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反覆強調的「仁」到底是什麼?
摘自子衍師父的《論語學釋》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師:本章孔子就講仁與自己的關係,從顏淵問仁開始。自古以來,「克己復禮」的解讀各式各樣,但大都以為「復禮」是復周禮或者天理。「克己」以為是滅掉所謂的人慾,那究竟是怎樣呢?
「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這句話如果按照字面來翻譯,是不通的。按照字面是這樣翻譯:「(只要)一天克己復禮,(那麼)天下就歸於仁。」那第二天難道就不需要克己復禮了?可惜以往的學者們不考慮這些,含含糊糊就過去了。那這句話到底啥意思呢?我還得藉助佛教的語言來說明。我先把定義下了,下面再詳細講。「克己復禮」就是明心見性,「天下歸仁」是一切光明。那這句話用佛教的語言來描述就是:(如果能夠做到)二六時中,不離自性,則(極樂現前),十方圓明。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是你自己決定是否行仁,而不是由別人決定你的行為。這是不是就回答了德止關於「有道則仕無道則隱」的疑惑了?那為什麼是自己決定的呢?所以顏淵接著問,顏淵曰:「請問其目。」目是什麼意思?
無餘:條目、條件。
師:目是科目,「請問其目」意思就是請問具體的做法。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說不合禮的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動。
好,我下面針對這段文字把各個經典裡面相對應的答案列出來。
(師板書):
《論語》:「克已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師:先看《論語》裡面闡述的概念,如果我們把「克己」標號為1;「復禮」標號為2;「仁」標號為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編號為4。那在《大學》里怎麼對照?第一個「明」就是1,是動詞,使之明,意思是把你身心的障礙去除,謂之「克己」。障礙清除以後是不是就明白了?明白之後呢?「明德」就是2,相當於復禮。親民就是3,也就是仁,仁者愛人。接下來是止於至善,什麼叫至善?至善不是善,但也不是不善,是不住善,善惡不住真君子,這句不是出自經典,是我說的。《心經》裡面有一句「無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至善,既然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自然無視、無聽、無言、無動,就是4。
《大學》裡面,是不是有個得?「慮而後能得。」什麼叫做「知止而後有定」?定是身定。「定而後能靜」的「靜」是說什麼?
依正:心靜。
師:心是什麼?在這裡心指的意識,不是指的心臟,心臟是屬於身。「靜而後能安」的安是什麼呢?身體定下來以後周圍的一切,包括身根就會靜止。靜止下來之後心(意識)就安了,意識就會安定下來,「安而後能慮」,有個第七識叫末那識,它是負責過濾和傳遞的,最後得智慧。
那再看《道德經》裡面的闡述,什麼叫「致虛極守靜篤」?
不帶:是不是和我練太極的站樁功相似?
師:這是恢復到無極的狀態,比太極靠前,因為無極生太極。什麼叫虛?虛就是無,致虛極,就是致無極。什麼叫致虛極守靜篤?就是4,「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大學》裡面叫「止於至善」,這就叫「虛極靜篤」。「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物」指的是「身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復歸其根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的「都攝六根」。「歸根曰靜」是1,「靜曰復命」是2,「復命曰常」是3。所以在《道德經》的第一段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自己在後面已經解釋了什麼叫做「常」——「復命曰常」。
依正:原來「非常道」的「常」是這個意思。
師:那「復命」的「命」是什麼意思?本來、最初。「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用語言文字表達的道,都不是最初的、原本的道。這叫非常道!「知常曰明」,回到了本來、最初的面目叫做明,就是《大學》里的「明德」、《論語》裡面的「復禮」。
那「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之後可以達到什麼境界呢? 我們看《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忽然超越,獲二殊勝。」什麼二殊勝?是不是對應的就是《大學》裡面「慮而後能得」的「得」;《道德經》裡面「知常曰明」的「明」;《論語》裡面「克已復禮為仁」的「仁」。所以曾子、老子、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孔子講的話都是一一對應的,講的都是一回事。那「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佛法裡面有叫做什麼?
無餘:都攝六根?
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怎麼說的呢?「都攝六根」,相當於4,這稱之為戒律。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持戒明白了吧?「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止於至善」、「致虛極守靜篤」、「都攝六根」,這都是戒律。所以佛教把戒、定、慧稱為三無漏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最後得智慧。《大學》一開篇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那為什麼持戒就可以得到智慧?《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說:「先於屍羅善清凈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如是最初修習凈戒,漸次進趣,後證無作究竟涅槃,是故三學如是次第。」
「屍羅善」就是持戒。持戒清靜還會不會擔心鬼上門?還會不會擔心別人找你要賬,別人找你報仇啊?會不會有貪嗔痴?都沒有了。所以「先於屍羅善清凈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是不是每天都很自在?「由有樂故心得正定」,就是止於至善。「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如實知見」就是開悟,就是智慧。「故能起厭」,是不是開悟了就能討厭貪、嗔、痴、慢、疑,討厭紅塵俗事啊?「厭故離染」,你厭倦了紅塵還會不會去夜總會?還會不會去賭博、打牌、酗酒啊?哪有那個工夫啊?就不會再沾染惡習了,「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如是最初修習凈戒,漸次進趣,後證無作究竟涅槃,是故三學如是次第。」這就是戒定慧三學,這就是戒能得定,定能生慧。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講的是如何定慧雙修,《道德經》講的是一模一樣,為啥?觀世音菩薩和老子啥關係?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里的「都攝六根」和《論語》裡面最重要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講的也是一模一樣,大勢至菩薩和孔子對於修行開悟的說法一模一樣。為啥?祂倆啥關係?
