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文字

原文地址: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文字(道丁理論21)作者:道丁大論壇

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文字

一、中國是世界的母親

太陽系運行變化的規律、火創造人地理環境條件的特定性、地球海陸結構非對稱性形成的過程與分布、以及文明起源地自身存在的文明事物的充分性和必要性等客觀事實與存在,決定了人類及其文明唯一起源於中國江淮地區。這是物質宇宙發展的客觀規律。

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後,人類第一次掌握了影響和改造自然的巨大生產力,華夏族群舉著火把,追逐著獵物,開始走向世界,五萬年的歷程中,先後經過四次大遷徙,從而形成了當今世界人類文明的格局。

中國是世界的母親,漢語是世界的母語,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文字。

世界各民族、文化、宗教、價值、語言、文字、藝術等有著共同的祖先和母體。不論你是黃皮膚的、白皮膚的、黑皮膚的、棕色皮膚的等,都是華夏子孫,身體里都流淌著共同祖先的血脈,都是龍的傳人,火的兒女。

姓氏和母語會被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世界上的母語姓氏主要有「亞族」(比亞、利亞、尼亞等所有稱「亞」的國家和地區)、「伊(E)」族(「亞」族的一個分支,包括「Egypt(埃及)、伊拉克、伊朗、義大利、以色列、伊比利斯、伊斯坦布爾、伊斯坦堡、葉門等)、「蘭族」(英格蘭、烏克蘭、紐西蘭等所有稱「蘭」的國家和地區)、「斯坦族」(土庫曼、哈薩克等所有稱「斯坦」的國家和地區)、「阿族」(阿拉伯民族及所有稱「阿」的國家和地區)、「冀魯豫」族(「高盧人」的源頭Gallia、「高麗」、「魯」族的盧森堡、羅馬、GENMAN(德國)、丹麥、「挪威、瑞典、白俄羅斯、俄羅斯」),等等,雖然遠隔萬里,音信不同,但他們一直憑姓氏傳承著華夏族譜。從根本上說,孔子、亞里斯多德、凱撒、達爾文、華盛頓、牛頓、愛因斯坦、馬克思、毛澤東、曼德拉、普京、奧巴馬、莫迪等無數有影響力的人物,都是華夏子孫,原本都是一家人。

二、文字和語言字母符號的關係

語言字母符號是人們根據不同的語音組合,形成的語聲符號系統,來指定事物的名稱和意義,並進行相互交流的一種方法和工具。它完全是一種單純的語音、語調及其頻率的組合,無法表達事物的形象、性質、特徵、結構、屬性等意義;就像計算機用0、1來組合編碼機器語言一樣,本身沒有實際意義。如語言gou、you、dog、one等,就是一種符號而已;簡單地說,字母語言只是用聲音來標識事物的。

文字則是人們在語言產生和形成的基礎上,通過長期對世界萬物的觀察和認識,根據事物的性質、形狀、意義、特徵、形象、結構、屬性等,以抽象的陰陽進行的描摹和刻畫,並將描摹和刻畫的結果同語言結合起來,形成的音、形、義、構、屬等一體的文明事物和現象。

文字是具體事物的抽象代表,具有真實的意義。有時你既是不會讀某個字,但你也會知道它大概的意思。

文字一定有語言,而語言不一定有文字。文字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語言,即有很多方言。但是,再多的方言,也只能對應唯一的文字。如果一種方言沒有文字,那麼,它就必須用一種特定的語言符號,來進行標註和說明事物。所以,世界上語言符號(各種方言)有7000多種,大部分都沒有文字,沒有記載,沒有字典,沒有書籍等,甚至連語言符號都沒有,在任何圖書館和資料庫都找不到,它們只是作為語言(符號)被人們口口相傳,只儲存在人們的記憶里,而不能傳承下來。

三、漢語是世界的母語,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文字

文字及其系統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文明工程,必須具備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條件,具備長期的、連續的文明傳承和積累。漢字是農耕文明高度發達的產物。因為,農耕文明不僅是高度社會化的生產活動,而且是一種穩定性較強的文明。需要掌握天文、地理、氣候、季節、植物、耕種、管理、收穫等各個方面的知識,要進行長期的觀測、積累和總結,必須有穩定的文字進行記錄和傳承,才能實現對農耕文明的支撐。在華夏氏族向外遷徙的歷程中,雖然他們一開始都傳承有母體文明的文字基礎,但是,新的地域環境和外部條件,都缺少了農耕文明的高度發展的規模積累和持續傳承,無法進一步支撐推動這一高度文明事物的發展和生長。所以,域外各個早期文明中心的象形文字都先後丟失了。直到今天,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是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

為了更好地交流和表述各項事物,他們就利用發音字母建立了複雜的語言符號系統,並通過這些語音符號相互組合,來標註事物。於是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字母文字」,即不同的語音符號系統,目前,比較成熟和有較大影響力的是梵語語系、阿拉伯語系、拉丁語系、斯拉夫語系、希臘語系等語音符號系統。

