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鮑勃·迪倫獲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他是一個怎樣的傳奇?
導讀:2016諾獎的最後一個獎項: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今天晚上7點公布。今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是美國藝術家鮑勃·迪倫,沒錯,就是那個唱搖滾的鮑勃·迪倫。
先來幾首Bob Dylan的經典歌曲。
法國文化部長菲莉佩蒂曾說:「在法國看來,鮑勃·迪倫賦予音樂的、可以改變人類和世界的顛覆。」他讓音樂真正變成表達人生觀和態度的一個工具。他是一位真正的民謠詩人。
最偉大的文化符號、民謠搖滾教父、反戰英雄、音樂界傳奇……對於鮑勃·迪倫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人們給予了很多標籤。但鮑勃·迪倫說這些標籤「沒有一個是靠譜的」。
「無論我到哪裡,我都是一個60年代的游吟詩人,一個搖滾民謠的遺迹,一個從逝去時代過來的詞語的匠人。我處在被文化遺忘的無底深淵之中。」他曾這樣說。
在驚訝感慨的同時,一定還有許多人關注著另一個名字:村上春樹。在高漲的呼聲中,村上春樹度過了他的第八年「陪跑」。鮑勃·迪倫其人
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
任何一個想要了解美國民歌,乃至美國流行音樂歷史的人都必須認真聽聽鮑勃·迪倫的歌,他對美國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迪倫與「貓王」普雷斯利、「披頭士」樂隊並稱為西方流行音樂的三巨頭,但與後兩者相比,他的故事是最複雜、充滿矛盾的。
鮑勃在高中的時候就組建了自己的樂隊。1959年高中畢業後,就讀於明尼蘇達大學。在讀大學期間,對民謠產生興趣,開始在學校附近的民謠圈子演出,並首度以鮑勃·迪倫作藝名。1961年簽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1962年推出處女專輯名為《鮑勃·迪倫》。1965年,鮑勃發行專輯《重訪61號公路》 。
1971年鮑勃出版了一本片面的、超現實主義的小說《塔蘭圖拉》。
1973年鮑勃參演山姆.佩金帕的影片《帕特·加勒特和比利小子》。
70年代中期,鮑勃與瓊·貝茲在「滾雷」巡迴演出。1974年發行專輯《軌道上的血》。隔年,發行專輯《慾望》。
1978年,鮑勃發行了唱片《合法街區》。1979年,鮑勃宣布自己成為「再生基督徒」,後期他的創作中呈現出濃厚的宗教色彩,此後鮑勃發行的4張唱片《慢車開來》、《得救》、《愛的爆發》和《異教徒》均帶有宗教意味。
1985年發行了《帝國諷刺劇》和《疲憊裝載》。
1986年,鮑勃恢復巡迴演出。
1989年發行專輯1992年的《Good As I Been to You》和1993年的《World Gone Wrong》中,他重新拾起早期的民謠,翻唱許多並不廣為人知的歌曲。
1991年為慶祝鮑勃50歲生日,CBS公司發行三合一專輯《私錄卡帶系列》此專輯收錄了他1961-1991年的出版的歌曲。
1992年10月16日,在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辦了一場紀念迪倫踏入歌壇三十年的演唱會,其中包括尼爾·楊(Neil Young)、埃里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前披頭士吉他手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等人均到場表演。
1997年9月30日,迪倫發行了由Daniel Lanois製作的《Time out of Mind》,距他上一張原創專輯《Oh Mercy》有八年之久。
2001年9月11日,鮑勃發行《Love and Theft》;
2004年10月,他出版了名為《Chronicles, Vol. 1》的自傳,書中主要記述了他的童年生活、在紐約奮鬥的經過;中年陷入創作低潮的心情等。推出之後,該書停留於紐約時報書籍非小說類排行榜長達19周。該書中文簡體版譯名為《像一塊滾石》;繁體中文版譯名為《搖滾記》。
2005年,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執導了鮑勃自傳記錄片《No Direction Home》。
2006年8月底,鮑勃發行了他第四十八張專輯《Modern Times》,隨即登上美國排行榜第一名。
2011年4月3日、4月6日、4月8日分別在台北小巨蛋、北京工人體育館、上海大舞台舉辦演唱會。從4月12日,連續三晚,在香港獻唱。這是現年70歲的鮑勃·迪倫首次在中國登台演出。
2012年發行專輯《Tempest》。
2015年發行最新專輯《Shadows in the Night》。
2015年2月6日,鮑勃迪倫將在格萊美慈善晚宴上正式被授予2015年格萊美音樂關懷年度人物這一獎項。
