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式點心大賞,和中國的點心比,日點太裝逼了

都說日本料理是用眼睛欣賞的藝術,這句話用在點心上也很合適。相比西點的華麗,日式點心更加清新,它們的外形淡雅又極致精巧,蘊含著耐人尋味的日本味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日式點心是一種足以給人帶來感官刺激的「藝術品」。但是和中國的點心比,日點太裝逼了。

日式點心,又被稱為「和菓子」,它追求的是「五感」的藝術,即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所以各色的和菓子會根據季節變化加入相應的食材,來製作出符合情境、氛圍的各色糕點,如春天賞櫻的花見糰子,夏天清涼的水饅頭,秋季納涼的楓葉果子,冬季暖心的草莓大福……主要使用糖、大米、糯米、小麥粉和特殊食材作為原料,特別講究糕點的手作效果,亦被稱為「日本飲食文化之花」。日式點心種類繁多,按照日本和菓子協會的分類,我們可以把和菓子分為以下幾種:


那麼常見的日式點心有哪些呢?

櫻餅

櫻餅,就是用粉紅色的糯米類外皮,包上豆餡,最外層圍上一枚櫻葉子的小點心;外觀可愛,與粉紅色櫻花很接近,外面的櫻花葉子還具有櫻花特有的香氣,口感清爽。櫻花葉是腌漬過的,不但可以吃,還會在口齒間留下一股櫻花特有的香氣,就連手上也會留有餘香呢。春天賞櫻的時候,櫻餅是最佳的茶點,一口下去,整個口腔中都瀰漫出春天的清新。


水羊羹

水羊羹是水分大於百分之三十的濕糕點,日語也寫作「羊羹」(ようかん),富含瓊脂、水分和糖份。羊羹原本為中國特產,使用羊肉和羊皮製作的富含膠原蛋白的皮凍的羹湯再冷卻成凍製得,因此稱為羊羹,也有說是早期造型如羊肝,誤寫 「肝」 為「羹」字而得名。但在羊羹自鎌倉時代至室町時代由佛教的禪宗傳入日本的時候,僧侶不能食葷,故而羊羹製備方法轉換成為一種以豆類製成的果凍形食品。

目前,羊羹是茶道中的一種重要茶點,口味分為本煉、小倉、栗、黑糖、抹茶和山葉六大著名花式。本煉就是傳統的原味羊羹口味較甜適合苦茶;小倉含有紅豆顆粒;栗含有栗子粉;黑糖色深而甜膩;抹茶含有抹茶粉,既是點心也是茶;山葉口味清甜,多為紫色。可以說,羊羹這樣方形的小點心根本不是為了吃飽肚子而設計的,它的量不大不小,特別適合午間茶點,有閒情逸緻的時候,一塊羊羹,一杯香茗,一本美文,想必神仙也不過如此了。

七夕的夜空

七夕的夜空


大福

"大福",是日式傳統點心之一。自江戶時代起,水果大福一直成為日本接待國賓和客人的食物。當時,因為它那豐滿的外形,曾經被叫做「大腹餅」,後來有人就取其諧音「大福」來表達自己對吉祥的嚮往。大福細白軟糯,外皮是QQ的冰皮,而餡料都是當季的真材實料的水果為主。 冷藏後的口感更佳,輕輕一口下去,細軟中還帶著隱隱的甜意和涼意。


饅頭

說起饅頭,我們想到的便是中國熱氣騰騰的大白饅頭,不過日本的饅頭卻有所不同。在面點師的鬼斧神工和奇思妙想下,饅頭搖身變成了精美的日式點心,完全顛覆味蕾關於饅頭的認知。在日語中,饅頭一詞,是專門指含甜味餡兒的小點心。茶饅頭、麩饅頭、栗饅頭、酒饅頭、薯蕷饅頭……種類多到數不清,都是在麵粉或米粉等做的迷你包子里,含紅豆沙、白豆沙、蛋黃等甜味餡兒。