但是,從本質上講,所有的所謂的「字母(拼音)文字」,都是一種語音符號,是一種聲音編碼而已,而不是文字。像英語、德語、俄語、阿拉伯語、梵語等都是如此,它們並不是文字,只是不同的語音符號,都只是用聲音標識事物,這些發聲字母語言都是發聲符號的排列組合,不是真正的文字。同粵語、客家話、四川話等一樣,它們是漢語的不同方言,是漢語方言的不同文明形式。是漢語和漢字的不同方言。

人類文明唯一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不斷發展演進,最後成為今天的「漢字」。所以,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文字,漢語是世界的母語。

作為人類文明的真實反應與載體,漢字是唯一的。雖然它會有不同的方言,翻譯和拼讀也會有很大差異,但是,其背後的真實意義是一致,不變的,是唯一的。

四、文字特有的功能和意義(發聲字母符號不具備)

(一)漢字能夠全面、準確地表現事物及其意義

漢字本身所固有的音、形、義、構、屬的五個基本屬性,使之具有了表音、表形、表義、表徵、表象、表類的功能,能夠全面、準確地表現事物及其意義。如「日」代表太陽在上的白天,太陽向西落下,被山遮擋一部分,光線傾斜,就成為「夕」。太陽落山後,還回再次升起,再次落下,一次又一次,兩個「夕」以上,就是「多」。太陽已經一半落下山,占卜的木杆陰影超出了墳的邊界稱為「外」。日落天黑,父母召喚孩子回家稱為「名」。這就是文字所具有的音、形、義的全面、準確的表達功能,不需要特殊的語法結構和變化,直接代表和反映了事物的形象和意義。字母語言符號則沒有這些功能,如英語的大(big/larg)、小(small/little)、日(sun/day)、夕(evening)、名(name)等,除了發音拼讀,指定意義外(指定是什麼就是什麼,類似於代數中的x、y、z),沒有任何真實的意義。要想說明和描述事物,就必須引入和藉助複雜的語法結構,規定不同詞的性、數、格、式(即確指或泛指)等,藉助特定的語言邏輯環境才能比較清楚地表達事物。

所以,知道了語言符號的本質,學習各種外語(方言)就不要去死記硬背,你只要學會發音,會拼讀,就能寫出來,記住它的意思就行了。學習各種外語,實際上,就是學習一種漢語方言。因此,一個人如果語感比較好,模仿能力強,學習、掌握幾種外語(方言)是很容易的,並不是什麼很高深的事項。

(二)漢字能夠反應事物的結構和關係

字是對事物的一種內在的基因解構,能夠反應和表達事物的相互結構和關係。如「木、林、森」、「山、石、岩」等,它們之間的關係和結構一目了然。還有,同一類的事物都有相同的偏旁部首的屬性,如床、桌、枉、植、棟、板、棵、框、枯等,都是木類的事物;針、釘、鎖、釵、鐵、鋼等,都是金屬類事物等。由於文字的這一功能,看到一些不認識的漢字,根據它的構造,你也會大概理解和知道它的意思,如魑、魅、魍、魎四個字,即便你不會讀,不認識,你也會知道,它們是和鬼怪相關的事情,是幾種不同的鬼怪。但是,字母語言符號則沒有這些功能,無法表現事物和事物之間的結構和關係,也不能表達事物的屬性類別。比如pork這個詞,在英語中代表豬肉,它和豬pig、肉meat之間沒有任何關係。同樣,豬肉pork、羊肉mutton、牛肉beef和豬油lard、羊油suet、牛油talon等,相互之間也都沒有任何關係,每一個詞都是毫無關聯的孤立的符號。即使你認識豬pig、羊sheep和肉meat,你也可能不認識豬肉porkhehe和羊肉mutton。豬pig是豬,肉meat是肉,豬肉porkhehe是豬肉,彼此孤立,毫無關係。再有,「糖、尿、病」三個字,我們知道它們各有其意義,放在一起是「糖尿病」,具有新的意義了。但是,字母語言符號就不行了,你認識「糖尿病」,但你不一定認識糖或尿或病,即使你知道了這三個字,你也不認識「糖尿病」。這種情況,發生在漢語里或許是笑話,但是,在字母語言符號里,卻是客觀真實的存在。

(三)漢字具有開放性和內生性,能夠以有限表無限

漢字不僅是穩定的,而且是開放的,具有極強的內生性,能夠以有限表達無限。如人+口=囚,木+口=困,山+石=岩,白+水=泉,米+唐=糖,木+木=林,木+木+木=森,電+視+機=電視機……就是說,漢字能夠實現偏旁部首之間、字與字之間,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個,相互排列組合,拆合構建,反應和表達無窮無盡的世界宇宙和萬世萬物。這是文字所具有的開放性和內生性的屬性決定的,而字母語言符號則沒有這種功能。

