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財商的四大對策
「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了。每到這時候,家長們總是把文具、服飾、圖書等作為兒童節首選禮物,而在孩子財商教育上卻未能給予足夠重視。根據招商銀行最新的調查,超過九成的學生在財商上存在缺失,集中表現為財盲族、懶惰族、溫室族、月光族四類財商失衡情況。今年的兒童節家長們不妨從孩子財商教育著手,送一份能培養孩子財商的禮物,幫助孩子走好未來的財富人生。
對策一培養孩子儲蓄意識
對應類型:財盲族
特徵:欠缺理財知識,把父母當成「提款機」
「你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嗎?」有媒體曾對小學生做過小調查,結果小學生們的回答五花八門:「錢是從媽媽的錢包里來的」、「從家裡的抽屜中來的」、「從銀行里來的」、「從銀行卡里來的」,大多數的小學生對「錢從哪裡來」沒有概念,只有極少數學生回答「錢是通過爸爸媽媽辛苦工作賺來的」。也許有人覺得小學生還小,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會明白,有這種觀點的家長就大錯特錯了。招商銀行對大學生的財商調查顯示,雖然大學生普遍認知錢是父母工作所得,但對金錢來之不易卻沒有太多體會,往往將父母當成「提款機」。
「孩子真是沒有錢財來之不易的意識,出去玩看什麼都想要。就拿孩子的書包來說,家裡都閑置十來個了,用幾天就想換個新的。」趙女士的兒子目前讀小學三年級,經常纏著她去買零食、文具、娛樂用品等,讓趙女士煩惱不已。
因此,讓孩子真正認識錢、知曉金錢的來之不易、懂得它的價值和功用,是兒童財商教育最為重要的一步。因此,家長有必要採取循序善誘的方式向孩子描繪出「錢」的概念與用途。比如五角的硬幣雖然金燦燦,但個頭比銀色的一元硬幣小,而且也不如它值錢;湊齊一定數量的1元硬幣,就可以換來喜歡的玩具;其實除了買玩具,家長也可引導孩子把硬幣存到錢罐中,做更有意義的事等等。這些做法不僅能幫助孩子辨別錢的大小、多少和用途,還有助於初步培養他們的儲蓄意識。另外,在引導孩子正確認識金錢的同時,家長們也有必要帶著孩子多看理財書籍、多學理財知識,為孩子今後的個人理財打下理論基礎。
對策二讓孩子體會理財能增加財富
對應類型:懶惰族
特徵:認同理財,卻缺乏相應的理財行為
「我的孩子有了基本理財意識,去年讓我給他開了張銀行卡,說是要把壓歲錢存進去。沒想到開了卡後,孩子卻將其拋之腦後,今年過年的好幾千元壓歲錢一分錢也沒存進去,沒幾個月都給花完了。」王女士的孩子已經上初中了,當孩子主動要求辦理銀行卡時,她著實高興了許久,這意味著孩子有了主動理財的意識。不過,讓王女士失望的是,原以為孩子會把壓歲錢存到銀行卡裡面,孩子卻把壓歲錢全部用於豐富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數千元的壓歲錢一部分換回一大堆自己喜歡的物品,比如限量版球服、正版卡通書籍和影碟;另外一部分則用來同學聚會,吃飯、看電影、唱卡拉ok什麼的。「我問孩子怎麼不把壓歲錢存下來,孩子一拍腦門說:『忘了開了個銀行卡,不知不覺就把壓歲錢花完了,明年春節的壓歲錢一定存一部分到銀行卡裡面。』」
對此,理財師分析認為,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到了初高中,他們雖然對金錢有了一定認識,但理財意識仍然處在懵懂期,多數還只是停留在「意願階段」,還不能付諸行動。王女士為孩子辦理了銀行卡,讓孩子定期存錢,這是培養孩子財商的重要一步。但家長僅僅把理財工具提供給孩子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引導,建議從三方面實施:首先,讓孩子意識到,他們可以有零花錢,但需要適當打理;其次,用自己的零花錢,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比如零食、學慣用品等,但需要適度;再次,告訴他們利息的概念,並領他們到銀行,將銀行儲蓄的方法、種類、利率等知識逐漸教授給孩子。還可以讓他們算算利息,使孩子意識到定期存錢就能增加財富,培養孩子簡單的金融知識。對策三引導孩子選擇穩健理財產品
對應類型:溫室族
特徵:缺乏理財風險意識
