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爸媽,在我即將飛翔的時候,請不要折斷我的翅膀!

教子有方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本欄目旨在傳遞家庭教育中的功和善、罪與惡,幫助父母育兒更輕鬆,做智慧的父母!

作為獨生子女,這一代孩子身上承載著父母太多的希望。父母們一邊擔心著孩子飛不高,一邊卻又矛盾著怕孩子飛得太遠了。

而這樣的糾結或許是大多數中國父母的通病。

01

一次,聽到一位老師和她學生家長的一番談話,大概情況如下:

家中有一獨子,明年參加中考。孩子的意見是要到國外去讀高中和大學,爸爸也非常支持,而這位媽媽卻不肯。

因為得不到媽媽的支持,兒子已經幾天都不怎麼和她說話了。這位媽媽氣不過,便找孩子最信任的老師訴苦來了。

「你看看電視新聞里播放的,國外那生活有多亂啊,不是打仗就是騷動。我孩子還這麼小,他一個人跑到國外去,萬一有個什麼事,我和他爸只能在家瞪著眼乾著急。你說說國內這麼多的好學校可選擇,幹嘛非要到國外去呢?」這位媽媽焦急的聲音里充滿了擔憂。

旁邊的老師輕笑一聲:「要我說,如果有機會又有能力的話,孩子到國外去長長見識也是很不錯的。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你應該學會放手。」

「我就這麼一個兒子,他要出去讀個三兩年的書再回國來我還可以考慮。他要是到了國外一看這裡也好、那裡也好不肯回來的話,我這下半輩子都難再見他幾面了,這叫我可怎麼過啊?」這位媽媽終於說出了自己最大的擔憂。

那位老師也不由的嘆了口氣,「你說的也有道理,但是難免太悲觀了。孩子大了,總是要學會自己飛的,就算是在國內,你也不可能跟他一輩子的。

我覺得兒子不在身邊,咱們做父母的老了還能更自在些呢,我們辛苦了半生,更應該過一些屬於自己的生活,不能一輩子總是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的。那樣子,孩子累,我們也累。」

02

朋友家裡有一個獨生女,今年剛剛參加完高考,因為是藝術特長生,成績輕輕鬆鬆就上了一本線。

可朋友這兩天卻因為孩子報志願的問題愁眉不展的。

朋友說:為了孩子上這個藝術班,我們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在外面培優,這十年來風雨無阻。只要打聽出哪裡有這方面的優秀教師,我們就想辦法找朋友托關係的把孩子送過去單獨指導學習,搭上精力無數,花的錢也夠在這個省會城市裡再買一套房子了。這好不容易參加完了高考,成績也不錯。

我和她爸就想,一個女孩子,就在咱們本市讀個大學很不錯的,也方便我們周末照顧她。以後再託人找個好工作,平平安安的一生多好。

可是這丫頭她不幹,她說她在這個城市呆膩了,世界這麼大早就想出去了。她整天拚命的學習,就是想找個自己喜歡的城市去讀大學。比如:上海、廈門啊,她就想走得遠遠的。

你說,我辛辛苦苦養這麼大孩子,以後在外面讀了大學,這心都讀野了。再談個外地的男朋友,我就更難讓她留在身邊了。可她現在翅膀硬了,報志願的事硬是要瞞著我,不讓我管。你說,她怎麼一點都不能體諒一下我這當媽的心呢?我這些年這麼辛苦是為什麼啊!

沒想到這高考過後,有為孩子成績不理想而流眼淚的家長,可是這成績不錯的孩子,家長竟然也有這麼多的煩惱。

那麼我們辛辛苦苦的養大並培養出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呢?難道不是為了想讓他(她)飛得更高,走的更遠嗎?

