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書丨開放的智力:知乎采銅自選集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
﹋﹊﹋﹊﹋﹊﹋﹊﹋﹊﹋﹊﹋﹊﹋﹊﹋﹊
知乎鹽系列我最喜歡的三本書之一,心理學博士采銅的知乎自選集,出過兩本(另一本是《深度學習的藝術》),都值得一讀。對於認知、思維等有著深刻而獨到的見解,讀完之後受益頗多。
﹋﹊﹋﹊﹋﹊﹋﹊﹋﹊﹋﹊﹋﹊﹋﹊﹋﹊
筆記如下:
發現自己的無知、狹隘和淺薄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玩遊戲這點事,是真真切切的「以有限搏無限」即「以有限的生命時間去搏無限的遊戲時間」的活動。
﹋﹊﹋﹊﹋﹊﹋﹊﹋﹊﹋﹊﹋﹊﹋﹊﹋﹊
C· 賴特 · 米爾斯《社會學的想像力》「抽象經驗主義」理念。即社會科學研究都強調科學的精確性,遵從嚴格的統計方法,但是當複雜的社會現實抽象成數字之後,置於表面之下的「結構、歷史和心理學的意義 …… 卻被抽空了」。目前社會科學的主流方法「拒絕評論當代社會,除非它已經經過統計儀式這一小而精的程序操作」,而這種數字的精確性只是一種偽精確,因為它無法準確描摹出世界複雜多變的本質。這種以脫離現實世界為代價來追求理論內部精確性的研究取向,投射到大學教育,就是讓無數學生感到迷茫:「我學的這些知識到底有什麼用?!」
對此的解決方案:
1. 正確地認識問題,而不是簡單地使用別人的問題表述。可以基於對現實處境的深入和縝密的觀察,對問題進行重新定義,以接近該問題的本質。
2. 對問題進行完全獨立的思考,不藉助書本和搜索引擎。你可以大膽提出若干個假設性的求解方向,然後去嘗試,此時失敗是正常的,但你會從中得到意外的收穫。
3. 繼續獨立地思考,但是你可以在希望比較大的求解方向下,有針對性地尋找相關聯的知識,此時你需要快速篩選和學習新知識,甚至需要不帶偏見地、儘可能多地尋找各種可能有益的知識,也包括與他人交流意見。
4. 在結合知識以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可能會試著提出一些假設性的理論或者模型。構建理論的過程可以幫助你在對問題的分析上達到一個新的深度,同時也能將問題簡化到其最本質的層面,並且可能在將來複用至近似的問題。
5. 你提出的理論必定需要修正,這時你可以試著用你的理論去嘗試解決問題,也可以試用於各種擴展情境,如果發現其 bug 就立即修正。
6. 但由於理論畢竟是對現實的抽象,所以還需要去關注各種細節性的問題,去通盤考慮現實情況,去窮盡和評估各種因素。
7. 通常解決一個難題的方案是非常巧妙的。如果這個方案不夠巧妙,不妨試著重複以上步驟,直至找到那個巧妙的方案。
﹋﹊﹋﹊﹋﹊﹋﹊﹋﹊﹋﹊﹋﹊﹋﹊﹋﹊
教育體系三個根本特徵的限制:
一、它是以「流水線」的方式培育人才
二、它是以「標準化」的方式篩選人才
三、它僅滿足於傳承抽象的知識和理念
努力固然重要,但是遠遠不夠。限制一個人變得更好的最強大的掣肘力量,永遠是他自己所一貫秉持的(常常是被既有教育體系所塑造的)思維模式。
學校灌輸的「理論到理論」的思維路徑之外,至少還有五條路徑(如下圖)。
對此的四條建議:
一、學會在現實和理論之間交錯思考
1. 在現實世界中思考理論問題
2. 在理論世界中思考現實問題
二、了解和洞察現代世界運行的規律
用一顆孩童之心去觀察周遭的世界,包括以前未曾注意的細節,重新去提「是什麼?」「為什麼?」這樣根源性的問題,然後嘗試著去回答。了解和洞察現代世界的運行規律,必須充分認識到現實問題的複雜性、動態性和不確定性,學會從多因素、多視角,更為審慎地去分析和判斷,拒絕想當然,拒絕對現有理論的削足適履式地簡單運用。
三、廣泛地閱讀,涉獵多學科知識,不為自己劃定專業的邊界在校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用自己所在的專業框定自己。你再怎麼為自己框定邊界,也奈何不得現實中的問題不受專業界限的拘束。
