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養生(七)
第七法訣.翕聚祖氣
意守丹田,精思抱一(按:「一」指「道」,也就是丹田),就是最完全的功法。
腎間動氣聚合起來,就可以使元神、元氣匯同。
「坎戊」、「離已」像日月合璧(按:八卦中的「坎」、「離」二卦,據《京房易傳》「納甲法」,把天干配八卦,「坎」為戊,「離」為已,丹術家用來指元氣、元神)。
龍虎(按:即元神、元氣)二體在光輝中(按:指內丹煉成時,出現的光輝)升華。
意守丹田,精思抱一,就是日月(按:指元神、元氣)結合的功用。「離已」就是太陽的光華(按:指元神),「坎戊」就是月亮的精華(按:指元氣),它們就是龍、虎二氣。天地的精華交結,日月的光輝相映(按:天地、日月、即陰、陽,也就是元神、元氣)的時候,都在丹田中盤旋,成為原始天然的精華(按:實際是指丹田中的元神、元氣),就是煉丹的大葯。這也就是精、氣、神聚在一起,三家相互見面,四相(按:指氣功調整氣息的四種狀態,即風、氣、息、喘)匯合,歸併為一,心意皆空,自身和外物都不存在了,丹田之前的真氣就像這個圓圈○(按:詳下文),儒家叫作太極,道家叫作金丹,佛家叫作圓覺(按:三者都是「內丹」的異名)。這三種名稱都來源於兩個法則,就是先天(按:指腎間動氣之前,或本自父母的精血及胎兒未泄露精氣神的狀態。「後天」則反之)的「乾、坤」,後天的「坎、離」,這不就是四個陰陽了嗎?(按:「乾」為純陽、為父,「坤」為純陰、為母,所以屬於先天。「坎」為陰中陽、為中男,「離」為陽中陰、為中女,是由「乾、坤」變化而來的,所以屬於後天,合計就成四個陰陽,實際指先後天元神、元氣)
這本書的第一卷到第四卷,是闡述「下手法」;到第八卷,是闡述「轉手法」。因為要使命根堅固,首先必須還精補腦(腎間動氣補養上丹田)。要把功夫一節一節地詳細理解,心中完全明了,才可以煉功。即使有真正的天機(按:一說指丹田),也不能夠一下子辦成,總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夠奪得天地自然的機緣,才能得到真正的藥物。上陽子說:「拜師求教雖然由自己做主,但是想獲得大葯就不能自主了。」倘若平時煉功不純,又不熟練,碰到機緣也會茫然,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就是勉強把不理解當作理解了的過錯。倘若不等待自然機緣到來,而是加緊煉功,並且以苦為樂,非但沒有益處,而且會有大害。學習煉功的人一定要小心啊!只有煉到了滿面紅光,在此以後再去採取藥物[採藥的時候]。應當用周天的火候(按:指一晝夜用心、腎、膀胱火)去鍛煉,一定要使藥物都化為氣。精、氣圓滿充足了以後,自己的元神、元氣就會融合為一。這就是因為每次鍛煉時都用了周天真火,那麼先天的精、氣、神就會歸而為一,立刻就會覺得發生了這個圓圈○,彷彿白日當空,出現在自己眼前,這就是前六步煉功的方法。
完全用自身的精氣,按照法則鍛煉獲得的,叫作玄關。這個玄關,就是最深奧、最微妙的機關,就是人體中的太極(按:太極本指天地未形成之前的混沌一氣,丹術家對人體中的太極,解釋不一,見下文)。《經》上說:「這個孔竅正在「乾」的上面(按:「乾」在人體中象徵的部位有頭、肺、大腸等,根據文意似指大腸。以下各卦的象徵部位也依照此例),「坤」(按:指脾)的下面,「震」(指肝)的右邊(按:古人以右為西),「兌」(按:指肺)的左邊(按:古人以左為東)。八脈(按:文意似說奇經八脈,即陽維、陰維、陽蹺、陰蹺、沖、督、任、帶八脈。文中與九竅連稱,八脈就包括正經十二脈)、九竅(按:指眼、耳、鼻各二竅和口、尿道、肛門)都空懸在這個孔穴上,也就是我們自身天地正中的地方。」邱祖說:「只在人體上摸索尋找就不對了,但又不能離開人體向外面尋找。