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問答:親子教育專家陳禾早教疑問全解答
許多父母以為盡一切可能地愛孩子、儘可能地呵護和保護他(她),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問題。可是科學研究表明,即使是在襁褓中的孩子也需要很多的互動和溝通。這些認知和技巧,是可以無師自通的嗎?做為孩子身邊最親近的人,該如何了解他(她)們的特質,判斷他(她)們的行為,貼近他(她)們的心理,並還能教會他(她)們理解你……這聽起來,難嗎?親子教育專家陳禾就「親子教育」的問題做了互動回答。
1.@用戶:您好!我想問一下,我女兒四歲多了,除去嬰兒期,她幾乎從來都沒睡過午覺,而且走路基本都是跳的,總是摔跤,有沒有辦法能不能讓她稍微安靜些
陳禾:不了解孩子的成長背景沒法說什麼。例如,「都沒睡過午覺」是怎樣形成的習慣?「總是摔跤」是提早訓練走路?是前庭系統發育不健全?還是小腦不健全?沒找到原因,就沒法做出準確有效的訓練方案。要孩子安靜些是可以的,但問題沒解決留下的憂患可能更大。建議請醫生診斷總摔跤的原因。
2..@用戶:1歲零9個月 男寶 你好陳老師!兒子脾氣急躁稍不滿意就滾地,心情好時會聽道理,語言豐富幾乎能理解大人的所有話語。極度粘媽媽,非常害怕媽媽離開(每次離開都會告訴他,從不欺騙,他不接受),幾乎不能獨立玩耍。但是由他人照顧時就不會這樣。弄得媽媽精疲力盡怎麼辦?
陳禾:在判斷孩子急躁的同時也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急躁了?不細心、沒耐心,用心不足,就種下3個惡果:①孩子不信任你,怕你不要他;②孩子不會玩,沒事幹;③不能判斷孩子的需求,經常讓他沒路可走。這三件事對新媽媽都是大挑戰,要經常反省,積累經驗,改善陪伴孩子的方式方法。
3.@用戶:兩歲半,游泳完有阿姨幫忙洗澡的服務,哭;去試安全座椅,店員過來幫忙弄,也哭。請問這算是認生的一種嗎?和理髮會哭一樣嗎?
陳禾:2歲半,已經不是認生那麼簡單,至少有兩種可能:①感覺不舒服;②不要阿姨,要媽媽。哭,就是孩子的語言。禮服的苦更多的是恐懼,還是有差別的。#家教120熱線#
4.@用戶:您好,我家寶寶17個月,平時挺外向的,出門看見別人逗他,會微笑,看見小朋友還會主動上前拉手~但是,家庭聚會或者去上早教課,就特別黏我,哭好大聲,只有我抱著他才行~不知道是正常現象,還是孩子缺乏安全感?我平時上班,奶奶家和姥姥家一周一星期,孩子的這種表現和這個有關係嗎?
陳禾:我看這就是主動和被動的不同。孩子按自己的規律去做事,覺得高興就做,這很自然,相反,被安排著去做他沒想到要做的事,不覺得那樣好玩,就產生抗拒心理。當然這也不排除有其他因素,例如奶奶姥姥輪流照顧,其間是否發生什麼令他心存戒懼的事,這也會在面對新鮮事物時產生強烈的反應。
5.@用戶:陳老,又來麻煩您了!寶寶21個月,就叫「媽媽」「爸爸」「婆」。指著小狗讓寶寶說,她就說「婆」,因為我媽屬狗。讓寶寶改說「狗」,她就擺擺手,拍拍自己胸口,再手指捏在一起,意思「寶寶還小,還不會說」。我跟她說寶寶已經大了,她就堅持比劃「小」。明年就上幼兒園了,我有點焦慮
陳禾:說話要依靠不斷的學習,不是逼出來的。你多陪他說,他自然會有所領悟,漸漸就能夠說出來,不必急。一年對孩子的成長是會有驚人的飛躍的,不擔心,慢慢來,孩子天天都在進步。瓏V瓏
6.@用戶:陳老師您好,兒子現在六歲了,說什麼都不聽,有時候很叛逆,心平氣和的說根本很難聽進去,非要凶,才會聽下,而後又是原樣,下半年又快上小學了,真不知道怎麼辦了
陳禾:孩子長大了,你還原地踏步,沒跟著成長,這就有問題。不要用「叛逆」或「不聽話」來看待有了自主意識的孩子,你改變互動方式,不要再強制孩子聽從你的擺布,多傾聽,多商量,信任孩子,引導他思考,啟發他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用合作的要求代替「聽話」,你就會發現孩子並非不可理喻。
7.@用戶:陳老師,我女兒快14個月了,一點都不認生,這樣是好還是不好?不好的話該怎麼改善呢?
陳禾:這和天生氣質有關。天性隨和、開朗,這是好事,只是眼下社會環境有些糟,為了預防被拐騙,父母得多長一隻眼。
8.@用戶:你好,我家3歲小男孩,剛步入3歲發現性格上有明顯的變化了,3歲前爸媽的說話寶寶也只聽不辯駁,而一進入3歲後發現寶寶有明顯的自己的思維,在寶寶做錯事情下我們當爸媽的很難教導寶寶,請問如何去引導這年齡的寶寶呢?或者有什麼書本可作參考學習?
陳禾:所謂「和孩子共同成長」,就是陪伴孩子,你的互動方式、教養方法,都要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進行調整。在孩子自主意識已經發展下,你就要改變以往「指手畫腳」的教育模式,讓孩子說、聽孩子說,在孩子充分說出他的需求或行動計劃後,可以支持便支持,行不通時就引導他思考,改變選擇。
9.@用戶:陳老師,您好,又來麻煩您了。寶寶一歲四個多月,最近發現他尿尿時,小雞雞左側有個白色的鼓包,醫院大夫說是因為包皮太長,裡面滋生了細菌,建議門診做個小手術,但是我擔心孩子太小,各個器官沒有發育完全,一是有風險,二是或許隨著年齡增長,癥狀減輕,陳老師,您怎麼看這個問題?期待您的答覆!
陳禾:這類小手術,應該是越早做越好,醫生有豐富的經驗,應該信任。
文章關鍵詞:問答親子教育
推薦閱讀:
※壇經摸象·疑問品第三
※西歸直指·疑問指南(第五節課)
※分享 | 解答你的疑問,BBC告訴你「鍛煉的真相」
※推拿按摩七大疑問
※民生關注 | 答粉絲問 回答關於迎龍鎮武堂村村民針對土地確權的四點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