四、一邊學習一邊工作
﹋﹊﹋﹊﹋﹊﹋﹊﹋﹊﹋﹊﹋﹊﹋﹊﹋﹊
「精益創業」里最核心的概念叫做「最小化可行產品」( minimum viable product , MVP ),就是說創業者應該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資源製造出一個最輕量級的可被用戶試用的產品,發布出去,再根據用戶的反饋來進行優化和革新,這一過程稱為「構建 — 測量 — 學習」( Build-Measure-Learn )的循環。
如果用「精益創業」的思想去發展我們的人生,當務之急,就是做出一個也許是挺粗糙的「最小化可行產品」,然後厚著臉皮拿到眾人面前去看,去爭取建議和批評,然後再行改進,通過一步步地迭代
1.不要一開始就追求完美,因為你不知道怎樣才叫完美。你必須去實驗,去測試,去把東西做出來,和這個世界產生交互後,你才可能知道一丁一點可能正確的方向。
2.獲取反饋是學習和改進的前提。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善於吸納批評建議。
3.要在「變」與「不變」之間找到最佳的契合點。一個成熟的人,必定懂得大時間周期的積累,懂得優勢資源的保持和承襲,但是也必定懂得根據外界反饋的變化來做出必要的改變。
﹋﹊﹋﹊﹋﹊﹋﹊﹋﹊﹋﹊﹋﹊﹋﹊﹋﹊
當評價一個事情值不值得去做、應該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時候,應從該事件將給我帶來的收益大小(認知、情感、物質、身體方面的收益皆可計入),即「收益值」,以及該收益隨時間衰減的速度,「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長的事件,對我們的影響會持續得較久較長。(用四象限表示)
1. 收益值的高低無關緊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這個收益可以被累加,你就儘管去做,這個可以破除「選擇無能」;
2. 你不用去做那些宏偉高大的事情。即便是去做那些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
﹋﹊﹋﹊﹋﹊﹋﹊﹋﹊﹋﹊﹋﹊﹋﹊﹋﹊
單因素模型,就是把一個複雜的事物或者現象歸結到一個影響因素中,認為只要抓住這個因素,就能達至想要的成果。雖然可能很多人並不承認自己會這麼簡單地去思考問題,但是這種思維模式更多的時候,是以以上這些流行句子的方式深入到你的潛意識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思維、決策和行動的。
「單因素模型」最為熟稔的是所謂的「營銷大師」們,通過構建單因素模型實現營銷對象的「認知窄化」是他們的常用伎倆,堪稱現代洗腦術。
「認知窄化」的實現常需用到以下三種套路:
1.簡化。就是把忽悠對象們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麻煩,或者現實世界中的各種現象,大刀闊斧地簡化,把它們解釋成是一個「單因素」的結構,這種過度簡化就奠定了構建「單因素模型」的基礎。
2.攻擊。就是攻擊其他競爭性的觀點、模型,不惜故意扭曲。
3.攀附。現實中有些東西是無法攻擊的,那麼忽悠家就會採用攀附的策略,把別人的觀點扭曲之後歸一到自己的單因素模型里去,同樣起到了「排除雜音」的作用。
﹋﹊﹋﹊﹋﹊﹋﹊﹋﹊﹋﹊﹋﹊﹋﹊﹋﹊
成功的學習,必須放置在一個特定的問題情境下。當有一個你熱愛的東西、你迫切渴求的東西牽引著你、困惑著你、折磨著你、逼迫著你的時候,你才能非常高效地去學習,去不顧一切地掌握能夠化解這個問題情境的任何可能的知識。
