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盟約神學看聖經的整體性

聖經是指導我們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的唯一準則,於是對聖經的理解就決定的基督徒生活和信仰的實踐,對聖經的解釋就變得非常重要,雖然在所有的基督教界都是同樣的一本聖經,但各個宗派和各個教會對於聖經的解釋卻是百家齊放。在整個基督教的歷史發展中,對於聖經的理解基本上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神學觀點,其實不是每個觀點的對或錯,而是持守不同的觀點的人都會帶著這種觀點去解經,把觀點用在解經上,這樣就帶來了很大的危機,因為,什麼樣神學就帶來什麼樣的解經,而什麼樣的解經就帶來什麼樣的生活和侍奉的實踐。兩個觀點中,一個是盟約神學的神學觀點,重點從聖經中盟約的角度來看聖經的整體性;另一個就是時代論主義的神學觀點,重點從聖經中的不同時間或時代來看神的作為及人對神恩典的回應。兩個不同的神學觀點可以說各有所依,都會從聖經中找到不同的聖經基礎,也都會有很多的神學家來為其辯護,當然對於持守不同觀點的人都是很敬虔的基督徒,我們無論持守其中的哪一個神學觀點,但對於另一方的神學觀點應該尊重,因為對方也是因基督的救贖而蒙救的子民,也是我們親愛的弟兄姊妹。

究竟哪一個神學觀點更合乎聖經,我本人所持守的是盟約神學的觀點,因為我覺得這個觀點更能非常全面和非常整體性的來理解上帝的啟示,不至於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因為我們的上帝是完全的上帝,他的啟示也是完全的,如果我們單單把目光定睛在每一棵樹上看,或許我們所研究和發現的都是正確的,但很有可能我們已經在上帝豐富啟示的大森林裡迷失了方向。所以,我們開始研究或學習上帝的啟示時就不能先從細節開始,應當先從整體開始,先明白上帝啟示的整體性,然後再慢慢的深入研究每一個細節,這樣就不至於迷失方向。那麼,上帝的偉大計劃是如何從人類的歷史中一步一步的展開的呢?上帝的偉大計劃和應許又如何與人類的軟弱和敗壞交織在一起,但沒有受人的影響,直到最終的成就呢?願主幫助我能夠從整個聖經的角度來看這一發展的過程,到最終完全的成就。

原始福音(創3:15),聖經中所有的約都是根基與這個上帝偉大的應許。

聖經是神完備的啟示,在聖經的開篇就直接的宣告上帝的創造之工,在上帝的創造之工里我們看見天地萬物的由來,當然也包括人類的開始,這一切的開始是起源上帝的創造,就是聖經偉大而又直接的宣告『起初,神創造天地(創1:1)』。上帝的偉大創造是借著他權能的話語所成,也就是用他自己的話創造了一切(詩33:9、約1:1-3、來1:3),這一切完美的創造用了六天的時間,而且每一天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就證明在上帝的創造里沒有罪惡,也沒有缺欠。當上帝第六天創造了我們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之後,就把他們安置在一個非常美麗的園子,就是伊甸園,讓他們可以在其中完全享受上帝創造的美好,活在一種與神、與人、與萬物和諧的關係之中,同時上帝也賦予了他們責任和工作,就是讓他們在伊甸園裡修理看守,並且給他們立了一個約『園中各樣樹上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2:15—17)』,上帝給我們的始祖亞當所立的這個約我們稱為『亞當之約(何6:7)』,也叫『行為之約或工作之約』。在這個約里,讓我們清楚的看見人的責任就是遵守神的話,就能享受上帝的恩典,繼續活在與神美好的關係之中。但非常可惜的事,就是我們的始祖沒有守住起初被造的美好地位,而是不聽上帝的話,違背了神的吩咐,因而使自己從被造的美好地位中墮落了,於是就進入了死亡和有罪的痛苦狀況之中,不但亞當和夏娃如此,也使我們所有的人類都是如此,因為亞當是我們的始祖,也是我們整個人類的代表(羅5:12-21),因他一人的犯罪,死亡和審判就臨到了我們眾人。