當契機出現的時候,才形成孔竅;契機消失的時候,又涉渺茫不在了。」《性命圭旨》中說:「空空洞洞,無邊無涯就是玄竅,明白這個道理,不刻意去追求,才是功夫。靜到了極點,玄關就出現了;如果還存在著一絲念頭,就屬於後天了,玄關就會忽然消失了,一無所有。倘若還要苦苦刻意追求,就完全得不到,這是因為顯露成為具體的色彩形象了(按:即不是虛靜混沌的狀態)。」我的師傅瞭然、了空向我傳授時說:「這個玄關就是前六步所採取的精、氣、神,融合歸納到丹田這個地方,才出現這個玄關,這是先天真自然的真氣,才成為這個圓圈○。」我的親哥哥魁一子說:「精、氣、神充足了,就上升發出真性的光輝,就是自然的智慧(按:指不刻意追求形成的智慧。這裡比喻內丹)。」
我的體會是:眼前出現了明星或者電光,都是獲得玄關的預兆。玄關在虛空之中,出現在丹田的前面,是純粹的氣,也就是我自己本來的面目,就是一片空虛,所以說先天純粹的氣,是從虛無中來的。只有感覺到玄關忽然活動,開始離去以後,自己才可以收聚這腎間動氣,納入我腹中的丹田。
真氣往來跳動,嘴裡感到無比清香,就是證明。但是不應該一感覺到就收聚,否則頭部就會受到激烈刺激,十分痛苦,真是自尋煩惱。虛空就是混沌已經分開出陰陽,就是《易經》所說的「乾一」(按:儒家認為「乾」具有一、元的作用,萬物依靠「乾」產生)。儒家稱這為「一貫」,道家稱為守一,佛家稱為歸一,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所謂「一貫」,就是用「一」(按:指道),貫穿始終。所謂「守一」,就是意守丹田。所謂「歸一」,就是一切都歸納其中。所以把腎間動氣納入腹內,就是丹經上說的:「做到這一點,就大功告成了。」
玄元子劉希元問道:「師傅說玄關就是這個圓圈○,而一切法則、儒、道、佛三教融合為一,也是這個圓圈○,請問歸於「一」有什麼理由呢?煉完以後,有什麼功效呢?對於我的身體有什麼益處呢?」
千峰老人回答說:「這個圓圈○是前六步功法的最大功用,煉成這個先天祖氣,是精、氣、神上升的光華,出現在丹田的前面,沒有辦法稱呼它,勉強把它叫作「道」。倘若不了解丹田的功能,就不會產生腎間動氣。不知道丹田修鍊的途徑,也不會產生這種氣。不會下手採集藥物,精子不會化成真正的腎間動氣,更不能升入頭部。倘若不會讓八脈通暢,那麼真氣就不能運行。不懂得四相(按:指調整呼息的四種狀態,即風、氣、息、喘)結合的方法,真正的腎間動氣就不能夠聚合。不掌握進陽火、退陰符的要領,真正的祖氣就不能發光。這就是先天純粹的祖氣融合歸納在一起,勉強把它畫成圖形就是圓圈○,這就是先天的真性,是精、氣、神聚合發出的真性光芒,匯聚在丹田前面,有了它,人就能活,沒有它,人就會死。因為人的身體包蘊著氣,而氣又包蘊著靈丹,所以氣離開身體,人就會死;氣散掉了,靈丹就沒有依靠存在的處所,成為聾子的耳朵,不起作用了。至於儒、道、佛三教歸於一統,圖象中的這個圓圈○,正是第七步聚集祖氣的法訣,也就是意守、精思抱一的功夫。
所謂聚集,就是看到靈光發散,背誦日月(指雙眼)合併的口訣,從前已經鍛煉好的精、氣、神的氣,就上升到丹田的前面,過了一陣子,靈光發散,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了。再次見到靈光,仍然同前面一樣,潔白得沒有一點雜色。倘若不掌握聚集的方法,只能使它自行飛散,當面錯過,坐失天賜良機,使前功盡棄,未免太可惜了。