隨著文明的發展,許多新生事物不斷出現,原有的漢字相互組合就形成了新的字詞,如糖精、酵母菌、光幻覺、四環素、碳酸鈣、高血壓、五面體、腎結石等,而語言符號只能重新拼寫,進行標註。因為,它是發散的,不穩定的、多變的。對於新出現一些事物,他們就得重新造一些語言符號。比如電和電的事物不斷增加,文字只要一個「電」字就夠了,發亮的是電燈,播音的是電唱機,可以燒飯的是電鍋、電爐,還有電影、電視、電熨斗,只要把原有的字一組合就成了,誰都懂,誰都明白,意義清楚。字母語言符號可不行,電燈是電燈的單詞,電話是電話的單詞,電影是電影的單詞,電視是電視的單詞,相互之間,沒有關聯;世界越進步,單詞越增加。英語最初只有幾千個,然後是1萬個,逐漸增加到4萬、9萬、15萬、20萬、40萬,現在已有60多萬個。但世界的發展是無止境的,照此下去,誰知道英語要有多少個,將來非毀棄不可。你掌握5萬個英語單詞,可能還讀不了莎士比亞的文集,是個半文盲,更別說讀專業文集了。但是漢字就完全不一樣,一般的《新華字典》才收錄不到1萬個單字,常用字只有3000~4000個,國家掃盲的標準只有950個字,但就憑這些漢字,你就能讀書、看報、搞科研都沒問題。漢字總體上是穩定的、收斂的,但它像大海一樣,內生性極強,內部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力量,任憑江河暴漲,大雨三月,不見大海增減。漢字亦復如是,任憑世界發展,千變萬化,漢字依然穩健與雄厚,能夠以自己的有限表達無限的世界。

所以,在各種資料、文件、書籍中,漢字一定是最薄的一本。這是一種道德的品性,對世界能源和森林的消耗是最節省的,具有一種生養的功德。

(四)漢字具有豐滿的表現寬度和豐富的表達能力

漢字具有豐滿的表現寬度和豐富的表達能力,能夠充分地表現和表達事物的狀態和情形。比如表達「看」的意思,就有「看、觀、望、瞧、瞅、瞟、瞥、瞄、閱、窺、瞪、白、橫」等各種情形和狀態;還有兩個字的,如瞭望、俯瞰、仰望、觀賞、審查等;也有三個字、四個字的編碼,如暗送秋波、望斷高樓等。表現力極為豐滿和豐富。而語言符號沒有這一功能,如英語中的叔叔和舅舅,都是讀uncle,事物表達寬度很有限。

漢字的這些功能屬性,還體現在其豐富的聲音和音律表現度上。就是說,漢字可以一字多音,多音一字,語聲音律極為豐富,能夠以有限成無限,甚至可以用漢字寫出通篇只有一個聲律的文章。如《季姬擊雞記》,原文曰:「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翻譯成今文意思是:「季姬感到寂寞,羅集了一些雞來養,是那種出自荊棘叢中的野雞。野雞餓了叫嘰嘰,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們。雞吃飽了,跳到季姬的書箱上,季姬怕臟,忙叱趕雞,雞嚇急了,就接著跳到幾桌上,季姬更著急了,就借竹箕為趕雞的工具,投擊野雞,竹箕的投速很快,卻打中了幾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季姬爭眼一瞧,雞躲在幾桌下亂叫,季姬一怒之下,脫下木屐鞋來打雞,把雞打死了。想著養雞的經過,季姬激動起來,就寫了這篇《季姬擊雞記》。」

漢字的這種表現和表達能力,各種語言符號是望塵莫及的。

(五)漢字具有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和方法

漢字不僅表達豐富,簡潔、高效,內生性強,而且擁有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法。從古文到現代文,從詩、詞、歌、賦到曲、彈、雜劇、相聲等,從散文、小說到楹聯、字謎等,同一事物,同一情感,可以有千百種表達形式。同時,在詩詞曲賦中,又各有幾十種、上百種的不同形式,如詩體形式中,又分為古詩、律詩、四言、五言、七言等,還有藏頭詩、藏尾詩、寶塔詩、隱喻詩等,具有極高的藝術之美,也有豐富的音樂韻律;唐詩宋詞等,皆可譜曲吟唱。

如表達孤苦寂寞的: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表達事物情趣的:鳥在籠中望孔明思張飛無奈關羽,人遊園內觀石秀賞花榮不覺時遷;表達關聯和哲理的:水有蟲則濁,水有魚則漁,水水水,江河湖淼淼。木之下為本,木之上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此木為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多。能夠實現對各種事物的不同描畫和說明,使用起來,如江海浪涌,激蕩澎湃,波瀾萬千。

由於文字是事物的表象與代表,所以,一定的文字表達形式就是一幅美妙的畫卷。如王維的《

使至塞上》

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描摹出多少情緒和心懷。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等都是美到極致圖卷式表達。

