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光中∣想要外國人學漢語的前提是什麼?——語言為何是強勢民族統治世界的符號?
強勢民族首先控制了地理空間的中心節點,這就如同控制了特定地理空間的神經中樞,其權力系統再由其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呈網格狀分布,被統治族群被迫以強勢族群的語言為傳播信息的工具,這樣,經過若干世代之後,被統治族群的語言因為傳播受限,使用者在數量上逐漸萎縮,分布空間就會越來越小。如同圍棋上的棋局,終因缺少「氣數」窒息而亡。
當今人類語言的空間分布與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空間革命和第二次空間革命有著極大的關係。在公元500年以前,以印歐人為主體的游牧民族大舉西進、南下,完成了歐亞非大陸統治權的空間布局,以印歐人為主體的游牧民族語言成為廣闊空間的主要語種。公元1500年以來,西方海洋民族向全球擴張勢力,強勢民族的語言又一次完成了在美洲、澳洲等文明落後區域地理空間的布局。英語就是這次空間革命的最大「贏家」。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口僅次於漢語,有4億多人口,但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人口要遠遠多於4億人的規模。在印歐語系中,英語之所以成為當今世界事實上的國際社交語言,與其「日不落帝國」侵略殖民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聖經》上說,為了不讓巴比倫人建成通天塔,上帝故意「搞亂」人們口中的語言,人們由於講著不同的話無法協同工作,結果導致失敗。語言是人類以語音的方式溝通信息的交流工具,任何一個族群都會有某種特定語言作為表達信息的符號。在目前的世界上,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是國際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其中,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據專家考證,現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000種語言,在這些語言中,約有1400多種還沒有被人們承認是獨立的語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語言。
在人類文明起源期,為什麼有的語言能夠迅速傳播到世界上很多地方,而有的語言卻逐漸走向消亡的命運?
作為人類群體性生存的工具,語言的主要功能是為了人類滿足生存的需要,獲取必要的生存資源。然而,當兩個以上的使用不同語言的族群在面臨融合的情況下,何種語言會成為融合後的新族群所使用的「官方」語言呢?
如果從語言本身是一種資源的角度來看,語言是一種工具性資源,人們通過語言這種特殊資源來獲取其他資源。在族群社會競爭中,資源總是受控於強勢族群集團的操縱,其背後是族群力量的伸展和受控資源在特定地理空間的分布。因而,語言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具有強烈的民族性、社會性、政治性,並且受到宗教等其他文明元素的深刻影響。
當今語言在地理空間的分布是人類文明發生髮展史不斷流變的產物。語言學家根據語言間的親屬關係,將語言分為若干個語系,語系之下又按親屬關係的遠近分為若干個語族,語族之下分為若干個語支,語支之下是語種。這就是語言的譜系分類法,也叫「發生學分類法」。 依譜系分類法分出的語系,由具有共同歷史來源的語言組成,如印歐語系、漢藏語系等。同一語系內,按各語言之間親屬關係的遠近,可分為若干語族,同一語族可再按關係遠近分為若干語支。
印歐語系是最大的語系,下分印度、伊朗、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羅的海等語族。印度語族包括梵語、印地語、巴利語等。伊朗語族包括波斯語、阿富汗語等。日耳曼語族包括英語、德語、荷蘭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各主要語言。拉丁語族包括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斯拉夫語族有俄語、保加利亞語、波蘭語。波羅的海語族包括拉脫維亞語和立陶宛語。漢藏語系下分漢語和藏緬、壯侗、苗瑤等語族,包括漢語、藏語、緬甸語、克倫語、壯語、苗語、瑤語等。阿爾泰語系下分西阿爾泰語族、東阿爾泰語族。前者包括突闕諸語言以及前蘇聯境內的楚瓦什語,後者包括蒙古語以及前蘇聯境內的埃文基語。閃含語系又稱亞非語系。下分閃語族和含語族。前者包括希伯來語、阿拉伯語等,後者包括古埃及語、豪薩語等。德拉維達語系又稱達羅毗荼語系。印度南部的語言都屬於這一語系,包括比哈爾語、泰盧固語、泰米爾語、馬拉亞蘭語等。高加索語系這一語系的語言分布在高加索一帶,主要的語言有喬治亞語、車臣語等。烏拉爾語系下分芬蘭語族和烏戈爾語族。前者包括芬蘭語、愛沙尼亞語等,後者包括匈牙利語、曼西語等。
此外還有一些語系,如非洲的尼日—剛果語系、沙里—尼羅語系(尼羅-撒哈拉語系)、科依散語系,美洲的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以及一些印第安語系,大洋洲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和密克羅尼西亞語系(也有將兩者合為南島語系的),中南半島的南亞語系。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有些語言,從譜繫上看,不屬於任何語系,如日語、朝鮮語等,就是獨立的語言。還有一些語言至今系屬不明,如分布於西班牙北部和法國西南部與西班牙接壤地區的巴斯克語、古代兩河流域使用的蘇美爾語等。
語言學有多種分類方法,這不是本文討論的內容。我們需要探討的是,語言的空間分布與文明的擴張有何關係?
