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物文明筆記之《宋篇》

《古物文明筆記》總序《古物文明筆記》為作者閑睱之餘翻書、賞玩古物的一些筆記匯總,記錄著從遠古、和上古、高古至唐宋元明清的部分生產工藝。而這些工藝即為後世的藝術品,可以稱之為「文物」、「古玩」或「國寶」。「史記」是人為歷史,人為的東西就摻和了個人情感與愛憎,或者說帶著某種目的而為,並不能完全還原歷史的真相。比如說,南宋抗金史,秦檜的後人與岳飛的後人來寫,同樣的一段歷史,書寫的內容就會有大大不同,其中道理不難理解。古物是文明化石,是最真實的歷史。古物所承載的文明史是最實在的,它體現了每個時代的輝煌與沒落,再現了那個時代的生產水平、工藝水準、民眾審美、宗教皇權特徵、國力財力、風俗習慣等等,這個是任何後來者都不可能任意篡改、誇張與詆毀的,在古物所呈現的真相面前,一切的「人為」之論都將空乏無力。我們有幸生長在華夏文明古國,這個古老的民族從上到下散發著迷人的文明氣息,小到一粒瑪瑙,大到龐然建築,無一不透出深沉的文化底蘊。文明是一步步演繹而來,過程是漫長的,古物而又是記錄著古文明進程的另類書籍,考釋古物就掘開了一個民族的文明之根。古物的根本在於傳承有序,從生產技術到工藝審美,每前進或是改變一小步,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其間沒有大的跳躍。打個比方說,從夔龍、蟠虺、螭龍到火龍、虯須龍,這種紋飾演變的過程就相當漫長,其間摻雜著每個時代統治者與民眾的心理、時代的氣勢甚至是平民百姓幸福指數。古物演變和現代科技的進步是同一道理,拿手機來說吧,從模擬行動電話、藍屏、彩屏、和弦音到MP3、MP4,再到智能手機,每一步都是逐步的過程,不可能從藍屏直接就到了智能手機。只不過現代科技發展的速度太迅捷,比緩慢的古代文明快至數以千萬倍,但演變的過程還是存在的。細品之下,每件古物所散發出來的古文明氣息都是複雜而深厚的,而這些氣息背後所折射出來的那個時代韻味又是讓人如此痴迷。古物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個巨大的迷宮,而進入迷宮與自由穿梭是後來愛好者所期望能企及的境界。中華文明這般龐雜與豐富,而我們的學識與精力都相當有限,不能全概而知,但不妨礙我們有選擇性地研究與愛好,就如同我們讀二十五史一樣,在時間與精力允許的情況下,有選擇性地讀研,樂在其中便為知足矣!本筆記主要分陶瓷、青銅器、木器、玉器、錢幣、佛像、服飾等等幾大項進行闡述,計劃寫十篇,依次為分上古、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金元、明、清共九本書,目的只是為了清楚地體現每個時代的文明特徵,以物說史,講述傳承有序的古物時代,透過文明的縫隙去觸及文明演變的脈絡,感受交錯的歷史淵源。《古物文明筆記》之《宋篇》分序: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朝代理論上屬漢朝,從漢高祖劉邦於公元前202年建漢到漢獻帝劉協於公元220年亡漢,其間跨度達四百餘年。漢代史上,如果中間不是王莽橫插一桿隔斷了劉氏江山,那漢朝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朝代最久的。所以有人就提出,斷了代就不能算,按此理論來說,排在老二的宋朝就躍居成了第一。宋朝的命運相當多桀,在北方少數民族的不斷衝擊下劃分為北宋和南宋,好在其間沒有斷代,江山沒移姓,始終姓趙,就這般一路跌跌撞撞地沿續了319年。突破三百年的期限已經不容易了,再看大唐、明朝、滿清政權都只有二百餘年,其他短命王朝就更不用說了。宋代是個未通過武力奪取政權的朝代,在所有開闢的新朝代中,武力相對較弱。