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怕吃虧的父母,養不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1
◆ ◆ ◆
在泰國閑逛時,遇見一家人帶著孩子玩。
三四歲的小男孩,走走停停,不時的就會被路邊的東西給吸引。而父母在不停的催促,「快走快走,我們今天還得趕去大皇宮,再玩來不及了。」小男孩在催促之下快走幾步,可是一會又故態復萌,繼續停住蹲路邊玩。那位年輕的爸爸急了:「你快點行不行?帶你出來玩,你就知道看這些花花草草,哪裡不能看啊!這樣多虧啊!「
一旁的媽媽也不太高興,父母倆絲毫沒有顧及孩子已經開始委屈的情緒。只顧著催著孩子走,小男孩忍不住就開始哭鬧了,坐地上不肯走了。
見此一幕,我有些感慨。
親子游究竟是玩什麼?真的如那位父親所說,要看到什麼特定的景色才算不虧,才是目的嗎?
我承認,對於很多人來說,出門旅行,特別是親子游,多多少少都帶著些漲見識開眼界的心態。我也一樣,最初喜歡帶六六旅行,也是希望那些在家裡看不到的風景,能給她的生命更豐富的體驗。
所以,出門也會查攻略做計劃,以期遇見更好的風景,彷彿才不虛此行。
可是一次次的旅行下來,我卻慢慢發現,孩子所見所感,與我們真的不一樣。
曾經有人吐槽孩子去長灘挖沙,去巴厘島挖沙,去三亞還是挖沙,無論是多好的風景,對於孩子來說,也許都不及那個沙坑來的有樂趣。
跑那麼大老遠,就是為了挖沙,值得嗎?
我想是值得的,六六兩歲多的時候,我們從三亞旅遊回來。她也是挖沙挖的不亦樂乎,看她開心也就由著她了。雖然事後我們也感慨過出來一趟就是挖沙了沒幹別的。
過了沒多久我們一起讀繪本《坐電車去旅行》,裡邊經過一個動物園,我指著馬問她這是什麼,她想了想:「馬」然後強調:「我在海灘上看到馬在走。」
很多時候,我們想讓孩子看到的,和孩子自己會看到的,不一樣。而那些感受,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無足輕重,可是對她而言,就是快樂,亦同樣是一種成長。
也許沒有看到更多的風景會有些「虧「,但是快樂無價。那時那刻孩子的獲得,又有誰能以值不值得來定義呢?
2
◆ ◆ ◆
其實不僅僅是旅行,很多時候,我們做家長的都是這樣不自知的局限了孩子的消費觀。
之前在遊樂場里看到過,一個小孩就喜歡在海洋球池裡滑滑梯,來回了無數趟,可是一旁的家長卻時不時就提醒孩子,我們去玩什麼去玩什麼。那個小女孩不肯,家長就開始抱怨:「花100的門票到這裡邊,你就喜歡滑滑梯,小區樓下就可以玩啊,跑這邊來花錢玩幹什麼?太虧了。」
那位媽媽理所當然的認為,花了那麼多的門票錢,不把遊樂場玩遍了就很虧。
殊不知,走馬觀花似的瀏覽,遠遠不如心無旁騖的體驗。
而消費,最重要的就是體驗的過程,而不是佔有的結果。
而這樣不同的消費觀,有時候真的就是格局大小所致。
以前看了一個文章《「年入80萬,剛買了學區房,因為一隻30塊錢的氣球,我們要離婚了」》
「一家人帶孩子去動物園,孩子看上了一個30塊錢的氣球,特別特別的想要,老公死活不給買。這個媽媽身上只有28塊現金,情急之下不得已用微信給路人轉了兩塊錢。因為這件事,老公第一次提出了離婚,理由是她不過日子。
女人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明明已經熬過了最苦的日子。
自己和老公一步步打拚,做到年入80萬,換到了三居室的學區房,言語中洋溢著驕傲與甜蜜,收穫了一片羨慕和祝福。
她怎麼能想到,如今房子有了,錢也有了,他們的婚姻卻為了一隻氣球,崩了。」
如果對於一件事情的評價,第一落腳點始終在劃不划算,在值不值錢上邊,那麼,總歸會造成更大的遺憾。
也許對於那位父親而言,學區房是剛需,培訓班是投資,那些價值不菲的投入是值得的。但是一個30塊錢的氣球,卻屬於無謂的開銷,能免則免。可是對於孩子,對於夫妻,不同消費觀所導致的分歧,卻會讓家庭因此分崩離析。
也許即使家庭年收入80萬,可是在這位父親的消費觀里,物質上的享受是罪惡的,是不划算的。這樣的言傳身教,又怎能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呢?
3
◆ ◆ ◆
格局太小,有時候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事業發展。
認識一位朋友,很有能力,名校畢業,卻失之于格局太小,很悲哀。
他和同事合作項目,卻挑肥揀瘦,只做手頭上的活,不願意配合一點其他的交叉業務,因此業務進度嚴重滯後。
除此之外,他參與一個項目,不停加班,每天都很晚,公司規定可以打車報銷。可是在月底報銷的時候,卻額外將自己非工作時間加班的餐費打車費都混進去,覺得佔一點小便宜無所謂,可是偏偏被查了出來。
領導由此質疑了他的人品,又因為績效不夠好,雖然他業務能力強,卻也不再信任,慢慢的重要項目也不再交給他。
這位朋友缺錢嗎?並不缺。據我所知家境良好,收入優渥。可是不知為何會在這樣的小事上做手腳,導致因小失大。
事業由此停滯,生活更是困頓不堪,負能量爆棚,終日怨聲載道。
4
◆ ◆ ◆
我們總說富養孩子,但是最重要的是讓他的內心充沛。一個人的消費觀,折射了其格局大小,而格局大小,則是日常教養所致。
如果我們的教育總是停留在虧不虧上,對於孩子來說,他的價值觀也會拘於計較二字。
也許看錶象,是很划算。
自助餐,吃的是最貴的,回本了。
遊樂場,每個項目都玩了,划算了。
旅遊,所有景點都拍照留念了,不虛此行了。
但是,往往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我們真的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嗎?什麼對孩子來說才是快樂。很多時候,有些獲得常常是是潤物細無聲的。比如六六那句「海灘上的馬在走」,比如開篇那位小男孩哭著說的「這個葉子家裡沒有。」
不用著急替孩子做判斷,還原他的真實感受,孩子才能更懂得自我體驗。而正是這些細枝末節的浸潤,孩子才可能有著更幸福的未來。
推薦閱讀:
※生性多疑的人很難產生幸福感
※有什麼實用不貴,能提升逼格的宿舍神器推薦?
※幸福的本質是什麼?
※為什麼你的「幸福感」越來越少
※2014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