這種學習的威力,不僅由於其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動機,更是由於它在你和你想學的知識之間構建了一種強有力的關聯。知識的本質就是相互關聯的事實,學習的本質就是理解和創造關聯。在你學習的時候,你應該清楚地意識到,這些知識和你有著什麼樣的關聯,它們能怎樣地推動你,幫助你獲得真正的智慧,或者解決真正的問題。
但是在太多人的眼裡,學習就是記憶,你以為記住你所讀過的東西,你就擁有了它們。但這種擁有,並不意味著掌握,並不意味著你能夠化用它們,更不用說成為你智慧的一部分,甚至這樣的記憶本身也是脆弱的,很容易消退。
﹋﹊﹋﹊﹋﹊﹋﹊﹋﹊﹋﹊﹋﹊﹋﹊﹋﹊
分析時最常犯的錯誤:
1. 依賴單一信息源。
我們經常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不去主動地獵取信息,導致我們習慣於依賴幾種固定的信息源來獲取信息,這阻礙了我們成為好的信息分析者。
2. 忽視知識的作用。
知識既是分析的支點,也是分析的限制。我們所掌握的知識也構成了我們的局限性。尤其當我們的知識背景比較單一的時候,我們的分析就容易局限在特定的、固化的框架裡面。特別在面對異常複雜和不確定的問題的時候,單一領域知識的弊端就更加明顯
3. 過早地提出觀點。
當我們搜集的信息還不夠全面,知識儲備還不夠充分時,過早地、輕率地提出觀點往往是災難性的。從心理學上講,我們都有一種「證實偏見」,一旦我們提出一個不成熟的觀點,那麼就會選擇性地選取支持它的證據而忽略相反的證據。而當我們的信息和知識非常多元和充分之時,我們避免這種思維固化和窄化的能力就會增加,且更容易自如地應用「橫向思維」,在不同的思維軌道之間進行跳轉,以尋找出最佳答案。
解決方案:
1. 掌握儘可能多源的信息和多元的知識。
2. 避免先驗假設,在信息沒有搜集完畢前一般不要作猜測和推理。
3. 同時性地、聚合式地彙集所有相關的信息和知識。
4. 同時使用理性和直覺的力量,有時候,謎底會自己從紛繁複雜的線索中湧現。
﹋﹊﹋﹊﹋﹊﹋﹊﹋﹊﹋﹊﹋﹊﹋﹊﹋﹊
對於每個任務先抽出一個不會被干擾的時間段完成其「核心思考區間」(至關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需要集中精力、非常專註地進行思考)。餘下的就是一些支持性的、補完性的工作(即「支持性思考區間」)和一些支持性的、補完性的工作(即「支持性思考區間」)和一些「體力勞動」(即「操作性動作區間」)了。
﹋﹊﹋﹊﹋﹊﹋﹊﹋﹊﹋﹊﹋﹊﹋﹊﹋﹊
「顯性路徑」的陷阱。初識一個領域,最便捷的方法,是找一篇本領域有代表性的論文,翻到最後的參考文獻列表,按圖索驥,把表單中的論文一篇篇找來讀。但這種做法的壞處是,一旦我的思考都來自某個(或某幾個)學術大牛列出的參考文獻,那麼實際上我的研究思路就一定會自限於他們的思考慣性之下。
﹋﹊﹋﹊﹋﹊﹋﹊﹋﹊﹋﹊﹋﹊﹋﹊﹋﹊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的努力來讓自己的頭腦變得更加強大:
1.通過反覆的元思考,看清自己的智力模式,發現自己的天賦,然後強化這個天賦;
2.在信息時代,刻意錘鍊自己的「信息碾壓能力」,以最大化地利用和發揮工作記憶。(喬希 · 維茨金的《學習的藝術》)
﹋﹊﹋﹊﹋﹊﹋﹊﹋﹊﹋﹊﹋﹊﹋﹊﹋﹊
如何明確的表述自己的觀點?剪去思想的枝蔓和表達的枝蔓。
一個人的思考,通常是先發散再收斂的過程,發散的時候枝蔓越多越好(周傑的答案講的主要還是在這個階段,「分解」也可視為一種規整化的發散過程),收斂的時候收得越攏越好,最後可以跟自己說,我找到了那個「點」,就像一根錨,把我所有的思考都收住了。
人的一個通病就是,高估自己的見識,低估別人的知識。
「剪除枝蔓的思考和表達」需要長期地、有意識地操練。
﹋﹊﹋﹊﹋﹊﹋﹊﹋﹊﹋﹊﹋﹊﹋﹊﹋﹊
思考的十種技巧
1. 回到原點。
好的思考者一定善於從原點開始思考。例如:這個問題是如何產生的?是否基於對現實的客觀觀察?它隱含了哪些前提假設?放到一個更大的背景下看,它屬於什麼性質的問題?