漢字的特定形式使其具有了表達事物內部事項的隱喻功能,即對於一項事物,不能夠明說,但可以通過文字實現隱喻表達。如各種隱喻文章,藏頭藏尾詩等。如《水滸傳》中一首詩:「盧花灘上一扁舟,俊傑黃昏獨自游。義到盡頭原是命,反躬逃難必無憂。」乍一看這首詩沒什麼特別之處,但詩的真意即暗藏於詩句之首為:「盧俊義反」四個字。這就是文字的隱喻表達能力,能夠實現將不便明言的本義逐字分藏於文字之中。宋代文學家蘇軾有一道《減字木蘭花》:「鄭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幘。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高山白老,瑩骨冰肌那堪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這首詩,每句句首藏一個字,合起來便是「鄭容落籍,高瑩從良」八個字。據說蘇軾自杭州被召回朝廷,過京口,潤州太守林子中設宴款待,座中營妓鄭容、高瑩出牒,林子中命呈牒於蘇軾,蘇軾見牒上是二妓女求落籍、從良,即不當妓女而嫁人。那時有規定,營妓要求從良,須得本郡府長官批准。蘇軾時在作客,不便作主,便索筆題了這首詞於牒後,批准她倆落籍從良。

這些故事說明漢字能夠通過隱喻表達事物的內在意義,而且美妙動人,婉轉深刻。

(七)漢字具有穩定的傳承性

漢字是具體事物及其意義的代表,因此,漢文字的本源意義是始終存在的,任憑世界發展,千變萬化,文字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長河,承載和記錄人類文明的過去和歷史。距今5000年的典籍,漢字依然容易讀懂。如在高廟遺址發掘的一些陶片上發現距今約8000年的文字:「火」「⊙」「井」「圭」等,我們依然認得。同時,通過對一些字的了解和分析,就能夠了解和知曉古人的生產和生活的情況,能夠和古人進行交流溝通。

(八)漢字還具有很多特殊功能性

漢字固有的屬性和功能還有很多,如漢字的藝術性、書法性、靈動性、拆解占卜、字謎等,還有結構的對稱性、數理性、整體性、分布的極態性、哲學性等;同時,漢字的簡潔、明快,也利於對自然科學的學習和掌握,如「九九乘法表」,比字母語言要容易記憶。

五、語言字母符號和漢字的關係

(字母語言符號的產生與形成過程,另文闡述。)

在書寫和表現形式上,對母語漢字的傳承與它們離開本土的距離成反比,即離本土越遠,漢字的痕迹和文化傳承越少,如希臘字母、拉丁語字母等;離本土越近,漢字的痕迹和文化就保留越多,如婆羅米語字母、阿拉伯字母等。這種變化的規律都能夠清晰地看到。

這種情況在中國的北方和西藏等偏遠地區,同樣存在。華夏民族雖然也遷徙到了亞洲北部、蒙古高原、西伯利亞和歐洲的廣大地區,但是,這些地方的地理環境和條件,在當時的生產力下,只能發展游牧文明,社會化生產協作需求簡單,流動遷徙性強,族群分散,很難產生文字和文字系統。這也說明,文字是人類農業文明高度發達和進步的產物,它需要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文明的生養,需要博大的哲學思想和文明積累給予持續的滋育和支撐。在人類文明歷史的長河中,農業文明才是最高的文明形式。幾千年來,歐洲、非洲等地的農業文明一直相對落後,基本上是以畜牧和漁獵文明為主,這也決定了它們在文明發展歷史上一直處於從屬和落後的地位;只有到了近代,資本社會和工業革命的到來,資本商業文明的興起,歐洲才迅速趕了上來,表現出暫時的先進性。但是,這種歷史文明格局的影響是深遠的,直到現在,信息如此發達,而這些廣大的地區依然沒有文字及其文明。

六、

(三)推廣母語和漢字,儘早實現華夏族群的世界和平統一

漢語是人類的母語,漢字是人類文明唯一的文字。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來學習母語,掌握漢字。因為,這不僅是家人團聚,相互溝通交流的需要與工具,也是我們對祖先和血脈的傳承,是人類文明不斷前行和發展的基礎。各個國家、民族和地區都要把學習和掌握母語與漢字作為大事來抓,作為推動人類和平統一的偉大使命來擔當。中國本土要制定漢語推廣計劃,組織大批的人力物力來開展這項工作;要廣泛地建立「孔子學院」、「漢文學院」、「上經學院」等專業教學教育培訓機構,要把經濟發展戰略、扶貧開發戰略、一路一帶戰略、互聯互通戰略等,與漢語推廣戰略有機地結合起來,爭取用30年左右的時間,讓世界上90%的人,都能夠用母語相互溝通交流,為在2050年實現人類的和平統一,建立生態文明的大同世界,而創造條件。

總之,漢字最集中體現和代表了人類文明的精神和文化,沒有漢字,人類就成了文盲。對於世界上每個人來說,不認識漢字,既對不起祖宗,也對不起自己。當今世界70多億人,只有不到20億的人擁有文字。傳播文字,任重道遠。教人漢語漢字,傳播文明,勝造七級浮圖。

