二類一類叫做工作氛圍人際圈;第三類叫做廣泛同事人際圈。先來看看第一類吧,所謂工作核心人際圈是指每天和你在一起辦公,需要頻繁的溝通,共同完成工作任務的人際圈子。一般來說工作核心人際圈不會超過5個人。用個比較專業點的說法,這叫緊密關係心理極限。就是說一個人在緊密人際關係里精力能關注到的極限就是5個人,超過5個人,我們的精力就跟不上了。如果我現在就讓你劃定出你的工作核心人際圈,你會把誰放進去呢?是憑感覺和誰脾氣相投嗎?千萬要注意的是劃定工作核心人際圈的時候情感因素永遠不要排在第一位,還記得公司和家的區別嗎?劃定工作核心人際圈的唯一標準就是那些在權力,責任,和目標上和你有對接的人。(一般包括上司,下屬,經常合作的同事)想想看在北京這樣的快節奏城市裡,這個圈子裡的人其實每天和他們共處的時間比和家人共處的時間都長。所以在這個圈子裡的人際好壞是可以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心情的。在這個圈子裡我們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人際維護中去的,因為我們需要緊密良好的工作人際給我們安全感和歸屬感。我們再來看看第二類,工作氛圍人際圈,其實這個圈子就是除去我們的工作核心人際圈之後相對溝通比較頻繁的同事圈。在這個圈子裡的人,有可能是和我們工作有接觸的跨部門同事,比如,人事,行政,財務。有可能就是每天見面打招呼的同事,比如前台。也有可能是午飯時間經常見到的同事。一般來說,這個圈子大約有15人左右。在工作氛圍人際圈的人際投入是不需要太多精力的,其根本原則是保持良好,不需要緊密。最後,除去這兩個圈子的人,其餘的人就是第三類,廣泛同事人際圈了,這個圈子的人際有好有壞都正常,當然能好盡量好,如果實在不行,壞了也沒關係,畢竟,你又不是人民幣哪能人人都愛你!
推薦閱讀:
※30年,最紅的女明星從鍾楚紅變成了AB,但走紅的規則並沒變
※飯局潛規則,不懂不行
※愛情裡面的「潛規則」
※學會用規則交易
※免簽之後的「潛規則」,出境游不機靈你就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