北宋皇帝重文輕武,行的是偃武修文的國策。宋太祖自己就是武將因兵變「黃袍加身」的,所以他緊接著「杯酒釋兵權」,宋朝後世國君都效仿宋太祖,盡量以文官當政,武官少用。這就造成了國家軍事力量的軟弱。宋朝統治者倡導以文治天下,這或許就是宋朝版圖很小的直接原因吧。都說以軍事力量保家衛國,宋朝崇文不崇武的統治思想始終處於被挨打的窘境。文武兼治天下,在宋朝這改了,這一改讓皇權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異都。也正是因為這個的緣故,宋朝留給後人的印象就如晚清政府一樣「軟弱無能」、「 投降賠款」無半點出息。但是,我們今天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宋朝也有好的口碑,比如「百年無戰事」、「百年不誅大臣」。 北宋歷史,大部份時間都處於 「改革」之爭中,吵吵嚷嚷近百年,終究無大的建樹。因為政解不同,文人也不和氣一團,但並不妨礙彼此之間對於文采彼此欣賞帶來的那種惺惺相惜之態。因為不誅殺大臣,言論自由相對寬鬆,可以持不同政治觀點,從而也讓一部分文化名人始終處於「流放」的經歷中,留住了性命,也留下了大量文采飛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蘇東坡蘇大學士。史家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這話有無誇張呢?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得體的。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除了造紙術之外,其餘三項—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均出現於宋代。這就是最直接的「偉大」之處。之後幾朝的政權高壓統治,使得文明、科技失去了那份從從容容的創新力。歷經南北兩宋得以完善的「程朱理學」,雖然當代有很多人不以為然,其中不乏微詞甚至是批評。批評的原因大致是因為「程朱理學」被宋元明清統治者所利用,從而服務於封建專制皇權的「官方思想」,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南宋以後6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程朱理學在促進人們的理論思維、教育人們知書識理、陶冶人們的情操、維護社會穩定、推動歷史進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當我們今天在批評當代有些人的「道德淪失」時,其實我們很多時候的衡量標準還是「程朱理學」,他是我們近千年來中國人優良的「行為規範」,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本,也是種品質。程朱理學在思想上對封建倫理綱常的強調,某種程度上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教導人們行事規範內斂、以平和之氣處世。具體反應在藝術形態便為空靈、含蓄、自然、平淡。如,含蓄內斂的唐代青瓷在宋代更加追求細膩浸潤、以陶達玉的神審美觀,這點後後來的明清完全不同;又如宋人山水畫採用水墨淡彩,表現出人與山水、與天地的那種自然交融,不張狂、不強爭的淡然心態;在服飾風格上,宋代一反唐裝的奢華、張揚,從上到下「務從簡樸」、「不求奢靡」,提倡服飾要簡介、樸實。從古物文明的角度來說,趙佶是個「良才」,如果拋卻治國不說,宋代文化在宋徽宗手中推上了高峰,此後逐步回落。