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史上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畫派」及代表畫家(元清)(三)

緊接上篇!


21、揚州畫派

即「揚州八怪」,指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些職業畫家。由於人數眾多,故有「揚州畫派」之稱。「揚州畫派」並不專指某八個人,而是泛指代表揚州畫壇新風的一批畫家。諸家均注重藝術個性,講求創新,強調寫神,善於運用水墨寫意技法,畫面主觀感情色彩強烈,並以書法筆意入畫,注重詩書畫的有機結合。代表人物有鄭板橋、羅聘、金農、黃慎等。

鄭板橋: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人稱三絕。其擅畫花卉木石,尤長蘭竹。其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也畫松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亦有別緻,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印章筆力朴古逼文、何。傳世作品有《竹石圖》、《衙齋竹圖》、《蘭竹圖》等。

《竹石圖》 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是鄭燮贈與友人的。圖中以竹之勁挺、蘭之清雅、石之堅韌來比喻「飲牛四長兄」的高尚品格。蘭、竹置於陡峭的岩石之間,縱橫交錯,天機自然,秀逸洒脫中更見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在畫法上用具有力度的隸書筆法畫竹,以縱逸的草書之法畫蘭,陡峭的岩石則以側峰用筆簡括勾勒出輪廓,略作皴染,三者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岩石上的題款使畫面本身傾斜的對角線構圖變得平穩厚重,此外以楷書融入篆隸的「六分半」書欹正相生,清勁縱逸,亦增強了主題的內涵。

《梅竹圖》 故宮博物院藏

鄭燮畫梅的作品僅此一幅,畫作上的梅花花瓣中鋒運筆,其形狀雖方圓不一,但自然的行筆,流暢的圈線,勾勒出了花兒旺盛的生命力。梅與用潤墨表現的青竹在相互映襯中體現了它們不同的美。

《仿文同竹石圖》 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山岩陡峭,幽篁靜立,枝節疏朗,既寫就翠竹之秀勁神采,又表達出鄭氏畫竹之理念,為其晚年之佳作。

《蘭竹圖》 上海博物館藏

《蘭竹圖卷》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羅聘:字遯夫,號兩峰,別號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衣運道人、蓼州漁父。在「揚州八怪」中年輩最晚,但其畫能兼擅眾長,自辟蹊徑,別具一格。 存世名作有《鬼趣圖卷》、《醉鍾馗圖》等。

《醉鍾馗圖》 故宮博物院藏

該件作品以漫畫的手法,描繪出一幅迷離朴塑、奇異怪譎的鬼怪世界,藉以諷刺社會現實

《鬼趣圖卷》 嘉德2007秋拍

作品以誇張手法描繪出一幅幅奇異怪譎的鬼怪世界,藉以諷喻社會現實,堪稱古代傑出的漫畫。《鬼趣圖卷》共8幅,以鬼為題材,被當今研究漫畫史的人認為是中國早期的漫畫之一。

《雙色梅花圖》 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拾得圖》

金農: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工於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特,並精於鑒別。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五十三歲後才工畫。其畫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筆作花卉小品,尤工畫梅。

金農所畫人物造型奇古誇張,筆法古拙簡練,形象鮮明突出;山水構圖別緻,隨意揮寫點染,簡樸疏秀;其梅、竹用筆奇拙,凝練厚重。書法從《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谷郎碑》變化而出,運筆扁方,豎輕橫重,別具奇趣,風格獨特,自謂漆書。 代表作品有《山水人物冊》、《月華圖》、《攜杖圖》、《東萼吐華圖》、《墨竹圖》等。