練切

練切的材料非常簡單,就是糯米粉、糖和豆子,但島國人民就是有能耐用這麼簡單的材料做出最精緻的造型來。師傅會做成當季的花、水果或者是鳥的形狀,有的細節之處甚至能感受到禪意,由於色彩豐富,造型優美,種類隨季節變化,所以自古以來多被用於慶祝典禮或茶道,有點心藝術品之稱。


落雁

自古是日本三大點心之一。用優質糯米,加德島的糖,再加少量蜂蜜揉勻,用木型拓出。微微的甜味和纖細的口感與日本綠茶是絕妙的搭配。一般是淡紅和白色成雙,所以在喜慶的場合是很受歡迎的。


草餅(麻糬)

用高品質的糯米和草香恰到好處的艾草葉做成的麻糬,包裹紅豆內餡,帶有淡淡青草香,也叫作「蓬餅」。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中醫認為艾蒿的草香有助於祛除邪氣,於是每逢3月3日「桃之節」,日本人都會以草餅為食,桓武天皇延曆二十三年(803)年的《皇大神宮儀式帳》中有「三月例,三月節,新草餅作奉」的記載,草餅在日本也曾被當做祭品。於是3月3日也被稱為「草餅節」,草餅又是春季的季語。


萩餅(お萩)

這是一種日本常見的和果子,以粳米和糯米摻和蒸熟後,輕搗揉成小團,外裹小豆餡兒、黃豆面的食品,因表面露出的一片片紅豆皮,看著就像盛開的萩花一樣,所以古時這種糕點被日本人稱作「萩之餅」或「萩之花」。春天的牡丹餅與萩餅在本質上是同一種點心,只因季節的不同而對食材比例略加調整。


葛櫻

又名「葛饅頭」,是用葛粉做成的透明果凍,裡面包著紅豆餡,外面再卷上一張櫻葉,吃起來冰冰涼涼,特別適合夏天。


柏餅

日本端午節的特色點心,自江戶時期流傳至今。外形是圓形或者半圓形,用洗凈的梗米乾燥後磨成的上新粉裹著各種餡料製成,然後用日語中被稱作為「柏」的槲櫟葉對摺之後包在外面即可。由於槲櫟葉在新芽生出之前,老葉並不會掉落,有「子孫繁栄」之意。葉子裡面包的糰子,看起來很像大福,實際還是有區別的,大福用的是糯米粉,而柏餅是大米粉,日語是上新粉。


蕨餅

蕨餅也是日本夏天最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食材主要取自蕨類植物根部澱粉,再混合水、砂糖製作而成,通常搭配黃豆粉一起吃;因為蕨粉加工比較複雜而顯得珍貴,曾經是早期日本皇家貴族享用的甜點。炒香的黃豆粉溫柔包覆著透明的厥餅,柔滑Q軟,配著焦香的黑糖蜜,濃淡相宜,如古老的京都,時值相待。


のし梅

のしうめ,外麵包的是一層竹皮,非常馨香!


金鍔餅

所謂金鍔餅是日本京都市的一種傳統糕點,通常為方形,以豆餡包入米粉或麵粉皮中烤制而成。掰開一塊金鍔餅,顆顆豆子晶瑩剔透,讓整塊點心擁有極佳的視覺效果。送入口中,剛與舌尖接觸就能品味到一股濃郁的芳香。柔軟的豆餡與麵皮融合的恰當好處,讓你在炎炎夏日都會感到清爽無比。


鯛魚燒

鯛魚燒是日本人氣頗高的傳統小吃,日語里的字面意思是燒烤過的鯛魚。鯛魚燒的原形是赫赫有名的「今川燒」,這也是一種以雞蛋牛奶麵粉製作的小食。在明治時期,在「今川燒」的基礎上,用模仿各種動物鑄造出的模具製作了很多活靈活現的甜食。因為普通老百姓都吃不起鯛魚,所以當時以鯛魚形狀做出來的「今川燒」就最受青睞,沿襲至今。它以麵粉、雞蛋、砂糖、牛奶與小蘇打為主,可以自行增添風味。譬如在麵粉中加入抹茶粉或是加入杏仁粉,若是喜歡水果味,還可以加入各色水果粉,你甚至可以在裡面加入鹽和芝士片,鯛魚燒可說是一款變化極多的易操作小吃。


