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戴望云:古人七夕玩些啥?

農曆七月初七,傳統佳節「七夕」,傳說中這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當你看到某網站「下載新聞客戶端、七夕曬愛送傑士邦」這樣的廣告,或許會心裡笑笑,想著中國的情人節嘛自然這般。然而,一大票民俗學家卻在不解風情地高呼:七夕節不是情人節,七夕節是「女兒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七夕節最初是一個女子的節日毫無疑問,七夕節是與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關聯的,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是這個節日的價值所在之一。但七夕的本源並非「愛情」。節日是生活的特殊時間節點,它首先是一個時間概念,最初是來自古人對時序變換的感受。七夕節所在的農曆七月,《夏小正》中說「初昏, 織女正東向」,這個時候的黃昏,抬頭可以望見夜空中銀河貫穿南北,織女星散發著美麗的光輝,朝向銀河東岸的牽牛星——這是天上。而在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夏已末,秋將至,女子們要開始搖動紡車,織布制衣了。就這樣,天上的星星被遙想成了人間女子的保護神和寄託心愿的所在。織女的意象在這個迎向秋天的時間段凝固了下來,關於她的想像,她那些巧慧特質,以及與牛郎相互牽絆的故事也由此展開。對織女的崇拜最終落在了七月七,這個時間對於古時的女性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孔雀東南飛》中云:「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初七是婦女們相聚嬉戲的日子。而按照陰陽術數之說,單數屬陽,七月七這樣的陽月陽日相重的日子被古人認為是陽氣大盛的,需要有陰氣來調和補充,這便給了婦女們在七月七參與遊樂、祭祀、社交等各種社會活動的契機。於是,一個屬於女性的特殊時間點,與寄託著女性「巧智」之思的織女意象相結合,七夕節的風俗活動由此衍生髮展。

丁觀鵬(清代畫家)所繪的乞巧圖七夕夜祭拜織女的習俗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這是一個類似今日「姐妹淘」的小型聚會,參加者是少婦少女們,並無男性參加。她們在月下焚香禮拜被稱為「七姐」的織女,許下心愿,然後吃吃瓜果、聊聊私房話。在七夕節的節俗活動中,織女是核心形象;而短暫脫離出日常生活、享受著同性小團體私密空間的女子們,是節日的絕對主角。所以,把七夕稱為「女兒節」,是毫不過分的。七夕節俗活動的核心:乞巧七夕節是女子們的節日,其節俗活動有個關鍵詞,就是「乞巧」,即乞求心靈手巧。

穿針乞巧於是這個節日里少不了巧手女子平日里常用的「針」。「穿針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的記載,也就是七夕月下比賽用絲線穿針,這「開襟樓」是專門為七夕拜仙、乞巧搭建的樓台,裝飾五彩。用七孔針是為了穿針的難度,後世又發展為難度更甚的九尾針。

喜蛛應巧「喜蛛應巧」之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南朝時的做法如《荊楚歲時記》中所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此處的「喜子」為小蜘蛛。唐代時,皇宮中也十分盛行這種習俗,做法略有不同,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當時的七夕夜,宮女們要「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投針驗巧還有「投針驗巧」。這是「穿針乞巧」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帝京景物略》中載有「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的做法:七月七日正午,女孩將一碗水放在太陽下暴晒,過一會兒,水面生膜,將繡花針輕投水中,針會浮著,此時就看水底的針影像什麼。如果針影像雲朵、花卉、鳥獸,就說明女孩「得巧」;如果針影粗如棒槌或細得像絲,就說明女孩「得拙」了。有趣的是,也有一些地方,投的不是針,而是自製的豆芽,當然,這用來驗智巧的「豆芽」,要叫做「巧芽」了。

染指甲有些七夕習俗在「乞巧」之上還有「乞美」的內容。我國多地舊俗在七夕用鳳仙花搗成汁染紅指甲,說是可使手指靈活,紡織時手指不抽筋。染指甲這個習俗,除了「乞手巧」的含義,當然還是為了美麗。同樣,七夕日用槿樹液洗頭髮、以及用臉盆接七夕夜露水抹在眼上和手上的風俗,也寓意著「巧上加美」的祈願。而姑娘們說七夕夜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則更是充滿了對於「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溫柔想像:女兒家的心事,柔軟又美麗。