在世界上主要的語系中,印歐語系佔世界人口的比例為約48%;漢藏語系約佔25%。從語種上看,漢語約佔了20%的人口比例,加上英語、西班牙語、印地語、俄語佔全球人口45%以上。再加上阿拉伯語、日語、孟加拉語、葡萄牙語、德語、義大利語、法語等超過全球人口60%的比例。有專家推測,全球最少的5%的人口大概有著上千種語言。歷史上美洲的印地安人中曾經有1000多種語言,非洲也曾有近1000種語言,印度曾有150多種語言。
使用語言的主體是人,傳播者也是人,語言的空間分布歸根到底與族群的遷徙有著極大關係。如果一個族群永遠生活在某個特定的地理空間,其使用的語言就不會傳播到這一空間以外的任何其他地方。在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沒有戰爭,沒有族群間持續不斷的社會競爭,人類的語言一定有無數種。因而,語言的空間分布狀況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亦可以認為是文明革命的標誌性產物。
語言的生命力在於其傳播能力的高下。印歐語系之所以成為最大語系,與印歐人在歷史上所進行的第一次空間革命有著密切的關係,亦與印歐民族持續不斷的大遷徙有關。從歷史的長時段來說,游牧民族與海洋民族由於生存方式不同於大陸民族,他們擁有便捷的空間通道,因而在傳播語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通過發動戰爭等手段,統治了遠比自身的人口規模多得多的其他民族。雖然人口較少,但他們卻擁有了強勢話語權。
政治、軍事上的強勢地位,使統治者的語言很自然地演變為某個空間的主導性官方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使用該語言的人會越來越多,而被統治族群的語言就會因為受到傳播的限制而趨於消亡。
在由強權主導下的人類社會裡,語言是空間霸權的象徵,是強勢民族統治世界的符號。語言作為侵略者統治世界的工具,其蠶食其他被統治民族語言分布空間的過程,很像中國圍棋遊戲中的對手在棋局間的博弈。
強勢民族首先控制了地理空間的中心節點,這就如同控制了特定地理空間的神經中樞,其權力系統再由其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呈網格狀分布,被統治族群被迫以強勢族群的語言為傳播信息的工具,這樣,經過若干世代之後,被統治族群的語言因為傳播受限,使用者在數量上逐漸萎縮,分布空間就會越來越小。如同圍棋上的棋局,終因缺少「氣數」窒息而亡。
當今人類語言的空間分布與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空間革命和第二次空間革命有著極大的關係。在公元500年以前,以印歐人為主體的游牧民族大舉西進、南下,完成了歐亞非大陸統治權的空間布局,以印歐人為主體的游牧民族語言成為廣闊空間的主要語種。公元1500年以來,西方海洋民族向全球擴張勢力,強勢民族的語言又一次完成了在美洲、澳洲等文明落後區域地理空間的布局。英語就是這次空間革命的最大「贏家」。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口僅次於漢語,有4億多人口,但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人口要遠遠多於4億人的規模。在印歐語系中,英語之所以成為當今世界事實上的國際社交語言,與其「日不落帝國」侵略殖民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除了印歐語系在西方文明興起過程中的出色表現之外,漢語的傳播與中華文明在東方大陸深厚的文化根基有著密切關係,而伊斯蘭教的傳播也使阿拉伯語在地理空間上的分布也達到了相當大的範圍。
沒有統一的語言體系,就難以形成統一的文明體。如果沒有印歐語系在人類文明起源期的空間霸權地位,就很難想像出後世的西方文明會是什麼樣子,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也許要付出更加高昂的代價。
推薦閱讀:
※王力文集·第十四卷·漢語詩律學 絕 句
※古代漢語常用字1086(5)
※怎樣評價「愛」的繁體字?
※「船」和「床」的讀音怎麼區別?
※李光耀:漢語不會取代英語成為世界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