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綽大師聖凈二門判
我們中國的凈土宗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宗,就是因為有曇鸞、道綽、善導系統的判教體系。曇鸞大師繼承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判」,以聖道修行為難行道,以凈土法門為易行道。曇鸞大師的繼承者道綽禪師在《安樂集》裡邊判一切佛法為聖道門、凈土門。(「聖道門」必須是聖者的根器才能夠修的,而「凈土門」則不必一定要聖者的根器眾生。) 道綽大師把解脫生死的行法分為兩大法門: 一是靠自力修行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了生脫死,成就佛道,這叫聖道門,也就是龍樹菩薩所說的難行道、曇鸞大師所說的自力門,這個很困難。二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叫凈土門,也就是龍樹菩薩所說的易行道、曇鸞大師所說的他力門,這個很容易。 我們可以這樣來思惟:聖道、凈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法門,願意在此土、在娑婆堪忍世界,「我證悟,得阿羅漢果位、得無生法忍果位,甚至生生世世修行,發大菩提心,不求往生凈土」,這個稱為聖道門。 聖道門靠自力修行斷惑證真,比如,小乘果所謂「斷五下、除五上」,大乘果要證「無生法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凈土門是靠佛力。是佛以果地覺來布施、救度的法門。 要門與弘願 從祖師傳承來說,最早的祖師解釋是印度的龍樹菩薩之《易行品》,《易行品》的核心重點,就是在發揮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闡揚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主動平等、無條件救度十方眾生的內涵。而唐朝的善導大師可說是阿彌陀佛所示現,將歷代祖師──龍樹、天親、曇鸞、道綽所發揮凈土的教理全部繼承,並且完全集中發揮。其集凈土教義之大成,撰《五部九卷》,楷定古今。(中國曆來的修行是以禪宗和教觀為主流。各宗各派的善知識在弘揚凈土的時候,免不了用他們自宗的教理和體悟來解釋凈土門,因而使凈土教理很豐富、很磅礴,可是已經摻雜了聖道門的思想。在中國的凈土祖師當中除了善導大師這個法系之外,其他祖師並沒有傳承關係,大都是根據自己的智慧、修行心得和對整個佛教的理解來解釋凈土法門。而善導大師是完全地站在阿彌陀佛他力本願的立場來解釋凈土宗的三部經典。) 善導大師是道綽禪師的面授弟子,跟隨道綽禪師在山西玄中寺學習凈土教法。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把一切凈土教法集其大成,在凈土門之內又細判為「要門」與「弘願」: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凈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義之弘願。(「娑婆化主」是指釋迦牟尼佛,因韋提希夫人的請求才開展出凈土法門裡面的所謂「要門」出來。「安樂能人」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顯彰出「別義之弘願」。「別義」是指它別於一般教理、一般因果、一般法門,故稱作別義;「弘願」即第十八願,為救度十方眾生,此願非常弘廣,所以叫做弘願。) 要門——自積定散二善迴向求生 一種是修行定散二善,迴向求生,稱為「要門」: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要門」、「弘願」,「定善」、「散善」,這些名詞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因為凈土行人在唐朝到清朝的一千多年間沒有拜讀過善導大師的著作,所以對這些名詞感到陌生。那我們現在讀到了就是我們的福報。(唐代發生了一次佛教的法難事件———唐武宗滅佛滅法。佛教的很多經典蕩然無存。大約一百多年前,善導大師的《觀經疏》等五部九卷,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從日本又回到了中國。在當今時代研究善導大師思想最具體、最徹底的就是慧凈法師。他把善導大師思想完整地展現出來,編譯流布在世人面前,我們才有機會看到。) 什麼是「要門」呢?就是修行定善和散善。什麼叫「定善」呢?剛才講過了,禪定的善。比如說止觀,比如說打坐參禪修禪定,比如說修法界觀、唯識觀等種種的觀想,以及觀佛、觀像等,這叫定善。什麼叫「散善」呢?比如說修布施,別人沒有錢、沒有米,我給他錢、給他米,這些不需要禪定的。布施、持戒、孝養父母等等這叫散善。修行定善和散善這兩種善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叫做要門。也是指諸善萬行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讓我們很清楚。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在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相信今天來的人,都是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對不對?(蓮友答:「對!」)