《月華圖》 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為金農晚年畫贈友人之作。全畫中只有一輪滿月,裡面是凹凸起伏的陰影,外緣放射出赤橙黃綠青藍紫組成的光芒。畫面賦色簡逸純凈,卻表現出畫家強烈的感情。傳統作品中月亮往往被賦予神話色彩,內有嫦娥、玉兔、桂樹等形象,在文人畫中,更多的是作為補景出現。《月華圖》的構思則別出心裁,以寫實的手法直接表現月亮的光華,以奇致勝。此圖畫法上幾乎看不到傳統的筆墨之法,陰影的表現充分發揮了水墨在宣紙上產生的效果,與暖色調的淡色光芒形成對比,襯托出月光的皎潔明亮。畫家在創作過程中意與神和、跡與手化,天趣自成,展現出畫家非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紅蘭花圖》 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寫紅蘭倒懸而生。淡墨略加石綠,揮灑出飄逸的蘭葉,以干墨勾邊,著筆自如。以胭脂點寫蘭花,重彩略為勾描筋絡,焦墨點提花蕊。色艷而不俗,靈動清新,筆意自由奔放,古拙麗秀。

《墨梅圖》 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繪梅花離離疏影,生氣盎然。以濕潤的淡墨寫枝幹,以細筆勾畫花蕊。整幅畫面悠然淡雅。

《 自畫像》 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老者身著布衣,持杖側身而立,姿態篤定,神情超然。其頭部畫法較為寫實,具有肖像畫的特徵,濃密的長髯,細細的髮辮,矍爍的雙目。畫家以焦墨渴筆勾勒人物形象,線條生拙簡樸,體現出一種生澀拙樸、奇絕脫俗的風格。

《紅白梅花圖 》 西冷拍品

黃慎: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黃慎的詩文、狂草書法,繪畫被稱三絕。其工草書,法懷素。畫人物,多取神仙故事為題材,初學上官周,後用狂草筆法作畫。筆姿放縱,氣象雄偉,深入古法,亦偶有筆過傷韻者。間作山水、花鳥,得荒率之致。所畫多歷史人物、佛道、樵夫漁父,早年工細,後參以懷素草書筆法,所作人物用筆粗獷,頓挫轉折,縱橫排奡,氣象雄偉。花鳥筆法洗鍊,形象概括,畫風潑辣;山水境界開闊,注重詩意的表達。

代表作品有《盲叟圖》、《商山四皓圖》、《伏生授經圖》、《醉眠圖》、《蘆鴨圖》、《蛟湖詩草》等。

《醉眠圖》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該件作品是黃慎寫意人物中的代表作,作品繪李鐵拐背倚酒罈,香甜地伏在一個大葫蘆上,作醉眼態。葫蘆的口裡冒著自煙,與淡墨烘染的天地交織在一起,,給人以茫茫仙境之感,,把李鐵拐這個無拘無束,四海為家的「神仙""的醉態刻劃得獨具特色。

《 赤壁圖》 上海博物館藏

《盲叟圖》 天津博物館藏

22、金陵畫派

金陵畫派,明末清初活躍於南京地區的藝術流派,以龔賢為首。據畫史載,一般公認者有龔賢、樊圻、蔡澤、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謝蓀、胡慥、陳卓等人。他們多以江南山水為表現內容,其作大多雄偉而秀麗,很具江南山水特色。是清初畫壇上獨立於「四王」正統畫派之外的一個獨立創作群體,在創作技法和創作理念上較之前代都有著很大的突破,形成了嶄新的風貌。

龔賢:又名豈賢,字半千、半畝,號野遺,又號柴丈人、鐘山野老。工詩文,善行草,源自米芾,不拘古法,自成一體。其創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畫法為基礎,以宋初北方畫派的筆墨為主體,參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吳鎮及沈周等人的筆風墨韻,同時結合對自然山水的觀察和感受,形成了渾樸中見秀逸的積墨法。

他喜用老辣樸拙的筆觸,沉著穩重,禿筆與尖筆兼用。禿筆,取之圓潤蒼勁,勾屋,皴擦,畫樹和點苔蒼老有力。其用筆主張「欲秀而老」,秀而老就是準確、簡練、流暢而有變化。主張作畫要中鋒用筆,並且要古、健、老、蒼,才能避免刻、結、板之病,頗為精闢。 代表作品有《夏山過雨圖》、《千岩萬壑圖》等。

