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少用功力而能速證廣大佛法的微妙法門

宗立法師

《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下略稱《修慈分》),是唐代提雲般若三藏所譯,屬華嚴一系之經典。此《修慈分》在漢地的講解甚少,早年在南京的彌勒內院曾將此經作為日常修習的課程。此經是一部怎樣的經典呢?明代蕅益大師曾在《閱藏知津》一書中說道:「佛在鷲峰山中,十方梵天來集。彌勒菩薩請問,佛為說慈心妙觀法門。宜急流通。」可見此經殊勝之一斑。

《修慈分》是彌勒菩薩,即慈氏菩薩代眾生向佛請法,祈佛陀為勤修福慧、不隨心識馳鶩於境的眾生開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少用功力,安樂無倦,而能速證廣大佛法之法門。……在生死中。不受無量眾苦逼迫。於諸佛法速得圓滿。」佛陀聽聞後,讚歎彌勒菩薩道:「今所問義,最順我心。汝今哀愍諸天及人一切世間,無量眾生,多所利益,多所安樂,故能問我如是之義;吾當為汝,分別演說,令諸菩薩,不經勤苦,而能速疾證佛菩提。」[ 《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卷1,大正藏第10冊,第959頁。]於是佛陀便為彌勒菩薩開示了《修慈分》。

所謂「慈」,通常是說「慈能與樂」,這不僅僅是指一般世間的快樂,更是指給予眾生無上法樂。

佛陀開示道:「如有眾生,為求菩提,為廣利益一切眾生,令之悉趣佛道,且願常安樂者,應修慈心以自調伏。而且佛陀說:「如是修習,於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羅蜜,速能逮及諸忍之地,速得圓滿無上正覺,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最上功德,莊嚴其身;盡於未來,常住安樂;亦能除滅,一切眾生無始已來諸業重障。」[ 《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卷1,大正藏第10冊,第959頁。]

或許會有人問,為何以修慈心一法,而能具足修行六波羅蜜,具足佛之諸種功德,也能除滅無始以來得諸業重障呢?

這是因為此修慈分所緣的是佛陀的諸種殊妙功德,而佛身是般若所成,般若波羅蜜已含攝其餘五度,無般若之攝持,五度則不名為度。不得成就到彼岸。此慈心是緣於菩提心而顯現的,因不忍眾生苦,而願與眾生樂而修慈。因為所緣的對境是法界所有的眾生,故而可以速疾成就佛道。

觀修此經的一大前提是:我們要對佛陀的殊勝功德有相應的了解,而且了解得越深細越好。因為如果我們不知道佛陀的殊勝功德,那我們如何成佛呢?這好比我們如果要去一個地方,連那個地方的地名都不知道,那怎麼走呢?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此經在開頭,彌勒菩薩請法之時,就曾盛讚佛之功德。在此世間,最能利益眾生者,莫過於佛陀。所以如果我們要廣利益一切眾生,就必須發菩提心而誓願成佛。要成佛,則必須明了佛之種種殊勝功德。而佛的種種殊勝功德,源於因地的種種修持。我們如佛因地所行而行,也必定能成佛。

另,對於在凡夫位的我們來說,我們了解佛之功德,一則可以增長我們對佛的信心,二則明了我們修行所要達到的究極目標,不會被化城所迷惑。試問如果我們只要在走幾步就可以獲得一片碩果累累的桃林的話,我們還會為路上的一隻小桃子而止步不前嗎?

在此不得不提的一點是:如何理解彌勒菩薩在讚歎佛之功德時說:佛身者,「自然真實,常住不變,猶如虛空」[ 《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卷1,大正藏第10冊,第959頁。]呢?

此處說的「自然真實」是指去執之後顯示的法界真實。而之所以說佛身「常住不變」是因為佛身之所緣是一切眾生煩惱,眾生不可盡故,故佛身無盡。此處「常住」是相續不斷義。此句可以進而理解為,除佛身外,余皆無常。需要說明的是,佛身是無自性的常,佛身是如夢如幻、且無自性的。可以說,如果有較涅槃殊勝者,亦如夢如幻,佛果是夢如幻的常,乃至如夢如幻的大般涅槃也是常。

明了以上的意義之後,我們進一步來看看《修慈分》中所說的修法。

因為《修慈分》中按次第分為二十二個觀照的步驟,後面的觀照十分莊嚴繁複,所以此處就選取其中幾個觀照的步驟來試作說明。

一、「佛子。若諸菩薩。修習慈心。應在空閑寂靜之處。以清凈信。攝諸心法。觀察其身上下支節。皆微塵聚。地水火風。和合所成。」[ 《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卷1,大正藏第10冊,第959頁。]