但我們的上帝仍然是滿有憐憫和恩典的上帝,當亞當犯罪墮落之後,上帝就宣告了對撒旦和人類的咒阻和審判,在上帝對撒旦的審判中給人類帶來的盼望,也就是帶來的福音,創3:15『我又要叫你喝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這個美好的福音和盼望是借著女人的後裔所帶給我們整個人類的,我們稱這個福音為『原始福音』或『第一個福音』。在這個福音里,我們看見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神說『我要』,而不是『你要』,完全有別於『亞當之約』的內容,所以,我們又稱這個約為『恩典之約』,是上帝白白的恩典所成就的。因為這個偉大的福音和對人類的拯救是上帝自己做成的,而不是要加上人類的合作,因他知道人類的敗壞,就是亞當都從美好的地位墮落了,更何況從亞當所生的後裔呢?亞當的這個墮落不但影響了亞當個人,也逐漸的影響了家庭、社會,使整個人類都充滿了罪惡,人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6:5),上帝的審判不得不臨到全地,於是就有我們從聖經中所看見的諾亞洪水,但上帝沒有忘記他給人類的福音和應許,他自己揀選了挪亞一家成為蒙福的對象,借著挪亞而保留了余種,在人類及其敗壞的光景中,上帝自己仍然在墮落的人類中揀選和保守一些子民,讓他們可以延續上帝起初所給的應許,也就是女人的後裔的家譜。後來,挪亞的子孫仍然不敬畏神,整體背叛和抵擋上帝,神就不得不分散眾人,使人分地居住在世界的各個不同的地方。

亞伯拉罕之約連接了整箇舊約聖經的歷史。

雖然人類的罪惡在越發的蔓延,但上帝對人類的應許和拯救從來沒有失敗,上帝在墮落的文化和族類中,揀選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來承擔上帝恩約的角色,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信心之父亞伯拉罕。上帝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上帝的應許之地去,當上帝呼召他的時候就給了他應許,或者說給他立了一個約,我們稱這個約為『亞伯拉罕之約』。神給亞伯拉罕的這個約,不但一次的出現在亞伯拉罕的生平中,而且重複不斷的出現在他的生平中,在創12:1-3、13:14-17、15:4-5、13-21、17:1-8、22:16-18中至少有五次提到亞伯拉罕之約的內容,但每一次的內容都是在重複,而在每次重複的內容裡面,我們如果仔細的研究,就一定會發現,每一次重複的內容一次比一次的清晰。所以,我們從亞伯拉罕之約的這幾次重複中會清楚的知道,至少在這個約里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子孫、土地和君王』,用一句話做概況,上帝要借著亞伯拉罕開始一個國家,而這個國家必須有一群子民、一塊土地和一個國王,否則何談一個國家呢?也就是這樣一個亞伯拉罕之約把整箇舊約聖經連貫在了一起,甚至也把整本聖經連貫在了一起,使上帝的啟示有了合一性與整體性,但在這個合一性裡面的內容又是非常的豐富和極具多樣性。

首先,我們來看亞伯拉罕之約的第一個元素就是『子孫』,當神呼召亞伯拉罕的時候,非常清楚的宣告『我要叫你成為大國(創12:2)』『你的後裔要像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一樣眾多』,這個應許的成就,我們會從兩個方面來看是如何的成就,一個是從屬肉體的角度,另一個是從屬靈的角度。

