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名人:馮友蘭

馮友蘭,上個世紀國學研究的一代宗師。他將中國傳統哲學的「辯名析理」同西方近代的邏輯分析結合起來,創立了「新理學」的哲學體系,其內容涉及行上學、心性論、境界學、人生哲學等,「六書紀貞元」,馮氏哲學開創了中國傳統哲學現代化的新局面,其人生境界說是「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馮友蘭對人生理想、人生哲學、人生覺解用哲學方法予以回答,對人的生存狀態和價值觀念作出超越,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而且具有思想啟迪作用。結合今天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對馮氏哲學的人生四境界進行深入闡釋,解讀其中蘊含的現代價值,審視現代文明給人生帶來的困惑,並從中汲取智慧和教訓,有利於當代社會的文明建設,同時又能為我們思考人生提供一面鏡子。

馮友蘭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他學術思想的轉型期。新中國成立後,馮友蘭放棄其新理學體系,接受馬克思主義,開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中國哲學史。著有《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二冊、《中國哲學史論文集》、《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四十年的回顧》和七卷本的《中國哲學史新編》等書。

現代新儒家馮友蘭

馮友蘭哲學家、哲學史家、教育家。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人。

1895年12月4日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少時在家中私塾讀書。1909年,考取開封中州公學。1912年進入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預科班。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文科哲學門。

1918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回到開封,任教於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和省立師範學校。受五四運動的影響,與朋友合辦刊物《心聲》,宣傳新文化。

1919年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學習西方哲學,1924年獲博士學位。

回國後,先後在河南中州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任教。

1946年赴美任薛文尼大學客座教授。1947年,任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同年被普林斯頓大學授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1948年回國,任清華大學教授、校務會議主席。1952年院系調整後,任北京大學教授,直至去世。還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評議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常務委員,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等職。

馮友蘭曾以「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總結自己一生的學術成就。他繼承和闡發了程朱理學的傳統,運用西方近現代哲學所取得的成就對中國傳統哲學進行發掘和闡述,在傳統的基礎上創建了新體系。

1923年夏,馮友蘭以《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又名《天人損益論》)或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4年寫成《人生哲學》,作為高中 教材之用,在這本書中,馮友蘭確立了其新實在主義的哲學信仰,並開始把新實在主義同程朱理學的結合。在燕京大學任教期間,馮友蘭講授中國哲學史,分別於 1931年、1934年完成《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後作為大學教材。

從1939年到1946年,馮友蘭連續出版《新理學》(1937)、《新世訓》(1940)、《新事論》(1940)、《新原人》 (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稱為「貞元之際所著書」。通過「貞元六書」,馮友蘭創立了新理學思想體系,使其成為中國 當時影響最大的哲學家。

20世紀40年代,用英文寫就《中國哲學簡史》,後有法、意、西、南、捷、日、朝、中文譯本。幾十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大學學習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

新中國成立後,馮友蘭放棄其新理學體系,接受馬克思主義,開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中國哲學史。1959年開始使用馬克思主義階級鬥爭學 說和唯物與唯心、辯證法與形而上學二分模式,著有《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二冊、《中國哲學史論文集》、《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 稿》、《四十年的回顧》和七卷本的《中國哲學史新編》等書。

「文革」開始,馮友蘭作為「反動學術權威」被打倒在地:受大字報批判、批鬥、抄家、封房、扣發工資、關「牛棚」。

1968年北大工宣隊落實毛澤東指示,允許其回家居住。

1974年,馮友蘭與周一良、魏建功等同被委為「清華北大兩校大批判組」(即「梁效」)顧問,寫作《對孔子的批判和對我過去的尊孔思想的自 我批判》、《復古與反覆古是兩條路線鬥爭》。1975年參加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並為主席團成員,發表《參加批林批孔一年來的思想收穫》、《談談批林批孔運動 對我的教育》,並結集為《論孔丘》出版。1976年寫作《孔老二的「撥」與走資派的「扭」》等文。

1977年至1979年,梁效成員被列為反革命集團成員,受到批判。馮友蘭受到批判,審訊,鬥爭,並指為「風派」典型。

1981年,以86歲高齡口述完成《三松堂自序》,1984年由三聯書店出版。在該書《自序》中自陳,過去三十年中「毫無實事求是之意,而有嘩眾取寵之心,不是立其誠,而是立其偽。」

1990年11月26日,馮友蘭在北京病逝,享年95歲。


推薦閱讀:

余文樂結婚了,你有什麼想說的?
名人名言集錦3
名人軼事==綜合版5

TAG:名人 | 馮友蘭 | 唐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