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識的來源,在康德之前,經驗論和唯理論已形成了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以培根、洛克為代表的經驗論者認為知識的唯一源泉是感性經驗,而以笛卡爾、萊布尼茨為首的唯理論者則認為知識來源於「天賦觀念」、「先驗原則」。到了康德時代,唯理論的繼承者沃爾夫主張一切真理都可以從純粹概念中得出;與之相對應的是經驗論的發展者休謨主張一切來自經驗,否認有關超感性的一切知識。為了克服這兩派將經驗和理性截然割裂的缺點,康德對理性作了系統、綜合的考察。康德關於知識來源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就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了。 康德認為只有對人的認識能力本身重新考察,從懷疑人自身開始才能找到認識的客觀普遍性的依據,也才能走出認識論困窘之境,找到根本的出路。他說:「我們得到知識是從兩個基本源泉來的:要就是我們以印象的形式接受表象,要就是通過自發的概念能力來借著那些表象以認識對象。在前一種情況下,對象是給予我們的;在後一種情況下,對象是和發生在我們意識中的印象相關聯著而為我們所思維的。」[1]這樣,康德就把知性與感性看成是平行獨立互不相關的兩種能力:知性是心靈從自身產生表象的能力,它不能直觀;感性是心靈被刺激而接受表象的能力,它不能思維。因此,康德認為,單獨的知性與單獨的感性都是不能產生知識的。那麼,怎樣才能產生知識呢?只有將感性和知性聯合才能產生知識,而這種「聯合」是知性對感性的規範、組織和改造,即綜合統一直觀提供的感性材料,將它們組織到邏輯形式的概念系統中去,這樣才會產生知識。所以康德說:「思維無內容是空的,直觀無概念是盲的。……只有當他們聯繫起來時才產生知識。」[2] 概念是怎樣與感性直觀相結合的呢?康德首先將概念分為了兩種:經驗概念和純粹知性概念(即範疇)。他在《邏輯學講義》中說:「一切經驗地或後天地給予的概念稱為經驗概念;一切先天地給予的概念稱為知性概念。」[3]因此,他認為,經驗概念不存在同感性直觀相結合的問題,因為經驗概念是後天的,是從雜多經驗中抽象概括出來的。例如「盤子的經驗的概念與圓之純粹幾何學的概念就是同質的東西。」[4]思維中「圓」這種概念,本來是從許多個別圓盤、圓桌等直觀對象中抽象、提升出來的,即通過歸納就可直接獲得的,而不需要任何中介。所以將這種與直觀對象同質的概念拿過來又運用到直觀對象中去,便不會存在什麼困難,只要把「對象包攝於概念之下」就可以了。而純粹概念(即上述引文中的「知性概念」)則不同。它與經驗無關,是人類知性先天提供的,是先天的純形式,它不源於經驗而源於思維主體本身,是作為先天的知識存在著的。而感性直觀是雜多的、具體的、經驗的。前者為主體一般形式,後者為對象內容,二者完全異質,因此,按照康德的知識構造理論,這兩者是不能夠結合的。 那麼,怎樣才能把作為主體思維基本形式的純知性概念範疇與異質的感性直觀為認識內容的雜多相聯結呢?康德說:「由於知性的純粹概念完全和經驗性的直觀異質,實則和一切感性直觀異質,所以在任何直觀里都絕不能見有知性的純粹概念。因為沒有人會說,一個範疇,例如因果性的範疇,能通過感官而被直觀到,而其本身又是包含在出現中的。那麼,直觀被包攝在純粹概念之下,即範疇之應用於出現,是怎樣成為可能的呢?」[5]他認為:「顯然必須有第三種東西,一面與範疇同質,另一方面又和出現同質,而這樣才使前者之應用於後者成為可能。這種中間媒介的表象必須是純粹的,即毫無經驗性的內容,而同時它還要一方面必須是知性的,另一方面卻必須是感性的。這樣的一種表象就是先驗的圖式。」[6] 何為先驗圖式?首先,圖式不是「圖畫」、「圖像」或感性形象。康德認為,圖式既與經驗有關,又與範疇有關。它既不是事物的具體形象,也不是經驗的概念,而是一種介乎概念與具體事物感性形象之間的一種抽象的感性結構,是一種概念性的感性結構方式、結構原則,象似某種圖表或模型、構架。對於感性概念的圖式來說,它「象個略圖」、象個輪廓、象個圖紙,為感性直觀提供規則。對於知性純粹概念的圖式來說,它就是對於感性材料進行綜合統一的過程。 圖式既不是概念,又不是具體事物的形象,為了說明「圖式」與感性形象的區別,康德舉了5的例子來加以說明。他說:如果我把五點並排著像這樣『……』點下來,那麼,我們就有了關於5這個數的圖像,但我們如果僅僅思維一個一般的數目,不問它是5還是100,則此種思維,實乃一數量(例如1000)依據某一概念在圖像中表現的方法之表象,因為在1000這種數的情況下,我們不容易一眼就看見它的意向而把它和概念來比較。