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關後第五位皇帝 (書法)
清仁宗嘉慶皇帝 愛新覺羅·顒琰
嘉慶 1809年作 楷書五言詩 立軸款識:髫齡即居此,承恩又三年。昕夕叨訓政,倏度如雲煙。感深未由報,考澤筆莫宣。已臻五十紀,兒孫繞膝前。斯宮誠福地,前修益慎旃。己巳孟冬月中澣作御筆鈐印:[嘉慶御筆之寶] [執兩用中]說明:此軸材質為庫絹是清朝皇宮中專用絹材。
嘉慶 丙寅(1806年)作 御筆 立軸
嘉慶 楷書七言聯 對聯
嘉慶愛新覺羅·顒琰 《花卉》
愛新覺羅·顒琰 《迎風挺立》97×41cm鈐 印 : 嘉慶奠親之寶(朱) 款 識 : 丙寅仲秋月中瀚御筆附記:嘉慶皇帝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死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乾隆二十五年封令妃之子顒琰為嘉親王。乾隆連立兩位太子都早早去世,到乾隆晚年才立第三次太子,這次,是皇十五子顒琰。嘉慶共生有5子9女。白綾半匹滅和珅不愧清龍漢民根。盛世康乾手底去,未知何處覓餘蔭。——引自富察·鶴年先生《清帝雜詠十二首之七·嘉慶》乾隆皇帝剛剛即位時就發誓,如果自己能夠當滿60年皇帝,他就把皇位讓給他的兒子,為了不超過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的時間(61年)。結果乾隆皇帝還真當夠了60年皇帝,他親自把"正大光明"匾後面的立儲匣取出來,當眾宣布由嘉親王(就是後來的嘉慶帝)繼承皇位,他自己當上了太上皇。成為太上皇之後,乾隆仍然訓政,軍國大事也仍然由他處理。嘉慶四年,乾隆皇帝駕崩,大權才由嘉慶掌握。在他執政初期,他除掉了禍國殃民的奸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嘉慶的父親乾隆是一代明君,使清朝統治達到了頂峰。嘉慶即位後希望"康乾盛世"能夠延續下去,只是希望保持,做事一味模仿他的父親,所以沒有多少建樹。大清國勢日漸衰落。在他在位期間,還出現了農民起義軍攻打紫禁城的事件。皇子旻寧表現神勇,嘉慶帝知道後決定將其立為王儲,這就是後來的道光皇帝。這次事件說明大清王朝已經存在很大的問題,發人深思。嘉慶皇帝死因顒琰六歲就傅,十三歲即通五經,文章「援筆立就,動成典則」。十五歲大婚後仍日居書室,寒暑罔聞。琰經過從建儲到即位加訓政的二十多年裡,更臻於成熟。為後來從政奠定了牢固基礎。度過了曲折而不平安的二十五年。宮廷內部的鬥爭,八卦教、捻子軍的造反,同母弟慶親的去世,不能不使顒琰的內心憂鬱,負擔加重。嘉慶二十五年七月甘四日到避暑山莊,準備去木蘭圍獵,在去山莊的路上「偶感喝暑」,到山莊後即「覺痰氣上壅,至夕益盛」。至二十六日傍晚,疾大漸。戌刻,崩於避暑山莊的行殿寢宮,葬於昌陵。
推薦閱讀:
※在清代統治時期,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男性是否需要剃髮易服?
※「滿洲」、「八旗」、「中國」這三個名詞,在清朝有何異同?
※有關雍正與天主教的幾封信(2)
※旗人是稱名不稱姓,那清朝官員怎麼稱呼旗人同僚?會出現《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稱呼和珅為和大人的說法嗎?
※如何評價恭親王奕訢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