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適到李敖:台灣自由主義之起落
李敖的大陸之行,給我們一個了解台灣歷史嬗變的契機。台灣之所以有紛繁複雜之格局,李敖之所以有眾說紛紜的表演,都可從歷史中找出一些伏筆。五十年來對於台灣的政治意識起過較大定調作用的論述,大概主要是自由主義與國族主義。黃錇堅/綜述 李敖的大陸之行,給我們一個了解台灣歷史嬗變的契機。台灣之所以有紛繁複雜之格局,李敖之所以有眾說紛紜的表演,都可從歷史中找出一些伏筆。 一般來說,一個社會在特定的發展階段,相應於它所面對的內外環境,會形成某種特定的政治論述,一則藉以澄清它所必須處理的政治問題,二則藉以凝聚關於政治價值的共識。這種論述的發展與演變、積累,構成了一個社會的政治集體意識的歷史,對於其成員的自我認知與邁步方向有相當的影響。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錢永祥認為,五十年來對於台灣的政治意識起過較大定調作用的論述,大概主要是自由主義與國族主義。 從胡適到雷震、殷海光及李敖,這條思想脈絡也許可以折射自由主義在台灣的起承轉合。 《自由中國》時代 「從一九四九年國民黨來台灣,一直到國民黨政權落到李登輝手上,這是一個由國民黨統治的漫長時期。如果說台灣有過一股自由主義力量的話,這個力量的身份是非常明確的,就是因為國民黨而生存、也因為國民黨的失勢而消失。」錢永祥說。「如果說台灣有所謂自由主義的論述、自由主義的思潮、自由主義的言論的話,那麼,那是從《自由中國》半月刊開始的。」 1949年1月,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雷震與胡適、王世傑、杭立武等開始籌備《自由中國》的雜誌。11月20日,《自由中國》半月刊在台北創刊,胡適掛名發行人,雷震為實際負責人。 從創刊始,《自由中國》半月刊一直受到胡適的很大影響。胡適是20世紀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從哲學、史學、文學到政治、宗教、道德、教育,無論是譽是謗,沒有人可以完全忽視他的存在。 關於自由主義,他的闡述非常精到:「總結起來,自由主義的第一個意義是自由,第二個意義是民主,第三個意義是容忍——容忍反對黨,第四個意義是和平的漸進改革。」這些理念無不體現在他的行為選擇中。這裡簡要提及他和國民黨、和《自由中國》的瓜葛。 總的來說,胡適與蔣介石之間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又不失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立場,幾乎不接受政府的官職。惟一的例外失抗戰爆發後,胡適為赴國難,出任中國駐美大使。抗戰勝利後,胡適出任北京大學校長。1948年底,國共內戰進入戰略性的轉折階段,解放軍即將進入北平,蔣介石派專機接胡適等北平學人南下。爾後胡適赴美講學。 1949年國民黨遷台後,隨著局勢逐漸穩定,胡適於1952年11月及1954年2月,兩次應邀來台講演。而此時中國大陸正發起對胡適思想的全面批判,以清除胡適思想的影響。 1958年4月,經蔣介石力邀,胡適同意來台定居並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以推動學術研究。在台北的最後五年,胡適主張自由、理性的思想在台灣發揮影響,並鼓舞出新的實踐力量。他支持民主派人士雷震辦《自由中國》半月刊,並肯定雷震聯合李萬居、高玉樹等本省人士組織新政黨的計劃。 雷震等人自由派知識分子創辦《自由中國》的初衷,是宣揚自由和民主,對抗共產主義。一開始,蔣介石、陳誠均同意這種做法,甚至提供實質支持。但雷震對共產黨的態度更多是出於思想和理論層次,而非權力之爭。他衷心相信,多黨制、代議制度、反對黨監督等民主政治的基本因素是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石。而蔣介石與國民黨右派人士卻認為,這套體制不僅無法應對共產黨的挑戰,反而提供他們進行分化滲透、遂行顛覆陰謀的空間。 隨著客觀環境的變遷,雙方思想和見解差距巨大,彼此衝突在所難免。 