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養生】女性養生 「對症按穴」莫需醫生
經常自我按摩穴位,對病的預防和治療均能起到有效作用,關健是力量要到、取穴位要准、按摩的時間要足夠。 1、按內關,護心臟 內關是心包經的絡穴。『胸脅內關謀』,內關自古以來就是中醫防治各種心臟病的核心穴位,適用於絕大多數心臟病。如: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心絞痛、病毒性心肌炎、各種心律失常等;對於預防心梗發生,具有突出效果。研究表明,按摩或針灸該穴,能改善心肌缺血,增強心肌收縮力,雙向調節心率和血壓。因此,中醫經常用來防治各種心臟病,調理血壓與心律失常,緩解胸悶、心悸等癥狀。 內關穴位於腕橫紋上兩寸,掌長肌腱與橈側屈腕肌腱之間。從腕橫紋向上三橫指、兩筋之間取穴。
用對側手的四指握住前臂,拇指垂直按壓內關穴。指尖有節奏地按壓,間斷地轉圈輕柔,直至有酸、麻、脹、痛等『得氣』的感覺。 2、按足三里,延年益壽 "若要安,三里常不幹"。可見,足三里是人體的保健穴,經常針灸或按摩,能促進健康長壽。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通過脾胃的消化與吸收,共給人體必需的營養,是人體生長發育和健康的保障。胃經多氣多血,通過按摩刺激,使氣血旺盛,調動人體五臟六腑和各器官的功能,達到祛病延年、健康長壽的目的。現代醫學證明,刺激此穴,能增加T淋巴細胞轉化率,雙向調節白細胞和血小板數量,增家人體免疫力。』肚腹三里留『,是說按摩此穴,可增強胃腸功能,防治胃腸道疾病。如:胃痛、噁心、便秘、腹瀉、腹脹、腸鳴等。現代醫學證明,刺激該穴,能促進胃腸蠕動,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性,增加食慾,幫助消化。調節鋅銅失調。醉酒者,按摩足三里,加服藿香正氣水,能醒酒,消除胃腸癥狀。此外,常按此穴,還能治療中風、偏癱及癲癇。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前緣外側。 用拇指或者中指點按,或按揉,因為此處肌肉多,需用力。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天一次按壓5~10分鐘。按至『得氣』方可。
3、按合谷,速止痛 』面口合谷收』,按摩合谷能防治頜面及五官疾病;還有明顯的止痛作用,無論是外傷你是內科疾病引起的疼痛,都有很好的鎮痛作用;尤其是頭痛、牙痛和晚期癌症的疼痛,止痛效果更佳。合谷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一個重要穴位,常按此穴,能清熱、宣發陽氣,扶助正氣,增強免疫功能。點壓合谷穴能急救暈厥,點壓2~3分鐘可使病人清醒。 對側拇指彎曲按下虎口,指尖所指凹陷處是合谷。
拇指屈曲,一緊一松地按壓合谷,每分鐘約30次,要"得氣",即出現酸、麻、脹、痛,甚至麻到指端或前臂。 4、按列缺,治頭痛 『頭項尋列缺』,表明列缺是用來防治頭頸部疾病的。比如頭暈、頭痛、目眩,頸部不適,按摩此穴可消除癥狀。列缺有『滌盪乾坤』的功效,是說人在頭暈目眩的時候,刺激列缺,能立即頭目為之一清。猶如雷電大作,掃除陰霾,重見朗朗晴空。對於下焦疾病,如:尿瀦留、小兒遺尿等,療效也不錯。值得一提的是,按摩列缺能抑制煙癮,能幫助戒煙。 此穴在腕橫紋橈側上2寸,兩手虎口交叉食指下凹陷處. 用對側手的拇指點壓列缺穴50~100次。 5、按委中,-舒腰背 『腰背委中求』。凡腰背疼痛,皆可按摩委中穴,活血化瘀,,舒筋止痛。老年人腰背疼痛,膝關節活動不利,按摩此穴,效果頗佳 穴在膝關節後,腘窩橫紋正中處。 按摩時,一點一放,配合腿的伸屈。這樣,不但能治療腰腿疼痛,而且能消除下肢麻木、酸困,可有效地護理下肢。
6、按湧泉,強健體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井穴,位於足底的黃金分割點上。經常按摩湧泉,可以強腎健身,益精,降火,防止早衰,延年益壽;還可去風止痙,治療中暑、昏迷、抽搐、癔病、癲癇等。 湧泉在腳底中、上1/3交界處。 7、按曲池,降血壓 曲池是足陽明大腸經的合穴。該經從少商走到這裡,進入了充足的頂峰狀態。現代醫學證明,按摩曲池可以降低血壓;對於腕肘肩綜合症也有很好的療效。 屈肘在橫紋外側盡頭凹陷處,可取得曲池穴。 可以屈肘用對側拇指點壓或者按揉曲池。也可以用張開的對側手掌,敲擊屈肘的曲池穴。 8、摸關元,養丹田 中醫認為,刺激關元,能固本培元,補益下焦。適用於元氣虧損。主要用於泌尿生殖性疾病,尤其是不孕不育、陽痿、早泄、遺精、痛經、月經不調、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等。現代醫學證明,刺激關元,通過調節內分泌,達到防治泌尿生殖性疾病的目的。