原文地址: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文字(道丁理論21)作者:道丁大論壇

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文字

一、中國是世界的母親

太陽系運行變化的規律、火創造人地理環境條件的特定性、地球海陸結構非對稱性形成的過程與分布、以及文明起源地自身存在的文明事物的充分性和必要性等客觀事實與存在,決定了人類及其文明唯一起源於中國江淮地區。這是物質宇宙發展的客觀規律。

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後,人類第一次掌握了影響和改造自然的巨大生產力,華夏族群舉著火把,追逐著獵物,開始走向世界,五萬年的歷程中,先後經過四次大遷徙,從而形成了當今世界人類文明的格局。

中國是世界的母親,漢語是世界的母語,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文字。

世界各民族、文化、宗教、價值、語言、文字、藝術等有著共同的祖先和母體。不論你是黃皮膚的、白皮膚的、黑皮膚的、棕色皮膚的等,都是華夏子孫,身體里都流淌著共同祖先的血脈,都是龍的傳人,火的兒女。

姓氏和母語會被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世界上的母語姓氏主要有「亞族」(比亞、利亞、尼亞等所有稱「亞」的國家和地區)、「伊(E)」族(「亞」族的一個分支,包括「Egypt(埃及)、伊拉克、伊朗、義大利、以色列、伊比利斯、伊斯坦布爾、伊斯坦堡、葉門等)、「蘭族」(英格蘭、烏克蘭、紐西蘭等所有稱「蘭」的國家和地區)、「斯坦族」(土庫曼、哈薩克等所有稱「斯坦」的國家和地區)、「阿族」(阿拉伯民族及所有稱「阿」的國家和地區)、「冀魯豫」族(「高盧人」的源頭Gallia、「高麗」、「魯」族的盧森堡、羅馬、GENMAN(德國)、丹麥、「挪威、瑞典、白俄羅斯、俄羅斯」),等等,雖然遠隔萬里,音信不同,但他們一直憑姓氏傳承著華夏族譜。從根本上說,孔子、亞里斯多德、凱撒、達爾文、華盛頓、牛頓、愛因斯坦、馬克思、毛澤東、曼德拉、普京、奧巴馬、莫迪等無數有影響力的人物,都是華夏子孫,原本都是一家人。

二、文字和語言字母符號的關係

語言字母符號是人們根據不同的語音組合,形成的語聲符號系統,來指定事物的名稱和意義,並進行相互交流的一種方法和工具。它完全是一種單純的語音、語調及其頻率的組合,無法表達事物的形象、性質、特徵、結構、屬性等意義;就像計算機用0、1來組合編碼機器語言一樣,本身沒有實際意義。如語言gou、you、dog、one等,就是一種符號而已;簡單地說,字母語言只是用聲音來標識事物的。

文字則是人們在語言產生和形成的基礎上,通過長期對世界萬物的觀察和認識,根據事物的性質、形狀、意義、特徵、形象、結構、屬性等,以抽象的陰陽進行的描摹和刻畫,並將描摹和刻畫的結果同語言結合起來,形成的音、形、義、構、屬等一體的文明事物和現象。

文字是具體事物的抽象代表,具有真實的意義。有時你既是不會讀某個字,但你也會知道它大概的意思。

文字一定有語言,而語言不一定有文字。文字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語言,即有很多方言。但是,再多的方言,也只能對應唯一的文字。如果一種方言沒有文字,那麼,它就必須用一種特定的語言符號,來進行標註和說明事物。所以,世界上語言符號(各種方言)有7000多種,大部分都沒有文字,沒有記載,沒有字典,沒有書籍等,甚至連語言符號都沒有,在任何圖書館和資料庫都找不到,它們只是作為語言(符號)被人們口口相傳,只儲存在人們的記憶里,而不能傳承下來。

三、漢語是世界的母語,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文字

文字及其系統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文明工程,必須具備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條件,具備長期的、連續的文明傳承和積累。漢字是農耕文明高度發達的產物。因為,農耕文明不僅是高度社會化的生產活動,而且是一種穩定性較強的文明。需要掌握天文、地理、氣候、季節、植物、耕種、管理、收穫等各個方面的知識,要進行長期的觀測、積累和總結,必須有穩定的文字進行記錄和傳承,才能實現對農耕文明的支撐。在華夏氏族向外遷徙的歷程中,雖然他們一開始都傳承有母體文明的文字基礎,但是,新的地域環境和外部條件,都缺少了農耕文明的高度發展的規模積累和持續傳承,無法進一步支撐推動這一高度文明事物的發展和生長。所以,域外各個早期文明中心的象形文字都先後丟失了。直到今天,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是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

為了更好地交流和表述各項事物,他們就利用發音字母建立了複雜的語言符號系統,並通過這些語音符號相互組合,來標註事物。於是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字母文字」,即不同的語音符號系統,目前,比較成熟和有較大影響力的是梵語語系、阿拉伯語系、拉丁語系、斯拉夫語系、希臘語系等語音符號系統。