03

表弟也是獨生子,家裡三代單傳得了他這麼一個兒子。為了光宗耀祖,身為農民的父母兩人是含辛茹苦的一直把他供到上大學。

大學畢業後,表弟是選擇要留在城市的,還談了個漂亮的女朋友。兩人的計劃是共同努力,爭取十年內能在這個城市裡買房買車,安家落戶。這樣的理想,讓這對初入社會的小情侶很是激動不已。

可是,父母過來催婚了。要求兩個人先成家生孩子再談立業。

這位很有見解的小女朋友斬釘截鐵的拒絕了:「目前結婚是不可能的,我剛從學校畢業出來,公司也不可能給一個新人婚假及產假。在單位里,生孩子也是要論資排輩的。再者說,趁著年輕不拼搏幾年,把我大好的年華都奉獻給家庭和孩子,我不幹。結婚最起碼等五年後再說吧。」

表弟的父母一聽,大怒。他們突然間意識到,接受過高等文化教育並且被大城市生活所洗禮的女孩子們太有主見了,一旦他們結合了,兒子的生活必然不受自己所控。於是,他們武斷的要求兒子回家!回老家,娶一個聽話的農村女子,哪怕做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只要兒子能踏踏實實的一直守在自己的身邊。

表弟起初是不肯的,一是捨不得自己相愛了幾年的女朋友,二是捨不得手中的工作和對城市生活的那份嚮往。

幾輪僵持下來,終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在父母輪流生病卧床的局勢下,面對親情的強大壓力,表弟最終選擇了妥協。和女朋友兩人相擁痛哭了一場,終究是孔雀東南飛。

表弟心灰意冷的回到家裡,隨便找了個村上的年輕女孩結了婚,第二年就當上了爸爸。

表弟曾經非常頹廢的告訴我:「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三十歲和五十歲、六十歲的生活,應該不會有什麼大不同。既然如此,當年為什麼還送我出去讀書呢?為什麼讓我知道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再硬生生的拉我回來呢?」

這樣的語調,掩飾不了表弟對父母之命的無奈與怨恨。

04

在現實生活中,面對著生活的挫折與蹂躪,我們會勸自己扛一扛就可以頂過去。然而,家庭和親情的羈絆,有時候會成為一個人的軟肋。

在年輕的生命里,對於夢想與遠方,是無限渴望的。都想做那隻翱翔天宇的風箏,只願自己飛的更高更遠。

而父母們,當他們日漸年老的時候,看著越飛越高,越來越遠的子女們,他們突然意識到曾經緊緊圍繞在膝下的孩子開始脫離自己了,這種獨立或許是一種親情的剝離,他們開始害怕了。他們惶然的要抓住手中的線,拚命的想把孩子依然掌控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當孩子反抗或者拒絕的時候,有的父母們便極度憤怒了,他們無法接受並適應自己的乖乖兒(女),對自己的「捨棄」。

反觀之,孩子們終究要長大的,總要獨自去面對未來的路。

中國式的思維,似乎仍舊是「養兒防老」。父母們習慣性的把子女當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卻忽視了他們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生命的延續者,孩子即使父母夢想的載體,又是父母希望的寄託。於是在這親子教育過程中,父母們恰恰迷失了自己。

何為愛?

陪伴與放手,於父母而言,都是愛。

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父母自己也需要一種成長,學習把目光的關注點適時的從孩子身上轉到自己身上來;學著把對孩子的愛分一部分來愛自己及伴侶;學會給日漸成熟的孩子更多獨立的生活磨難與樂趣。

親子關係並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有時候的放手比給予更重要。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父母的陪伴是為了讓孩子的生命更為豐滿;而在孩子開始成年的時候,適時地脫離,才不至於使孩子感到親情的窒息。

父母之愛,其實是一場心胸與智慧的遠行。我們既要懂得適當的給予,更要學會適時地退出。與其拚命的拉住孩子,倒不如放手任其盡情一博,去贏得生命的精彩。

紀伯倫在《孩子》中說:「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當孩子們一點點長大,就是與父母們一點點的漸行漸遠。而父母最好的愛就是在他(她)即將飛翔的時候,鼓勵他們:放開手,勇敢去飛!


推薦閱讀:

民航在煙標上飛翔
把雄鷹般自由飛翔的時間,送還給爸爸
【飛翔經驗:斷念之刃的精深磨礪】第99季
自由飛翔對聯(廿六)
飛翔的癖好

TAG:飛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