上帝在亞伯拉罕每一次信心軟弱的時候都會重複這樣的應許,讓他看見盼望,亞伯拉罕也相信上帝的應許就是他的後裔要及其繁多,這個應許的後裔一定是從亞伯拉罕本身而出,也就是從應許而生,而非從血氣而生(加4:21-31)。當亞伯拉罕等待上帝的應許成就期間,仍然堅信上帝的應許,以至到即將百歲的時候生了一個兒子叫以撒,借著這個應許的兒子生了雅各,雅各生了十二個支派,上帝也使用了埃及這個當時的世界列強,當雅各一家在迦南地遭遇饑荒的時候,上帝就把雅各一家70人帶到了埃及,埃及就如同母親的肚腹一樣,經過了大約430年的時間,使雅各家70人發展成為一群百姓,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時候,除了婦人、孩子,20歲以上的男丁就有六十多萬人,想像一下,加上當時的婦人和孩子至少有兩三百萬的百姓,而這兩三百萬的人群走在曠野里的路上,你能想像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你的後裔要多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的成就嗎?浩浩蕩蕩的百姓在曠野豈不就如同天上是星和海邊的沙一樣多嗎?當然,後來我們再看以色列百姓的歷史的時候,會再次看見這一應許的進一步成就。

亞伯拉罕是我們的信心之父,也就是他相信上帝的應許,那麼,應許的中心是什麼?他相信的又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看亞伯拉罕信的內容,創15;6『亞伯拉罕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可見,亞伯拉罕是一個因信稱義的人,今天的我們也是因信稱義的人,那我們可以非常肯定的說他的稱義和我們的稱義是完全一樣的,都是基於女人的後裔,就是耶穌基督的完全救贖。那麼,究竟亞伯拉罕知道有關耶穌基督的事情嗎?我們來看聖經怎麼說?在亞伯拉罕的生命中有兩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個是百歲生兒子,另一個遵守神的吩咐在摩利亞山上獻兒子。我們透過這兩件事來看亞伯拉罕的信心,保羅解釋說『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羅4:17-24)』,亞伯拉罕百歲的身體如同已死,而撒拉的生育也斷絕了,這個時候仍然能夠生兒子,豈不就如同使無變有一樣嗎?當亞伯拉罕在摩利亞山拿刀殺以撒的時候,上帝卻攔阻了他這樣做,這件事豈不就如同死人復活一樣嗎?或者說亞伯拉罕所信的是上帝是創造天地的主,也是拯救我們的救贖主。這不就是今天我們所信的嗎?我們再來思想,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可以說就是一個福音,這個福音給他帶來了拯救,因為上帝就借著賜下應許,就是借著立約來向他傳福音(加3:8),這個應許中其中一個就是說『你的子孫』,我們看的時候很自然的想到亞伯拉罕肉體的子孫,但神說的不是眾子孫,指著許多人,而是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加3:16),可見,亞伯拉罕透過上帝的應許,是可以認識女人的後裔是一位將來的拯救者,而且耶穌自己也曾見證說『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約8:56)』。所以,亞伯拉罕之約里的『子孫』的應許就借著耶穌基督得到了完全的應驗,因為耶穌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太1:1),這個子孫屬靈的應驗可以指一個人就是基督,也可以指一群人,而這一群人就是在基督里的人,他們所信的和亞伯拉罕所信的是完全一樣,這一群人也就因信成為了亞伯拉罕的子孫『凡以信為本的,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了(加3:7),站在這個屬靈的角度上看歷史上被基督所救贖的百姓,豈不真的就是如同『天上的星和海邊的沙』那樣無數嗎?

緊接著,我們來看亞伯拉罕之約的第二個元素就是『土地』。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和父家的時候,曾說『往我所指示你的地去(創12:1)』。對於今天的我們,一定非常清楚知道上帝要把亞伯拉罕帶進的那地就是迦南地,但對於亞伯拉罕來說,他根本不知道那地是哪裡,因為他出來的時候還不知道往哪裡去(來11:8),可是出於對上帝的信心和順服就完全離開了迦勒底的吾珥,他深信上帝會給他一塊豐富之地,或者是安息之地,那塊地我們一般稱為『應許之地』,上帝所應許的那塊地也是極其豐富的地方。就這樣上帝也一步一步的引導亞伯拉罕走進上帝的應許之地,上帝在亞伯拉罕生平中,不斷的重複應許的內容時,對於那塊地也就越來越清楚,創15:13-21節中就已經非常清楚的告訴了亞伯拉罕,甚至那塊地的疆界也非常清楚的給他劃清了。