從1957年7月起,《自由中國》以「今日問題」為總標題,連續發表十五篇社論,提出反攻無望論,指出國民黨借反攻大陸神話而一黨獨大,為所欲為,殘害人權,浪費民族時光精力。1959年3月,胡適撰寫《自由與容忍》一文,表達「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甚至鼓勵台灣能夠出現一個反對黨。1959年6月起,《自由中國》亦連續發表多篇文章,反對蔣介石尋求總統三連任動作。蔣介石當過兩任總統了,按照當時的「中華民國憲法」,不能再當第三任。 而蔣經國則發動多次言論的批評,包括用軍方刊物批評《自由中國》。50年代末,雷震開始跟本土的政治精英接觸,組建新政黨。1960年他終於遭到逮捕,國民黨為其所陷構的罪名是「包庇匪諜」,《自由中國》亦遭到停刊的命運。(見輔文:不容青史盡成灰) 在1950年代,《自由中國》奠定了台灣日後談論自由主義的基礎,其主要訴求是憲政民主。錢永祥指出,當時的《自由中國》已經涉及到日後台灣政治上所有的問題,而且都討論得很徹底。比如,有了一部憲法,要不要按照這部憲法去實行?有了一套司法體制,要不要容許這套司法體制獨立?還有憲政法統、反對黨、黨與國家的關係、黨與軍隊的關係、黨與教育、司法的關係等等問題。這些都是台灣到了1980年代還沒有解決的問題,而《自由中國》從1950年代就開始談論。 從1949年創辦到1960年停刊,《自由中國》前後11年,開啟了台灣的自由主義思潮。 雷震與殷海光 在《自由中國》時代,雷震和殷海光是奠基者和啟蒙者。 雷震青年時赴日本留學,並於1917年加入中華革命黨。1923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法學院政治學系,研究憲法學與政治學,接受現代民主理論的訓練。在政治方面,他經驗老到。1940年代,雷震深受蔣介石信任,從抗戰末期到行憲之初,歷任參政會、政協及制憲國大的正副秘書長職務,負責各黨派的溝通協調,並參與制憲工作。即使到了台灣以後,他也幾次去香港,與香港的「第三勢力」進行溝通和斡旋。 殷海光沒有雷震那樣的複雜背景,他是一個學者、一個鬥士,有很強烈的信念,很狷介的人格,在《自由中國》里扮演理論家的角色。 殷海光畢業於西南聯大,師從金岳霖學習邏輯學。其後曾任《中央日報》主筆、金陵大學主筆。1949年赴台,8月離開報界,被台灣大學校長傅斯年聘為講師(1958年升為正教授),11月擔任《自由中國》編委。 除了為《自由中國》撰寫過多篇邏輯嚴密、觀點犀利的社論和書評、論文,他還翻譯了海耶克(大陸譯為哈耶克)的著作《到奴役之路》(即《通往奴役之路》),1953年開始在《自由中國》連載。 殷海光以科學方法、個人主義、民主啟蒙精神為準繩,批判黨化教育、反攻大陸問題等時政,為台灣第一代自由主義代表。在1960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中曾提供理論分析,認為組黨乃時勢所趨。當時殷海光與經濟學家夏道平同為《自由中國》半月刊的兩支健筆,也因為常激越的批評時政而且執政當局發生衝突。其中社論《大江東流擋不住》是最為有名的。但是在雷震入獄與自由中國被查禁後,殷海光的大部分作品也成為禁書。 此後,殷海光進入書齋,潛心進行學術研究。1966年1月,其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的展望》由文星書店出版,7月被當局以「反對傳統文化精神」等罪名查禁。台灣大學也由於受到當局壓力,不再續聘殷海光。1967年,哈佛大學邀其前往研究中國近代思想,當局也不允許其出境。不久,哈耶克教授來台灣訪問,當局也禁止殷海光與之晤談。而且殷海光的生活起居也受到監視。殷海光不堪如此身心雙重摺磨,1967年不幸罹患胃癌,兩年後病逝。 殷海光的思想影響了一大批台灣知識分子。其中不少成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台灣反抗國民黨暴政的風雲人物,有的成為知名哲學家、作家、史學家,如李敖、林毓生、陳鼓應等。柏楊、顏元叔、龍應台、司馬文武等蜚聲台灣的言論家無不受到殷海光思想的指引。 誰都不放在眼裡的李敖,對殷海光卻非常尊敬。他說,「先一代的蛟龍人物,陷在這個島上的,我看來看去,只有兩個人夠格:一個是胡適,一個就是殷海光。