倘若能夠使金公(金公二字並為一字,即「鉛」的異體字,指元神)木母(指汞,即元氣)融合,日月(指雙眼)歸併在一起,兩眼的眼珠似乎進入鼻心,這是迴光返照。能夠照見真氣的光芒,在丹田前邊盤旋,這樣就自然會集聚祖氣,不會讓它散開。愈聚,光愈圓,聚到成為圓圓陀陀的時候,就是元神、元氣融合的時候(戊,即前文的「坎戊」。已,即前文的「離已」。戊、已在五行中都屬於土,所以原文稱「二土」。龍、虎已見前文)。內丹就煉成了。「坎」、「離」交合,天地就安泰了(八卦中「坎」卦的符號是上下兩個陰爻,中間一個陽爻。「離」卦正相反。如果將「坎」、「離」二卦中間陰陽二爻互換,就變成「乾」、「坤」二卦,即丹術家所謂「乾坤再造」。倘若把「坤」卦三爻放在上面,「乾」卦的三爻放在下面,就稱為六十四卦的《泰》卦,原文的「泰」即指此意。其含義即元神、元氣結合後,內丹煉成),龍虎交結,戊已二土就融合在一起。戊已合為一體,元神、元氣(原文的「四象」,是借用《易經》的說法來比喻神、氣;又用鬼、蛇、龍、虎來博喻,所以就成為四象了)在丹田裡會合,內丹就產生了。《易經》上說:「天地陰陽之氣聚合,萬物就化育產生了。」男女做愛,就化生了人的交結之道;天地用陰陽交結而產生了萬物;煉丹之道是用元神、元氣融合而產生內丹。內丹產生以後,丹藥很嫩,一定會飛走,沒有辦法制止。得到師傅要訣的人,就能夠收為己有,化成金液大丹(指化成津液),送回下丹田。」
玄元子劉希元問道:「大葯是什麼?怎麼才能化為金液?怎麼才能送回下丹田裡去?」
千峰老人回答說:「大葯分成內外兩種,從而產生純正的光芒。一定要元神、元氣融合,日月合一,時間長了,像甘露一樣的津液才能凝聚降落。會採藥的才能採取金液,不會採藥的只能得到玉液。所謂送回下丹田,就是運用集聚的法訣。你把前六步煉的功夫合而為一,才能使先天純粹的靈光出現。真氣發揮到外面就產生光,光還嫩弱,就恍恍惚惚不能在丹田裡安定。入靜到了極點,靈光就會出現,開始小,逐漸擴大,然後又消失了。倘若從大變小了,或者見到三光(本指日、月、星,這裡比喻精、氣、神)都可以認為是精氣不充足的表現。倘若忽然靈光向上或向下走,眼睛不要隨光轉動,要趕緊集聚收回,由自己存儲。要將心意定住,按照眼睛的部位轉動,下方為『子』位,左方為『卯』位,上方為『午』位,右方為『酉』位,最後回到『子』位。轉完以後,閉上眼睛,這時嘴裡已經充滿了津液,心神意念把這運轉的先天純粹之氣向下一送,津液隨著真氣,送到丹田,這就叫送回下丹田牢牢地封結實。以後每當入定的時候以前的光芒沒出現,那並不是煉錯了,應當再考慮一下,一定能夠獲得要領。如果津液送進丹田,肚子響得像雷鳴一樣,就把雙眼合併,內視丹田,以前消失的光芒會重新出現,這就是集聚祖氣的方法。」
張紫陽說:『既然把元神、元氣二物驅進運氣的周天通道,怎麼能讓金丹不產生呢?』就是這個意思。
呂純陽祖師說:『元神、元氣二物會合的時候,就是丹道的根本,五行真氣(丹術家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分配五臟)各得其所,進入完全不受干擾(指入定)的境界,內丹就產生了(得丹名,就是丹得到命名,即產生)。』也是這個意思。我的師傅了空說:『元神、元氣不是一天就可以煉好的,要趕快用集聚的方法收藏起來。』我親哥哥魁一子說:『集聚祖氣到丹田前面,旋轉收進到丹田裡面。』順一子說:『人有兩個身體,一個是有形象的肉身(色身,佛家指有質礙之身,即肉身),一個是沒有無形象的得道之身。』
肉身,就是自己的身體,是父母遺傳給我們的肉體。得道之身,就是經過前面六個步驟煉出來的先天純粹的氣,成為自己的真性。玄關就是從丹田產生先天純粹的氣,產生這個圓圈○,就是我們自己的真性。修道煉丹的人就應該從這個真性著手,修養成先天純陽之體,那麼丹田裡就會露出一點靈丹。形體依靠元神,形體就不會損壞;元神依靠元性,元神就不會消滅;所以認識了這個真性就一定能夠使它盡其自然地存在發展,以至於使『命』也這樣。因為這個圓圈,本體是虛空的,所以永遠不會壞滅,這就是我們的得道之身。凡是有形的東西,最終必將壞滅,各個教派稱為向教外不傳的要旨,視為機密的,就是這先天一點真正的陽氣。要知道,這一點真陽之氣,在有天地之前就產生了,在有萬物之前就產生了,它圓圓陀陀,光閃閃、凈光光,赤裸裸,一絲不掛,一塵不染,就是眼前這個圓圈○,是我們自己修鍊元神、元氣獲得的真性,並不是干坐著就能白白修鍊而得到的。」
