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孔子:為自己幸福 為天下人幸福丨參賽作品

儒學的創始人孔子,已經在中國人的心裡活了兩千多年,也因此形成了多種面貌。但他首先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是生活在亂世中的,和我們一樣有親人、朋友和學生的人。孔子一生所求,不過是使自己聞道,從而追求天下有道而讓更多人幸福。

個人的幸福,所求的就是做一個有仁心的君子;天下人幸福,就是把這種「仁」推廣到全天下。孔子的標準,大約是一顆溫暖、明亮、寬厚愛人的仁心,而外化為溫直坦蕩、文質彬彬、身正志堅的君子。愛父母,愛兄弟,愛朋友,自己親近的人都幸福了,自己才能幸福。如果天下人都能這樣做,就是天下大同,天下人就都能幸福。

《論語》首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是堅持著實踐著就會覺得快樂的事;新朋舊友從遠處而來,是值得開懷大笑的;不因為別人的無知、無心的過錯而生氣,這是君子的樣子。這是一個心裡懷著「仁」的君子對己身、對友身、對普通人的態度。說著很容易,如神秀般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有些人也能做到。但從心底認同這句話,並且這樣做覺得快樂,就不容易了。沒有一顆仁心,終日不違仁是可能的,終生不違仁就太不太可能了。正因如此,學習孔子的仁,最好的方式是學習孔子的赤子之心以自誠明,其次是模仿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再其次就是學習他們流傳後世的文章了。

仁即是愛人。仁不是說教,愛也無需做作,更不需要套路,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世上最牢固的愛就是父母之愛。「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之後湯食衣物,提攜捧負,十數年才能長大。每個人都曾受了父母執著而細緻的愛。孔子的學生宰我認為為父母服喪三年太久了,一年就可以了。孔子直接問他:如此你心安嗎?宰我回答:安。孔子據此認為宰我是個不仁的人,受父母三年懷抱之恩才得以長大,「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所謂三年之喪,是因為痛失親人,「食脂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君子服喪的行為必須要有節制,但思念之情不盡。如果對最愛你的人都如宰我一般薄情無恩,這種人心裡必然是冷冰冰的,不是無仁是什麼?

孔子沒有準確指出仁具體是什麼。子曰:「孝悌者,仁之本歟?」孝、悌,是人人都具有的善的情感,以孝悌作為仁的本源,是因為孝悌與生俱來。父母之愛最無私,猶春暉之於寸草。兄弟之愛最長久,血濃於水,畢生相伴。男女之愛則來的太過熱烈和偶然。來如洪水,去則如煙雲。來如春風,潤生草木;去則如刑秋,以至滿目蕭然。一如《詩經·衛風·氓》中「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的故事。所以愛情需要以禮來使之穩固。

若以男女之愛為仁之本,愛不穩,仁亦風雨飄搖。親情如絲織,親善相因;愛情如浮萍,愛恨無常。故治世以仁義為先,仁義以孝悌為本。然而在婚姻自由的今天,沒有愛情,又哪來的家庭?沒有了禮的約束,該如何使之穩固?如何守住一個溫暖的家?家不穩,何來父母之愛?何處有兄弟之情?難道要讓我們的子孫在人生的來處也顛沛流離么?

子曰:「入則孝,出則第,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換句話說,未學會做人,有必要學其他的么?只為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心中沒有溫情,人生沒有溫服,其於人何?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相信愛和仁是人人必不可少的,因為他沒有提出對於不仁不德之人該怎麼辦。有仁心的人,必然有君子的行為:即使有些人沒有仁心,能恪守君子的禮也可以。上行下效,以君子規範小人,以道德榜樣使眾人向善,大約是孔子對於不仁之舉的糾正吧。

愛是一切美德,即仁的基礎,仁心是禮的本源動力。把愛推己及人,及家人,及國人,就可以求得天下人的幸福。孔子在禮崩樂壞的時代里深情地活著,因不願看到社會日益混亂,才終生為天下人的幸福奔波努力。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孔子也曾知其不可而為之。孔子未完成的心愿,幸有後學孜孜以求。

參賽作品

緣遇《詩經》 深味《詩經》:文心、史感、哲思的合一丨參賽作品

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獨行時的一盞心燈丨參賽作品

打禾:一束遺落田間的稻穗 一分溫暖人心的關懷丨參賽作品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
推薦閱讀:

如何知曉自己的五行屬性?
別再說自己不敢穿露肩裝了,快先扔掉透明肩帶
管住自己的心
如果你想更好地掌控自己,首先你得知道五行
劉濤稱自己新戲越看越滿意,與楊爍再飾夫婦

TAG:幸福 | 孔子 | 論語 | 自己 | 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