上一波牛市,市民炒股熱情得到極大激發,出現全民炒股的盛況,就連一些大學生也涉入其中。「2007年,孩子上了大學,看著有同學炒股,便也問我要了1萬元錢,想到股市搏擊一番。當時我想讓孩子嘗試一下股市投資,也許能養成孩子的投資習慣,對孩子未來成長有利,便答應了孩子的請求。」市民萬先生向記者表示,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吃、穿、用樣樣不缺,物質生活基本不用愁,有必要培養孩子的財商素質。
萬先生說,起初股市上漲,他的孩子在股市上也賺了一些小錢。不過,股市在2008年開始大幅下挫,虧損自然難以避免,給孩子的1萬元錢到2008年年底只剩下3000元。「看得出來,孩子的投資的信心受到很大打擊,賺錢時,孩子回家張口閉口都是股市;虧錢後,孩子對股市失去了興趣,有時主動找他分析股市都得不到回應。」通過這次投資經歷,萬先生覺得自己在引導孩子理財上過於激進,沒有讓孩子體會到投資理財的風險所在。「通過這次投資教訓,我覺得股市並不適合欠缺投資技能的人,尤其是還沒有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一族,他們在父母庇護下成長,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生活、工作以及理財上的風險他們往往沒有機會去體驗,過於激進往往會引發不良後果。」
對此,專家認為,未成年人身體和思維都處於發育的階段,這個時期孩子的價值觀正逐漸形成,家長引導孩子理財,在做好保障的同時,最好選取一些穩健類的理財產品,對孩子理財觀形成潛移默化的作用,過於激進並不可取。有三類理財產品,較為適合未成年人去嘗試:其一,銀行理財,穩健類的理財產品適合孩子教育金的累積。其二,基金定投,小額投入既攢錢又能形成持續理財意識。定期定額投資,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可以均衡成本,化解投資中的風險。現在已經有很多的父母將基金定投作為積累孩子教育金的一種方式,每月投資金額幾百、上千元不等。其三,保險理財,化解風險防患於未然。未成年人好奇心強,自制能力差,活潑好動,發生意外的可能性較大,如交通事故、溺水、觸電等,家長們可以考慮為孩子準備相應的保險,既能為孩子提供充足的保障,還能養成孩子的風險保障意識。
對策四讓孩子養成記賬習慣
對應類型:月光族
特徵:零花錢、生活費入不敷出
月光族,最早是用來形容花錢無節制的白領,其實,在學生中也存在「月光族」。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抱怨零花錢、生活費不夠用在學生中普遍存在。市民丁女士的兒子目前讀小學四年級,每周50元的零花錢根本不夠孩子花,找她要個十元二十元是常有的事,不給,孩子就去爺爺奶奶那裡索要。
蔡女士也遇到與丁女士類似的情況,她的孩子已經上了大學,每月1000元的生活費竟然不夠孩子用。「我原以為學校的伙食費貴,還特意在出差路過時去看了看,發現每天20元的伙食費足夠。一番詢問下來,孩子說同學間時常有聚會,經常湊份子出去玩,花在上網、遊戲上的錢也不是小數。」蔡女士無奈的說,孩子的衣服鞋帽、電腦等用品每逢開學時都會去提前置辦,孩子在學校只需買些洗漱用品就可以了。雖然現在物價高漲,但她覺得1000元足夠孩子在校期間的花費了,「現在我都會多給孩子幾百元生活費,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能等孩子慢慢懂事了自己去調整」。
面對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家長們究竟該如何去應對?專家表示,在生活中,父母們應當引導子女養成合理安排開支的習慣。家長們可以以周或是半個月為單位,一次性給孩子們一定額度的零花錢,讓他們自己來掌控這筆錢的花銷,並做好日常開支記賬。如果花銷超支,應引導孩子去找尋原因,並予以改善。孩子們在這樣的鍛煉中,就會逐漸地意識到規劃的重要性,逐步培養孩子預算及規劃的好習慣。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亂花錢,會「剝奪」孩子們掌控錢的機會,這樣做存在一定弊端,最好謹慎為之。比如孩子們過年時得到的壓歲錢,家長們也許會說:「壓歲錢由父母來幫你保管」,全數地將壓歲錢收回去。這樣下來,孩子們就會因此養成要花錢就伸手,一有錢就趕快花光的習慣,而缺乏對消費的規劃意識。
推薦閱讀:
※孩子快生了,丈夫該不該進產房陪著孕婦?
※這7句經典屁話,你對孩子說過幾句?
※讓孩子成功的一句話!
※梁老師專欄|你對孩子的是愛還是溺愛?很多人第一條就中了!
※快樂的家長才會有快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