玄朴子王安長問道:「師傅說的這個圓圈○,是不是父母還沒有生養自己以前的真面目呢?它是什麼樣子呢?」
千峰老人回答說:「這個圓圈,確實是來自誠篤地去實行元氣、元神雙重修鍊的真功,並且勤謹地實行,毫不懈怠,加緊練習,就不會得不到這慧光的。紅色的光圈是血玄關,等到出現了白光,才是純正的玄關。因為它沒頭沒尾,毫不變更,既不是『無』,也不是『有』,不是圓的,也不是方的,不盈餘,不欠缺,不減少,也不增多,沒有來,也沒有往,不湮滅,也不產生,沒有裡面,也沒有外面,不是黃的也不是紅的,不送也不迎,不白也不黃,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似乎有又似乎沒有,好像消失了又好像存在著。使用它就發揮作用,不用它就藏起來。出入沒有一定的時間,沒有人知道它在什麼地方。從古至今,獨立存在於天地之間,成為萬物的中心,是萬物不斷產生的元本,是一切化育之根。天地萬物,沒有不依靠它而產生成長的。能夠知道這個圓圈,就是認識了父母沒有生養我們自己之前的本來面目。這個圓圈是修鍊本身的精、氣、神,達到充分的程度就會上升,眼前呈現三星,稱作『三花聚頂』。再進一步,就立刻出現內丹真性的光輝,就叫作『五氣朝元』,這個光芒就是自己的真性(指元神)。由此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向上發展,就很能夠發揮創造化育的作用了,然後循序漸進,再煉元氣。元氣、元神二物會合併不困難,會合就達到了『性命雙修』的目的,這就是最重要的首先的法訣。自古至今,無論天資怎樣超過常人,即便舉一百而能知百,也絕不能靠自己領悟而掌握它,非經過真師的口傳心授,才能夠領會到它的玄妙,從沒有聽說有人從師傅那裡學到過,不經過前六個步驟的修鍊,而能成為聖仙佛的。所以我認為,秤過後才知道輕重,量過後才知道長短,獲得口訣以後才知道奧妙。修鍊內丹確實是人生最寶貴的,丹經上所說的都很簡單,非為但不是向普通人說的。
修鍊內丹的人,在煉己築基的時期,都要從第一步至第六步,親身體驗,證明了效應才行,沒有耐久的恆心的人會感到為難。愚笨的人,尚且能夠堅持修鍊,由此可見這並不是很難的事情。等到基礎打好了,就會增加無限快樂,而熱愛丹道的心情,比以前成倍增加,到了想停止也不能罷休的地步。而決非騙人的鬼話,使人痛苦的事,這是很明白的。人們都是經過學習才掌握知識,不存在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所以不應該自滿,而應當虛心求教。譬如古仙軒轅黃帝,憑他的智慧廣大通天,遇見廣成子,還同他論道七天七夜。又如,同黃帝並駕齊軀的邱祖師,滿腹經綸,博古通今,還需要經過馬丹陽的傳授,才明白丹道的。回想書上所說的:朝聞夕死,以及大道一語說清的這些名言,就是說,經過多年修鍊各種功夫,都會有成就,但是最需要的,還是這形神都化育的神妙之功。誰說不簡易呢?這並不是指初入門的人而說的。就拿入定來說吧,每日不都是同意識在鬥爭嗎,否則氣就不能下沉。總是心猿意馬靜不下來,就難以人定。元神、元氣不相融合,玄關就不會在眼前出現。倘若元神沒有到達它應有的境界,就不能說到『人心死而元神活』的地步。雖然聽到了某一步驟的法訣,卻沒有在修鍊中得到驗證,簡直就和沒有聽到一樣。這件真寶,就是我們自己的先天一點真氣。」純陽翁說:『一條長生的途徑,就近在眼前,很多傻瓜卻察覺不到。』劉海贍說:『人們不認識就在眼前的真理,直到死了也是白活了。』陳泥丸說:『[真道]就在眼前,人們卻視而不見。』佛家說:『整天就在自己對面,卻不認識它是什麼』道家說:『真理很近,人們卻向遠方去探求;事情很容易,人們從難處下手;終於棄明投暗,未免太迷惑了。』儒家說:『道理離人不遠,人們探求真理的觀念、方法不合適,反而使真理離人更遠,這樣的人得不到真理。』
