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刀治療前斜角肌綜合征
07-04
局部解剖]斜角肌分前、中、後斜角緝前斜角肌起自第3-6頸椎橫突前結節,肌纖維向外下方,止於第1肋骨上面的斜角肌結節。由頸神經前支C5-C7交配。頸椎固定,該肌收縮可上提肋骨,助吸氣。肋骨固定,同側收縮使頸前屈,單側收縮,頸屈向同側。前、中斜角肌與第1脅之間有一個三角形間隙,稱斜角肌間隙,其中有臂叢和鎖骨下動脈通過。正常情況前、中、後斜角肌下,該三角間隙較大,神經血管不至受壓,故無癥狀。膈神經(C3-C5)是頸叢的主要肌支,沿前斜角肌下行,支配隔緝[病因病理]1.神經根受壓迫或剌激:前斜角肌受C5-C7頸神經前支支配,故臨床上,下位頸椎病變影響了C5-C7神經根時,可造成前斜角肌受累而牽及臂叢神經及鎖骨下動脈。2.神經肌支受累,可以引起前斜角肌痊孿,使第1肋骨抬高,造成鎖骨上神經血管間隙縮小,臨床上可出現神經血管受壓表現。而膈神經又是來自C3-5神經的肌支,所以頸椎上位病變也可影響前斜角肌的功能。3.過度使用前斜角肌,如突然吸氣使前斜角肌損傷,或人到中年,因體重增加,胸廓向下牽引,導致前斜角肌緊張受累。4.第7頸椎橫突過長或有頸肋的刺激壓迫,引起前斜角肌痊孿或炎症,影響臂叢神經、血管而出現癥狀。[臨床表現]多單側發病,下頸部前側面疼痛或麻木,多放射至上肢尺側,前臂和手的內側以及第4、5指的疼痛和感覺異常,高舉患肢可減輕疼痛,手指發涼、發紫或蒼白。向健側轉頭或深吸氣、打噴嚏,可使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並可使疼痛加劇,手逐漸顯得無力,不能做精細工作。[診斷]1、無明顯外傷史,多發於30-40歲。2、臂叢神經受壓癥狀。3、鎖骨上窩較為飽滿,可觸及隆起的包塊,壓之疼痛,並向患肢放射。前斜角肌局封可使癥狀緩解或消失。4、阿迪森試驗陽性:患者坐位,兩手置膝上。首先記錄橈動脈搏動力量進行對比,再讓病人深吸氣後屏氣,若患側脈搏減弱或消失即為陽性。5、肱三頭肌腱反射減弱。6、X線示:第7頸椎橫突過長,或橫突外有遊離的肋骨,也可無異常變化。[鑒別診斷]1.神經根型頸椎病:其疼痛性質屬根性神經痛,為閃電樣放射,並與神經根分布一致,壓痛點多在患側頸關節突,X線示頸椎骨質增生,椎體關節錯位,阿迪森試驗陰性。2.胸小肌綜合征:令患者做胸肌收縮,或上肢過度外展,做患肢抗阻力內收檢查,可出現癥狀,脈搏減弱或消失。改變肩臂位置後,癥狀減輕,壓痛點在喙突部位。[治療]一、針刀治療因C3–C8神經根受累引起的斜角肌痙攣,應先治頸椎病,肌肉本身病變所致的斜角肌收縮,可行隔神經阻滯。頑固性斜角肌緊張,肥厚所致者,針刀松解治療。1.患者仰卧位,頭轉向健側,術者立於患者頭側床頭,左手從頸側點按頸椎橫突末端,在觸壓酸脹明顯處定點。左手拇指加壓分剝橫突前的血管、神經直達骨面。針刀從頸側進針,刀口線與頸椎縱軸平行垂直皮膚刺達骨面,針刀刃勿離骨面,向前部探至前結節,手下感前結節肌肉堅硬或痙攣,可將刀口線調轉45°,即垂直前斜角肌纖維方向切2-3刀。2.患者仰卧,術者坐於患側,左手拇、食、中指將病變之前斜角肌捏住,針刀刀口線與前斜角肌纖維方向一致,針體垂直皮膚刺入,左手中指墊於前斜角肌側後,引導針刀達病變處,縱切數刀外圍的筋膜,然後縱行疏通剝離,若有痙孿之肌纖維,將刀口橫過來切幾刀。3.若患側第1肋骨上緣有壓痛點,針刀可從胸部垂直第1肋骨刺人至骨面,摸索至肋骨上緣,患者無劇痛、麻木感,在酸脹明顯處,垂直前斜肌纖維方向切幾刀。二、手法治療松解後,令患者微向患側轉頭,後伸頸部,術者依此姿勢順勢上提旋轉頭頸,令前斜角肌拉長,使粘連更進一步得到松解。三、注意事項1.進針點宜選在鎖骨上2cm左右,針刀不可離開骨面,或以左手引導,防止刺破胸膜頂,傷及臂叢及鎖骨下靜脈等重要組織。無經驗者勿做此項操作。2.若前斜角肌壓痛明顯,臂叢神經刺激症較重,可先行1%利多卡因、亞甲蘭、強的松龍混和液局封。3.在頸椎橫突進針對無過硬技術者,不要做此項操作,以兔發生意外。[病案舉隅]吳×,男,47歲,右肩痛,右上肢疼痛,右手麻木2年,頸部右旋受限,並可使上述癥狀加重。近來病情加重,影響睡眠。曾在某院診為頸椎病,針刀治療,並配頸復康、丹參片口服,無效。查:頸項部壓痛不明顯,頸右旋受限,阿迪森試驗陽性,右肩胛部壓痛,有條索。診為斜角肌綜合征伴右肩部軟組織損傷。針刀松解C4-5、C5-6、C6-7棘間、橫突間韌帶後,手法整復偏歪之C6棘突。右上肢疼痛明顯減輕。5天後,復在岡上緝岡下緝菱形緝肩肝提肌等壓痛部位松解,結締組織增生明顯處針刀切開剝離。兩天後,諸症消失而愈。[按語]前斜角肌綜合征臨床上不易與頸椎病鑒別。在頸椎橫突和第一肋骨做治療時要注意神經,血管解剖。對初學者來講、不宜做此項操作,以免發生意外。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疾病診療】如何自己治療自己的頸椎病?
※有關硬皮病的最全面的針灸治療大全
※皮膚病治療常識
※一次治療小豬拉稀的體驗
※腳氣治療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