「應在空閑寂靜之處。」

之所以選空閑寂靜之處,是因為對凡夫而言,五欲世間紛擾,六根最易外持逐境而轉,所以應選擇空閑寂靜處以利調心安住,進而修法。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4〈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中說::「居無惱害、無過難處,不親一切居人境界;不遠城邑,乞食便易,藥草滋茂,清凈泉流;遠惡禽獸,空閑寂靜;依如是處而為居止。」[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4〈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大正藏第10冊,第815頁。]

而在另外一方面說,空閑寂靜,不僅僅指外相上的空閑寂靜,更指心境上的空閑寂靜。正如達摩大師所說的:「內心無喘,外絕諸緣,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少室六門》卷1,大正藏第48冊,第370頁。]所以,我們修行的前提是,不但外在環境上要空閑寂靜,更重要的是,要達到心中的空閑寂靜,摒除諸緣。

「以清凈信,攝諸心法。」

《華嚴經》中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4〈12 賢首品〉,大正藏第10冊,第72頁。]故此處要求學人以無世間的貪愛執著的清凈信來攝諸心法。

以上是對學人修習此法的身心二方面的要求。

「觀察其身上下支節,皆微塵聚,地水火風和合所成」

觀身為微塵聚,為四大和合而成。在現代科學看來人體也是由很多微小的粒子等組成等。基於這種認識,對於現代人就不難接受這種觀點了。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我們也明白,這是指我們的身體是由堅、濕、暖、動四種性質彙集而成,是緣起如幻的。

二、「復應思惟,即彼一一微塵之內,皆有虛空;是諸虛空,莫不悉以容受為相。」

我們知道,物質內部的結構中的諸分子間有相當大大間隙,故而物質間能互相容受,這也是可以順利觀想起來的。

三、「又應想念,彼諸微塵,清凈明徹外如琉璃,內如紫金,莊嚴妙好,柔軟芬馥。」

我們觀想這無數的微塵,「清凈明徹,外如琉璃。」即觀想這些微塵,清凈明徹,無有質礙,外表看起來宛如琉璃,取其通透無礙之相,它是由光所成。如果觀想它是光明朗徹的,一則可以除卻昏沉,二則不易取相執著,因為光本來就是如幻的。試問對彩虹一般如幻對存在,我們又如何會起執著呢?

「內如紫金」,是取其金色之莊嚴,而不取眾生對金子對貪慾執著。

「莊嚴妙好」,眾生習性見莊嚴之物而心生歡喜。取其好樂之心。

「柔軟芬馥」,其中「柔軟」取其調柔義,因為娑婆世界眾生剛強難調,故而觀想柔軟之相,久之,心亦柔軟。「芬馥」取其芳香而彌久義,按照現代科學對說法,人的嗅覺的記憶是最久的,一種味道只要一旦聞過,就會一輩子都記住。所以以此芳香的味道,調動學人的鼻根,讓我們的六根都對此殊勝之境有更為直觀對認識。

四、「若諸菩薩,於自他身一切眾生,作於如是決定解已,復應想念自身微塵,一一塵中皆有佛國;其中宮殿,琉璃所成,白銀為門,黃金為柱,廣博崇麗,光影洞徹,寶堂間列,寶牆圍繞,寶閣寶樓,處處分布;其中各有諸天寶床,重茵綺褥,敷置其上」

此處是觀想自身微塵中有莊嚴佛國。其中「琉璃所成,白銀為門,黃金為柱」還是取琉璃的無質礙相,白銀與黃金的色,而非取對黃白之物對貪慾。色相繁複,則需要修者的心力轉盛。

「廣博崇麗,光影洞徹」,其中「廣博崇麗」是取廣大義,將心量無限擴大,「光影洞徹」是取其無質礙相。

「寶堂間列,寶牆圍繞,寶閣寶樓,處處分布」,也是取其莊嚴之貌。可以將世間最華麗的宮殿園林代入其中,因為眾生如果以自莊嚴而為莊嚴,且所緣之境也是廣大無邊,那所取之境也是華麗無邊的。這是善用眾生的貪念而化為道用。

「其中各有諸天寶床,重茵綺褥,敷置其上」

這是在觀想時,調動了我們的觸覺。眾生對觸的貪著也是很重的,所以,觀想柔軟舒適的重重厚褥,可以讓眾生心生歡喜而樂修此法。此處再次可見佛陀之悲心切切及接引方便之萬端。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修慈分》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對治嗔心的法門,這是怎麼樣的一個法門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五、「佛子,是修慈者,若在如是眾生之中,見一眾生於已有違,心緣於此,不生愛念,則應以智慧,深自觀察,我往世中,定於此人,作重業障;以是因故,還於今日,障我菩提;我若於此人,不生歡喜,則於餘一切眾生之處,皆亦不應而作饒益。何以故?以無始時來在生死中,無一眾生非於過去曾害我者;若於此眾生,不生憐愍,於餘一切,當亦復然。我今普於一切眾生,皆行饒益,是故於此,決當慈念。復應思惟,嗔恚因緣,能令眾生,墮於地獄,若懷怨結,後必生在毒蛇之中;若我來世,受斯報者,當令彼人,深快其意。故應舍離所有嗔恚怨結之心。我若多嗔,及怨結者,十方現在諸佛世尊,皆應見我當作是念:『云何此人慾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結?此愚痴人,以嗔恨故,於自諸苦不能解脫,何由能救一切眾生?』多嗔眾生,在在生中,所受之身,惡毒充滿;故應修習慈愍之心,永遠離於嗔恚怨結;平等平等,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若如是思惟,離嗔結已。」