這些說法,都是闡述玄關的。因為它沒有形象,所以能夠同天地萬物俱存。這個真氣是天地人間最大的寶貝,養生保命,都依靠這點真氣的存在。所以張三丰祖師說:『隔著肉體在精神上結交,這個道理很詳細,認識清楚,進行修鍊,什麼都是合適的。』所以天有了真氣便可以長遠存在,地有了真氣就能久久不衰,日月星辰有了真氣就能夠明亮,草木有了真氣就可以返青,白鶴有了真氣就可以懷胎,狐狸有了真氣就可以成仙,魚類有了真氣就可以化成巨龍,蚌(蛤蜊)有了真氣就能夠產生珍珠,蚊蟲有了真氣就可以一個冬天不吃也不死,蛇有了真氣能變成龜,麻雀有了真氣能變成蛤蜊,牛有了真氣能產生牛黃,狗有了真氣就能產生狗寶,人有了真氣就能夠長生不老。修道本來就是為了能夠獲得這個真氣,將來超凡入聖,就是靠著這真氣幫自己升天。這些都是因為它能主宰萬物,變化莫測。人能夠長生不老的原因,就是由於掌握了運用真氣的法訣。由此看來,畜牲還能活上千年,為什麼人不去探求長生不老術呢?[不這樣做,]就太愚蠢了!」
玄淳子宋清淳問道:「師傅說眼前真氣放出光輝,請問是人為的方法呢?還是聽任自然的方法呢?」
千峰老人回答說:「以前的聖人說:『聽任自然之中也無所不為,有所作為之中也要順從自然。』譬如天空之中,日月照耀,滋養的氣息降到世界,地面上的泥土產生了生機,這種無形的氣就是自然。春天萌生,夏天長大,秋天收穫,冬天貯藏,四季運行無窮無盡,這是由於獲得了天地的氣息,而生產出有形象的東西,這就是有所作為。請考慮一下,春天萌生,夏天生長,是什麼東西使它生長呢?馬上就知道,這是地氣使萬物生長。萬物都從泥土中長出來,但是剖開一看,裡面沒有沾上一點泥土。從而可以知道,這是天地之氣使萬物生長,這不問就可以知道。所以一切飲食、物品,都是由虛空的氣體變化而成的。學道的人也是這樣,自己的肉體沒有誕生的時候,是父母播下了種子。等到十個月,胞胎成熟了,呱地一聲,與母體的先天養氣就脫離了。生下來以後,嘴鼻同後天的地上的空氣接觸,就依靠後天呼吸的空氣來維持生命。這種空氣的保養到十六歲的時候,先天純真的種氣已經充足,男女結合就可以生育,這就是從『無』發展到『有』。而反方向發展就可以修仙成佛,這就是從『有』逆轉成『無』。」
玄極子王玉琮問道:「這種氣由什麼東西產生的呢?它有形象嗎?」
千峰老人回答說:「這種氣就是你每日的飲食,我們已經知道,在天地存在之前就有的真氣,所生成的飲食,吃到人們的胃裡以後,那些渣滓就順著肛門排泄出去,那些精華就化成津液,裡面有氣泡,是具有形象的。這些津液在全身運轉,又化為血液。又從眼運轉到全身,進入任脈的末端。血液逐漸變化成精子卵子,在春弦的時候(春天陽氣上升,脈勢如同弓弦有彈性。這裡指春情萌動、青春期),進入外腎,化成精子[卵子]流出來,就可以生兒育女,正在流出的半路之中,如果運用法訣使其逆回,就可以成仙成佛。這些精種就可以化成沒有形象的先天真氣,就是元氣。性質純粹,滾圓透明,沒有辦法形容,就是這個圓圈○。到了十六歲的時候,性成熟了,加以破壞,就留下後代。到了五、六十歲的時候,才開始修鍊,成效就慢一些。因為人的血氣已經衰弱,需要慢慢地添油,增強生命力,把以前消耗的先天元氣補充夠了,那麼靈光就會來到眼前,整天陪伴著你,這就獲得了元氣、元神雙修的真性。這就是從有所作為進入順其自然的法則,這就是煉功第七步驟的真正的靈光,確實是萬古不傳授的秘訣。各位仙佛用紙筆不能解釋的真口訣,我現在完全透漏出來。為那些一般獲得靈光的人,並且認為自己已經得道的人,說一些實際的真話,促使他們趕快覺悟,讓他們知道:不掌握集聚的方法,見到靈光,也會失去玄關,這同見不到靈光,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參同契》上說:『可以用口訣傳授,難以用文字傳授。』就這麼一句話,是可以讓人明白。再來看看諸家的丹書,這些都屬於隱藏不漏的內容,我不逃避上天的懲罰,在本書中明白地寫出來了。」
