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萬文蓉:針灸臨床心悟

關鍵詞:針刺方法

「實者瀉之,虛者補之」是中醫最基本的治療原則,中藥處方如是,針灸手法亦如是,這就是中醫追求「以平為期」的手段,我們知道中醫學的理念是平衡健康論,正如我們人體的經絡分布一樣,前後左右上下無不形成整體平衡,一旦失衡就可能出現疾病,因此我們的任務就是糾偏,在不平衡中求取平衡,就像走平衡木一樣。

但是我們在臨床發現,針灸醫生多以得氣為重,往往忽略了針刺補瀉手法的運用,有的人甚至認為多此一舉,只要得氣就行。當然得氣是針灸的基本功之一,不可或缺,但怎樣得氣是有講究的,是在補中得氣還是在瀉中得氣或是在平補平瀉中得氣,這就要依據疾病的性質決定了。辨證論治一直是中醫最基本的特色之一,放棄了還是中醫嗎?理法方葯(穴)一脈相承,這才是理論指導臨床,這也是匠與家的區別。中醫,不只是有經驗,經驗是在理論指導下的經驗,經驗上升為理論,而理論又指導臨床。

曾有一位患偏頭痛10餘年的患者,經多方治療效果不顯,而我們在給他針灸的時候,他有兩個感觸,一是以往的針灸醫生只是針刺頭面局部,所以當我們在他腿部和腳上取穴時,他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沒有針刺他的頭部腧穴?我們告訴他,這就是中醫的神妙之處,這叫上病治下,而頭痛治頭、腳痛治腳不是我們的主要治療方法。二是以往的針灸醫生針刺下去後就留著針,15分鐘便拔了,而我們針刺時是不斷用補瀉手法運針,即便患者有感覺了,仍然運針直至手下的感覺到了為止,然後每次留針1小時。

這個患者經過5次治療,自覺偏頭痛完全好了,後隨訪1年未見發作。臨床很多這樣的案例告訴我們,手法的使用絕對有效,萬不可便宜行事。針灸是一門注重全過程的治療方法,對針灸醫生要求很高,治療的每個環節都與臨床療效密切相關。北京中醫藥大學彭榮琛教授一再強調作為一名高明的針灸醫生必須得講究,講究的結果是儘快減輕病人的痛苦,儘可能縮短病程,盡量減輕病人的負擔。

近年來有幸多次與彭榮琛教授促膝交談,請教臨床診療細節,聆聽教誨,真正體會到了「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彭榮琛教授的嚴謹使他對每一個治療環節都做到恰到好處,他告訴我,就進針而言,從調動腧穴天人地三部之氣的角度,慢性病宜慢進針,急性病宜快進針;就行針的力度而言,根據臨床經驗,一般保持在0.5kg左右的力度為佳;就補瀉而言,不論何種手法,以補為重按輕提、瀉為重提輕按為法;就選穴原則而言,在定位的基礎上,以圍棋之圍法為原則,交叉取穴為宜,同時注意腧穴的賴針性;就針刺的頻率和行針次數而言,以生數和成數為依據,慢性病根據九宮圖臟腑方位的數字,以生數心2、肝3、脾5、肺4、腎1生數,成數則各加5為準則,急性病以氣行每秒3.2cm的速度計算行針時間,達到氣至病所為宜;等等。

總之,掌握要領是重要的,但臨床反覆實踐、逐漸積累經驗、不斷領悟總結更加重要,這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同一個病人,不同的人針刺,手法可能有差別;同樣的病,不同的病人,手法肯定不一樣,這就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的關係,因此,只有熟能生巧,瞭然於胸,才能得心應手。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針灸治強直性脊柱炎
針灸聚英?卷一上? ?手太陽小腸經
靈樞針灸黃曉晨治療糖尿病
針灸容有效剃除黃褐斑的措施
易醫針灸醫案(十九)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