但是,從本質上講,所有的所謂的「字母(拼音)文字」,都是一種語音符號,是一種聲音編碼而已,而不是文字。像英語、德語、俄語、阿拉伯語、梵語等都是如此,它們並不是文字,只是不同的語音符號,都只是用聲音標識事物,這些發聲字母語言都是發聲符號的排列組合,不是真正的文字。同粵語、客家話、四川話等一樣,它們是漢語的不同方言,是漢語方言的不同文明形式。是漢語和漢字的不同方言。

人類文明唯一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不斷發展演進,最後成為今天的「漢字」。所以,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文字,漢語是世界的母語。

作為人類文明的真實反應與載體,漢字是唯一的。雖然它會有不同的方言,翻譯和拼讀也會有很大差異,但是,其背後的真實意義是一致,不變的,是唯一的。

四、文字特有的功能和意義(發聲字母符號不具備)

(一)漢字能夠全面、準確地表現事物及其意義

漢字本身所固有的音、形、義、構、屬的五個基本屬性,使之具有了表音、表形、表義、表徵、表象、表類的功能,能夠全面、準確地表現事物及其意義。如「日」代表太陽在上的白天,太陽向西落下,被山遮擋一部分,光線傾斜,就成為「夕」。太陽落山後,還回再次升起,再次落下,一次又一次,兩個「夕」以上,就是「多」。太陽已經一半落下山,占卜的木杆陰影超出了墳的邊界稱為「外」。日落天黑,父母召喚孩子回家稱為「名」。這就是文字所具有的音、形、義的全面、準確的表達功能,不需要特殊的語法結構和變化,直接代表和反映了事物的形象和意義。字母語言符號則沒有這些功能,如英語的大(big/larg)、小(small/little)、日(sun/day)、夕(evening)、名(name)等,除了發音拼讀,指定意義外(指定是什麼就是什麼,類似於代數中的x、y、z),沒有任何真實的意義。要想說明和描述事物,就必須引入和藉助複雜的語法結構,規定不同詞的性、數、格、式(即確指或泛指)等,藉助特定的語言邏輯環境才能比較清楚地表達事物。

所以,知道了語言符號的本質,學習各種外語(方言)就不要去死記硬背,你只要學會發音,會拼讀,就能寫出來,記住它的意思就行了。學習各種外語,實際上,就是學習一種漢語方言。因此,一個人如果語感比較好,模仿能力強,學習、掌握幾種外語(方言)是很容易的,並不是什麼很高深的事項。

(二)漢字能夠反應事物的結構和關係

字是對事物的一種內在的基因解構,能夠反應和表達事物的相互結構和關係。如「木、林、森」、「山、石、岩」等,它們之間的關係和結構一目了然。還有,同一類的事物都有相同的偏旁部首的屬性,如床、桌、枉、植、棟、板、棵、框、枯等,都是木類的事物;針、釘、鎖、釵、鐵、鋼等,都是金屬類事物等。由於文字的這一功能,看到一些不認識的漢字,根據它的構造,你也會大概理解和知道它的意思,如魑、魅、魍、魎四個字,即便你不會讀,不認識,你也會知道,它們是和鬼怪相關的事情,是幾種不同的鬼怪。但是,字母語言符號則沒有這些功能,無法表現事物和事物之間的結構和關係,也不能表達事物的屬性類別。比如pork這個詞,在英語中代表豬肉,它和豬pig、肉meat之間沒有任何關係。同樣,豬肉pork、羊肉mutton、牛肉beef和豬油lard、羊油suet、牛油talon等,相互之間也都沒有任何關係,每一個詞都是毫無關聯的孤立的符號。即使你認識豬pig、羊sheep和肉meat,你也可能不認識豬肉porkhehe和羊肉mutton。豬pig是豬,肉meat是肉,豬肉porkhehe是豬肉,彼此孤立,毫無關係。再有,「糖、尿、病」三個字,我們知道它們各有其意義,放在一起是「糖尿病」,具有新的意義了。但是,字母語言符號就不行了,你認識「糖尿病」,但你不一定認識糖或尿或病,即使你知道了這三個字,你也不認識「糖尿病」。這種情況,發生在漢語里或許是笑話,但是,在字母語言符號里,卻是客觀真實的存在。

(三)漢字具有開放性和內生性,能夠以有限表無限

漢字不僅是穩定的,而且是開放的,具有極強的內生性,能夠以有限表達無限。如人+口=囚,木+口=困,山+石=岩,白+水=泉,米+唐=糖,木+木=林,木+木+木=森,電+視+機=電視機……就是說,漢字能夠實現偏旁部首之間、字與字之間,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個,相互排列組合,拆合構建,反應和表達無窮無盡的世界宇宙和萬世萬物。這是文字所具有的開放性和內生性的屬性決定的,而字母語言符號則沒有這種功能。

