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湯牛腩 趣談川味的「鼎中之變」

清湯牛腩若丹  好多上海人以為清湯牛腩就是白煮牛腩,只不過煮時用小火,煮出來的牛腩湯清澈而已。不少飯店裡也是這樣做的。其實,真正的清湯牛腩工藝要求極高,食材非常講究,可以不誇張地說:清湯牛腩在上海已失傳了。

  清湯牛腩的精華就在於清湯,此湯應選用牛腩熬制6小時左右,熬出來的清湯,看上去清澈透明,上面還會飄浮些許牛油的油花,喝起來鮮美清甜,一點也不會口乾。  湯煲好後,便要將上好的牛腩投入在老火清湯中浸熟。所謂上好的牛腩,就是選擇牛腩中肉、油、肋比例分布最和諧的中段,香港人稱之為「坑腩」。這種牛腩肉質鮮紅,周圍有筋膜,煮後軟滑不柴。牛腩在牛骨湯中浸熟後,再用由近40種藥材熬制,將牛坑腩煨入味,最後用浸熟的牛腩的清湯作湯底,一碗清湯牛腩才算完成。  吃時將浸熟的牛腩橫切成薄片。據說最好的清湯牛腩厚度要切到1厘米以上,咬起來才不膩不柴,鮮甜味慢慢地析出,筋、肉、油混合,豐腴的口感讓人難以抗拒。特別要提醒的是,此處「浸」的方法,實際上是開著極小火的「煨」的方法。一些老字號的飯店,每天都要在湯鍋中加入新鮮牛骨,3天清一次骨,如此循環往複。趣談川味的「鼎中之變」

從久負盛名的粉蒸牛肉、陳皮牛肉、宮保雞丁、小煎雞、怪味雞等五例菜肴中不難看出,麻辣著稱的複合味不是單純麻辣的組合,而是多種味別的複合,無論什麼味道的菜肴一旦與麻辣為伍總能出挑。從廚師的角度而言,麻和辣都是單一的味別,「五味調和」的魅力不完全在於麻辣本身,在麻辣著稱的大旗下,先要弄清另外兩大味別——「荔枝味」和「酸辣味」很有必要。麻辣著稱的川菜,歷來有「兩江兩市」組成的說法。「兩市」不說也知,即成都和重慶,這兩個市,原本就是古代的「巴國」和「蜀國」。「兩江」是指合江和內江,按區域正好是各自的半壁江山,這兩大味別,作為川菜味別的支柱並不為過。酸辣「中和」於麻味,加上變化無窮的「荔枝味」相托,有如京劇的「場面」成了一台大戲,這才是川菜五味調和的魅力所在。  川菜的「荔枝味」

  川菜的「荔枝味」源自合江地區盛產的荔枝,「上口有些酸,回味有點甜」,這就為難廚師了,不知現今其種類是否加以改良?這種味道應用於烹調是很玄的。烹調中的酸甜味之複合,原來就很難,屬糖醋味別,業內有本色糖醋、沙司糖醋、山楂糖醋、紅曲汁加辣醬油的糖醋,也有醋重於糖的「醋溜」……川菜大多以麻辣「中和」,其中辣酸甜三者的比例「流派」紛呈的爭議很大,最典型的要數「考核菜」的魚香肉絲。「無魚勝有魚」,成都派通常用「香辣酸鮮,略帶甜味」定調,重慶派以三者平衡為「格」,並反覆強調「誰也不能超越誰」。先酸後甜的「荔枝味」在烹調中不單純是多醋少糖的比例,這其中還涉及「重在火候」的「出手」,尤其是「千鈞一髮」的炒菜,有如足球射門的「臨門一腳」,需建樹於味的醇正。廚師燒菜通常運用「淋醋」技巧和「出鍋及時」的行話,也是把握酸甜的竅門。先酸後甜的「荔枝味」,「中和」於「麻辣酸甜香」的菜肴之中,業內又有「大荔枝味」和「小荔枝味」的分寸把握。大到什麼程度?少到多少劑量?用於什麼菜?誰也不肯輕易明說,含蓄的背後還有「放糖不吃甜,放醋不吃醋」的妙招行話。著名的合川肉片,原稱「鍋巴肉片」,可謂「荔枝味」的代表作,以泡椒「中和」於酸甜?曾鬧過笑話。上世紀六十年代,上海派了一隊老廚入川學習,見了色光紅亮的合川肉片搬了回來,並作了展示彙報,一家飯店批發就「掛牌唱戲」正巧遇到四川來的旅客,點菜上桌,嘗了味即刻找廚師長:「我們四川的不辣菜怎麼你們上海燒成辣菜了?」且不知泡椒的辣味,川廚定格為「酸香辣」。上海川廚配菜時,因泡椒咸辣用量很少,配菜和燒菜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大凡配有泡椒的菜,烹制時以辣菜論處,難怪客人「反毛腔」。這就是「一菜一格」的「格」,由此思來,「百菜百味」不是吹的。成為「合川」系列的合川虎皮蛋、合川松花肉、合川菊花魚等,「酸甜微辣」風味另有一功。  川菜的「酸辣味」