張紫陽說:『由於丹經上沒有口訣,讓你在哪裡煉出內丹呢?』陳上陽說:『真理從來只是個勉強的稱呼,《陰符經》、《道德經》才寫成書。神仙按照順序來讀丹書[也沒用],口訣在紙上怎麼能說清楚?』他在解釋《悟真篇》時又說:『百家九流一切學術、技術的著作,都可以寫在書中流傳下來,也可以憑藉智慧猜測理解。只有煉內丹這件事,一定要由真師一節一節指示才行。』有人問我說:『這三位祖師都說,書里沒有口訣,既然不流傳,古人著書豈不是多此一舉嗎?』我回答說:凡是著書的人,他的功勞極大,恩德極深。他的目的就是教誨人們明白道理,使人相信,改變人們的性情,供人們去驗證。完全可以表明古代仙人慈悲助人的心地,無邊無際,從不停止。想著使後人受到恩惠,所以才寫書流傳世上,使人看到真理的頭緒,遇到真偽的疑惑,向師傅求教,就可以迎刃而解,又怎麼能說著作丹書是多此一舉呢?再進一步說,既然著書的目的是使人理解,又為什麼不寫出口訣,讓人們遵照修鍊呢?這裡你自己不去求索又怎麼能夠得到呢?所以孟子說:『探求就能夠得到,不否則就得不到。』可見求索在於你自己。假若不寫作丹經,聽憑世人在人生苦海中沉沒熄滅,斷定世間沒有學道的人,這也就失去了仙佛慈悲的本心了。」
玄勤子於富源問道:「前面第四步驟,有子、卯、午、酉轉四正的功法,第六步驟,有進陽火、退陰符,也有子、卯、午、酉轉四正的功法,第七步驟也有子、卯、午、酉轉四正的功法,弟子分辨不清它們的區別,請師傅指示。」
千峰老人回答說:「這三種轉眼珠的功法各自不同,有大周天煉精的功法,有小周天鍊氣的功法,有周天收氣補神的功法,這三種都是修鍊精、氣、神的功法。大周天煉精,就是採藥火候。在內丹初生的時候,運動日月雙輪,也就是轉動眼珠。借太陽的軌度來說,轉運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就是大周天。起初精氣萌動的時候,眼珠由子位經過卯位轉到巳位(即由下轉到左上方),作進陽火三十六回,摺合陽爻二百一十六爻。再由午位經過酉位轉到亥位,作退陰符二十四回,摺合陰爻一百四十四爻。這樣一升一降,合計三百六十度,包含在卯位酉位(即正左方、正右方)的停頓在內在內(沐浴本指意念停頓,即不引導內氣運行,有如洗滌心慮一樣。這裡指眼珠的暫時停歇),還缺五度四分之一,分散在子、卯、午、酉『四正』不動的位置。天上的日月沒有停止運行的時候,丹道的『四正』不動的位置。天上的日月沒有停止運行的時候,丹道的『四正』卻不同,而有停頓的時候,這樣就正好符合周天的度數了。用轉眼珠的功法採藥,就是讓武火和神氣都運動的意思。把它叫作黃河水逆流(指沿督脈導引內氣,還精補腦,下二句亦同),曹溪水逆流,洞庭水逆流,都是這個意思。各種丹經上說:神,就是運轉眼轉。氣,就是用武火導引。催逼精氣運轉,這就是煉精的大周天。倘若沒有停頓,那麼精、氣混合就不能分解。小周天鍊氣法,就是第六步驟的功法,進陽火時,要閉關轉眼珠四個九回,就是進陽三十六回。然後開關轉眼珠四個六回,就是退陰符二十四回。仍然按照子、卯、午、酉四正法運轉,把已經採回的真精,再煉化成為氣。倘若不停頓,真精就不能完全轉化為氣。轉眼珠鍊氣,就是孟子所說的善於保養的浩然正氣,也就是鍊氣。至於第七步驟的集聚周天祖氣補神的功法,是指元神元氣融合而產生大葯。用正念凝聚的,叫作葯,因為它的功用精妙,所以稱作神。