2. 重構問題。
《你的燈亮著嗎》一書指出:大多數人在試圖解決問題前,都沒有好好地定義問題;而正確地定義問題,就相當於完成了 50% 的問題解決的工作。
3. 自頂向下。
從最高層次的問題逐步向下分解,可以保證問題分析的系統性和完備性。並且,現實中的問題往往存在多種分解方式,常見的有按維度分解、按層次分解和按流程分解。更重要的是,富有經驗的思考者不會滿足於一種問題分解方式,而是會嘗試多種可能性,從不同的角度來分解問題。
4. 抓住主線。
優秀的思考者會對問題相關的各種因素進行梳理,識別出最重要的因素,並將那些次要的因素故意「視而不見」,這種問題簡化技巧方便思考者更清晰地分析主線的前因後果,並作出正確的判斷。
5. 因果推論。
分析問題的一個主要工作是進行因果推論:找到當前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者推測當前現象引發的後果。但是人們在因果推論中經常會犯一些錯誤:例如顛倒因果關係、將次序先後發生的事物武斷地認定為因果關係、把相關關係當作因果關係等等。
6. 發現關聯。
有些時候,問題解決的最大瓶頸就在於無法發現某些隱性關聯。
7. 情景預演。
情景預演就是思考者假想一些當某條件成立時引發的還未發生的場景,並推演出彼時會出現的情況,包括思考者之外的其他某個角色在該場景中的反應。
8. 向後推理。
當我們在原點思考但由於必要信息太少而遲遲沒有斬獲時,不如一下子跳到問題的終點,設想最終我們要達成的結果,然後倒推要達到這一結果所必須實施的步驟,然後繼續倒推 …… 向後推理的好處非常明星,它既能幫助思考者啟發思路,又能保證思考的聚焦性,使思考更有實效。
9. 橫向激發。
思維大師愛德華 · 博諾是橫向思維的提出者,他認為人們苦苦求索而不得解的要因是固有思維模式的禁錮並且沒有從其他橫向領域中獲得足夠的激發。人的大腦中存儲了大量的解決常見問題的經驗模板,它幫助人們非常快速地解決大多數可見的問題。但是其弊端是,隨著模板使用次數的增加,人們的思維模式就會一步步固化在這些模板中。
10. 迭代探索。
思考者最大的痛苦是面臨大量的未知和不確定,思考的過程就像在無窮盡的、異常厚重的迷霧中摸索穿行,甚至於,缺少足夠光線的引領來邁出正確的第一步。先想盡辦法,依憑某一條細微的線索來獲得第一縷光線,然後在它的指引下發現第二縷,然後第三縷 …… 這個過程中,思考者掌握的有價值信息越來越多,問題的自由度逐漸降低,分析的思路隨之漸漸浮出水面。
﹋﹊﹋﹊﹋﹊﹋﹊﹋﹊﹋﹊﹋﹊﹋﹊﹋﹊
人的格局體現在:
歷史的深度
世界的寬度
零度格局:「盲眾」。(即「看不見」)
目標:無目標或只是追隨當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為流行文化,以及身邊親友的觀點。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等流行文化所潛移默化傳遞的價值觀為典型。實際上這類人並無穩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誘導和說服。
一度格局:「逐利者」(即「看自己」)
目標:作為精緻或粗放的利己主義者,旨在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與逐利相關聯的各種知識和技能,包括對利益機會的洞察,同時兼具比較完整的常識體系。
信念:篤信叢林法則,認為每個人都是逐利性動物,且能力越強的人能獲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即看「天地」)
目標:「理念人」( man of ideas )的概念源自劉易斯 · 科塞的著作《理念人》,即指為理念而生的人,他們畢生的行動就是追求和捍衛真理。