我們都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來看,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善導大師分為兩類:一是要門。靠我們自己修行定善和散善,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觀像、觀想、一心三觀、修行禪定、明心見性……,這是定善;布施、持戒、孝養父母、尊敬師長、讀誦經典…,這是散善。靠這些自己修行所累積的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稱為要門。(要門是進入凈土弘願門的一個階梯,一個接引的方便。有這一要門,聖道門的行者就易進入凈土門,沒有這一要門就很難進來。所以,「要」是關要、緊要、重要的意思。《觀無量壽經》這一部經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了引導聖道門的修行者進入凈土法門而講的一部經典──善導大師就是根據這部經典,將凈土門細判為要門、弘願門。) 弘願——乘第十八願念佛往生 第二類叫做弘願。弘願就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弘廣無邊。第十八願是念佛往生願,為本願王,為本宗歸結之處,其行最易,其利最勝,攝機最廣。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中對第十八願是這樣解釋的: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十七願是諸佛讚歎彌陀名號的功德超越所有的功德,所以阿彌陀佛的名號是萬德洪名,超越五戒十善的功德,超越四諦法門的功德,超越十二因緣法門的功德,超越六度萬行的功德,超越所有眾生髮菩提心修諸功德的功德。我們聞說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才會很感動,然後相信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消業滅罪、往生成佛的功德資糧都在裡面,因而執持名號,一向專稱這一句彌陀佛果地覺名。) 善導大師說:「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意思是說:阿彌陀佛所發的廣大誓願有四十八願,只有專依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是與阿彌陀佛最親近的、不疏離的。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乃至十念的念佛是第十八願,與阿彌陀佛最親最近,是阿彌陀佛的本懷,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所以說「偏標念佛最為親」。四十八願當中,只有第十八願是舉出念佛,其它四十七願並沒有提出「乃至十念」的念佛。(「至心」就是至誠懇切的心。就是完全出自於內心相信有極樂世界,真的願生極樂世界而念佛。是至誠懇切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若把至心解釋得很複雜,甚至很玄妙,一般人理解不來,那就錯了。) 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以其他的法門迴向,不是專憑、專念阿彌陀佛。兩相比較,阿彌陀佛的本意是在第十八願的「專稱彌陀佛名」。因此善導大師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是在第十九願。第十九願雖然重要,但不是弘廣無邊,它只能救度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不能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難得利益。這個第十九願依善導大師的解釋叫做「方便接引願」。所謂「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也就是善導大師在《觀經疏》里所講的「定散二善」。一切的修行不過是定散二善。這定散二善概括了大乘佛法的聖道修行,以發菩提心為宗旨,所謂「發菩提心,修諸功德」。 善導大師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一切善惡凡夫」:不管是能夠修行定善、散善、能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善凡夫,還是不能修行的惡凡夫,不管是凡夫還是聖人,往生都是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從這一點來看,修定善、修散善,本質來講還是依靠佛的願力才能往生,並不是自己的力量能夠往生。但是定善、散善凡夫執著自己的定散二善之行不見彌陀本願,叫「凡夫自我執著」。「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大願,大業,大力。什麼是大願?因地所發四十八大願;什麼叫大業?法藏菩薩經過五劫思惟,發完四十八弘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的修行,這就是大業;什麼是大力?大力有三種,名號無漏功德力,本願威神力,光明攝取力。法藏菩薩的願和業成就之後就有力量,體現在哪裡?體現在六字名號!所以講,名號功德力、本願威神力、光明攝取力都攝在名號當中,這叫「大願業力」。也就是說,任何人的往生皆是仰仗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到極樂凈土。 