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楊氏太極拳的詳細練習順序

  當今學習太極拳的人,開始即由十三勢拳式(即太極拳,俗謂盤架子,或日長拳)入手,往往練習僅3,4個月,就說已得門徑。豈不知,前輩入門初步都先練馬步站樁、川步站樁等,做為基本功夫,練習很長時間,然後才開始練習十三勢拳式,而且練習要從一勢一式開始,經數月苦修苦練,直到各勢各式完全純熟,並能應用後,才捋單個動作合起來為全套太極拳。其間需要練習數年,一套拳勢還未完整練成的,更不用說推手、大捋、刀、劍、杆子、散手等等,均非短時間能修成的功夫。  就楊派太極拳的架子而言,常人只知一套(一種),而不知(一種)中,還有高平低3種。初習時為高架子,次習平架子(一稱四平架,即眼平、手平、腳平、擋平),後習低架子。而3種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3種:大架子求姿勢開展,合於養身。為昔日楊澄甫所授;中架子求各勢動作,合乎中庸之道,使內勁不致過頭,並且綿綿不斷,始終如一,為楊健侯所授;小架子求各勢緊湊,動作靈敏而迅速,為楊少侯所授.這3種之曳以小架子為最難,每一勢都發寸勁,所以進退步子很小,手與腰腿尤須一致。  學上述3種架子,費時甚久,決非一年半載所能成就.初學之時,每日只能學習一手或二手,不可過多。多則姿勢既不能準確,也易入於油滑之途,有失太極拳的真義。除戒求速成外,也忌用力。所謂不速求速傷氣,無力努力傷血,若氣血兩傷則危矣!練非其法,就是每天練(盤)全套架子數遍,也無效可言。反言之,如練習得法,雖一勢一式,也能得其益處。  練時必須舌抵上胯,唇齒相合,以鼻呼吸,身體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頭正懸尾,尾閭收住,上下一致。落步分虛實,處處求圓滿,周身輕靈,眼神視手之前方,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系,陰陽剛柔分清,澄心斂神,無思無慮,而沉氣松力,亦須顧及。因為氣沉則呼吸調和,力松則拙力消除。每勢每式求其外形勢順,內部舒適,毫不強梗,如此自能胸膈開展,血氣調和,對於身心有莫大功益。否則,氣隔胸隔,浮而不定,不僅得不到益處,反而由此引出疾病。所以,一套太極拳架子,不論練習者的智慧如何,至少都要學習半年。半年以後,更須教師數次詳細更正,這也非一年不可。練習拳勢(盤架子)猶如習字,次數多則式式姿勢正確.又如臨貼,摹寫次數愈多,則字跡愈佳。 所以,想確實練功者,每次練拳勢(盤架子)至少須有3遍(即3套)。因為第一遍練習無非舒展筋骨而已,在二遍以上,才能增進功夫(養身者可不拘泥遍數,每次半套亦可)。

推薦閱讀:

關於太極拳的纏絲勁
王宗岳太極拳論及後人解義
太極拳如果做到丹田轉動?
太極的百把氣功樁
五十二式太極功夫扇教學視頻 李德印

TAG:學習 | 練習 | 太極拳 | 太極 | 順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