當以色列百姓在埃及寄居的時間滿了的時候,上帝就使用了摩西把他們從埃及帶出來,在曠野曾派十二個探子去窺探迦南地,探子從迦南地帶來的兩掛葡萄證明那地是流奶與蜜之地,後來在約書亞的帶領之下也的確得到了那塊地,在所羅門的時代,以色列百姓完全成為了那塊地的主人,這似乎是成就了亞伯拉罕之約中『土地』的應許,我們從以色列百姓的歷史中看見,雖然他們有一段非常繁榮的時期在那地定居,但最終他們還是因為罪而遭至上帝的審判,沒能完全得到那塊地,就算是真的在那地定居的時候也沒能真正的享受上帝的安息。

我們的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之地,上帝借著摩西把以色列百姓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他們在埃及地沒有安息,在那地過著奴隸般的生活,如同在撒旦的權勢之下,被撒旦所奴役,沒有喜樂,沒有平安,更沒有辦法享受上帝的安息和祝福,但是滿有恩典和憐憫的上帝給他們預備一個領袖,那就是摩西,摩西是上帝給受苦的百姓所預備的拯救者,目的是要把受苦為奴的百姓從埃及地領出來,上帝就借著摩西把他們帶領出來,領出來是為了讓他們進入迦南地享受安息,因為摩西是耶穌基督的預表,我們也如同在埃及的百姓一樣,在撒旦的權勢之下,也就是在罪中沒有安息和喜樂,但耶穌基督卻作為我們的救贖主,把我們從罪惡之中拯救出來,讓我們享受在基督里的安息。

所以,我們得知迦南地也就是應許之地或安息之地。那麼,是否是所有從埃及為奴之家領出來的百姓都可以享受安息呢?我們從聖經得知,絕不是的。正如聖經所說:『又向誰起誓,不容他們進入他的安息?豈不是向那些不信從的人嗎(來4:16-19)』,以色列百姓的剛硬和不信使他們不能進入上帝的安息,也就是上帝所給他們所應許的迦南地,以至於許多的百姓就因為不信而倒斃在曠野。如果享受安息是進入應許之地(迦南地),新約的作者也就不會說『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來4:9)』,那麼這裡的『必有另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究竟是指什麼呢?我們再來看聖經給我們的教導,在『來3:11 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4:1 我們既蒙留下,有進入他安息的應許……』,由此我們得知,『必有另一安息日的安息』就是指『我(他)的安息』,也就是上帝自己的安息,那上帝的安息又是指什麼呢?在看『來3:14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在此,我們從聖經的上下文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另一安息日的安息』就是『我(神)的安息』,也就是『在基督里』的安息。所以,主耶穌才能夠呼召人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都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享安息』。由此可見,舊約中有關應許之地的安息、安息日的安息等都是預表或影子,那實體就是基督,借著基督完全成就了舊約的預表,也使我們知道真正的安息就是基督,我們要想享受這種真正的安息必須借著基督,在基督里才能成就,也就是借著『福音(來4:2)』所得著的。