這決不是說要我們不行善,而是要我們放下靠自己所修定散二善求往生這樣的觀念。你是能夠修行禪定的,就以這樣的面貌專稱名號乘願往生,不是叫你放棄禪定。你是能夠孝養父母的,就以這樣的面貌專稱名號乘願往生,不是叫你放棄孝道。各種根機的人都來稱念佛號、乘佛願力、往生凈土。而不是說把名號功德擱到一邊,憑靠自己所積善功以為往生的依據。我們雖然孝養父母、雖然五戒十善、雖然放生吃素、修禪,但是我們不是靠這些去求往生,我們知道六字名號的功德已經圓滿了。六字名號里完全具足了成佛所具備的一切功德。六字名號是佛所有功德的結晶無償地送給我們。(念佛人若有加修「三福」、六度萬行當做往生功德資糧的觀念那就是雜修雜行、疑惑佛智。如沒這種觀念,做再大的善事、修再大的功德都是專修念佛人。) 增上緣的誤解 或許有人說了:「這裡講『增上緣』,是自己修到某種程度,阿彌陀佛再來加持。」這是依文解意、三世佛怨。他依「增上」一詞,認為是「有了多少……再加一點……」不是這樣!這裡的「增上緣」也不是「四緣」當中所講的增上緣,這裡的「增上緣」就是強緣,「起法功強,故名增上」,什麼叫「起法功強」呢?你不能達到這個效果,能使你達到這個效果,我們不能往生的人,能讓你往生,叫做「增上緣」。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解釋「佛光普照,唯攝念佛」的時候,解釋親緣、近緣、增上緣。其中這樣解釋「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重罪,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此人諸邪業系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增上緣就是念佛的名號,能滅罪障。原文這樣說:「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系,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諸邪業系」,「邪」是邪見,「業」是罪業,「系」是系縛,我們一生造作罪業,這些罪業本來要把我們捆綁在三惡道當中、六道輪迴當中,不能出離,這叫「諸邪業系」,但是,念佛呢,罪業不能障礙,這個叫增上緣。也就是說,使得不能往生的人,單依念佛,乘佛願力,能夠往生。 心懷慚愧,不自誇耀 有人擔心說「哎呀,如果我做不到這些善行,那我念佛也沒用,不能往生」不是的。我們知道:即使我做這些也不圓滿,也不清凈(煩惱惑業未斷盡故)。雖不圓滿,並不影響往生。但是,我還是在做——是這樣子的。往生雖然不靠這些,但還是盡量去做,這是佛弟子的本分。所以作為一個佛弟子,你行善,就以行善的身份念佛往生;你出家,就以出家的身份念佛往生;你持戒,就以持戒的身份念佛往生。心知往生全靠阿彌陀佛的功德,不炫耀、不矜誇、不標榜自己在行善,「我高你一等,我這樣的才能往生」——不是的!善導大師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惡凡夫回心念佛,同樣往生。無論是怎樣的根機,心凈或不凈、定或不定,以這樣的根機信願念佛決定往生西方。所以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 其實作為博地凡夫,我們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以善導大師的祖師根機都「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我們更應體會這一點,心懷慚愧,心地柔軟,「我功德很少,罪業很重,我還是念佛以六字名號為資糧,靠阿彌陀佛去往生。我這點滴小善微不足道,不足誇耀」——這樣的心理。那麼這就叫做弘願。(善導大師說: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善導大師認為自己是這樣的眾生,同時也要我們體認都是這樣的眾生。「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指的是現在;「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是指過去世曠劫的時間;「無有出離之緣」指未來世而言。現在、過去、未來我們都是罪惡生死凡夫,世間法不能解脫,出世間法修不來。所以永在輪迴,常沒常流轉,永無出離之緣。「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的「罪惡」是什麼?表象看我們是學佛人,說的是佛法的言語,做的也是佛門中事,可內心的貪瞋痴無明等,所謂「五陰」卻很熾盛,在內里翻滾。我們的起心動念總不離貪瞋痴,再怎麼行善積德還是有無明、貪瞋痴摻雜在裡面。尤其娑婆世界的眾生,貪瞋痴三毒熾盛,煩惱業障很深重。善導大師說「常沒」,就是說我們曠劫以來常常在三惡道輪迴而不是在三善道輪迴。因為出生人道、天道都很難。釋迦牟尼佛說「人身難得」,得人身的機率好像「盲龜浮木」,既然如此,當然都是常在三惡道輪迴。) 三福九品導入念佛 好了各位!我們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觀察我們的心態是在要門還是在弘願呢?大家想想,如果是要門的就轉入弘願。由要門入弘願,這是善導大師根據《觀經》所判。 《觀經》是一部很特殊的經典,用很大的篇幅講了十三定觀,即要門的定善。在講十三定觀之前,講了三福,即要門的散善。