眼界:對某個甚至多個知識領域有非常深入、系統的鑽研,並常常能提出極具創造性的觀點。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價值就在於追尋真理之美,與此相應的,必須保持內心的誠實。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即「看眾生」)
目標:以改良社會、增進人類的福祉為最高的目標。
眼界:往往對他人有很強的同理心,對人類社會的歷史和現狀有深刻的認識,部分人可能同時具有某個專業領域的知識,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個人對整個社會負有責任,應該努力地去改善世界,減少世界的苦難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堅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樂家、哲學家、醫生和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史懷哲。
﹋﹊﹋﹊﹋﹊﹋﹊﹋﹊﹋﹊﹋﹊﹋﹊﹋﹊
人的任何行為表現都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種心理原因並不一定對應同一種行為結果。
﹋﹊﹋﹊﹋﹊﹋﹊﹋﹊﹋﹊﹋﹊﹋﹊﹋﹊
因為「熟悉」而不深究的隱藏的未知,我們的認知探索總是止步於表面而不去深究。不是說人類總體未探索到的世界,而是對於每個個人來說的陌生的未知。
我們滿足於「看過」、「聽過」、「知道」並且告訴別人自己「看過」、「聽過」、「知道」。
﹋﹊﹋﹊﹋﹊﹋﹊﹋﹊﹋﹊﹋﹊﹋﹊﹋﹊
軟性洗腦術:注意控制與反控制
操作原理:就是通過喚起人們強烈的情緒反應來控制人們對信息的選擇性注意,而這種效應又反過來加劇人們對情緒化內容的持續關注。
有兩個核心的關鍵詞:「情緒反應」和「選擇性注意」。
一、突出某一部分信息的誇張效果,切掉理應發生的邏輯推理過程
二、喚起某一部分信息的情緒反應,排斥同一事物下其他重要的組成信息
三、突出某小部分實例的眼球效應,掩蓋其他數量更多的實例事例
﹋﹊﹋﹊﹋﹊﹋﹊﹋﹊﹋﹊﹋﹊﹋﹊﹋﹊
學校教育的缺陷:
一、教學內容的滯後和陳舊
二、講授的內容脫離應用環境以及教師本身缺乏實操經驗。
順從的學霸和叛逆的學渣都不值得稱頌和效仿,我們應該去尋找更好的第三條道路:自由探索者之路。
成為「自由探索者」:
1.就是不要限定自己的角色。你不需要以某種既定的身份來限定自己。
查理 · 芒格就反覆強調一種多學科視角的思考方法,他說,多學科視角才能產生某種「共奏效應」,發現原本無法發現的深度見解。
2.就是要學會主動試錯。
很多人都苦惱的一件事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那當然,如果你什麼事情都沒有嘗試過,你怎麼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呢。很少有人一開始就明白自己的興趣和天賦所在,那些有幸找到的人都是在一次次的嘗試和摸索中才逐漸發現的。
3.就是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平台資源。
這些資源包括學校的圖書館,包括良師,也包括優秀的同學和學長。
﹋﹊﹋﹊﹋﹊﹋﹊﹋﹊﹋﹊﹋﹊﹋﹊﹋﹊
推薦閱讀:
※路亞釣翹嘴的3大技巧解析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肝硬化的發生「有跡可循」肝硬化的病因是什麼-今日頭條
※孩子學習習慣培養要趁早!這4招要記牢!-今日頭條
※股票賬戶的12大基本用途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據說這是史上最全的入學報到清單-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