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里的中秋情懷

蘭崇美秋意愈來愈濃,晴朗的夜空繁星璀璨,那輪圓月,每年中秋節都準時出現在梢頭。大街小巷沉浸在濃烈的節日氛圍里。除了商家的攬客方式推陳出新外,彷彿什麼都不曾改變,尤其是人們賦予這個節日的意義———渴望團圓的情懷,依舊樸實真純。一孔明月,從遠古走來,多少離愁別緒在清輝里拽緊遊子沉重的心。父母的惆悵,兄弟的酒杯,愛人的淚痕……無數次在皎潔的月光下寄情抒懷,真切演繹。人間醇香如酒的摯情在中秋夜瀰漫開來,從古至今,未曾間斷。流連於唐詩宋詞間,在中秋之夜,望月寄情、思鄉念親的情愫如醇酒飄香,芬芳而雋永。「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以輕盈的筆觸勾畫出一幅生動而靜謐的中秋思鄉圖。烏鴉歸巢,桂花浸露,唯行走他鄉的遊子坐看星空,望月抒懷,無限思念,悠遠綿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出自張九齡之手的《望月懷遠》,更加細緻地描寫了時值中秋,卻不能與自己苦苦思念的伊人相聚。一對情深意濃的人兒,天各一方,只能通過明月遙寄思念之情。竟夕相思久不能寐,只覺長夜漫漫。詩中一個「怨」字,把月下幽清的意境一下子升華到極點,若不是作者深切體會,估計也寫不出這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從古至今,多少獨行人月下抒懷,寄情中秋,或是仰天慨嘆,或是月下獨酌。宋代大詞人東坡先生亦不例外。他筆下流露出對弟弟蘇轍的思念在月下清輝里,表現出情真意切。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慨到《中秋見月和子由》一詩中的「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作者把思念弟子由的那份情感描述得淋漓盡致。「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1264年的中秋時節,宋代詞人辛棄疾在行軍途中,也不免望月生情,舉杯抒懷一番,他的《滿江紅·中秋寄遠》讀來令人感慨不已。身在異鄉的人兒總會在中秋之夜,讓那片幽清慰藉如水的情懷。一輪明月,從唐詩宋詞中升起,跌入遊子的心間,縷縷清輝托起縷縷情愫,潮濕了一樹桂花,潮濕了一地月光。
推薦閱讀:

《唐詩三百首》學習筆記(9)
唐詩中的「花花世界」——桃花
周濤:暢談全唐詩
唐詩評
唐詩(87)《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 (杜審言)

TAG:唐詩 | 宋詞 | 唐詩宋詞 | 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