我們得知真正應許之地的安息是在基督里的,也就只有借著信福音才能夠得著這種應許的安息,正像聖經所說『神就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2:3)』,主耶穌自己也呼召、邀請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可見,得安息不在乎做什麼,而是停止一切的所做,因為人所做的一切都是都被主耶穌稱為『勞苦和重擔』,也就是告訴我們人絕對不可能靠自己所做的而得到這種安息,因為這種安息是神完全的安息和賜福,耶穌那個時代的法利賽人自以為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也住在了上帝所應許給他們祖宗的應許之地,所以就想出許多的條例和規定試圖使人得到安息,但人越靠自己的方法想得到就越不能得到,只不過更加增加人的勞苦重擔而已,因為這種在基督里的安息完全是上帝白白的恩典和賜福,不是借人的行為,也不是借著遵行律法,正像原始福音和亞伯拉罕之約中很重要的特徵『我要』。也如同保羅所說:『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是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是用信主之法(羅3:27)』,保羅也在另一處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因此,我們知道得著這種在基督里的安息不是靠自己的任何功勞,乃在乎上帝的恩典,上帝借先知以賽亞告訴他的百姓說:『你們得救在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30:15)』。得到這種在基督里的安息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聖經所告訴我們的,就是『信福音』,也就是借著主耶穌基督完全的救恩,使我們借信與基督聯合,從而可以得到這種在基督的安息。

由此可見,我們清楚的知道亞伯拉罕之約的第二個元素『土地』 的應許不但是指以色列百姓得到迦南地,連接了聖地之約(或巴勒斯坦之約),這個土地也是在基督里,這個應許完全的應驗也是借著基督的救贖,也就是在基督里成就了這個應許的內容。

然後,我們來看亞伯拉罕之約的第三個元素『君王』。在上帝給亞伯拉罕的約里,提到你的後裔將要成為大國,我們從以上的分享中看見了一群及其繁多的百姓,也有了一塊豐富的應許之地,那麼,還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就國王,神說:『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立(創15:6-7)』,這個君王所統治的國度我上帝的百姓,我們在以色列百姓的歷史中,也的確看到了這個應許的成就,在以色列這個國家,後來就出現了第一個王掃羅,這個君王的被立卻不是上帝所喜悅的,當以色列百姓要立王的時候,上帝借著先知撒母耳指出他們的錯誤(撒上8:7-9),但上帝仍然照著他們所求的給他們立了一個王就是掃羅,讓他們借著不完全的君王可以認識上帝對他們的統治和管理。可掃羅後來不聽上帝的話,違背耶和華的命令而被神廢棄,上帝就另外給以色列百姓預備了另外一個王,就借著撒母耳再次膏抹了一個以色列的王就是大衛,大衛被稱為合神心意的人,並且神給大衛立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衛之約(撒下7:8-16)』。

在這個約里我們似乎看見了亞伯拉罕之約中『君王』的應驗,上帝要堅固大衛的家和他的國位,並且他的子孫要永遠做在大衛的寶座上,當我們思想這裡的時候,我們看大衛的後裔,在以色列的歷史中,上帝的確眷顧了他們,雖然後來以色列國一分為二,但上帝仍然給大衛家留有恩典,大衛的後裔的確有很長的時間都坐在大衛的寶座,就算是北國被亞述帝國所滅,上帝還是給南國,也就是大衛的寶座留有機會,但最終由於神百姓的犯罪,上帝不得不審判他們,借著巴比倫帝國審判了他們,雖然被擄七十年之後有回歸,似乎看不見大衛的寶座,但上帝還是給他們應許說『大衛必永不斷人坐在以色列家的寶座上(耶33:17)』。直到耶穌基督的時候完全成就了亞伯拉罕之約和大衛之約里君王的應許,因為耶穌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太1:1),耶穌雖然是上帝的兒子,但按肉體說卻是大衛的後裔(羅1:3),耶穌基督在地上的三十三年期間,降生的時候被天使宣告他是出生在大衛之城的君王(路2:11 基督有王的含義),在他的工作期間也不斷的多次被人宣稱是『大衛的子孫(太20:30)』。由此可見,亞伯拉罕之約里君王的應許連接了大衛之約,最終在耶穌基督身上完全的應驗,亞伯拉罕和大衛的後裔所生的那位君王,就是從道成肉身,從死里復活的基督,我們全人類的唯一救贖主,耶穌基督降生和受死也就完全成就了舊約中一切關於君王的應許,他要坐在大衛的寶座上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新約或者耶利米之約是舊約聖經中最清楚的指向耶穌基督的一個約。