三福包括世福(世間的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戒福(小乘戒法: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行福(大乘行法: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觀經》先講三福(要門散善),接著講十三定觀(要門定善),以十三定觀的定善和三福散善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到了《觀經》的結尾,在講下品三生的時候,就專門講念佛。這是三福九品導歸念佛的地方。下品三生既沒有大乘的善也沒有小乘的善,甚至也沒有世間的善,純依名號功德往生極樂。 上品往生《觀經》可能大家比較陌生。《觀經》的上品三生是大乘善根的凡夫,修行大乘善法。那麼,他可以靠大乘行福迴向求生。 中品往生《觀經》的中品上生和中品中生修行小乘善法,可以靠小乘戒福迴向求生。《觀經》的中品下生修行世間善法,他孝養父母,可以靠世間善福迴向求生。 下品往生可是來到下品三生呢,是十惡罪人、破戒罪人、五逆罪人,他們沒有世間善,更談不上出世善。那麼他們靠什麼往生呢?對於這樣的眾生,用什麼救度他們呢?大乘善救不了他了,因為他修不來,他快要死了;小乘善也救不了他了;世間善也救不了他了。靠什麼?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在下品三生當中,就直接講念佛。 下品上生說: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這個十惡罪人回心念佛,順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不殊勝?殊勝! 下品中生說: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這個破戒罪人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發起願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心,想念佛、嘴巴還沒有張開,當下斷氣了,剎那之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不殊勝?殊勝啊! 下品下生說: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這個五逆罪人比前兩品更差,快要死了,意業茫然,跟隨善知識嘴巴喊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滅罪往生了。殊勝不殊勝?殊勝啊!所以是以這樣三品的眾生顯示大乘善、小乘善、世間善不能救度的眾生,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善能夠救度。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善是不是善中之善?是不是大善根?(蓮友答:是。)是啊!下品三生就是三福九品導入念佛的地方。 十三定觀導入念佛 十三定觀也是導入念佛的。釋迦牟尼佛講十三定觀,能夠修行十三定觀的固然可以修。但是絕大多數眾生修不來,那怎麼辦?就以十三定觀導入念佛。在哪裡?在第九觀。第九觀叫「真身觀」,是十三定觀的最高峰。十三定觀分為假觀和真觀,這個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假觀,就是前面的日想觀和水想觀。 第一觀日想觀,觀想西天的落日。落日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景物,並不是極樂世界的,極樂世界沒有太陽(所以稱為假觀)。這是通過觀想落日顯現光明——極樂世界是光明世界。怎樣作想呢?面向落日的方位,正坐諦觀,見日欲沒,狀如懸鼓。閉目開目,皆令明了。第二觀水想觀,水代表極樂世界非常平坦,沒有高山,非常清凈,地如琉璃。由水想來從假入真。這是假觀,假觀不如真觀。真觀,比如第三觀——觀極樂世界寶地,第四觀——觀極樂世界寶樹等等。 如果不是從假入真,叫我們直接觀想極樂景象,我們觀不來。先觀娑婆世界的清凈景象,慢慢假想,心神凝定了,佛力加持,就顯現出極樂寶地的景象。然後一觀一觀地次第成就。那麼,地想觀屬於依報觀,就是極樂世界的環境。依報觀不如正報觀,對不對?正報觀從第八觀「像觀」觀起,就是先觀一丈六的阿彌陀佛像,眼中觀看,心中想像,這也是假觀。通過娑婆世界的阿彌陀佛像,逐漸到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真身,進入第九觀——「真身觀」。 觀阿彌陀佛的報身,是「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我們觀得來嗎?觀不來啊!這個數字太大了!「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怎樣想像?那麼對我們這樣觀不成就的眾生,真身觀的意義在哪裡呢?釋迦牟尼佛說:這一觀觀成就了,最後看到什麼景象呢?看到阿彌陀佛的真身!所謂: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大家跟我合掌念: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光明唯攝念佛眾生阿彌陀佛的真身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麼莊嚴,放出八萬四千大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攝取稱念彌陀名號的人,這就從觀佛進入念佛。所以《觀經》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但是目的是從觀佛進入念佛。講十三定觀的目的,不是停留在十三定觀,是讓我們通過十三定觀,這樣的描述,讓我們懂得:佛的本願是在攝取念佛的人。