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國際戰略格局的現狀

國際戰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相互關係的基本結構。它是國際戰略環境的總體框架,表現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組合和對比。在國際戰略格局中,擁有強大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的國家和地區,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主要角色、起著主導作用.通常被稱為「極」或「力量中心"。國際戰略格局的樣式是由力量對比關係所決定的,由於各個歷史時期,新生力量的形成與變化,使起主導作用的.『力量中心」也隨之變化,從而形成單極格局、兩極格局以及多格格局。國際戰略格局同經常變動的國際戰略形勢有所不同,它在一個相應的歷史時期內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新舊戰略格局的交替轉換,通常發生在涉及世界主要國家的劇烈的社會大動蕩之後,其根本原因在於世界基本矛盾的不斷發展變化。真正具有世界意義的國際戰略格局是在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19世紀以後,歐洲列強統治和影響著世界上的廣大地區,從而形成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戰略格局。這一格局的特點是幾個大國都想爭奪歐洲和世界霸權,列強內部爭奪劇烈發展,導致了20世紀上半葉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建立的「雅爾塔體制」,改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舊的世界格局,建立了以美蘇兩極為主導地位的國際戰略格局.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美蘇兩極為主導的「雅爾塔體制」徹底崩潰,此時,美國通過海灣戰爭的勝利,企圖建立自己稱霸世界的「單極」國際格局。隨後,由於日本、德國、西歐在經濟上的迅速崛起,美國的「單極」世界格局計劃破產。隨著中國的全面發展,俄羅斯的經濟復甦,世界形勢通過大動蕩、大分化、大改組以後,國際戰略格局進人了「一超多強」多極化格局。一、國際戰略格局現狀 從現在起到2020年,和平與發展這兩大戰略問題還不可能根本解決,國際戰略格局依然將保持「一超多強」的基本結構,但「一超」與「多強」以及「多強」之間的相互關係將出現新的趨勢和一些微妙變化,加上新興力量中心的逐步崛起,世界多邊主義的趨勢將有所加強。 (一)美國的「一超」地位無人替代 從歷史的發展趨勢看,美國在世界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雖然呈下降趨勢,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40%逐步降至1996年的21%。但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經濟力量對比出現對美國有利的逆轉現象。2002年美國GDP達到10.4萬億美元,相當於日、德、英、法、中5國的總和,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升至31%. 2005年其GDP高達14-487萬億美元,比緊隨其後的日、德、中、英、法5國的總和還要高,在科學技術領域,美國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從1995年起,美國在7大技術領域的27個關鍵技術上一直處於領先水平;並在高能激光、納米材料、寬頻通信、人工智慧、生物仿生、生物晶元等方面又取得重大突破。近幾年,美國防預算連年腌升,2008財年佔全球軍費開支的48%,相當於第2至第10位國家軍費的總和,2009財年美國將斥巨資完成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並在海陸各部署20枚攔截導彈。從現在到未來20年間,美國仍將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最雄厚的經濟科技實力,是唯一超級大國,其地位無人能替。 (二)歐盟將成為多極世界的重要一極 歐洲一體化是各方共贏的一體化,大國藉此在國際舞台上重新崛起,中小國家從中得到了安全、穩定與繁榮,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則有望走上發展之路。歐洲通過一體化進程變得越來越強大,沒有一體化就沒有歐洲的今天,沒有一體化也就不會有歐洲的明夭,因此歐盟不斷實施擴大。2007年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加人歐盟後,使歐盟的成員國達27個,人口近5億人。