瓷器上,宋「官窯」的建立;書畫上,《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的編撰;古器上,《宣和博古錄》的彙編都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巨大的文明遺產,從而讓後人在探索宋代以前的藝術時有更多的信息與依據。宋徽宗還親自作《御注道德經》、《御注沖虛至德真經》和《南華真經逍遙遊指歸》等書,使我國道籍研究有了完備的資料。假如有兩個截然相反的朝代讓我們來選擇,我們是該選擇「漢武帝」時期,還是選擇一個「宋徽宗」時期來生活?這事還真不好說。如此想來,帝王的「強大」與「柔弱」是個相對的問題,對於民生而言,互有利弊吧。關注樓主收藏轉發至天涯微博添加到專輯第一章 魂牽夢縈 百窯竟火有人將中國古物文明史高度概括為「夏陶,商彝,周漆,漢玉,唐俑,宋瓷,明木,清畫。」先不說這種概括是否能達到一致認可,但就其總體而言是可行的,無大方向的分歧。既然瓷器以宋為最,那《宋篇》就以瓷器開篇吧。這裡還需要解釋一句,歷史上的中國瓷器有幾大高峰,如北宋末年至南宋中期、元代中後期、明代永宣及成化時期、最後到清三代。就技術而言,這幾個時代難分伯仲,那為什麼單以宋為「最」呢?究其原因有三:一者,宋代燒瓷技術的失傳,燒瓷原材料的枯竭造成了傳世之品或缺或稀少,都具有不可複製性。二者,宋代五大名窯器傳世品異常稀少,有些品種搜遍全球都難過百件。物以稀為貴,受人追捧成自然之勢。三者,宋代為中國瓷器生產的第一個高峰,據有前無古人之氣勢,大有君臨天下之氣概。高峰不單指技術,而且體現在窯口數量上。一提到宋代瓷器就讓人自然而然地在大腦中產生了一個意識概念「五大名窯」、「八大窯系」,除此之外還有各地的諸多窯系,蔚然大觀。五大名窯有:汝、官、哥、鈞、定。八大窯系有:耀州窯、定窯、饒州窯(景德鎮窯)、鈞窯、建窯、吉州窯、磁州窯、龍泉窯。有人將八大窯系稱為「八大民窯」,這個稱法是不準確的,因為五大名窯中除了「官窯」,其他都是民窯,而且燒貢瓷的不只是這四家名窯,其他窯系也同時在燒,所以說除了「官窯」之外,其他窯系都沒有體制上的區別。打個比方說吧,我們不能稱汝窯為「汝官窯」,因為他根本就不是官窯,道理很簡單。在宋時,眾多民窯共存、共繁榮昌盛的這種狀態,我個人謂之為「百窯竟火」。百隻是個叫法,不代表具體的數字。那麼宋代到底有多少個地方民窯呢?這個難以估計清楚,少說也在五十至百家。鶴立雞群這個成語,因為有雞才顯得鶴的出類拔萃。南北兩宋林立諸多的民窯強大體系突顯出了五大名窯的輝煌聲望,也成就了八大民窯體系的強勁實力。在如此眾多的窯口競爭之下,燒成絕世精品瓷是種必然,燒不成反倒沒有存在的可能性。作者:古董商談古 回復日期:2012-06-23 15:53:15  回復第一節 兩宋貢窯宋之前的唐代,瓷器已經形成「南青北白」的地域特徵,代表當時最高制瓷工藝水平的是南方燒造青瓷的越窯和北方燒造白瓷的邢窯。唐代茶聖陸羽在所著《茶經》一書中曾形容越窯青瓷「類冰類玉」、邢窯白瓷「類銀類雪」。從直觀上來看,一個冰一個雪,難分上下;從價值對比上來看,一個類銀一個類玉,也難分下下。陸茶聖說的都是好詞,美得讓後人對唐瓷難免不垂涎起來。到了五代時期,陶瓷更重造型和裝飾技藝,為宋代陶瓷高峰的出現奠定了工藝基礎。五代雖然歷時不長,但是陶瓷製作技藝卻很出色,無論是南方的青瓷,還是北方的白瓷,均造型規整,釉色勻凈,胎薄質堅。大量壺、罐的腹部常做成瓜棱形;而盤、碗類常做成花瓣形。封建社會最精緻的瓷器都服務於皇家或是官府,而燒造這些官家瓷器的窯場又是什麼性質呢?他們的運作模式又是什麼?史料證明,在北宋之前是無官窯的。在官窯產生之前,皇家御用瓷稱為貢瓷,這類瓷器都不是官辦瓷廠,而是民辦窯廠,也就是後人所說的「官搭民燒」。【秘色瓷】貢瓷中最有名的就是1987年4月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發掘出13件越窯青瓷器。