所以善導大師用兩句話來解釋: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念佛順佛本願,所以佛光攝取。佛放光明,當然攝取祂因中發願所約定的眾生。這樣,因地的本願跟果上的光明就成為一體了。 果上成為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的阿彌陀佛,所攝取的眾生,就是因地法藏比丘所誓「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眾生,亦即「稱我名號」的眾生。所以,阿彌陀佛的光,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是為了尋找念佛的眾生,找到之後就攝取不舍,不離開你,不捨棄你,讓你百分之百、萬無一失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家如果懂得這一點,就不會羨慕觀想念佛,即使我們不會觀佛,只要會念佛,佛光就會攝取我們。 殷重的付囑: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大師解釋《觀經》到最後結尾的地方做了一個總結性的解釋,這也是順著《觀經》來的。我們把這部經再回顧一遍:十三定觀,以第九真身觀證達最高峰。證真身觀的目的是在說看到佛的八萬四千光明攝取稱念彌陀名號的人。所以就從定善觀走向專念彌陀名號。那麼散善(要門包括定善、散善),散善三福說大乘善、小乘善、世間善,一直到後面的九品之行,最後下品三生既無大乘善,也無小乘善,也無世間善。對於這樣萬善救不了的眾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把六字名號的法葯拿出來,顯示講三福也是為了講稱名。好了,十三定觀講完了,三福講完了,到最後釋迦牟尼佛就把祂的本心托出來,講了一句話,告訴阿難,這叫做《觀經》付囑文。「付囑」就是最後做總結性的交代,「你把這個記好」。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阿難啊,你要好好地受持這句話。」「好」就是認真、不要有差池。「持」就是受持。「是」就是我釋迦牟尼佛講的這部《觀經》——可是《觀經》講了很多啊,講了十三定觀,又講了三福九品,到底是持什麼呢?釋迦牟尼佛就說:我講這部《觀經》,雖然講了這麼多,要點、核心、提醒你好好受持的,就是「持無量壽佛名」,就是專稱彌陀名號。不是叫我們「持十三定觀」,也不是叫我們「持三福」,而是「持無量壽佛名」。為什麼?無量壽佛名號裡面,十三定觀也有了,三福、九品通通都有了。我們持這句無量壽佛名,定散二善含攝無餘,三學六度一樣不缺,而且是功德圓滿。 所以,善導大師在解釋這段經文的時候,就做了結論性的總結。他說: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這部經一開始,叫「上來」。從一開始,到經文的結尾,釋迦牟尼佛雖然說了——這個「雖」字很重要,「雖說」,雖然說了定散二門,說十三定觀迴向求生極樂,說三福九品迴向求生極樂,但是(「雖然」後面就有「但是」,「但是」後面才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望佛本願」:是誰的本願呢?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是誰望佛本願呢?是釋迦牟尼佛,祂雖然站在這個地方,但是眼睛卻看向那個地方,這叫做「望」。大家會望嗎?就像一位母親,天黑的時候盼望兒子回來,站在門口,踮起腳尖,看向遠處。腳站在這裡,眼睛看著遠處,叫做「望」。 釋迦牟尼佛站在娑婆世界,站在我們凡夫執著定散二善的起點上先給我們講定善、散善。因為韋提希夫人請求「教我思維,教我正受」嘛,「您教我修行定善」,她認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定善怎麼可以?也有人認為:沒有定善至少要有散善,沒有散善怎可以?所以釋迦牟尼佛只好站在這個起點先講修行定善、散善。但是祂的眼睛、祂的心是望向哪裡呢?「望佛本願」,祂望向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極樂國,望向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里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望佛本願」,「佛」是指阿彌陀佛,祂的本願是什麼呢?就是「念佛往生願」。 釋迦牟尼佛腳站在這個地方、口中在講定散二善,這是順凡情。我們往往以為定善高級、散善超越,以為念佛不殊勝,不了解名號的功德,可謂愚痴顛倒。因此釋迦牟尼佛只好暫時隨順,引導我們說:「好!你修行定善很尊貴,迴向求往生;散善也很殊勝,迴向求往生。」但是釋迦牟尼佛講了這麼多,慢慢慢慢講,在定善里就講「唯攝念佛眾生」;在散善九品里,大乘善不能救、小乘善不能救、世間善不能救的劣根眾生,唯有念佛能救。這個時候世尊就把祂的本心托出來了,說:「你要持無量壽佛名啊!」這叫「望佛本願」。祂為什麼講「持無量壽佛名」呢?這不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的私心,是因為祂心中已經看清了阿彌陀佛的本願是在這個地方,所以「意在眾生」。釋迦牟尼佛講定善十三觀,講散善三福,祂的意思——「意」就是佛意、佛的本意。佛的本意最終不是讓我們停留在十三定觀,也不是讓我們停留在三福,祂的意思在哪裡呢?「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大家聽到這個地方就懂得:修行定散二善,十三定觀也好,三福九品也好,釋迦牟尼佛的意思在哪呢?