銅鑼燒

銅鑼燒,又叫黃金餅。因為是由兩塊像銅鑼一樣的餅合起來的,故而得名銅鑼燒。是一種烤制麵皮、內置紅豆沙等夾心的甜點,也是日本的傳統糕點。銅鑼燒是日本卡通人物哆啦A夢和哆啦七小子最愛的食品,也是最受日本人喜愛的甜點。


人形燒

日本東京淺草寺的特產,有紅豆餡的和無豆餡兩種,原料主要有麵粉、雞蛋和砂糖,混合後放在模具中烘烤而成,味道香甜誘人,其各式各樣的人物、卡通造型更是深受兒童的喜愛。


若香魚

日式點心的一種,形如燒香魚。用蛋糕質地的材料弄成橢圓形,接著切成半月形,用烙印加上了眼和鰭的符號。由於日本6月才會解除禁令,批准出售真正的香魚。所以日本人才製成這一種點心,在關東地區,當地人常常把豆餡放入若香魚中。


最中

中秋圓月也叫「最中之月」,與圓月形狀相似的食品,也被命名為「最中」。粗看起來,這種和果子像是中國月餅的縮小版。後來,日本人逐漸將「最中」分為上下兩片,中間夾上紅豆餡燒制。一般餅殼是沒有味道的,無論在新鮮酥脆的時候享受,還是稍軟糯品茶都是很不錯。現在,最中也已經發展出多種模樣和餡料。


糰子

糰子是日式和果子中非常有名的一種,它是將粘米粉煮熟後製成的一種點心。糰子有著各式各樣的口味和外觀,並在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通常3-5個糰子會被穿在竹籤上,淋上各式醬汁進行食用。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但其實糰子一開始是由日本的遣唐使從當時中國精心挑選帶回去的8種「唐果子」中的「歡喜團」演變而來的。在江戶時代,在街頭吃著甜甜的糰子喝茶聊天的風俗將這個圓咕隆咚的小傢伙推廣了出去。當然,也有很多變形,做成了各種形狀,最著名的是做成小兔子的月見団子,是中秋節賞月的時候吃的。


水饅頭

"水饅頭」是一種日式清涼糕點。是以葛粉為主的透明外皮包裹餡料的夏季涼點。葛粉和蕨菜製成透明而富有彈性的外皮,包著一點兒紅豆、抹茶等餡料,用竹葉卷著,放入小型陶器器皿後用地下水冰凍起來,清涼的糕點水饅頭就誕生了。外觀晶瑩剔透,內餡爽滑甘甜,是適合夏季消暑的清涼美食。


小雞蛋糕

又稱為小雞和菓子(雞仔餅),本來是福岡出身的小雞和菓子,現在卻成了東京必買伴手禮。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太甜,只適合小孩子吃。

為了迎合市場的口味,如今又推出了咸口味的小雞和菓子,用北海道的小紅豆,還有熊本的天然海鹽作的餡,吃起來沒有原本那麽甜,可說是大人的版本!