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貿易集團,從1998年起GDP和外貿總額均已超過美國,1999年啟動後的歐元.成為美元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歐盟實施東擴以來經濟發展非常明顯,到2005年其GDP已達13.4萬億美元,如此強有力的經濟基礎,加上歐洲人的文明自主程度,並通過未來歐盟憲法的實施,歐盟最終會發展成為一個自主、強大、統一的聯盟。伊拉克戰爭前,歐盟中的法國與德國堅決反對美英發動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後,法德等國在實行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英國現有總兵力22. 6萬人,其中海外駐軍約5-6萬人,擁有核打擊、核威懾和一定的海外作戰能力。法國現有總兵力約40萬人,具有一定的核與常規作戰能力,在海外通常保持約1萬兵力。德國具有較強的常規作戰能力,現有總兵力約36萬人。由此可見,歐盟已經成為國際戰略格局中重要的一極。長期以來,歐盟一直在謀求改變其經濟上是巨人、軍事上是矮子的狀況.冷戰後,歐盟與美國之間的矛盾雖然在增長,但他們在戰略目標、戰略利益和戰略行動的主導方面是一致的,歐、美既互相利用又互相依賴。但由於美軍用技術領先歐盟10年以上,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老歐洲」還不會脫離美國主導下的北約。(三)日本經濟科技實力雄厚,正在謀求政治大國地位 日本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獲得了奇蹟般的發展,其國民生產總值已由20世紀60年代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4.5%上升到目前的14%以上,日本已成為經濟大國、金融大國和債權大國。日本經濟科技實力雄厚,GDP居世界第二位,外匯儲備世界第二,是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日本軍費開支連續10年處於世界軍費開支前列,軍人人均軍費居世界首位。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陷於停滯,但製造業仍在發展,2000年在海外的銷售額達到1.3萬多億美元,海外總資產達到3.2046萬億美元。未來20年,日本在保持世界經濟大國地位的同時將積極謀求成為政治軍事大國,日軍總兵力約27萬人,現擁有各型飛機近千架,其中有300多架第三代作戰飛機,編有4個「八八艦隊」(即由8艘驅逐艦和8架反潛直升機及其他艦艇組成),是一支裝備精良、休制靈活、便於擴充的軍事力盆。近年來.日本在防務問題上擺出了步步進逼的姿態。先是借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把防衛範圍從『舊本本土」擴大到「日本周邊地區」1 000海里,包括我國台灣和整個亞太地區,在通過的「相關法案」中進一步強化了「美日軍事合作」;接著聲稱,日本軍用飛機和艦船在「發生緊急事態時」可開到日本以外地區;1998年以來,借口朝鮮發射導彈(衛星)與進行核試驗大肆渲染日本受到「重大威脅」,積极參与美國的「戰區彈道導彈防禦計劃」;1999年3月又宜稱,日本自衛隊可對外國基地實行「先發制人」的打擊。日本已由充當美軍的附庸變為美軍的幫凶,侵佔我國固有領土釣魚島的行動也愈演愈烈.目前,日軍兵力部署的重心已由北向西和向南調整,主要戰略意圖是應付朝鮮半島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並有對付俄羅斯和我國的一面,其軍事戰略已開始具有進攻性質。這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和平憲法」實質上已是一紙空文。雖然日本也是國際戰略格局中的一極,但其還不會擺脫美日軍事同盟的束縛.(四)俄羅斯仍是左右世界形勢的軍事強國 雖然軍事大國蘇聯已經不復存在,但它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仍是當今世界足以和西方、特別是與美國進行軍事較量的一支強勁的軍事力量,對世界軍事鬥爭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俄羅斯2008年的GDP僅為11 400億美元,人均8 03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1992年提出的標準,發達國家是指「工業化完成,教育、衛生和文化事業發達,基礎設施良好,且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 2萬美元以上的國家」。以這個標準衡量,當今的俄羅斯實際上衰退為一個經濟欠發達、而又擁有大量核武器的畸形大國.