不在十三定觀也不在三福,是「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那麼這一段就是從定散二善的要門導入一向專稱的弘願。一向專稱,就是弘願,就是第十八願,就是念佛往生願。(弘願攝機廣泛:一切善惡凡夫可以往生;行法簡單:仰仗佛力專稱名號,往生一定。要門攝機不普:定善和散善凡夫;行法複雜:散善不容易,定善更困難而且修諸難行有自力,如果不迴向就不能往生。要門就是個迴向求往生的法門,就是個不直接的法門。弘願門直接說「乘佛的願力」。要門往生不定;弘願往生一定。這幾方面來比較知道:弘願是佛的本願。本願有「因本之願」,有「根本之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只有第十八願是根本之願,其它的都是「因本之願」。)(凈宗法師二〇〇八年十月講於湖北仙桃彌陀寺) 【凡夫入報】 我們乘第十八願念佛往生到的極樂國土不是化凈土,也不像天台宗講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天台宗講的是依據你的修行功夫,你是凡夫就到凡聖同居土,你是阿羅漢就能到方便有餘土,大菩薩才能往生到實報莊嚴土,這就夾雜了自力。在唐朝的時代,唯有善導大師說:凡夫往生的是阿彌陀佛的報土──凡夫入報,這就是指我們往生到極樂國土的境界的高妙,給予的利益徹底、究竟而圓滿。「凡夫怎麼可以往生報土呢?」大師說: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彌陀本願力所成就的報土是法性身土,是彌陀本身的境界,大乘聖人、小乘聖人以自己之力尚且不能進入;煩惱熾盛,業障深重的凡夫怎能往生呢?大師答以垢障凡夫以自力信自力行不能往生 (信根機),但由於完全乘托彌陀本願力(信法),致使五乘(人類、天眾、聲聞、緣覺、菩薩)機類同生報土。往生彌陀報土不看眾生有沒有垢障,不論眾生這一邊而是從阿彌陀佛的誓願那一邊來說明。如果有阿彌陀佛的誓願作強緣的話,不要說菩薩能往生、阿羅漢能往生,即使是罪垢的凡夫也可以往生。所以說「齊入」,平等往生。 「五乘齊入」之「齊」是「同一」之意,在此顯出「一因一果」之義。若論五乘,凡聖善惡各不相同,因既千差,果亦萬別 (多因多果);然而五乘同舍自力,同托佛力(一因),同生報土,同證法身(一果)。若不乘彌陀願力,等覺菩薩不能往生,何況凡夫;若論凡夫,尚且無力脫離六道輪迴,何況往生高妙報土。五乘自力非入報土之因,唯托本願才是正因。所謂:願力成就之報土,自力心行不能到,大小聖人皆共同,唯托彌陀本願力。可知往生西方不是靠自力,乃是全靠佛力。不論根機,不論善惡,往生報土唯依彌陀本願之力,不依行者自身之力。凡夫眾生皆是雜毒之心,虛假之行;唯有彌陀是清凈之心,真實之行。因此不論眾生修行之力,只論彌陀本願之力。 「報土」和「化土」是相對的,其實極樂世界沒有所謂的化土,整個都是報土,那為何會分「報」和「化」呢?那是用聖道法門的名相來解釋凈土法門。名相相同,但意義不同,極樂世界若有化土那是指《無量壽經》所講的「胎宮、邊地」,胎宮邊地是在報土之外嗎?不是,也是在報土內。只是因為本願稱名的人一到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而有一類眾生往生後卻是在花苞中不能當下見佛,那是怎樣的眾生呢?依照《無量壽經》的說法也是修行人,也深信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也在去惡行善累積功德(修諸功德)求往生極樂世界,可是對阿彌陀佛的佛智疑惑,這樣也能往生凈土,只是往生後是在胎苞裡面,不能當下花開見佛,不能聞法、修供養,這個稱為「化土」也稱為「邊地」。(凈土門完全是講彌陀救度的法門而非講靠我們修行累積有為有漏的功夫、功德來迴向給阿彌陀佛,拜託他來接引我們。佛的智慧在佛的慈悲與智慧,其功用是救度十方眾生──救度所有善惡、乃至謗法闡提的眾生。有能力救度這樣的眾生表示慈悲是徹底的,智慧救度的力量是絕對的,諸佛當中,願力最深廣、威德最不可思議,在十方諸佛當中被形容為王而且被讚歎為十方諸佛所不能及的只有阿彌陀佛。所謂「佛智」是指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力量,相信五逆謗法眾生回心念佛也能往生就是信佛智;相信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是佛力光明、佛智慧,能救度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明信佛智。不相信念佛能往生就是疑惑佛智,或雖相信有彌陀有極樂可以念佛往生,但也認為必須要清凈心念佛、要達到功夫成片、夢寐一如的境界、要有一心不亂的功夫或者念佛之外還要加上其它的諸善功德來輔助不然往生不定,而且認為即使決定往生但是到那邊還要繼續修行。如果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抱持這樣的觀念就是疑惑佛智,往生後就在胎宮。胎生和九品往生從經文來看是有關係的。上品中生至下品生都是經過一段時間才花開見佛。九品和胎宮都有時間性,兩者都是在花苞里經過一段時間才花開見佛,有品位階級就表示還在胎宮中。迴向自己的功德往生去的都在蓮花裡面不能馬上花開見佛。如果相信佛智、相信彌陀的救度就會如善導大師所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從娑婆到極樂都是靠這一句彌陀名號。「一向」是從現在到臨終,從臨終到極樂,乃至到極樂世界後的廣度十方眾生都包含在內。甚至是對現世福樂來講也都專依靠彌陀名號,這個叫「一向」。) 【極樂無為涅盤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盤界」。