《千岩萬壑》 南京博物院藏

此圖寫千岩萬壑,氣勢磅礴,山巒、高丘、林木、叢樹、山澗、寒林、漁艇、農舍、清江、葦渚、野渡、空舟等,場面繁複,然筆筆不懈,盡顯出一種沉寂蕭疏、清和靜謐的美感。畫風樸實,墨氣深厚。

《溪山無盡圖》 故宮博物院藏

23、清末三大家

指清末畫家任伯年、吳昌碩、趙之謙三人。三家風格各異,名重當時。清代花鳥畫自乾隆後日趨衰退,在技法上尚能稱雄的有任伯年,其師法陳洪綬,長於勾勒、師古而能有新意。賣畫海上,聲譽赫然,是上海畫派重要創始人,影響深遠。任薰畫風受其影響,任熊之子任預繼承家法,亦善繪事。吳昌碩、趙之謙別開近代繪畫的新局面,致力於以金石篆籀入畫,又善詩工書,別開蹊徑。吳昌碩發展了青藤、雪個、石濤、揚州八怪以來的大寫意繪畫傳統,形成了個人獨具的新畫風,對後世影響巨大。趙之謙為清末寫意花卉之開山,花卉學石濤而有所變化,變流布清末畫壇的柔媚纖細為挺拔峻峭,變清淡為艷麗。吳昌碩受其畫風影響較大。三者致力以金石篆籀入畫,善詩工書,別開蹊徑。

任伯年: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是我國近代傑出畫家,與任阜長、任渭長、任預並稱「四任」,任伯年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 其精於寫像、花鳥、山水等。人物畫淺描淡染,筆墨不多而能得神情;花鳥畫富有巧趣,花鳥作品中鉤勒,點簇,潑墨交施互用,賦色鮮活明麗,形象生動活潑,別具風格。早年以工筆見長。後吸取惲壽平的沒骨法,陳淳、徐渭、朱耷的寫意法,筆墨趨於簡逸放縱,設色明凈淡雅,形成兼工帶寫,明快溫馨的格調,開闢了花鳥畫的新天地;其山水畫創作不多,作品以縱肆、勁真的筆法見長。 代表作品有《三友圖》、《沙馥小像》、《仲英小像》等。

《三友圖》

此幅作3 人席地而坐,背後左側有一圓榻一畫筒,畫筒里樹有書卷畫軸,榻上也堆著數卷,寥寥數筆把背景描繪得顯露無疑。

《月夜山雞圖》 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巨石用淡墨勾寫,以赭色隨意勾描石上的叢草,竹子採用工寫結合的方法,山雞則以短粗的線條細細地繪出其皮毛的質感,又以濃淡設彩的變化呈現其體積感,使山雞神情畢肖。全圖用筆奔放靈活,設色淡雅清新,構圖平中求奇,靜中寓動。

《葛仲華像》 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為淡設色繪製葛仲華全身立像。人物面部施以淡赭色並略加暈染,色調稍有明暗對比,突出了人物面部的立體效果。主人公身著長衫,右手持淡青小花一支於胸前,神態淡定。衣紋以「釘頭鼠尾」線描繪,剛柔相濟,飄灑自如,富有節奏感,使得人物雖靜如動。

《蘇武牧羊圖》 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人物造型比例準確,除保持了陳洪綬人物奇古偉岸的特徵之外,還融匯了西洋畫速寫、素描的技法,線條凝練概括,具有力度,與主題相統一。色墨的渲染協調統一,尤其是羊群運用寫意的手法,在黑、白、灰的墨色變化中準確地描繪出羊群的造型,同時也描繪出群羊因寒冷而擠作一團的情景,以此襯托出環境的惡劣,從而突出了人物不畏艱難險阻的剛毅氣節。

《鍾馗圖》

《華祝三多圖 》 西冷拍品

趙之謙: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偽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擅人物、山水,尤工花卉,初畫風工麗,後取法徐渭、朱耷、揚州八怪諸家,筆墨趨於放縱,揮筆潑墨,筆力雄健,洒脫自如,色彩濃艷,富有新意。其藝術將詩、書、畫印有機結合,在清末藝壇上影響很大。 代筆作品有《石雁來紅圖》、《古柏靈芝圖》、《牡丹圖》等