ひよ子其實是 1912年(大正一年)福岡縣飯塚市的吉野堂開始生產,隨後變成九州博多的必帶土產。但在1964年東京奧運開始,到羽田機場和東京車站販賣。從此時開始,反而變成東京名物的感覺。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標語也都會打上」東京銘菓ひよ子」,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她是福岡來的,創業已過100年。


仙貝

把粳米舂搗之後攤開,再放在容器里煎或者烤的東西就叫做仙貝。仙貝的魅力在於它的口感非常香脆,它還有一個別名叫做米果仙貝(以米為原料做成的)。由於地域的原因像青森縣、岩手縣的南部仙貝等則不是以米為原料而是以小麥粉為原料做成的。


外郎

"外郎",本是日本古時用以化痰去口臭之特效藥,由於從形狀或顏色上來說非常相似,故將某種"和果子"(日式點心)稱做"外郎餅」。它是名古屋的有名糕點,年糕一樣的口感和恰好的甜度是它的特色,多在秋天時用栗子磨成泥加入蕨粉製成。


羽二重餅

羽二重餅是福井當地日式糕點名產之一,起源於延慶5年(768),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由於此餅如羽二重織般優雅又像珍珠般富有光澤,固被後人美譽為羽二重餅。羽二重餅非常柔軟,和其外觀一樣有著溫和的口感,推薦給不嗜甜食者享用。


鶴乃子

全國有名的福岡名牌糕點,外面是入口即化的棉花糖,裡面包裹著各種餡料,以紅豆餡、蛋黃餡居多。


菱葩餅

日本一種傳統點心,它的形狀為半圓形,將圓形糯米年糕或用糯米面蒸的求肥對摺一次,裡面有牛蒡(ごぼう)、粉色年糕、白味噌餡兒, 通稱為葩餅(又叫花瓣餅)。


引千切

日本的女兒節一般都會吃引千切,這種點心顏色艷麗,形狀像「珍珠貝」一樣,而貝類的形狀和女性生殖器相似,寓意「多子多福」。


八橋

八橋,又稱八橋餅,是用米粉,砂糖,肉桂等製作而成的日式點心。是日本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名點特產。八橋可分為兩種,燒乾烤硬就成了「燒烤八橋」,口味酥脆;不做燒烤加工的就是「生八橋」,柔軟潤滑。

▲燒烤八橋

▲生八橋


甘納豆

提起納豆,我們總會想起那種用黃豆發酵的黏黏的食物。甘納豆則完全是一種甜品,將紅豆、黃豆、花生、栗子、黑豆、芸豆、蓮子等用砂糖蜜餞後,就成為了甘納豆了,並不需要發酵。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甘納豆是日本特有的一種傳統風味休閑食品,生產製作及流行在日本已有50多年歷史,其軟糯甘美,豆香濃郁,既可以單吃,也可以放在糕點裡、蒸飯里、冰激凌里,非常好看,又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餡蜜

餡蜜,あんみつ(Anmitsu),從明治時代流傳下來的一款傳統的日式甜品,由寒天凍,蜜紅豆,白玉糰子和水果組成,吃時會淋上黑糖熬成的蜜醬。餡蜜原本是日本傳統夏季甜品,現在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了,現代點的還會加上冰激凌。


求肥

求肥,這是什麼食物呢?是瘦子們用來增肥的營養品嗎?當然不是。求肥是以白玉粉與小麥粉溶入水中,加熱並放入白砂糖與澱粉,凝固之後便成了和果子「求肥」。求肥最大的特點是彈力十足,順滑可口。聽說古時候是以玄米製成,呈淺黑色,很像牛的皮,所以最早這份食物的名字就叫作「牛皮」。但由於古時的日本人忌諱肉食,最終定名為與「牛皮」日語發音相近的「求肥」。


金平糖

金平糖於15世紀室町時代末期被葡萄牙人帶入日本,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日本的代表性糖果之一。金平糖的表面有很多小疙瘩,一顆一顆的特別像小星星,也被稱為花糖、金米糖、金餅糖、星星糖。金平糖色彩絢麗豐富、造型別緻可愛,特別受女孩子的歡迎。