「把這個神氣聚集在丹田的前面,三家(指精、氣、神)融合成為一體。首先,集聚元神在丹田之中。然後,意守丹田,守中抱一,這就是返回先天的精妙之道。但是,守中抱一的時候,神光嫩弱,當它飛散的那刻,眼珠要按子、卯、午、酉的順序轉動,心意要將神光送回丹田,即氣穴。真氣回到丹田,就可以長生不老,這就是煉祖氣補神的功法。這個神,就是自己的不神之神(指元神),所以我的師傅了空說:『元神元氣融合為一的時候,恍惚之中就在丹田裡產生了內丹。』我親哥哥魁一子說:『陰陽合併在丹田的時候,氣嫩要飛散的關口,要轉動日輪(指眼珠)。』《金仙證論.危險說》中寫道:『這個時候倘若不懂得用正念去引導,去集聚的功法,就會失掉元氣元神交合的機會。』再有《後危險說》中也寫道:『用正念去引導集聚,那麼元氣就會聚而不散,發揮孕育內丹的功效,就成為性命雙修的根苗。』」
千峰老人接著說:「這第七個步驟,就是《心印經》上說的:『上等藥材有三種,元神、元氣、元精。』就是用這精、氣引向元神去補養它的功法,所以柳華陽師爺說:『長久地煉精,成熟了就化成氣,氣嫩的時候就是精。』又說:『精和氣本來不可以分開,精在神裡面就叫作精神,神在氣裡面就叫作神氣。總而言之,要掌握住這元氣元神融合的要領,才是完全的功法。』周子《太極圖》中說:『二、五的精華,神妙融合就凝聚了。』二,是指「坤」卦的第一爻。五是指「乾」卦的第五爻。這「乾」、「坤」兩卦既然已經交接,就如同水火相互幫助(此句是用「既濟」卦譬喻。既濟」卦的卦形是上體為「坎」水,下體為「離」火),就是第八步驟中的自然凝聚的功法。」
玄聖子李穎問道:「師傅說,前六個步驟,煉得陽神充足了,就會出現內丹的光圈,叫作玄關,又叫陽神,又稱作本來面目,名目雖多,都是說這個光圈。弟子開始煉性功,第一步就出現了這個白光圈,不知道這是不是玄關的真性呢?」
千峰老人回答說:「你煉的是第一步,每次閉上眼睛,白光就出現在眼前,這是陰神,不起作用。倘若由第一步煉到第六步,由於採補內外的藥物,還精補腦而煉出陽神,因為不閉上眼睛,所煉陽神的白光才叫作玄關,這是性命雙修鍊的真性,最重要的關鍵。倘若煉陰神,閉上眼睛以後,看著空的就是空的,有發生有消亡,始終被意識控制著,那麼煉到老死也不會成功。倘若經過前六步採集藥物,施行性命雙修的功法,煉出了陽神,就能夠看著空而不空,沒有發生,也沒有消亡,這才是不神之神(指元神)。這個性光是從丹田中產生的,你自身的元精充足就有,元精不充足就沒有。有這個性光,人就能活,沒有了就會死。同時修鍊性命的人,就煉這先天純粹的真氣之光。倘若修鍊後天的陰神,就是道家所謂的識神,佛家所謂的阿賴耶識。這陰神,是人出生時從嘴鼻吸入的一點真靈識氣落進丹田,就是識神(指意識)。白天存在於眼睛裡,藏在上丹田。晚上存在於胃腎里,藏在下丹田。從出生開始,識神就發揮作用,使人有意識和知覺,從而呱呱地生存了,這個識神是由一生一死的靈光集結而成的。因為它有生有死,所以叫作看著空的就是空的;又有陽神喜歡靜、陰神喜歡動的說法。所謂動,就離不開情感慾望,因而它靜的時候,還是思慮不停,夢景幻景不斷出現,全由意識支配,沒有片刻的真正寧靜。至於陽神,就是天地虛空中純粹的氣,所以丹經上說:『仙家、佛家和儒家,三教單傳的就是一個虛字。』都是教導世人在虛空中做功夫,這是因為世人不懂得虛空之中有天地而且產生真氣,來養活我們的性命。正如魚在水裡游泳,卻不知道水的存在。同樣人在氣中生活,卻不感到氣的存在。所以修道的人務必要知道:先天純粹的氣是從外面進到裡面,一定要倒回丹田裡面牢固地封存住。人能夠生存,全靠著先天虛無的神氣主宰。
氣聚神來,人就能活;氣散神離,人就會死,所以說,有神無氣不能活,有氣無神不能死。若是不會採藥,竟然煉了陰神的,就是濁精氣。經常是由於活著的時候貪婪、嗔怒、癲狂、造孽,到臨死時,濁氣下落,從丹田中泄出,進入地獄受到懲罰,這是由於你陽神靈光減少,沒有在丹田裡煉功。愈不在丹田裡煉功,氣就愈少。從丹田裡掉下去,墮落成畜牲一類。若修鍊陽神,靈氣充足,清氣上升,從下丹田升入上丹田,就是神仙了。最次的也會轉生成為人類,也一定享受榮華富貴。有的成為智人,上輩子的事,自己都能知道。學道的人,煉到了第七個步驟,能把先天純粹的性光集聚,隨著津液送回下丹田,同自己的元氣元精融合為一,這就是第八步驟藏伏的功法,就能夠使人延年益壽。」