在記錄法門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帳上,這批瓷器的確記載為「瓷秘色」,從而使人們進一步認識了「秘色瓷」。這批「秘色瓷」除兩件為青黃色外,其餘釉面青碧,晶瑩潤澤,有如湖面一般清澈碧綠。法門寺「秘色瓷」的出土,解決了陶瓷界長期以來關於「秘色瓷存在與否」議論不休的問題,同時有力地證明了「秘色瓷」晚唐時開始燒造,五代時達到高峰。隋唐五代時期,各地窯場都有貢瓷供給朝行廷,北以邢窯為主,南以越窯為主。通常所說的越窯泛指東漢至宋一脈相承的青瓷體系,窯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餘姚、紹興、寧波等地,這裡原系古越族人居住地,唐時稱越州,越窯因此得名。唐代中朝,浙江餘姚縣上林湖窯產品因質地超眾被朝廷錄為貢瓷,並置官監燒。五代十國時期,越窯一度控制在吳越國手裡。吳越國的歷史包含了南方貢瓷的一段重要歷史。l977年上林湖吳家溪出土一件唐光啟三年凌倜墓誌罐,志文中有「中和五年歲在乙已三月五日,終於明州慈溪縣上林鄉,光啟三年歲在丁未二月五月,殯於當保貢窯之北山。」此志文中出現了「貢窯」一詞,這充分說明晚唐時期官府曾一度在上林湖設置「貢窯」,燒造秘色瓷,滿足宮廷需要。吳越國,由錢鏐所創建,以杭州為都城首府,佔地八十六縣。其範圍包括今之浙江省十一個地市的全部與江蘇省的蘇州、福建省的福州。錢鏐(音留)(852—932)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唐末擁兵兩浙,統十三州,封吳王、吳越王,兼淮南節度使,後自稱吳越國王,在位四十一年。謚號武肅王,葬安國縣衣錦鄉茅山。錢鏐的字很有意思,「巨美」,非常之美?從畫像上看,錢鏐長得可一般般,呵呵。作者:古董商談古 回復日期:2012-06-23 15:57:25  回復更有意思的是,錢鏐的小名為「婆留」,更是個稀奇古怪的名字。這名到底是怎麼給取出來的呢?和我一樣有疑問的大有人在,於是便有了一些傳說。據說,這錢鏐初生時相貌醜陋,哭聲很怪,而且滿室紅光,後庭一片兵甲聲。父親錢寬認為不祥,想將他丟到屋後的井裡,幸虧鄰居阿婆苦苦挽留,才留下一條小生命,所以錢鏐小名「婆留」。這口「婆留井」,至今還在家鄉臨安錦城鎮錢塢壟。錢鏐從小就不愛學習,喜歡舞槍弄棒的,在16歲時棄學販鹽。當時私販鹽料是官府嚴厲禁止的。越是官府禁止的生意就越利潤高。在高利之下,因此錢鏐鋌而走險,在杭州、越州(今紹興)、宣州等地販賣私鹽和糧食。這段販賣私鹽的經歷,練就了錢鏐體魄和膽略。販鹽之餘,錢鏐還不忘苦練硬弓、使長矛,立志從軍博取功名。二十齣頭時,錢鏐到石鏡鎮投軍,此後改名為錢鏐。黃巢起義時,錢鏐成為當地軍閥董昌的部將,屢立戰功。中和元年,錢鏐授「都知兵馬使」,並注意團結各都力量和下層頭目,還將其弟錢銶、錢鎰、錢鏵、錢鏢,以及兒子錢元璙、錢元瓘等人安插到部隊中擔任將領,從而將八都軍逐漸培養成堅強的嫡系部隊。唐光啟三年,董昌為越州觀察使(今浙江紹興),自杭州移鎮浙東;唐以錢鏐為杭州刺史,從此就獨據一方。景福二年,錢鏐升任鎮海軍節度使,駐杭州。唐昭宗乾寧二年董昌叛唐稱帝,國號大越羅平,改元順天。同年,唐朝封錢鏐為浙東招討使,令其討伐董昌。乾寧三年錢鏐滅董昌,得越州。唐以錢鏐為鎮海、鎮東兩軍節度使,治杭州。天復二年,唐封他為越王。後梁又封他為吳越王。乾寧四年(897年)八月,鑒於錢鏐招討董昌有功,唐昭宗特賜其金書鐵券,免本人九死或子孫三死,這件鐵券後經宋代陸遊、明代劉基等人為其寫跋,還呈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明太祖和清高宗等五位帝王御覽,也曾遺落民間。鐵券長52厘米、寬29.8厘米、厚0.4厘米,鐵券上嵌楷書金字333個,券文明言「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鐵券歷經千年,曾幾經周折,後為浙江嵊州長樂錢氏後裔收藏。20世紀50年代初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1959年移交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見圖一)作者:古董商談古 回復日期:2012-06-23 15:58:28  回復