花林糖

花林糖是用蛋、糖和麵粉做成的條狀零食,油炸後再裹上糖漿。爽脆的口感,加上外層飽滿的黑砂糖甜味,這項簡單卻讓人念念不忘的零嘴,即使經過了好幾個世代,一樣廣受歡迎。


和三盆

和三盆是一種原產自日本香川縣和德島縣等四國地方東部的砂糖,顏色淡黃,顆粒極細,入口即化。和三盆這個名稱,是源自「在托盤(「盆」即指盤子,托盤)上將砂糖揉磨三次」這種日本獨特的製糖工藝,是高級砂糖的代表。現在,德島縣生產的和三盆砂糖被稱作「阿波和三盆糖」,香川縣生產的和三盆砂糖被稱為「讃歧和三盆糖」。這些都是十分珍貴的特產,是日本各地日式點心和鄉土點心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它們幾乎都是被有名的日式點心老鋪買去的。比如高級點心「落雁」中不可缺的,就是和三盆砂糖。

最能突出和三盆砂糖風味的,是一種用模具壓制和三盆砂糖就可簡單做成的干點心。把剛做好的和三盆糖干點心放在舌頭上,用鼻子輕輕吸氣,頓時,和三盆糖那柔和的香氣充滿鼻腔。小小的和三盆糖塊在舌頭上慢慢融化,同時,滿口充溢了柔和的甘甜。


千歲飴

在日本,有一個獨特的節祭日——七五三節。每逢11月15日,家有7歲女孩和5歲男孩和3歲的小孩(男,女),必定讓孩子穿上鮮艷的和服,去參拜神社,願神靈保佑孩子健康和順利成長。這一天,孩子們都要吃「千歲飴」,希望孩子吃了可以活潑健壯、長生不老。千歲飴是專為慶賀"七五三"而做的紅色或白色的棒形糖果,因為飴糖有韌性,可以拉長,所以就有「延長壽命」(延年益壽)的吉利含義。


白色戀人

白色戀人(しろいこいびと),是北海道札幌市的一種巧克力夾心薄餅。白色戀人以石屋制果株式會社出產最為正宗。它由兩片薄餅中間夾白色巧克力的「白い戀人ホワイト」,和夾著牛奶巧克力的「白い戀人ミルク」兩種,及後有黑巧克力口味,味道較甘,沒有白巧克力般甜。包裝是由白色和水色為基調的設計,中間配以利尻島的利尻山照片。

白色戀人是從1976年12月開始上市。人們可以在白色戀人產品的包裝上免費印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做成私人專屬的定製款。白色戀人品牌的由來是某年的12月創始人在滑雪歸來的路上無意間說道「白色戀人們降落凡間了」,由此得名。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此事在產品包裝的背面有記載。另外,1997年(平成9年),作為白色戀人的姐妹產品,「白色巧克力飲料」也開始販賣。

產品的白色讓人聯想到北海道的雪景,由於北海道限定版的推出,在出差和旅行的人群中特別受歡迎,年銷量大概在兩億塊左右。提到北海道的特產就會讓人想到白色戀人,作為特產的銷量來看,僅次於三重縣的赤福餅位居全國第二,由同行業調查表數據所選出的「代表20世紀的土特產」排名中,遙遙領先於第二名的辛子明太子,位於榜首。


赤福餅

日本三重縣伊勢市是名聞遐邇的旅遊勝地,擁有著名的古迹——伊勢神宮。說起當地的一種傳統點心「赤福」餅,去過伊勢的人都不會不知道。這是一種糯米豆沙糰子,在粉紅色的糯米糰子上鋪一層深色的豆沙,香甜軟糯,口感極佳。生產「赤福」餅的老鋪創立於1707年,2012年創業整整300周年。300年來,「赤福」餅早已成為伊勢具有代表性的名產,為老遠來參拜神宮的善男信女們提供的糕點,在黏黏的一團年糕外裹上紅豆沙。聲譽卓著,總是要排著長隊購買。


推薦閱讀:

十條笑話:看到同齡人都結婚了,有點心慌!
日本端午節的「粽子」
昆蟲攝影幾點心得
65年只做兩款點心,這家3平米小店憑什麼年賺3億?
婆婆那點心事

TAG:中國 | 點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