在舊約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非常明顯的會看見一個特徵就是人類的不斷犯罪和得罪神,但神也在不斷的向他的子民施下豐富的恩典和憐憫,任何一個有理性的人都不會說:『因為在上帝百姓身上還有一絲值得上帝憐憫的地方,所有上帝才不斷的賜恩給他們。』只能夠很坦然的承認『人都是虛慌的,唯有神是真實的(羅3:4)』。

就在以色列百姓完全悖逆上帝,結果被上帝興起巴比倫審判他們的時候,上帝再一次給他們一個美好的應許,這個應許我們稱為『新約或者是耶利米之約(耶31:31-34)』。在這個約里我們看見一個非常美好的盼望,『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紀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更加清楚的看見了這個約里的所指,神的百姓不再一直的悖逆上帝,他們的悔改也不再是出於人的教導和無奈,完全是上帝自己親自教導他們,他們也甘心樂意的愛神,並且遵守上帝的話。就是他們所犯的罪,再也不要每天借著大祭司獻祭來尋求赦免,這個新約的到來,使他們的心被改變,內心的改變和被饒恕罪的恩典,使得他們因感恩而心甘情願的愛神,並遵守神的話。這個內心的更新和改變先知以西結也同樣提到說『我要潔凈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棄掉一切的偶像。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守我的典章。(結36:25-27)』。這裡難道不就是主耶穌在地上和尼哥底母所談的重生嗎?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3:3、6),耶穌在臨別的講道里同樣提到聖靈來了,會永遠與你們同在。這一耶利米之約的應許也就借著耶穌基督事工的高潮和五旬節聖靈的降臨而得到了完全的應驗,希伯來書的作者親自見證的這一應許的完全成就和應驗,完全是借著一位超越舊約大祭司和律法的耶穌基督(來8:6-13)。

可見,這一耶利米之約的完全應驗也就是整本聖經的高潮,就是以色列所需要的福音,也是我們全人類所需要的福音,我們全人類的救贖主,那一位舊約一直所應許的彌賽亞,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因著他的道成肉身和從死里復活的事工,使我們這些活在罪惡中的人,可以因著他在十字架上的工作罪得赦免,也因著聖靈的降臨,使我們的內心得到更新和改變,也就是重生,由於這樣的一個改變,我們得著了新的生命,就是神兒子的生命,可以成為神的後嗣,成為神家裡的人,再一次恢復人類因亞當所犯罪帶來的與神關係的破裂關係,也讓我們再一次享受上帝裡面的美好和豐富。

透過以上的分享,我們可以從幾個非常重要的約就連接了整本聖經,也就是看見了聖經的整體性。從最早的原始福音,我們看見人類的盼望,這也是所有應許和約的根基,這個原始的福音就如同一粒種子一樣,在人類犯罪墮落的開始就種了下去,當然不是任何人所種的,而是上帝自己開始的,隨著時間和人類歷史的發展,這粒種子慢慢的發芽生長,再到後來就是我們所看見的亞伯拉罕之約,這個約透過以色列百姓的歷史把我們帶向基督完全的救贖。這個約也貫穿了整個以色列歷史的發展,他們如何從一個人發展到一個家庭,由一個家庭發展成為一個民族,再有一個民族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由這個國家把我們帶到耶穌基督,因為耶穌基督就是屬於這個民族和這個國家,『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約4:22、羅9:5)。在這個以色列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看見很多耶穌基督的影子,在這個國家裡有律法、獻祭制度、安息日、迦南地、民事和禮儀法則等,也有這個國家裡非常重要的職分『大祭司、先知和君王』,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耶穌基督的預表,最終都把我們帶向耶穌基督,因為這些所有的一切在舊約里都不完全,唯有當耶穌基督成就所有的應許時,這一切也就都完全了。