  內江地區的酸辣味是出了名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四川名廚舉辦了一次大型的表演活動。正巧,北京飯店的「交椅」川廚白雲亭大師回鄉探親,免不了要露一手,後來者往往會碰到複合味的名菜被捷足先登地挑選完的難題。因為他是江津人氏,出其不意地製作了一道「江津魚米」的創新菜,成為佳話。川菜的酸辣名餚雖說都是口味「醇濃」的複合味,從味覺上來講,仍然可以為「清鮮見長」之列。如:醋辣魚翅、酸辣魚唇、鮮酸魷魚脯、酸辣海參鍋巴等,製作這些菜肴現今大多使用「清湯」,即使老法的「白湯」(又名「奶湯」)製作,因調味料使用的是胡椒面加米醋予以烹調。味覺清鮮具濃香,也是納入「清鮮」之列,這就是烹調中所云的「和醇」。著名的酸辣湯和宮保雞丁、麻婆豆腐、貴妃雞,香酥鴨等齊名,為譽滿全球的「國菜」。川菜的酸辣湯,源自於家常的「沖菜湯」,此菜「焙制」而就,切絲燒湯能產生自然的鮮酸味,配胡椒面的香辣,具有醒酒開胃的功效。上海川菜的酸辣湯素以「海派」著稱,用料講究、風格細膩,以豆腐絲,雞鴨血絲為主要原料,配以海參絲、雞絲、肉絲,筍絲、香菇絲、火腿絲、雞蛋、蔥花等。烹制的關鍵難度需掌握「滾而不沸」的火候,豆腐絲不能燒斷,肉絲不結塊而且要起到「清湯」的作用,雞蛋打碎採用「半離火」「飄勻」繼而「上火」推浮起花,燒就後倒入預製的胡椒面、米醋和蔥花的盛器內調和後撒火腿絲,即成色彩艷麗,香氣誘人,為廚師入門考核的教學菜,很是經典。酸辣的爆炒類菜肴很多,最具代表的要數酸辣魷魚卷和醋溜蓮花白,前者豆辣醬、胡椒面為香辣,後者干辣椒為辣,二者都要藉助於「荔枝味」,後者甚至還加點麻,列入麻辣行列也未嘗不可,再寫下去又要兜圈了。

  「麻辣」「荔枝」「酸辣」這三大味別其本身就是複合味,這三味,通常是「強強聯手」互為借鑒運用而「出花頭」,使川菜味別變化無窮。這或許就是川菜味別的魅力所在,也是「龍門陣」的魅力所在。除三大味別之外的紅油和椒麻,二味別可謂川味的門面,加上單打獨鬥的薑汁味、蒜泥味、甜醬味、乳汁味、咖喱味、蚝油味、芥末味、蔥油味、茶香味、干椒的「糊辣味」、干椒末的「脂香辣味」、泡椒的「酸香辣味」、糟辣椒的「酒香辣味」、鮮辣椒的「清香辣味」和豆板醬的「醬香辣味」名曰「家常辣味」等。如果再繁複地將魚香味、宮保味、陳皮味、豆板味、冬菜味、茶香味、煙熏味、辣子味、干燒味、麻婆味、回鍋味等羅列起來,加入川味的「交響樂隊」,這就無止境了。


推薦閱讀:

貴妃牛腩的做法
讓人垂涎欲滴的西紅柿燉牛腩
#暖暖的胃道#西紅柿牛腩怎麼燉才能讓牛腩好嚼不老?
蘿蔔牛腩煲才是冬日裡的暖寶寶

TAG:牛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