玄慶子張慶雲問道:「師傅說,沒有『四正』的停頓,精就不分解化成氣,請問這是什麼緣故呢?」
千峰老人回答說:「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度,就是真火候,日月進退往來的運轉,就是以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為界限。冬至夏至處於建子月和建午月,劃分了寒暑,又叫作子午陰陽增減。建子月(即陰曆十一月)是冬至,一陽產生(指「夏」卦,「夏」卦的卦形一個陽爻處於全卦的五個陰爻之下,術數家認為這是象徵陽氣在地下復生),按照功法應該進火(即進陽火,指增強意念導引內氣上升)。由於地氣在上升,所以吸氣時,要在天氣的上面。建午月(即陰曆五月)是夏至,陰氣開始降生(指「姤」卦,其卦形是一個陰爻處於全卦的五個陽爻下面,術數家認為這是象徵陰氣開始產生),按照功法應該退火。
「由於內氣沿任脈在下降,所以呼氣要在先天氣的下面。『二分』在建卯月(即陰曆二月)、建酉月(即陰曆八月),一個主宰萌生,一個主宰肅殺,又叫作刑德臨門(刑,指肅殺。德,指萌生)。建卯月是春分,建酉月是秋分,陰陽各半,晝夜一樣長短,不冷不熱,陰陽都不需要增減,所以運氣到這個時候,就應該停止進火退火,不需要調節火候,這樣才能發揮奇妙的功效。陰陽在世間,按照他們的順、逆、生、成的規律發生作用,就有冷、暖、生、殺的氣。日月附著在天上,按著它們運行的軌道,必定會產生朔(指陰曆初一,月亮完全被地球遮住)、望(指陰曆十五,月圓時)、對(指日月相對)、合(指日月合璧)的現象,所以就有盈虛消長的時機。進陽火三十六回,摺合卦爻二百一十六爻。退陰符二十四回,摺合卦爻一百四十四爻。除去卯位停頓的三十六爻,陽爻實際是一百八十爻,除去酉位停頓的二十四爻,陰爻實際是一百二十爻;陰陽爻加起來正好是三百息。並非真有這個三百,不過是比喻的言詞而已。五度又四分之一,這個多出來的度數,都分布在『四正』的停頓之內。再進一層說子、卯、午、酉停頓的真理。停頓只是用真氣熏蒸,不作該做的事(指行氣),而作不該做的事(指不行氣)。」
「天上有十二個時辰,人間就依據它作為煉丹的程序。辰、戌、丑、未,在五行中代表四方的土。子屬於水,若不停頓,遇到丑土就會消滅,那麼酉時(即現代十七時至十九時)產生的真氣 ,到了卯時(即五時至七時)就會消失。卯木能產生火,若不停頓,遇到辰土就會消滅,那麼子時(即二十三時至一時)所產生的真氣,到午時(即十一時至十三時)就化散了。午屬於火,若不停頓,遇到未土就會熄滅,那麼卯時產生的真氣,到了酉時就會散失。酉金能產生水,若不停頓,遇到戌土就會流失,那麼午時產生的真氣,到了子時就窮盡了。不這樣做,恐怕就阻塞了先天氣的生機,真氣就能貫串全身。熄火停符,就是停頓的別名。凡是煉丹的人,都要隨著子時陽氣初生時起火 ,那麼火力才完全。其它的時候不能起火,是由於沒有藥物的緣故。火,就是原始的腎間動氣。倘若用真火鍊氣,自然會使元神運轉、元氣化育。其中輕而清的就凝聚在上丹田,重而濁的就流回下丹田。這樣升降循環地綿綿不斷地運轉真氣,那麼元精都化成元氣。元精沒有漏泄,而元氣又都返回丹田,那麼,天地的化育功效、日月的精華,都讓我們得到了。這樣就逐漸脫去凡胎而換上仙骨,打基礎的功法就完成了。前面你問我內外交合的問題,現在在這裡向你說明:所謂外交合,就是呼氣吸氣,從後上,由前下,一升一降;所謂內交合,就是眼珠左右上下旋轉。」
道教動態 養生知識
推薦閱讀:
※雞蛋湯最養生的18種做法,嘴饞趕緊學
※冬至養生「葯補不如食補」:增苦少咸 養腎防寒
※祥康經絡養生
※音樂與養生
※圓功禪拳養生功(九式)動作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