[7]康德將這個表象稱之為概念的圖型。這個例子說明,如果把5個點一個一個地展現出來,這五個點就會作用於視覺,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圖形,便產生關於「5」的圖像,它是對這5個點的摹寫性的圖景或影像,就其來源說,它是「再生的想像力的經驗能力的一種產品」。但如果不管它具體的一個一個的點,只講數目,那麼這「數」便是「圖式」。5的圖式不是具體的圖畫,也不是知覺的殘留物,又不是寫在紙上的「5」字,而僅僅是關於5這個數目的思維。它是具體事物的抽象化,概念、範疇的圖形化。康德還說,如果數不是「5」,而是一個大數,就更加明顯地說明數不可能是感性形象,而是抽象化了的感性,它對感性具體已經作了初步的綜合,從而具有「一般」的性質。另一方面,雖然「數」依據由概念的性質,但它又還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只是具體的感性形象與純粹概念的中間環節。康德說:「把一個經驗概念之於一個範疇下,似乎是內容上不同種類的東西的從屬,這在邏輯上是矛盾的,如果沒有任何中介的話。然而,如有一個中介概念,就可能把一個經驗概念置於知性純粹概念之下,這就是規律先天綜合出來的某物。他們所表現的與綜合一般的概念(即任一範疇)同類,從而依照它的綜合同一就可能把現象從屬在知性純粹概念之下。我們把這種從屬叫做框架。」[8]顯然,這種先驗圖式不是具體的感性形象,而是一種指向概念的抽象的感性,它並不等於概念,而是概念性的感性化的東西。 其次,圖式必須是純粹先驗想像力的產物。康德認為,圖式不是範疇,不能來源於知性;圖式又不是經驗,因而又不能來源於感性。在「經驗所以可能之先天的根據」中,他提出了三重綜合:直觀中感知的綜合;想像力中再生的綜合;概念中認知的綜合。而想像力正是從感性向知性過渡中主體的一種綜合能力。由於圖式是感性與知性聯繫的中介,與想像力的聯結作用相一致,因此,康德認為圖式是想像力的產物。想像力具有兩重屬性:經驗再生的想像力(再現的想像力)和創造的想像力(先驗的想像力)。「經驗再生的想像力」是從意象的再現中簡單歸納或抽象出來的,是被動的,通過聯想律得到感覺印象的聯結,形成內感官的特定時間中的感性內容,但不能產生真正的認識,真正的認識必須通過「創造的想像力」才能產生。「創造的想像力」介於感性與知性之間,是主體自我聯結感性和知性、從個別向一般過渡的能力,能把感覺印象按某種規律性的不變形式排列起來,是知性的具體化,是主動性。康德認為,經驗對象統一的可能性來自知性,而具體地將直觀雜多統一為經驗對象的便是先驗想像,即「創造的想像力」。這種想像力「乃潛藏於人心深處之一種技術」。同時,康德又說「感性概念的圖形,例如空間中的圖形,乃是純粹驗前想像力的一種產物;而且可以說是純粹驗前想像力的一種略圖。」[9]由此可見,康德的「圖式」是由人類的一種先驗的「創造的想像力」的綜合活動所產生的結果,是想像力對感性直觀對象進行先驗綜合統一的產物,是抽去差別性、個別性,帶有一種普遍共性的共性結構,是概念與直觀對象結合的橋樑。而想像力,則是知性與感性、概念與直觀聯結的心理機能。因此,康德指出「圖式」構造的心理功能,就是想像力。 康德非常強調想像力的先驗綜合。他說:「因此現在更明顯,知性圖式說通過想像力的先驗的綜合結果並非在其它上,只為一切直觀的多樣在內感中的統一,間接亦即為,在與那種內感官(一種感受性)相應的機能的統覺的統一上。」[10]想像力要在雜多質料中建立統一的秩序性。但這種統一性的真正來源,是先驗統覺的原始的綜合統一性或自我意識的先驗統一性。這樣先驗統覺的統一性必須通過主體自我的一種能力把統一性置於現象中,而這種主體自我的能力就是想像力。想像力的綜合實際就是主客體統一中的內在動力。在康德看來,沒有想像力,科學知識的建構活動就無動力去完成。 圖式是如何實現概念與直觀的結合的呢?康德指出,感性直觀是先於知性思維的,它是在時間中被給予的,單獨的感性直觀,數量再多也不會產生出現象來。而知性純粹概念是抽象的東西,是空洞的邏輯範疇,它只是一種可能性。康德強調說:「我們不能單憑範疇來判明一件事的可能性,無論如何一定有一個直觀,才能揭示知性概念的客觀實在性。」[11]因此必須使概念這種非現實的東西現實化,要現實化就得放在時間中。在康德看來,範疇應用於現象是通過時間先驗規定的。時間是知性純粹概念的圖式,在「先驗感性論」里,它被規定為感性直觀的純粹形式。由於是「純粹形式」,因此時間可以脫離經驗內容,與範疇相通,對感性內容具有先天的決定性,是使感性認識成為可能的先天條件,因而它是先驗的,具有知性的品格。