中醫界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關元即時下丹田。練氣功有三大要點:入靜,放鬆,意守丹田。中醫認為,人體的元氣,發源於腎,藏於丹田,借下焦之道,周流全身,推動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丹田元氣的盛衰,決定著人的生死存亡,體質的強弱,精力充沛與否。《難經》人為,下丹田(關元)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陰陽之會,呼吸之門,水火交會之鄉』。所以,歷代養生學家都非常重視保養丹田的元氣。 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
9、按神庭,愈聰明 神庭,顧名思義,是『神』住的地方。『神處其中則靈,靈則應,應則保身『。可以理解為是人體神經系統的所在地,負責調控人體神經系統的功能,其功能健全,能保證全身各系統的協調運行。勤按摩此穴,可使人神聰智敏,能提高學習效率。按摩此穴,可防治一些神智方面的疾病,如:頭暈,頭痛,頭脹,驚悸不安,癲癇等。 神庭在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處 可以每天用食指或中指按摩此穴50~100次。
10、按中脘,調腸胃 人體有四條經脈會聚於中脘;中脘號稱為『『胃的靈魂腧穴』。刺激該穴可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現代醫學證明,刺激中脘,可增強胃蠕動,開放幽門,抬高胃下緣,增強空腸動力、尤其是增強上段空場動力。主要用於胃腸病的防治,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緩解胃痛,效果尤為顯著。 在上腹部正中線臍上四寸處取穴。 可以用拇指或中指在中脘穴上按揉;也可以把兩手掌重疊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或逆時針摩揉50~100次。
經期保健女人治痛經按摩4穴位 1、三陰交穴: 穴位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陰交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陰交1分鐘。 按揉三陰交功效:具有交通心腎,引火下行的作用,對所有婦科疾病疼痛均有緩解作用。 2、太沖穴: 穴位位置: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揉太沖功效:具有明顯疏肝止痛的作用。不僅可以治療痛經,還可以治療一切婦科疾病。
3、子宮穴: 穴位位置:子宮穴位於下腹部,臍下一橫掌處(臍下4寸)正中。左右旁開四橫指(旁開正中線3寸)的距離各有一點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稍加壓力,緩緩點揉,以酸脹為度,操作5分鐘,以腹腔內有熱感為最佳。 點揉子宮穴功效: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療效顯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的作用。 4、血海穴: 穴位位置: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將腿綳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兩個大拇指重疊按壓這個穴位,痛經的時候通常左腿也會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個暖水袋效果會更好。 揉按血海穴功效:具有引血歸經,治療血分諸病的作用,按壓血海穴能夠緩解月經期的小腹疼痛。 自我按摩對痛經的治療,一般多主張在經前5~7天開始治療,月經來潮後停止,待下次月經來潮前再施手法治療。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療須在經前當下腹部、腰骶部出現疼痛時操作。如手法得當,可使經期提前1~2天,隨著經血排出,疼痛也會隨之消失或減輕。
因此,治女人痛經,選對方法很關鍵,治女人痛經方法4穴位按摩超管用,穴位按摩治痛經能有效緩解痛經疾病。 (圖片來源:CFP) |
推薦閱讀:
※【四季養生】春季養生,陰陽平衡,要學會兩種功
※女性春夏秋冬適合什麼茶飲
※野生海參蘸食蜂蜜的吃法有哪些突出的優點?
※五行人春分養生秘訣
※春季中醫養生保健的幾個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