隨著文明的發展,許多新生事物不斷出現,原有的漢字相互組合就形成了新的字詞,如糖精、酵母菌、光幻覺、四環素、碳酸鈣、高血壓、五面體、腎結石等,而語言符號只能重新拼寫,進行標註。因為,它是發散的,不穩定的、多變的。對於新出現一些事物,他們就得重新造一些語言符號。比如電和電的事物不斷增加,文字只要一個「電」字就夠了,發亮的是電燈,播音的是電唱機,可以燒飯的是電鍋、電爐,還有電影、電視、電熨斗,只要把原有的字一組合就成了,誰都懂,誰都明白,意義清楚。字母語言符號可不行,電燈是電燈的單詞,電話是電話的單詞,電影是電影的單詞,電視是電視的單詞,相互之間,沒有關聯;世界越進步,單詞越增加。英語最初只有幾千個,然後是1萬個,逐漸增加到4萬、9萬、15萬、20萬、40萬,現在已有60多萬個。但世界的發展是無止境的,照此下去,誰知道英語要有多少個,將來非毀棄不可。你掌握5萬個英語單詞,可能還讀不了莎士比亞的文集,是個半文盲,更別說讀專業文集了。但是漢字就完全不一樣,一般的《新華字典》才收錄不到1萬個單字,常用字只有3000~4000個,國家掃盲的標準只有950個字,但就憑這些漢字,你就能讀書、看報、搞科研都沒問題。漢字總體上是穩定的、收斂的,但它像大海一樣,內生性極強,內部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力量,任憑江河暴漲,大雨三月,不見大海增減。漢字亦復如是,任憑世界發展,千變萬化,漢字依然穩健與雄厚,能夠以自己的有限表達無限的世界。

所以,在各種資料、文件、書籍中,漢字一定是最薄的一本。這是一種道德的品性,對世界能源和森林的消耗是最節省的,具有一種生養的功德。

(四)漢字具有豐滿的表現寬度和豐富的表達能力

漢字具有豐滿的表現寬度和豐富的表達能力,能夠充分地表現和表達事物的狀態和情形。比如表達「看」的意思,就有「看、觀、望、瞧、瞅、瞟、瞥、瞄、閱、窺、瞪、白、橫」等各種情形和狀態;還有兩個字的,如瞭望、俯瞰、仰望、觀賞、審查等;也有三個字、四個字的編碼,如暗送秋波、望斷高樓等。表現力極為豐滿和豐富。而語言符號沒有這一功能,如英語中的叔叔和舅舅,都是讀uncle,事物表達寬度很有限。

漢字的這些功能屬性,還體現在其豐富的聲音和音律表現度上。就是說,漢字可以一字多音,多音一字,語聲音律極為豐富,能夠以有限成無限,甚至可以用漢字寫出通篇只有一個聲律的文章。如《季姬擊雞記》,原文曰:「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翻譯成今文意思是:「季姬感到寂寞,羅集了一些雞來養,是那種出自荊棘叢中的野雞。野雞餓了叫嘰嘰,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們。雞吃飽了,跳到季姬的書箱上,季姬怕臟,忙叱趕雞,雞嚇急了,就接著跳到幾桌上,季姬更著急了,就借竹箕為趕雞的工具,投擊野雞,竹箕的投速很快,卻打中了幾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季姬爭眼一瞧,雞躲在幾桌下亂叫,季姬一怒之下,脫下木屐鞋來打雞,把雞打死了。想著養雞的經過,季姬激動起來,就寫了這篇《季姬擊雞記》。」

漢字的這種表現和表達能力,各種語言符號是望塵莫及的。

(五)漢字具有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和方法

漢字不僅表達豐富,簡潔、高效,內生性強,而且擁有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法。從古文到現代文,從詩、詞、歌、賦到曲、彈、雜劇、相聲等,從散文、小說到楹聯、字謎等,同一事物,同一情感,可以有千百種表達形式。同時,在詩詞曲賦中,又各有幾十種、上百種的不同形式,如詩體形式中,又分為古詩、律詩、四言、五言、七言等,還有藏頭詩、藏尾詩、寶塔詩、隱喻詩等,具有極高的藝術之美,也有豐富的音樂韻律;唐詩宋詞等,皆可譜曲吟唱。

如表達孤苦寂寞的: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表達事物情趣的:鳥在籠中望孔明思張飛無奈關羽,人遊園內觀石秀賞花榮不覺時遷;表達關聯和哲理的:水有蟲則濁,水有魚則漁,水水水,江河湖淼淼。木之下為本,木之上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此木為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多。能夠實現對各種事物的不同描畫和說明,使用起來,如江海浪涌,激蕩澎湃,波瀾萬千。

由於文字是事物的表象與代表,所以,一定的文字表達形式就是一幅美妙的畫卷。如王維的《

使至塞上》

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描摹出多少情緒和心懷。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等都是美到極致圖卷式表達。