隨著政治趨於穩定,國際能源特別是石油連續高漲的現狀,使俄羅斯的經濟在2008年上半年前處於黃金時期,俄羅斯憑藉其橫跨歐亞大陸,擁有1 707.54萬平方千米國土、14 410萬人口、豐富的自然資源、雄厚的經濟潛力和相當先進的科學技術力量,俄羅斯仍是一個渙渙大國。俄羅斯擁有十分強大的軍事力量,是世界上僅次於美軍的軍事大國。現有正規機動部隊約130萬人,加上文職人員和邊防軍等,共約300萬人,其中陸軍77萬人,空軍」萬人,海軍35萬人,防空軍23萬人,戰略火箭部隊28萬人,總部機關及鐵道部隊、建築部隊共約34萬人。另外,前蘇聯陸軍戰略機動力量大都部署在俄羅斯境內,前蘇聯軍隊的北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太平洋艦隊已屬俄羅斯,而黑海艦隊的相當一部分也屬於俄羅斯,前蘇聯的28 000多枚核彈頭(包括戰略和戰役戰術核彈)中,有19 000多枚在俄羅斯境內,約佔67.6%. 11 000多枚戰略核彈頭中約8 250枚在俄羅斯境內,佔總數的75.5%。正因為如此,前蘇聯解體後,西方政治家由於擔心核武器失去控制而頻繁訪問前蘇聯各國,以便尋求控制這支龐大軍事力量的法。值得指出的是,即使俄羅斯和前蘇聯的其他國家願意並立即開始銷毀其核武器,技術上和經濟上也是相當困難的。據估計,大約需要10-30年的時間,170億美元以上的經費。2008年8月8日凌展,喬治亞軍隊進人南奧塞梯控制區。當天,俄羅斯第58集團軍部分部隊開進南奧塞梯,增援駐紮在衝突地區的俄維和部隊,俄格衝突正式爆發。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2008年8月12日宣布結束軍事行動,並於當天同法國總統薩科齊達成包括撤軍在內的解決南奧塞梯衝突六項原則協議。衝突各方隨後接受並簽署了協議。2008年8月18日,俄羅斯開始從南奧塞梯衝突地區撤軍。2008年8月26日,梅德韋傑夫在向民眾發表的電視講話中宣布,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俄羅斯一直堅決反對美國在東歐建立反導系統計劃包括在波蘭建10個導彈攔截裝置以及在捷克建立反導雷達預普基地。雖然由於世界金融風暴使俄羅斯經濟受到較大影響,使其參與國際事務能力受到限制,但它仍將作為一個軍事強國,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對世界事務起著重要的制約和影響作用.(五)中國的發展崛起,進一步推動了多極世界的建立與穩定 中國的發展與崛起,在推動世界的多極化上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1979-200。年,GDP平均增長9.5%以上,相當於世界平均速度的3倍.自1997年起,9項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2002年,吸引外資僅次於美國,外匯儲備僅次於日本,外貿總額居世界第5位;GDP達1.2萬億美元,居世界第六位,與美國的比率由20餘年前的1: 20縮小為1:10。中國正成為世界的製造中心、研發中心、技術培訓中心和出口基地。2008年中國的GDP達33 700萬億美元,位於世界第三,據預測未來20年中國GDP增速將達7%。但中國在人均GDP上還將長期處於低水平,仍將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堅持不與任何國家結盟,不干涉別國內政事務,堅決維護自己的獨立和主權,同時也尊重別國的獨立和主權。在國際事務上,中國一貫堅持正義的原則和立場,反對霸權主義,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和以富壓貧的強權政治,致力於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能與世界各國友好相處;中國有自己獨立完善、門類齊全的國防工業和國民經濟體系;中國擁有一支數量可觀,實力較雄厚的科學技術隊伍與較齊全的科研設施,在重要的科技領域已接近或已達世界先進水平;中國的軍事實力也是任何人不敢輕視的。因此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加強,加上良好的國際聲望,已成為世界多極化中極其重要的一極,並對多極世界的穩定非常關鍵。力量對比均衡化,是多極化戰略格局形成的基礎,而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與美國地位的變化有關。雖然世界多極化已經形成,但21世紀頭20年,美國將繼續保持唯一超級大國地位,這一基本事實使得多極化仍不會平衡,同時,「諸強」力量的逐步增大,與美國的差距趨於縮小,也使美國建立單極世界的企圖難以實現。「一超多強」的局面還將維持相當長的時間,歷史將在曲折中前進.
推薦閱讀:

你以為卡達斷交風波最大贏家是中國男足?其實它更影響中國中東戰略布局
高嘉:茅台喊話青花郎,醬香酒沒有之一,只有茅台
中美關係比美日同盟更具戰略性
翻雲覆雨 ISIS興起與美國隱秘戰略
美「印太戰略」呼之欲出?

TAG:世界 | 戰略 | 國際 | 格局 | 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