他說極樂世界是報土的境界是涅盤的境界,只要進入這個境界就證得跟阿彌陀佛一樣的涅盤,所以說「極樂無為涅盤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所遇到的是顯教的就學顯教的法門迴向,是密教的就學密教的法門迴向,是天台就學天台的法門迴向,是禪宗就學禪的法門迴向,遇到什麼就以什麼的法門、功德來迴向往生,這個叫「隨緣雜善」。這樣的「隨緣」而行就是「雜善」。修有漏功德求生極樂國屬於「少善根少福德」。對於往生極樂世界來說,這句萬德洪名已經具足了十方眾生往生的功德資糧,除了執持名號以外,其它靠自力所修都是少善根少福德。所以不管是三皈、五戒、十善、四攝、六度、八正道,這些都很殊勝,但是相對對於要往生極樂世界來講這些都是少善根少福德,唯有執持名號是多善根多福德。因此說「隨緣雜善恐難生」。 【心路歷程】 根據善導大師教判,我們可以來對照平時的修學方法,是屬於要門,還是屬於弘願門?我們說到,要門可以廣泛誘導聖道門的根機。聖道門的修行人,是依靠自己戒定慧三學,在此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證悟聖果。但是,經過修學,發現自己畢竟達不到,他的目光就轉向凈土,「我想往生!」想往生,怎麼辦?很自然的,把我原來修行的功德迴向求往生,這樣,就很自然地進入要門。進入要門之後,慢慢地了解凈土教理,也了解到阿彌陀佛的大誓願,知道我們凡夫所修行的一切功德,跟六字名號的功德比,屬於「少善根福德因緣」,屬於「隨緣雜善」,是「雜毒之善」,是「虛假之行」,不能往生報土,不能前往「極樂無為涅槃界」,那這個時候,他就會放棄自力的我執,不執著自己有為有漏的小修行,而專稱彌陀名號,就進入弘願門。有這樣的次第關係。 【有隔膜的專念】 我們有的同修,雖然也專念名號,外表與弘願門行持一致,但是,內心還有某種差別,比如,有的人念佛號,他是求禪定一心,這就是前面所講的「息慮凝心」,不了解六字名號本身所含的功德,不了解六字名號與我們的關係,不了解六字名號有什麼功能,而是把名號當作工具,來「息慮凝心」,要達到某種程度的禪定,功夫成片,一心不亂,這個屬於定善,心態是如此;或者有的人,「禪定心達不到,我呢,克服妄念,克服煩惱……」這就屬於散善,然後說以這樣的修行,迴向求往生。雖然念的佛號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但是對凈土宗可以說不了解,有隔膜。(《阿彌陀經》所講的「一心不亂」,自古以來都被解釋錯誤,因為他們都沒有看到善導大師的解釋,都是以天台的思想解釋,或以禪宗的思想解釋,不是以凈土的思想解釋,所以都被誤解了。所謂「一心不亂」。一則不二,不二就是專;不亂者,不雜亂,不雜,也是專。所以只要我們專念彌陀名號,不雜修雜行,就是一心不亂,而不是說降伏或斷除見思二惑那種功夫上的一心不亂,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都不能往生,阿彌陀佛要救度的就不是十方眾生,而是只救度聖者了。因為功夫上的「一心不亂」不是「理一心」就是「事一心」,那都已經是破無明或斷惑的聖人了。) 【老實念佛】 真正念佛的行者雖然念這句名號一天三萬、五萬、八萬,乃至最精進的有十萬,不執著說「是我自己修行的力量,是我自己克服妄念、禪定一心的力量」,不是這樣的,而是「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念一聲是靠佛的願力,念一萬聲、五萬聲,聲聲都是靠佛的願力,所謂「稱我名字,乘我願力」。 我們念佛的人,念佛的名號就是乘佛的願力,阿彌陀佛有此大願,我們念佛才能往生。就是不要有自力執著,了解這句名號必然救度我們,知道六字名號是彌陀大願所成就,徹底靠定這句名號,徹底靠定阿彌陀佛的大誓願。沒有一點點自己,全部任憑彌陀救度,這個叫做「死心念佛」、「老實念佛」。不然怎麼叫老實念佛?一邊念佛,心中一邊打妄想,「我這樣能往生吧,那樣不能往生吧……我修行這樣,再修行那樣……」這個就不老實。善導大師解釋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這樣說: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定得往生。這是解釋第十八願。「如果我成佛,十方一切善惡凡夫,稱念我的名號,下至十聲,若不能往生我的凈土,我則不成佛。這尊佛的誓願現在已經完成了,稱念佛的名號,乘佛的願力,必定往生。」(念佛的功德根本不是我們凡夫所能夠想像、思惟或是其他經典所能夠解說的,所以說「不可稱、不可說」。他是不可思議的無上功德,就如《大經》所說:「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是不能以念佛的多跟少來論功德的多少以及品位的差別的。因為念佛本身是超越定善、散善,也超越多念、一念,每一念每一念都是具足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無上功德的。所以往生都是報土,我們說的報土是化生,不是胎生。) 【六字名號才是真因、正因】 凈土法門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這一句很重要。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這是佛在經中說的話。我們修行,因果要相符,因如果不真的話就得不到期望的果,比如蒸沙取飯,終不可得。往生凈土,一定要「以果地覺,為因地心」,這個因就真了。如果不是如此,是以我們凡夫有漏、有為、造作的修行想要了生脫死、往生成佛,這就好像是蒸沙求飯,用沙子想煮成飯,這個夢都夢不著。