2016年,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迪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50年。
鮑勃迪倫和瓊貝茲並稱美國那個時代的民謠音樂「帝與後」
他的代表歌曲是《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和《時代在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
年輕的迪倫和他的代表歌曲《答案在風中飄》
迪倫早期受到了美國創作歌手小理查德的表演和音樂人伍迪·蓋瑟瑞、羅伯特·約翰遜和漢克·威廉斯的歌詞的影響,並在後來發展及個性化了既有的音樂風格。
迪倫在其50多年的歌唱生涯中探索了美國歌曲風格里的各種成分——從民謠、藍調及鄉村到福音音樂、搖滾樂和洛卡比里,再到英格蘭式、蘇格蘭式和愛爾蘭式民謠,還有爵士樂和搖擺樂。迪倫通常的演奏樂器為吉他、鍵盤樂器和口琴。
在不同的音樂人的支持下,迪倫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就一直在舉辦他的「永不停息巡演」(Never Ending Tour)。作為一個唱片藝術家和表演者,迪倫的成就主要以他的演藝生涯為核心,但他最大的貢獻被普遍認為是他的作詞。作為一個音樂家,迪倫的唱片總銷量已超過了1億,也讓他成為暢銷音樂藝人之一。
「我不願意別人把我的歌說成是那一代人的呼聲,我不是,我只是一個想簡簡單單地生活和唱歌的人。」迪倫曾經對記者這樣說。
為啥能得諾貝爾文學獎?
2003年,鮑勃·迪倫歷時三年在手動打字機上一鍵一鍵敲出來的回憶錄《像一塊滾石》出版,將他詩人和散文家的情懷錶露無遺。
該書進入《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榜單長達19周之久,還被全球數十家著名媒體評選為「年度最佳圖書」。而他,也成為唯一一位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歌手。2016年,這一獎項終於真真切切地落在了他的手上。
他讓音樂真正變成表達人生觀和態度的一個工具。或許,這已經超越了音樂和文學的界限……
80年代迪倫與他樂隊成員合影
據悉,迪倫得到過包括格萊美、金球獎和奧斯卡金像獎在內的獎項。2012年5月,迪倫獲得了由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頒布的總統自由勳章。
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曾用了約4個小時的時間記錄了Bob Dylan 40多年傳奇的音樂生涯——影片《沒有方向的家》,真實地曝光了很多迪倫的鮮為人知的畫面……這是斯科塞斯首部人物傳記長片,反映鮑伯·迪倫1963-66年間的音樂生涯,紀錄片由1963年發生的事開始敘述,從迪倫憑Blowin" in the Wind等歌曲成為民謠英雄開始,到1966年他在一場演唱會上首次使用了電吉它引起強烈爭議為止。
《沒有方向的家》片段
啥樣的人能得諾貝爾文學獎?1895年11月27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簽署遺囑,要把自己財產的最大一部分用於創立諾貝爾獎,其中就包括諾貝爾文學獎。按照遺囑的要求,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應該是「文學領域中致力於生產有理想方向的傑出作品的人」。1901-2015年間,諾貝爾文學獎總共頒發108次,總共有112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中有四次是兩人分獲,比起諾獎其他獎項,文學獎被「分享」的次數明顯較少。獲獎者的平均年齡在65歲。並且,沒有出現過一個人獲得過兩次及以上的諾貝爾文學獎的情況。文學獎的評審主要由以下四類人組成: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過程也尤為複雜。首先,評委會向600至700個擁有提名資格的個人或組織發放提名邀請函,經過初選,只能產生5名優先候選人。6月到8月,瑞典皇家文學院閱讀候選人作品,9月對作品進行討論。10月初公布最終結果。按照經驗,10月6日本該已經公布獲獎人的名字,評委會卻推遲到了13日。根據相關分析,這很可能是由於評委會內部對於獎項最終歸屬產生了較大的爭議和分歧。近九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和代表作品
這些作品,你都了解、並讀過么?你最推崇哪個?
圖片來源:新浪讀書
推薦閱讀:
※公平的天賦
※始源於中國的電子樂 現在火到外國去了
※中國好聲音學員黃霄雲新歌《打開》楊碩擔任音樂製作人
※邂逅音粵——不知所措
※如何評價海龜先生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