作者:古董商談古 回復日期:2012-06-23 16:05:17  回復光化三年(900年),為了表彰錢王的功績,唐王朝派人取錢鏐畫像,懸於凌煙閣。(見圖二)後梁開平元年(907年),錢鏐被封為吳越王,吳越國自此創建。由於地狹兵少,實力不足,因此吳越一直以效忠於中原王朝為主要軍略。在唐亡之前,錢鏐忠於唐朝;在朱溫篡唐建梁以後,他又效忠於後梁。之後,吳越國小心翼翼地歷經了三世五王。吳越國王錢鏐為討好朝廷,規定在越窯中開闢專門窯爐來專燒貢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製作工藝保密,這就是秘色瓷的由來。「秘色」的「秘」意思含「保密」的意思,指「保密的釉料配方」。《十國春秋?吳越錢惟治傳》載,錢惟治一人上貢的金扣瓷就有一萬事。隨著進貢瓷器劇增,僅上林湖及周圍的白洋湖,古銀錠湖諸窯群生產的秘色瓷不能滿足其需要,就在上林湖外圍的上虞窯寺前、鄞縣東錢湖等地開闢新窯場,擴大生產規模。錢惟治只是吳越國第四任王錢倧長子, 乾德四年(966)授寧遠軍節度。吳越國最後一任王是錢弘俶,他對中原諸王朝貢奉之勤,更是海內罕有其匹。趙匡胤建立北宋後,在宋朝統一全國的政治攻勢下,為保一方平安,錢弘俶傾國所有以事貢獻來討好朝廷。趙匡胤討伐南唐時,錢弘俶拒絕了南唐後主李煜的求援建議,出兵助宋滅南唐。搞得趙匡胤很不好意思收拾吳越。直到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時,趙光義不再給吳越國留仙會,威逼其歸順了大宋王朝。作者:古董商談古 回復日期:2012-06-23 16:06:22  回復

作者:古董商談古 回復日期:2012-06-23 16:13:44  回復【何謂貢窯】所謂北宋貢窯,就是民間有實力的窯廠被朝廷看中後授予專門採購特權,特許敬貢的模式。這種貢不是白給,朝廷要花銀子。錢基本上是從賦稅中扣除,目前史料中暫沒見有支付現金。貢瓷燒制的款式與品種以及驗收的質量標準都得由朝廷說了算。上供時,朝廷有專職人員進行挑選,合格的收下,不合格的免收。上供到京城時,朝廷再挑選一遍,符合宮內要求的留在宮中使用,不符合的拿出去賣了創收,這點和明清時代的官窯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貢瓷其實只是宋朝「土貢」中的一項。土貢,語出自《尚書?禹貢》。相傳夏禹根據各地物產不同規定不同的貢納項目。在租稅制度逐步健全以後,上貢並未消失,而成為賦稅之外,臣屬或藩君向君主的進獻。某內容多為土產、珍寶、異物。有些可以與賦稅相抵扣。《文獻通考?自敘》載:漢唐以來,任上所貢,無代無之,著之令甲,猶曰當其租人……宋朝的土貢,是循《周禮》之原則而制定的,納入每年的國家財務預算,也是地方官員的一大考核指標。土貢品的進獻時間是每年的元正大朝會,各地政府官員都按照《九域志》所規定的土貢品及數量,在元正大朝會這一天獻之於朝廷。南宋周輝周輝的《清波雜誌》云: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這裡說明了另一個事實,即汝窯也一度是北宋朝廷的貢窯。但是,汝窯成為貢窯的時間在北宋歷史上不算早的,在它之前有定窯等。這麼說有什麼依據嗎?南宋葉真在《坦齋筆衡》中也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燒青窯器。