無餘:老師,難道老子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孔子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嗎?
師(笑):是不是你們自己悟。但是最起碼是聖人所見略同吧。
那什麼叫「克己」?是要克服自己的非禮。那什麼是非禮?
依正:不合乎禮。
師:不合乎禮?那禮是誰定的啊?你說不合就不合?你說「非禮勿視」不能看美女,我說我在欣賞美。所以你有你的理我有我的理,那到底誰說的對啊?有沒有標準呢?
依正:還真是不好界定。
師:用「止於至善」來理解非禮不就簡單了么?什麼叫至善?
止善:無惡無善。
師:無惡無善叫至善?我們用的所有物品都是無善無惡,比如你們手裡拿著的手機,善人能不能用?惡人能不能用?如果無善無惡是至善那你們對著手機膜拜吧。所以什麼「無善無噁心之體」(王陽明有名的四句偈的第一句)是不對的,王陽明沒有開悟,明白嗎?
有句成語是形容沒有一點私心的,是什麼?
無餘:大公無私。
師:對,無私不是無惡無善。無私是沒私心,完全想著別人,一點不想自己。你們對於「無私」是不好理解,因為你們根本不明白什麼是無私,也做不到無私,當然不能體會什麼是至善。因為你們從來沒有達到過至善的狀態。
依正:仁是不是就是至善?
師:大公無私,叫做至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叫做至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叫做至善!
所以這是《論語》的核心!「克己復禮為仁」,仁即「明德」。什麼叫明德呢?在《道德經》里能找到,「知常曰明」、「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回到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至善!
好,什麼叫仁呢?「克己復禮為仁。」我前兩天講過什麼是士子之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為什麼任重?仁以為己任;為什麼道遠?死而後已,這是士子之心。那什麼是仁者之心呢?仁是親民、是止於至善,所以大公無私不就是仁者之心嘛。無私的時候還有沒有「我」的存在了?
眾:沒有了!
師:無私即無我。如果有誰熄滅了我執,恭喜你頓悟了。修行三大次第——斷我執,斷分別,斷妄想。這第一條做到了。
那什麼叫禮?你所看到的其實是不是眼所執著的?聽到的是不是耳所執著的?想到的是不是都是「我」所執的?凡是「我」所執著的都是非禮。看你的六根為誰所用!為意識所用就是非禮,不被意識左右叫做禮。那什麼叫復禮?什麼叫明德?你看德前面加了個明,明德。太陽亮不亮?
眾:亮!
師:太陽為誰啊?
眾:為大眾。
師:所以太陽大公無私,太陽就是明德,太陽就是復禮。但太陽光還有限,佛光無限。我們本來有沒有光?
眾:有!
師:有光!所以復禮就是明德,就是恢復我們內在的、自性的光明,最後達到圓滿的狀態。圓滿無礙的光明就叫做佛光普照。這才是我們的最初,我們的本來面目!自性的光明,見到自性,見諸本性,光明無量。所以眾生原本都是佛。我們原本都有光,只是被我執障礙,見不到光明,見不到我們的本性。復禮就是見諸本性。所以簡單解釋什麼叫禮與非禮——「為人為禮,為己為非禮。」克己就是把自己身上所有的私心雜念克服掉,復禮就是恢復自己心底無私、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
好我們再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非禮勿視」。當你看的時候,你腦子裡面產生一個思想:「我看到的是什麼?」這個時候是誰在看?
依正:自己在看。
師:自己看就叫非禮!你有「我」,是「我」在看,當你知道有「我」在看的時候,就叫非禮。
依正:那無我的話,怎麼知道在看呢?
師:一個人有好幾個「我」,有自我意識的我,有末那識的我,有阿賴耶識的我。去掉假我,你才知道真我在做什麼。你們現在的「我」是被六賊所困的假我,六賊就是六根。你們總是被六根控制,眼睛一看就產生了分別,「對我有利的我就再看看,我不感興趣的,我扭頭就走。」那你所謂的感興趣與不感興趣由什麼決定?六根!六根就是假我,就是非禮!所以你們以後要學會「有眼無珠、熟視無睹、目中無人」,這幾個成語原本說的都是修行的境界,因為人們不解其意,最後都演變成貶義詞了。你們要明白,眼不是用來看的!
依正:那用來幹嘛?
師:你自己想啊,我不能總替你們吃飯啊。你們的眼是用來看、你們的耳是用來聽、你們的嘴是用來說的,你們的意識是用來分別的,這就叫「硜硜然小人哉」,這需要你們自己悟。
依正:老師,每個人的真我都一樣么?
(師笑而不答。)
無意:老師要想一會。
師:我都沒聽到她說什麼我想什麼?我是「非禮勿聽」。
無餘(小聲說):那請老師再說一遍。
師:再說一遍我也是非禮勿聽啊。要學會「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你們說的一切都是什麼?
無餘:都是錯。
師:都是非禮。非禮並不是錯,因為沒有對錯。自己想說話的時候念叨一句:「非禮勿言!」別人對你說話的時候心裡要想:「非禮勿聽!」眼睛想看美女了念叨一句:「非禮勿視!」看到美女動心了是非禮、看到美景動心了也是非禮,一切讓你動心的都屬非禮。明白了吧?心動為非禮,心不動為禮。
推薦閱讀:
※孔子的繫辭上傳在說些什麽(上)
※孔子生前與死後兩種待遇之謎
※仁者先難而後獲是什麼意思?
※如何看待北外副教授喬木的文章《夏天,當孔子遇上北外女生》?
※品孔子之三十五:貧窮是一種恥辱
TAG: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