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乾隆的小夥伴,曾位極人臣,卻因一句話遭殺身之禍

提到乾隆朝的寵臣,我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和珅。其實在和珅之前,有位大臣獲得過不亞於和珅的器重和恩寵。他就是鈕祜祿·訥親。

訥親出生顯赫,他的曾祖父是開國大臣額亦都,爺爺是康熙的四大輔臣之一遏必隆,姑母是康熙的皇后。可謂是成色十足的官n代。

在乾隆還是皇孫弘曆的時候,訥親就是他的伴讀,二人關係處的不錯。到了雍正朝時,與弘曆同過學的訥親自然親近弘曆,時常跟著弘曆辦差。

關於訥親的出生日期,史書沒有記載,但是從跟他出生相似的福康安18歲進軍機處來看,他於雍正11年進軍機處,乾隆時年23歲,訥親的年齡應該跟乾隆相仿。

憑著與乾隆的這層關係,再加上乾隆急於培植親信,打壓張廷玉、鄂爾泰等權臣,乾隆登基後,訥親如坐火箭一般扶搖直上。

乾隆剛登基,就封訥親為一等公。乾隆二年,先後任兵部、吏部尚書,同時還是六名軍機大臣之一。要知道,六部之中,以吏部、戶部、兵部最為機要。可見訥親之受器重。

到六年,訥親雖然無首揆之職,卻已經行首揆之實。風頭壓過鄂爾泰,張廷玉滿漢兩大軍機大臣領班。

乾隆十年,成為訥親人生的巔峰之年,他先是在三月晉陞為協辦大學士,接著五月又晉為保和殿大學士,緊接著又被任命為軍機處領班大臣。然而,這也成為訥親人生最後的輝煌。這一年是1745年。

大小金川,地處川西一隅,乃是人口數萬的彈丸小地。1747年,乾隆發兵3萬征討金川。初期由川陝總督指揮作戰,但是連連失利。

1748年,乾隆調訥親奔赴四川總攬討金川作戰。然而,訥親指揮無度,進退失宜。再加上訥親在作戰中,從未臨前線指揮,又上書請辭回京,乾隆對訥親大失所望,一個大清拿小小的金川毫無辦法,令乾隆十分憤怒。

這個時候,另外一件事,使乾隆決定殺了訥親,乾隆聽聞,訥親曾在背後說,對金川不可輕舉妄動,言下之意,覺得乾隆不該征討金川。乾隆大怒,你敗也就敗了,還敢賴朕!1749年,被押回京城的訥親,被乾隆賜刀自盡。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訥親冤枉嗎?當然冤,那麼冤在哪裡?

第一,訥親本來就不懂軍事,被調至前線屬於硬著頭皮上陣。第二,他雖然作戰不力,但是他的久圍之策只是沒能拿下金川,並沒有諸如丟失城池之類的重大損失。雖然有罪,但是罪不至死。第三,訥親6月9日趕到前線,此時正值清軍與金川臘嶺戰役。到16日戰敗,訥親幾乎沒有任何時間了解前線情況。失敗實在情有可原。

乾隆為什麼要殺訥親?

有一種陰謀論,認為乾隆本來就想殺訥親,調訥親去前線就是為了找借口殺他。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其一,訥親是乾隆親信,由乾隆一手提拔,訥親雖然平時有些自傲跋扈,但是並沒有太出格,對乾隆很忠心也很得力。乾隆沒有殺他的動力。其二,乾隆號稱「十全武功」,雖然他是一代明君,但是有些好大喜功,把國體看的極重,他也不允許自己的皇帝履歷中有污點,為了殺訥親,丟人丟到國際上,乾隆絕對不會幹。

那麼真正原因是什麼?

其一,乾隆有點煩,訥親點子背。1748年,乾隆的皇后富察氏在陪同乾隆巡遊時,死於遊船上。乾隆與皇后的感情一直很好,皇后死後,乾隆大哭,共為皇后祭奠一百多次。還作了一首《述悲賦》寄託哀思。 「悲莫悲兮生別離,失內位兮孰予隨」。因而有史學者認為,訥親的被殺與當時乾隆心情抑鬱有關。

其二,乾隆的面子問題。乾隆極其愛面子,自視很高。他做的事情,都帶有很強烈的形式感。「十全武功」也好,自稱「十全老人」也好,修四庫全書也好,為了對爺爺康熙示以尊重,六十年退位稱太上皇也好,都是形式大過內容,比如退位一事,皇位是退了,可是權力一點沒讓。嘉慶不過是個提線木偶;修《四庫全書》,也是為了在史書上留一筆,但是毀書大過修書。

對金川之戰,有關國體,乾隆是極為重視的。自己一手提拔的訥親,本想讓他立個大功,自己也好落下知人善用的好名聲,卻不想,訥親讓他大失所望。這個失利,不只是訥親的失利,這更是在打乾隆的臉。

仗打敗了,總得有人背鍋吧,總不能怪乾隆堅持要打吧。偏偏訥親真說過這個話,乾隆自然大怒。將所有責任都推到訥親身上。訥親的死,全了乾隆的名,全了大清的國體。

作為皇帝的同學好友,訥親因此而位極人臣,也因此身首異處。所謂伴君如伴虎,一言堂的規則下,一切如兒戲一般。這也正是我們需要民主的原因。

推薦閱讀:

沙特610公斤男子胖得不能自理 網友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婚禮籌備計劃表 轉給那些即將要結婚的小夥伴
愁壞家長的爆逗小夥伴
潮院說 | 做醫生的好夥伴好戰友
如何成為與孩子情感互動的夥伴(5)

TAG:一句話 | 夥伴 | 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