葉真說得很明白,因為定州白瓷有「芒」,朝廷不喜歡了,於是改汝州窯為主來燒貢瓷。當然,定窯同時也還在燒貢瓷,這個是不會突然之間就取消的,證據在後面提及。關於「芒」這個詞,現代陶瓷界有不同的解釋,主要分為三種:一者認為是定瓷在北宋中期後由仰燒改覆燒產生的口沿無釉之芒;二者認為是定瓷過白,刺眼,沒有玉的透感,朝廷不喜歡;三者認為,定瓷中的「芒」為雜質,細看不純。事實到底是哪種呢?目前沒有統一認識,但大多數學者都偏向於第一種說法,因為「芒」字的首意為「某些禾本科植物種子殼上的細刺」引伸成語有「針尖對麥芒」、「初露鋒芒」等。瓷器口沿無釉不光是澀,在薄器上還顯鋒利,以「芒口」來解釋是行得通的。比如,每當我看著北宋湖田窯仿定窯的那些芒口碗時,心裡的想法就是一個「芒」字,因為太不適合嘴唇相接觸,真不知古人為何不計較。有些學者會認為,「芒口」可包金、銀、銅,不是朝廷放棄的理由,但要知道,每件日用瓷都去包金屬邊,這個代價可不是一般的小,不是說說那麼簡單。那在定窯之前,或者說定窯同時成為貢窯的還有其他窯口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很多,只不過有些窯口貢的數量很少,而有些窯口則多得多,這取決於瓷器的品質。比如說建窯,不是五大名窯,但歷史上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貢窯經歷。作者:古董商談古 回復日期:2012-06-23 16:27:59  回復【茶鄉建窯】中國是茶的故鄉,早在三代時期民間就有飲茶的習俗,至宋代飲茶之風盛行,上至宮廷,下至平民,無不喜好飲茶。王安石在《議茶法》中稱:茶之為民用,等於料鹽,不可一日以無。王安石把飲茶提升到和鹽一樣的高度,難免有誇大之詞。我相信像他一樣的士大夫會天天飲茶,但最底層的百姓就很難說了。飲茶不當時解渴、養身,而且還帶有一定的「風雅」性,所以平頭百姓就顯得可有可無了。就解渴這一功能來說,一大碗涼水更來得痛快。有茶史必有貢茶史。貢茶起源於西周,迄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了,《華陽國志之巴志》載:巴蜀封候國曾向周王朝納貢茶,這便是有關貢茶的最早記載,處於貢茶的萌芽狀態。到了西漢時期,貢茶逐步明朗化。如「武陽買荼」、「烹荼盡具」之句字的來源。宋?寇宗《本草衍義》記:晉溫嶠上表貢茶干印,茗三百斤……1200多年前,位於武夷山腳下的福建建陽就有開山種茶歷史記載,武夷的丹山碧水使這裡產的茶葉格外清香宜人。茶聖陸羽在其《茶經》中記載:建溪流域的建陽、建甌等地所產茶葉往往得之,其味極佳。世界紅茶之鄉是現在的安徽省祁門縣,但世界紅茶鼻祖的「正山小種」卻創製於武夷山桐木與建陽黃坑坳頭一帶,為世界最早的紅茶產區。祁門紅茶正是源自於福建茶的工藝,後加以發揚光大享譽全球。宋徽宗《大觀茶淪》云: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這番考究下來,建陽產茶又產瓷土,歷史上不出名茶具都難!貢茶與貢茶具雙管齊下,雙壁爭輝讓宋朝的建州聞名於天下。據考,鬥茶始於唐代,創造於出產貢茶聞名於世的福建建州茶鄉。每年春季是新茶製成後,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良次劣排名順序的一種比賽活動。這種活動,唐時稱「茗戰」,宋稱「鬥茶」。北宋時鬥茶之風頗盛,宋代范仲淹有首《鬥茶歌》: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芝蘭,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宋代是極其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並著書立說,加以理論化。如風雅皇帝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修撰的《茶錄》等。鬥茶之風到北宋末年更盛,南宋有過之而無不及。(見圖三)作者:古董商談古 回復日期:2012-06-23 16:29:22  回復