我大學時代,胡適已經老憊,蛟龍氣質,已經像丁尼生筆下的《荷馬史詩》英雄,無復五四時代的風光;殷海光則如日中天,《自由中國》是1949年冬天創刊的,到1960年冬天停刊,前後11年,殷海光在這11年間,真是蛟龍得水……」 李敖寫道,「國民黨自從在大陸失敗逃到台灣後,他們檢討失敗的原因,可分兩派:一派認為專製得不夠,今後要多專制才行;一派認為自由民主得不夠,今後要拋棄老套,要做深刻的進步的反省才行。做這種反省的人數極少,但最成功的就是殷海光。因為這種反省的成功,有兩個條件:第一要有知識,第二要無政治野心。有知識,才知道大江東流擋不住,非得自由民主不可;無政治野心,才能維護理想主義的標準,不把自由民主當做爭取政治地位的手段,而當做一種目的。我認為殷海光最有這兩個條件,所以反省得最成功,在《自由中國》的表現上最出色……」 《文星》與李敖 1957年創刊的《文星》雜誌開始並沒有引起人們注意,直到1962年前後,李敖在上面發表《播種者胡適》等文章後,才在台灣各界引起了轟動。胡適去世時,《文星》雜誌紀念胡適的專號賣了三版。從此以後,《文星》成為了台灣最重要的文化刊物。李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1965年《文星》遭查禁,次年李敖本人的作品《孫逸仙與中國西化醫學》、《傳統下的獨白》等書也開始被封殺。 錢永祥回憶說,「當時我正好剛開始念書,李敖的《傳統下的獨白》等,在學生圈裡震動很大,好象眼睛一下子睜開了,那時的李敖是文化英雄,沒話說的!對我們這一代人,包括比我大一些的那一代人,形成很大的衝擊。」 錢永祥也是殷海光思想的追隨者。當年他在台大哲學系讀大四時,與陳鼓應、王曉波等老師一起,抗議白色恐怖,被校方以「大過處分」嚴懲,又被帶往「警總」關押六天。這是震驚中外的「台大哲學系事件」前奏的一個小小插曲。而今日,他的研究專業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哲學,另外也研究黑格爾與馬克思,對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尤有獨到的觀察。 錢永祥說,那時的李敖站在現代化的角度,批評中國傳統的文化與社會。作為一個文化批評者,他不太談論當時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議題。他對中國文化的批判,基本上是站在現代化、西化的角度,其中有不少自由主義成份。 「是頑童、是戰士、是善霸、是文化基督山、是社會羅賓漢、是俠骨柔情的大作家兼大坐牢家;另一方面,他是坦白的思想家、挖黑的歷史家,同時是黑白分明的文章大家。」這是外界對李敖的總體評價。 而中國大陸的李敖研究者陳才生認為,李敖是中國台灣當代一個比較典型的自由主義文人,是一位特立獨行的思想家。從梁啟超、嚴復、胡適、蔡元培、傅斯年以來,自由主義在中國開始得到發展。李敖是在《自由中國》影響下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而且他有自己的思想,這些思想有繼承胡適、殷海光的部分,也有超越前賢的地方,而且他的思想是一以貫之的。 李敖也曾拿自己和胡適、殷海光比較。他說,「我在台大時,所佩服的在台灣的前輩人物,只是胡適、殷海光而已。我後來的發展,和他們比較起來,可這樣說:胡適得其皮,殷海光得其肉,真正皮肉相連的,是碩果僅存的李敖。李敖的際遇比胡適、殷海光壞得多:第一,胡適、殷海光出道時,整個原野是大陸,李敖只剩下台灣;第二,胡適、殷海光有正當職業,並且是大學教授,李敖卻一直被封殺;第三,胡適、殷海光趕上知識分子被尊敬的最後一代,李敖則碰到經濟挂帥、武士刀挂帥、知識分子不帥的時代;第四,胡適、殷海光都沒因思想和先知坐牢,李敖卻飽受皮肉之苦。所以,李敖雖然皮肉相連,卻生不逢時,也不逢地……」 1965年12月,《文星》雜誌停刊。1968年1月出現的《大學雜誌》頂上了空缺。其中的胡佛、楊國樞等都是剛留學回來的社會科學家,在學生中間有一定的影響。1973年元月,該雜誌因內部成員複雜,意見、立場不統一而停刊。1975年創辦的《中國論壇》則以《大學雜誌》舊人為班底,集結了1970年代與1980年代學成回國的自由派的中年、青年學者,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力。