《菊石雁來紅圖》 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菊花、繡球、雁來紅三種花繪於一紙。作品筆墨精良,畫中枝條以書法出之,寬博淳厚,水墨交融,色彩艷麗脫俗。作者以擅長的北碑行書題字,與畫面有機地融為一體。

《古柏靈芝圖》 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一株參天的柏樹,粗壯的樹榦久經歲月的磨難,疤痕累累。交疊成蔭的葉片鬱鬱蔥蔥,春意盎然,古柏因此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畫家以剛勁有力的書法技法繪枝幹,並以焦墨皴擦勾勒,生動地表現出古樹的偉岸。葉片和樹下的青草、靈芝仿惲壽平的沒骨法點染,筆致靈活,頗具神韻與情趣,與樹榦剛柔相濟,令畫作具有多層次的視覺空間,是趙之謙以書入畫的代表作。

《牡丹圖》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畫大石一塊,旁生牡丹一株,花開燦爛,華麗富貴。花朵或用沒骨,或用雙勾,行筆快捷活潑,強調「寫」而非「描」。設色濃麗,水、墨、色相交融,石塊墨色濃重,質感強烈。鮮艷的色彩配合放逸的筆法,於富麗中見粗獷豪放之氣。畫面整體布局上密下疏,相互對比襯托,共同構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謙墨松圖》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晚清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為「後海派」的代表畫家。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虛谷、蒲華、任伯年齊名的「清末海派四傑」。

吳昌碩擅長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其將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吳昌碩常用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恣肆,氣勢雄強,布局新穎,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對角斜勢,虛實相生,主體突出。形成了影響近現代中國畫壇的直抒胸襟、酣暢淋漓的「大寫意」 表現形式。 其代表作品有《瓜果》、《燈下觀書》、《姑蘇絲畫圖》、《紫藤圖》、《墨荷圖》、《杏花圖》、《花卉十二屏風》等。

《桃實圖》 上海博物館藏

繪兩棵壯實的桃樹,樹上碩果豐實,樹下一塊巨石矗立,而樹上的一枝連同桃實垂直倒偃在地。桃葉用濃墨寫出,枝葉穿插自如。

《歲朝清供圖》 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以瓶梅、水仙、蒲草、秀石諸品組合而成,並置於瓶盆等器物中,以示為案頭清供之物。物品高下低昂、錯落有致地安排於畫面,並以右高左低的對角形式排列,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別配以題識和印章。全圖信手揮灑,真情流溢筆端。高頸古瓶中的一枝紅梅,以及翠綠的水仙,紛披的蒲草,皆得其大意,筆法雋逸洒脫,極具清逸雅淡之氣。用墨、設色也恰到好處,用墨濃淡相宜,設色俏麗鮮艷,雅妍相兼,雙勾敷色的水仙花,更體現了吳氏晚年運筆遒勁古拙的獨特風韻。

《天竺水仙圖》 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天竺、水仙。構圖頗具匠心,水仙順坡生長取斜勢,而參差錯落的天竺直、斜之姿兼備,使畫面富於變化,情趣盎然。水仙的葉片以墨筆勾線,石綠填色,濃厚的色彩增添了鮮活的生機;高挑的天竺則以寫實手法點染而成,其艷麗的嫣紅色與水仙的綠色形成冷暖色調的對比,色彩明亮卻不俗艷。此作是吳昌碩花卉畫的代表作之一。

《荷花圖》 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荷塘小景。荷葉以潑墨法繪出,墨分五彩,濃淡相宜;荷花以胭脂加水暈染,得嬌艷欲滴之貌。構圖盈滿,層次鮮明,畫風新奇。

《紫藤圖》 故宮博物院藏

《玉蘭圖》 故宮博物院藏

推薦閱讀:

藝考狸大叔:有些畫,不知當講不當講(1)
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還原古代紋樣精緻之美
美術在右腦拓展上不可替代
美術生必須掌握的水粉畫著色方法及技巧
一級美術師孫延祥

TAG:中國 | 中國美術史 | 美術 | 畫家 | 美術史 | 國美 | 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