佛陀教導我們,如果在我們觀修的過程中,在我們自身佛國中所接引的眾生有人是自己見之不生歡喜的,應當觀想因為過去生我們先對不起他,所以,今生在我們修持如此殊勝法門的時候,他要來障礙我們的修持。如果我們不能接納他的話,那我們之前所修的功德都是無效的,因為無始劫我們於眾生恩怨糾纏,差別只是在於是否記得起而已。既然我們已經發心利益眾生,那有怎麼不能容納他呢?如果這樣還不能消除我們的不喜,佛陀繼續為我們開示:我們再想想,如果因為對眾生生嗔的因緣,而墮入地獄或者生惡趣中的話,那我們的對頭就會很為快意,這又豈是我們所願意看到的呢?如果我們還是生嗔的話,諸佛菩薩就會悲憫我們因為生嗔故,捨棄了自己廣利益一切眾生的誓願而生嘆息。如是觀想,我們的嗔心又怎能不止息呢?

我們看到這裡,或許會有人問,這一路的觀修下來,大都是利用眾生的貪慾化為道用,那不是在增長眾生的貪心嗎?請不用擔心,大智的佛陀已通達眾生的心念,所以在後面的觀修中導引眾生觀想緣起如幻的境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五、「復應觀察,我所思念,一切眾生,性空無我,如夢如幻,如陽焰如眩翳,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性皆空本無有我。凡夫無智,於彼妄執,有我自性,是故不能解脫生死。」

在此觀中,我們就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佛陀到悲心。此處直接道出了,一切眾生性空無我,如夢如幻,這就將上面所有種種的貪執一併掃除。並以夢幻與陽炎、眩翳為喻。此處,我們可以借鑒《圓覺經》中的經文來深入理解。《圓覺經》中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1,大正藏第17冊,第913頁。]

更妙的是,佛陀還開示道:「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性皆空本無有我。」諸佛亦皆如此,何況是我輩凡夫呢?故知此自性也是本空,而實無有我。如論中所說例子:譬如有魔法師變出的幻像,不能說這個幻像是沒有的,但是也不能說這個幻像是實有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個只是魔法師變幻出來的幻戲罷了。如果我們進一步了知,連這個魔法師也是如幻的,那我們就更不會再那麼深切地執著了。

「凡夫無智,於彼妄執,有我自性,是故不能解脫生死。」這段是提醒我們,不應於幻像中起實執,而導致我們一再地輪轉生死而不得解脫。

以上略舉了《修慈分》二十二觀的五觀為例與大家一起分享此經的殊勝。總而言之,《修持分》的殊勝體現在:

第一,《修慈分》是果位法門,如果與之相應則可以速疾證入。其修行的原理可以由華嚴經中的力林菩薩所說偈體現出來:「一切眾生界,皆在三世中,三世諸眾生,悉住五蘊中。諸蘊業為本,諸業心為本,心法猶如幻,世間亦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9〈20 夜摩宮中偈贊品〉,大正藏第10冊,第101頁。]

第二、因為《修慈分》中所緣的境極為廣大,所集聚功德亦無量無邊,是一個速疾成就的法門。所以說其殊勝。

第三、在觀修之中,可以充分調動五根將觀想的對境化為道用,不斷地熏修佛之境界,比單用五根中的一根,更為殊勝。

第四、《修慈分》後面的觀想中所描述的境界,如因陀羅網層層無盡,盡顯華嚴境界之高邁,讓學人不由生起好樂之心。

第五、《修慈分》是一個樂修的法門,有別於以往我們所了解的種種法門,令後世許多眾生都生起好樂心,願意修學此殊勝法門,充分地顯示了「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慈悲與方便。最妙的是,如是種種觀行統攝於空,且使學人既不著空,也不著有,顯現了佛陀的慈悲與方便。

正是因為有種種殊勝的妙處,所以蕅益大師才大聲疾呼:此經「宜急流通」。大德前賢慈悲呼籲在前,我等身為後學又豈能不深學此法門,廣為眾生宣說呢?

微信號:nngzzai(←長按複製) 念念觀自在


推薦閱讀:

學佛的路上,你有哪些建議和知識?
十二因緣之「什麼是行蘊」
千日聽道,不如一日行道,佛法要融入生活才會有真受用
佛法飄香塵世
佛法開示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