漢字的特定形式使其具有了表達事物內部事項的隱喻功能,即對於一項事物,不能夠明說,但可以通過文字實現隱喻表達。如各種隱喻文章,藏頭藏尾詩等。如《水滸傳》中一首詩:「盧花灘上一扁舟,俊傑黃昏獨自游。義到盡頭原是命,反躬逃難必無憂。」乍一看這首詩沒什麼特別之處,但詩的真意即暗藏於詩句之首為:「盧俊義反」四個字。這就是文字的隱喻表達能力,能夠實現將不便明言的本義逐字分藏於文字之中。宋代文學家蘇軾有一道《減字木蘭花》:「鄭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幘。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高山白老,瑩骨冰肌那堪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這首詩,每句句首藏一個字,合起來便是「鄭容落籍,高瑩從良」八個字。據說蘇軾自杭州被召回朝廷,過京口,潤州太守林子中設宴款待,座中營妓鄭容、高瑩出牒,林子中命呈牒於蘇軾,蘇軾見牒上是二妓女求落籍、從良,即不當妓女而嫁人。那時有規定,營妓要求從良,須得本郡府長官批准。蘇軾時在作客,不便作主,便索筆題了這首詞於牒後,批准她倆落籍從良。

這些故事說明漢字能夠通過隱喻表達事物的內在意義,而且美妙動人,婉轉深刻。

(七)漢字具有穩定的傳承性

漢字是具體事物及其意義的代表,因此,漢文字的本源意義是始終存在的,任憑世界發展,千變萬化,文字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長河,承載和記錄人類文明的過去和歷史。距今5000年的典籍,漢字依然容易讀懂。如在高廟遺址發掘的一些陶片上發現距今約8000年的文字:「火」「⊙」「井」「圭」等,我們依然認得。同時,通過對一些字的了解和分析,就能夠了解和知曉古人的生產和生活的情況,能夠和古人進行交流溝通。

(八)漢字還具有很多特殊功能性

漢字固有的屬性和功能還有很多,如漢字的藝術性、書法性、靈動性、拆解占卜、字謎等,還有結構的對稱性、數理性、整體性、分布的極態性、哲學性等;同時,漢字的簡潔、明快,也利於對自然科學的學習和掌握,如「九九乘法表」,比字母語言要容易記憶。

五、語言字母符號和漢字的關係

(字母語言符號的產生與形成過程,另文闡述。)

在書寫和表現形式上,對母語漢字的傳承與它們離開本土的距離成反比,即離本土越遠,漢字的痕迹和文化傳承越少,如希臘字母、拉丁語字母等;離本土越近,漢字的痕迹和文化就保留越多,如婆羅米語字母、阿拉伯字母等。這種變化的規律都能夠清晰地看到。

這種情況在中國的北方和西藏等偏遠地區,同樣存在。華夏民族雖然也遷徙到了亞洲北部、蒙古高原、西伯利亞和歐洲的廣大地區,但是,這些地方的地理環境和條件,在當時的生產力下,只能發展游牧文明,社會化生產協作需求簡單,流動遷徙性強,族群分散,很難產生文字和文字系統。這也說明,文字是人類農業文明高度發達和進步的產物,它需要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文明的生養,需要博大的哲學思想和文明積累給予持續的滋育和支撐。在人類文明歷史的長河中,農業文明才是最高的文明形式。幾千年來,歐洲、非洲等地的農業文明一直相對落後,基本上是以畜牧和漁獵文明為主,這也決定了它們在文明發展歷史上一直處於從屬和落後的地位;只有到了近代,資本社會和工業革命的到來,資本商業文明的興起,歐洲才迅速趕了上來,表現出暫時的先進性。但是,這種歷史文明格局的影響是深遠的,直到現在,信息如此發達,而這些廣大的地區依然沒有文字及其文明。

六、

(三)推廣母語和漢字,儘早實現華夏族群的世界和平統一

漢語是人類的母語,漢字是人類文明唯一的文字。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來學習母語,掌握漢字。因為,這不僅是家人團聚,相互溝通交流的需要與工具,也是我們對祖先和血脈的傳承,是人類文明不斷前行和發展的基礎。各個國家、民族和地區都要把學習和掌握母語與漢字作為大事來抓,作為推動人類和平統一的偉大使命來擔當。中國本土要制定漢語推廣計劃,組織大批的人力物力來開展這項工作;要廣泛地建立「孔子學院」、「漢文學院」、「上經學院」等專業教學教育培訓機構,要把經濟發展戰略、扶貧開發戰略、一路一帶戰略、互聯互通戰略等,與漢語推廣戰略有機地結合起來,爭取用30年左右的時間,讓世界上90%的人,都能夠用母語相互溝通交流,為在2050年實現人類的和平統一,建立生態文明的大同世界,而創造條件。

總之,漢字最集中體現和代表了人類文明的精神和文化,沒有漢字,人類就成了文盲。對於世界上每個人來說,不認識漢字,既對不起祖宗,也對不起自己。當今世界70多億人,只有不到20億的人擁有文字。傳播文字,任重道遠。教人漢語漢字,傳播文明,勝造七級浮圖。


推薦閱讀:

精緻的文明是易碎的(一)
文明的差距(三)
文明禮儀格言警句
商文明
楊雪梅:與馬同行的歷史(文明密碼)

TAG:人類 | 漢字 | 文明 | 人類文明 | 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