(《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云: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凈土法門的發心就是這一句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阿彌陀佛果地的覺悟,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阿彌陀佛果覺如果解釋,十方諸佛都讚歎不盡,但是也不過就收在六字名號當中:「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成佛了就是成了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無量的神通、功德、道力、慈悲、智慧都收在六字名號當中,所以這六字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果地覺悟;而現在作為我們因地之心,這個就真了。沒有比阿彌陀佛果覺更加真的。這才是真因、正因,不是虛假之因、邪曲之因。(現在我們是人,如果下輩子應墮落為豬的話就從豬胎出來,就是豬的模樣、豬的性情,愚痴的以餿水為食,因為那是牠的果報。而乘第十八願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出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都是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都是自然無極之身,虛無之體。這是因為有什麼因就導致什麼樣的果。我們是以這一句名號為因,當然就獲得成佛為果。並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修行能力,所以往生來說都是依靠彌陀名號到凈土。) 【以名號作為我們的信心和願心】 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為涅槃界」,這個因一定要大,這個因要圓滿。那麼在哪裡呢?——果地覺。所以,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這個信願之心、因地之心,不是率爾小事,是非常大的事情,莊重得很。大家要明白,是以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作為我們的信心和願心。信,不是信我自己有修行,信我自己有清凈心、信我功夫好、信我會拜懺、信我會持咒、信我會誦經……,信這些,都是因地心不真了。是信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祂的誓願要救度我,我念祂的名號,如果我不能往生,那阿彌陀佛不能成佛。祂發願了:十方眾生,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們信,就是信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的誓願,以「果地覺」作為我們的信心。我們願生極樂世界,也是靠這句名號願意去往生。(有六個字「看破、放下、自在」,怎叫「看破」呢?按照聖道法門,證到性空的境界-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相。我們沒有這樣的智慧,從這個角度講是看不破的。從凈土的角度講不是看這個叫看破而是把自己看破,看破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根本沒有能力修行了脫生死,徹底放下自我。凈土宗的「放下」是找一個落腳點放,就是放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上、放在阿彌陀佛他力救度的大願船上,這按照善導大師所講就是「乘彼願力」了,乘彼願力自然就定得往生就自在了。) 【凡心投覺海】 那麼,信願持佛名號有什麼樣的效果呢?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佛的大覺海。凡夫心跟佛的大覺海,可以講完全不是一個境界,根本不能契合的。凡夫心就是事相分別——好、壞,長、短,不能夠契入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佛稱大覺海,已經完全證悟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如果以我們本身的狀況來講,跟佛的大覺海完全不相融。不要說我們跟佛的大覺海沒辦法相融,就是菩薩,就是阿羅漢,你都無法思惟。經中講:「舉心即錯,動念即乖。」你起心動念都是錯,都違背真理,跟佛的大覺海完全兩回事。這樣的話,我們就永遠隔在佛的大覺海之外。 為什麼釋迦佛不勸我們念別的佛、往生別的凈土?因為那些佛都安住在祂本身的境界——大覺海當中,但是祂們沒有特別架一個管道跟我們溝通,祂們需要你成為登地的菩薩,你豁破無明了,你跟這些佛本身的覺悟氣氛才能溝通得上。所以按照通途的教理,要登地以上的菩薩才可以到諸佛的報土。因為登地的菩薩已經破無明了,已經不退轉了。佛所見,他能少分而見;佛所知,他也少分而知。那對於我們而言跟佛的覺悟智慧差得太遠了,沒法溝通。但是,信願持名一法,能夠讓我們凡夫心(「投」就是投歸、投放),放在阿彌陀佛的大覺海裡面。我們一旦放在阿彌陀佛大覺海當中,我們就會變成阿彌陀佛大覺海。
|
推薦閱讀:
※道安大師
※【印光大師力薦連載】文昌帝君陰騭文(圖說)
※《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太虛大師《漢藏教理融會談》
TAG: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