作者:古董商談古 回復日期:2012-06-23 16:31:37  回復鬥茶與品茶都需要茶具,好的茶具才能襯托出優質茶的上品。宋徽宗曾說:盞以青綠為貴,兔毫為上。兔毫在這裡什麼意思呢?乍一看,這兔毛與茶盞能產生啥關係?其實,這裡的兔毫不是真的兔毫,而是形容建窯瓷中的一種釉的情況。宋人鬥茶時用主要茶具為茶盞,一般為黑色,而以建窯產的兔毫盞最具代表,只因建窯盞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勻細密的筋脈,因形狀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纖細柔長而得名。在今人看來,以黑色茶具來包飲茶感覺不是件很爽的事情,為什麼宋人卻那麼喜歡黑茶盞呢?蔡襄在奉旨修撰的《茶錄》一書中,對黑瓷兔毫盞同品茶、鬥茶的關係說得更明確: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出他處者,火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之不用。這下我們就明白了,原來「鬥茶先斗色」。宋人鬥茶,茶色以青白勝黃白。由於鬥茶喜用白茶,黑白對比分明,黑釉茶盞能襯托出白色茶沫是以最適宜鬥茶,因而受到鬥茶者的喜愛。南、北方瓷窯大量燒制黑釉茶盞,但以福建建陽窯最為突出,建窯黑釉茶盞一度曾為宮廷貢窯的原因就在這。北宋晚期由於「鬥茶」的特殊需要,建窯也燒制了一些專供宮廷用的黑盞,部分茶盞底部刻印有「供御」或「進琖」字樣。(見圖四)作者:古董商談古 回復日期:2012-06-23 16:34:26  回復

作者:古董商談古 回復日期:2012-06-23 16:35:50  回復因建窯瓷釉面有明顯的垂流和窯變現象,就分為「兔毫」、「油滴」和「曜變」及「鷓鴣斑」等幾大有名的品種。窯變除了釉變化形成的形狀之分外還有顏色之分,主要為金、銀、藍三色。目前日本所藏的幾種聞名世界國寶級的「曜變」天目盞,就是建窯的產品。在建窯黑釉盞盛名的影響下,各地的仿燒者甚多,除福建本省的南至福清市,北至武夷山以北的幾十處瓷窯之外,還有江西的吉州窯,四川、山西、陝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仿燒的,形成了以建窯為首的建窯系。其實,建窯中最名貴的倒不是兔毫盞。《君台觀左右帳記》記載:曜(同耀)變是建盞之無上神品,世上罕見之物,值萬匹絹。油滴是第二重寶,五千匹絹。兔毫盞三千匹絹。(見圖五、六、七)宋徽宗所說「盞以青綠為貴」,這青綠想必就是曜變了。今天還能見到真是後人之福,雖說是遠在異國他鄉的孤品,但總比絕世強千萬倍。《君台觀左右帳記》於1524年前後成書,當時建窯盞精明瓷已經達到如此價位,可想而知它們在民間所受歡迎的程度。同時也說明,建窯瓷中的精品燒造的難度,如果能大批燒制,價格也不至於這麼昂貴了。


推薦閱讀:

宇宙文明的等級--我們也許真的是渺小的地球人
文明禮儀常識之一
為什麼穿睡衣上街會被人詬病?
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二)53.薩爾滸之戰:文官統兵制度的災難性後果
瑪雅文明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TAG:筆記 | 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