磨喝樂盛行於宋元時期的七夕節玩磨喝樂的習俗則是關於「乞子」的。磨喝樂,又稱魔合羅、摩呵羅等,音譯自佛經中的梵語神名,是民間七夕節的玩物,即小泥偶,多是嗔眉笑眼、手持蓮葉蓮花的男童形象。磨喝樂被視為「巧兒」,供兒童把玩遊戲;也可以在七夕時供奉起來,傳達婦女們「宜男」的心愿。「捏塑彩畫一團泥,妝點金珠配華衣;小兒把玩得笑樂,少婦供養盼良嗣」,正是關於七夕節物磨喝樂的寫照。

巧果至於吃什麼的問題,對節日來說似乎總是要緊事兒一樁。巧果是七夕的應節食品,比較常見的是用糯米粉或麵粉加糖,揉剪成長條小薄片,入油鍋炸制而成,入口鬆脆,還有灑在上面的芝麻香味。這種巧果是彎扭的形狀,以「七曲八彎」來寓「巧」之意。而除了這種類型以外,巧果的其他形制也很豐富,手巧的女子,自己製作巧果時,會捏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或寄託了自己美好心愿的花樣。其實,不管是「乞巧」,還是「乞美」,抑或「乞子」,都是為了婚姻家庭生活的如意美滿。正如《乞巧歌》中所唱:「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傳統社會中屬於婦女的天地並不大,要在有限的空間里經營出自己的幸福,也許真要像巧果所象徵的那樣,有一顆七曲八彎的玲瓏心。現代的七夕情人節:商業化的推動七夕,從「乞巧節」演變為「中國情人節」,大約是本世紀以來發生的事情。本土已有的節日體系中本無情人節,而西方傳入的聖瓦倫丁節填補了這一空白,其玫瑰花、巧克力、燭光晚餐的過節方式浪漫氣息十足,受到了追求時尚的城市年輕人的喜愛,並逐漸風行。而與之相應,出於民族的自尊與文化的自覺,本土似乎也需要一個情人節,於是傳統節日七夕的情愛要素被發現和發掘,已經在西方情人節中嘗到了利益甜頭的商家也大力推動之,就這樣,七月初七的七夕就發展演變為了與「2.14」相抗衡的「中國情人節」。在這個過程中,被迫分離卻始終相望相守的牛郎織女故事得到反覆講述,他們成為了忠貞愛情的代表;白居易的《長恨歌》、秦觀的《鵲橋仙》得到反覆吟詠,「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成為了七夕節深情而雋永的告白。人們在這個過程中接受了商家運用西方情人節過節模式和中國七夕節文化元素、推出的各種針對「有情人」的商品和服務,參加相親交友等以愛情為主題的活動也儼然成為了七夕節的「新民俗」。自然而然地,「中國情人節」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從乞巧主題到愛情主題,這是消費時代對一個古老節日的意義添加與再造,正如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曾指出的那樣:傳統,是可以被發明的。然而,「乞巧」的七夕節與「愛情」的七夕節是相違悖的嗎?並不全然。且不提舊時的「乞巧」之中本身就包含有對姻緣美滿的願望,我想說的是:一個擁有一顆七曲八彎玲瓏心的女子,必是美麗而智慧的,無論身處什麼時代,也必能贏得愛情、守住婚姻、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不是么?澎湃新聞標題:《民俗學家發聲了:七夕不是「中國情人節」,古人七夕玩些啥?》

(2015-08-20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戴望雲 / 華東師範大學民俗研究所)


推薦閱讀:

七夕送禮| TEK邀你0元領取價值2599吸塵器
七夕送芒果,餘生陪你一起過
不要再被騙了,七夕真的不是情人節!
七夕節祝大家玩得開心玩得盡興!我就講個故事而已
本周知乎十大熱門問題丨你收到最奇葩的禮物是什麼?

TAG:古人 | 七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