後來,在1987年台灣解嚴的前後,發揮了很大的輿論、學理功能,對青年學生也有一定的啟蒙式影響。 但錢永祥認為,「從《文星》到《大學雜誌》,基本上屬於強弩之末,這個強弩之末的意思不是說他們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而是說他們自由主義觀點的陳述,都是從《自由中國》繼承而來的。他們添加了現代化、現代主義、社會科學之類的新主題與新的語彙,但是就政治論述的基調而言,仍然承繼的是《自由中國》。」而《中國論壇》「和《大學雜誌》一樣,就論述的基調、開啟的議題、運用的思想資源和概念、設定的價值幾方面而言,我覺得《中國論壇》仍然沒有超出《自由中國》的論述範圍。」 《台灣政論》標誌台灣自由主義開始轉型 錢永祥指出,1975年是台灣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當時出版了一份刊物《台灣政論》,由康寧祥、黃信介主辦。在這之前,《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都是外省籍的知識分子辦的,而《台灣政論》是近代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由本土籍的政治人物來主持一份刊物,對政府進行批評。它是台灣整個「黨外運動」的第一聲。雖然它很快被禁掉了,可是此後發生了許多事情,比如1977年的「中壢事件」、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 錢永祥將1975年至1985年稱為「轉型期」。1975年是一個轉折點,代表本土籍的政治人物出來,帶出了一大批在國民黨統治下成長的年輕人,這批人在政治上有強烈、堅定的信仰和興趣。 而從1985年以後,台灣的自由主義開始受到國族主義的強大壓力,台灣自由主義也失落了批判的方向。 他說,中國自由主義一向簡單樸素,道德性格高過政治性格、思想性格,一直到殷海光都是如此。這樣的自由主義,只有在面對著一個沒有民主正當性又實施高壓政策的政權,才能最發揮它的作用,激發它去對這個政權做出批評。一旦政權擁有民主正當性,比你更具有道德光環,這種自由主義就找不到批評的立足處了。 他引用哈耶克的話說,「民主所能回答的問題,只是政治的權威或政治的權力從哪裡來?從選舉來,人民投票給你。民主解決的問題是這個問題:政治的權威,或政治的權力,來自人民。哈耶克接著說,自由主義的問題,問的不是政治的權威或權力從哪裡來,而是這種政治的權威或權力要受到什麼樣的限制。今天假定台灣百分之九十九的民意用投票通過一個法律,要求將愛滋病的患者統統消滅掉。雖然你有百分九十九的民主正當性,但是因為你已經超出政治權力所能夠做的範圍,你侵犯到了個人的基本權利,這個法律註定是無效的。當然,這個是個極端假設性的例子。」 看到自由主義在台灣的困境,我們不得不回到胡適。他在1948年所寫的短文《自由主義是什麼?》中說:「基本權利是自由,多數人的統治是民主,而多數人的政權能夠尊少數人的基本權利才是真正自由主義的精髓。」 參考文獻 我是誰?:台灣自由主義的身份危機--錢永祥訪談 自由主義與國族主義——兩種政治價值的反思 錢永祥 台灣思想:自由傳統起落興衰 張弘 新京報 2005年7月29日 《歲月台灣》 秦風 編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重尋胡適歷程》余英時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胡適評說八十年》 子通 主編 中國華僑出版社 李敖檔案 竇應泰 編著 九州出版社 維基百科相關條目 延伸閱讀 范泓 《風雨前行———雷震的一生》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殷海光 《思想與方法》 上海三聯書店 汪幸福 《胡適與〈自由中國〉》湖北人民出版社
推薦閱讀:
※胡適: 二十多歲的青年們,你們怎麼才能有長進?
※胡適與程乙本
※自由中國事件後胡適為何沒與蔣介石決裂
※李偉:被四面夾擊的胡適
※胡適一品鍋的做法(徽菜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