另一方面,它又屬於「感性直觀」,與現象界或經驗界相通,與現象同類,包含一切感性雜多表象。所以,時間的先驗規定性不是別的,就是知性概念的圖式以時間為共相的感性結構方式讓範疇統攝現象,現象歸於範疇下,時間圖式成為聯繫二者進行結合的媒介。因此,時間是使知性純粹概念感性化的必要條件。通過時間的先驗規定,範疇應用於現象成為可能,概念與直觀在時間中統一了。 接著,康德為了進一步說明範疇應用於一切現象存在於一切時間,就對範疇按量、質、關係、模態進行了分類。並認為:量的範疇與時間系列(數)是相符合的;質的範疇與時間的內容相符,質的範疇表現為填滿時間的感覺;關係的範疇相符合於時間的秩序;模態(或樣式)的範疇與時間全體(或總合)相符合。從康德對範疇圖式的分類我們可以看出,圖式說在本質上是提出主體建構客體的一種結構方式。主體對客體的建構是一種時間的規定,量的圖式所表示的是在時間相繼中主體如何規定對象數量的綜合;質的圖式所表示的是在時間相繼中主體如何規定對象內容、質料的綜合;關係的圖式表示在時間中主體如何規定對象在本質現象、規律秩序、交互作用的種種聯繫;模態或樣式的圖式表示在時間中主體如何規定對象的存在方式。圖式正是表現時間化範疇的作用,這就使主體把客體建構成符合於自身規律性,符合於自身的內在需要,符合於主體追求的目的。 綜上所述,作為想像力先驗產物的圖式在時間中,受時間方式所規定,把範疇與雜多都納入時間中介中。一方面使範疇在先驗時間規定性中應用於現象,使純粹的抽象概念得以具體形象化,感性化,從而呈現概念的客觀性;另一方面,圖式根據知性範疇所提供的認識形式,去綜合、整理和構架雜多的經驗表象,從而把感性經驗從屬於知性範疇之下。這樣,異質的純粹知性概念與感性雜多得以結合,從而形成知識。毫無疑問,康德的圖式說為人類不同質或不同類的認識找到了聯結方式,是以一種新型的理論形態來解決認識論中個別與一般、經驗與先驗的聯結和統一的問題。這一理論突破了經驗論和唯理論等傳統理論在解決這一問題上的簡單化、機械化的結合形式,使認識論的發展走上了一條新道路。
注 釋:[1]康德.康德哲學原著選讀.商務印書館,1963,P39.[2]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北京三聯書店,1957,P 171.[3]康德.邏輯學講義.商務印書館,1991, P 150.[4]張世英.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P 171.[5]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韋卓民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P 186.[6]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韋卓民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P 186.[7]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韋卓民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P 188.[8]轉引自李澤厚:《批判哲學的批判》,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P 125.[9]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 韋卓民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P 189.[10]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藍公武譯,商務印書館,1995,P 146.[11](轉引自)周貴蓮.認識自然科學之謎的哲學家——康德認識論研究[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P 158.
推薦閱讀:
※周俊論藝(3.下)寫意水墨畫的圖式處理
※山水畫構成圖式與風水理論
※水局乙辰墓向黃泉圖式
※木局丁未墓向黃泉圖式
※周俊論藝(3)寫意水墨畫的圖式處理
TAG:知識 | 橋樑 | 作用 | 概念 | 圖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