從聖經中盟約神學來看聖經,讓我們非常清晰的看見耶穌基督,無論在新約還是舊約,這也是耶穌和使徒們自己親自見證的,『先知、詩篇和摩西的律法都是為耶穌基督作見證』,當我們以這樣整體的角度來看聖經的時候,從表面上看,可能會與時代主義的神學思想有些衝突,但我也會非常尊重和我不同的神學觀點,我們試圖找到彼此之間的切入點,能夠共同的學習和完善彼此的神學思想。

我在前面提到過,我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角度來看聖經,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就是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也很可能就是時代主義神學所存在的危機,時代論主義是觀點會非常強調不同時代的神學。或許他們會研究許多上帝在不同時代的工作是不同的,也研究得出人對上帝的回應也是不同的,或許他們對每一個細節的研究都非常正確,但是很可能就迷失了方向,忘記一個整本聖經的思想『人都是虛慌的,唯有神是真實的』。就像一個人在森林裡研究每一顆樹木,用高度的顯微鏡,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做深入的研究,也得到許多的正確結論,但卻沒有看見每一棵樹木都是這大森林的一部分,從而忽略了聖經的整體性。我本人從小就在教會裡長大,從小就開始學習時代論的神學思想,背誦『司克福聖經注釋』裡面所提到的的『七個時代』和『八個約』,也就很自然的成為了堅定的時代論主義者。但是後來卻發現時代論神學的缺欠,就是把整個聖經給切割成不同的歷史片段,而忽略了聖經的整體性,最終導致上帝在每一個時代對待人的方法都不同,但我們清楚的知道上帝是不變的,在不斷變化的是我們人。所以,我覺得時代論的神學思想有些危機存在,特別是在今天的中國家庭教會,基本上所有的教會都是時代主義的神學思想,帶著這種神學思想去解經,從而導致很多錯誤的教導。

當我從時代論的神學思想過渡到盟約神學的思想時,我會看見它們兩者之間的很多不同,但我越學習和研究越發現,其實兩者之間有很多地方是可以彼此互補的,特別是透過學習『救贖進程』這本課的時候,我發現聖經其實是非常豐富的。讓我不得不反思盟約神學的缺欠,或許盟約神學的思想很正確,能夠很全面的認識和理解聖經,也能夠非常清楚的從整本聖經來見證耶穌基督的福音,就像是站在高空來看這整片森林一樣,會完全的從整體的角度來看上帝啟示的合一性,但很可能也忽略了一些東西,就是當我們從高空下來進入整片大森林裡面的時候,會發現其實大森林裡面的每棵樹都是何等的美好,這也就是在『救贖進程』這門課的開始部分所提到的聖經的『一致性和多樣性』,我覺得盟約神學和時代主義的神學就是分別從這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聖經,盟約神學所強調的是整本聖經的一致性(合一性),而時代主義神學所強調的是聖經的多樣性,而這兩個神學思想的完美結合豈不就是聖經啟示的完美所在嗎?我們不得不說,人類眼光和理性的有限性,很多時候攔阻了我們對上帝話語的理解,因為上帝的全然智慧和豐富使我們不得不放下自己,而全然委身與他,在聖靈的幫助和引導之下來學習上帝豐富的話語。面對不同觀點的弟兄姊妹,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最完全的和最正確的,所有的思想如果不合乎自己的理解就是錯誤的,我們總是應該以一顆謙卑的心,能夠從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觀點中有所學習,當我們真的這樣放心自己的時候,我們會從神那裡領受更加豐富的恩典,使我們更加產生敬虔的心來服侍愛我們的上帝,一生為他而活。


推薦閱讀:

預定論在聖經上的證據
聖經人物傳——撒母耳:大失所望
婚姻聖經:化解婚姻中常見的問題和矛盾
33個經典聖經故事
美國總統就職宣誓為什麼要手按聖經?

TAG:神學 | 聖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