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學家讓絕大多數人無法生二胎

跨時代的一步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遲遲未動的人口政策這次終於能夠「動」起來,表明國家領導人意識到人口危機,也有調整人口政策的政治勇氣和決策魄力。

這次人口政策調整得益於本屆領導人新的人口理念。中國過去認為人口是負擔,總是強調:「中國13億人口,不管多麼小的問題,只要乘以13億,那就成為很大很大的問題;不管多麼可觀的財力、物力,只要除以13億,那就成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而中國新的領導人卻認為人口是資源、優勢。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0月3日訪問印尼的時候卻說:「中國和印尼兩國有16億人口,只要兩國人民手拉手、心連心,就將匯聚起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巨大力量,創造人類發展史上新的奇蹟」。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喜歡孩子,每次視察都會非常親切地抱抱孩子。

2013年11月視察湘西的時候,將孩子舉起(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03/c_117984236_3.htm)

2013年5月21日至23日在四川蘆山地震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習近平親吻災區兒童臉頰(http://jiangsu.china.com.cn/html/2013/gcdt_0524/144616.html)。

早在2012年2月習近平訪美的時候,美國朋友看到他親切地逗孩子的相片,就預測說,這麼一位有愛心、人性的領導人,今後一定會廢止計劃生育。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photo/2012-02/20/c_131419535_3.htm

2010年11月15日李克強在《人民日報》發表重要講話:「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內需潛力是促進我國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最大優勢」, 李克強2011年1月李克強訪問西班牙時表示:「中國人口多、市場大,……用13億人口做除法固然令人不大滿意,但用13億人口做乘法,卻是激動人心的。」

根據習近平、李克強等國家領導人以前的講話和執政風格,很多人(包括筆者)都推測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人口政策會「動」起來。

對改善中國人口結構只是杯水車薪

中國在1973年開始全面實行計劃生育,1980年開始獨生子女政策。但是生育率在1980年代還穩定在2.4,1990年之後獨生子女比例才快速增加,但是90後一代連第一個孩子的任務都還沒有完成。現在啟動單獨兩孩,近年受益者是70後、80後的人。根據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1976年出生人口中獨生子女比例為13.8%,1980年為17.1%,1990年為22.4%。

根據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的歷年獨生子女比例和2010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結構,假設1980年出生的女孩對應1978年出生的男孩(男性初婚年齡比女性大兩歲),整理成下表。

1973-1990年出生婦女婚配情況

註:獨男%:獨生男占同齡男性比例;F1:獨生女;F2:非獨生女;F1-M1:獨生女與獨生男結婚;F1-M2:獨生女與非獨生男結婚;F2-M1:非獨生女與獨生男結婚;F2-M2:非獨生女與非獨生男結婚。這次政策調整受益者是F1-M2和F2-M1,單獨家庭的婦女簡稱為單獨婦女。

以1980年出生的婦女為例,共有152萬獨生女和781萬非獨生女,她們的配偶是1978年出生的男子,其中15.7%是獨生男。那麼152萬獨生女中約有24萬與獨生男結婚(她們本來就可以生二胎),128萬與非獨生男結婚;781萬非獨生女約有122萬與獨生男結婚,658萬與非獨生男結婚(這次仍然不能生二胎)。只有250萬(128+122=250)是單獨婦女,占同齡婦女的26.8%。

1973-1990年出生婦女已生孩子和不孕率

1980年出生的婦女到2014年已經34歲。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34歲婦女平均已生1.41個孩子;假如不生育婦女為12.5%(1/8家庭不孕不育),那麼生育了孩子的婦女人均生了(合法或超生)1.61個孩子,意味著該年齡單獨婦女中只有約34%的人只生了1個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孩子。

隨著年齡的增加,不孕率不斷提高,25歲、30歲、35歲、40歲、45歲婦女不孕率分別約為7%、12%、22%、46%、70%。34歲婦女不孕率已經高達20%了。

也就是說1980年出生的932萬婦女中只有約7.3%(68萬)在這次單獨兩孩政策中受益。另外,農村頭胎是女孩的本來就可以生二胎,因此受益比例又大幅縮水。還有一些單獨婦女本來是準備超生二胎的,這次政策讓她們避免罰款,但是並沒有增加孩子的數量。尤其是,很多人根本沒有再生育的意願。因此,真正受益單獨兩孩政策的人數非常少。

單獨兩孩政策的理論依據是錯誤的

人口政策缺乏的是「動」的勇氣,不是「跨大步」的力氣。這次人口政策能夠「動」起來,從國家領導人角度,非常難能可貴,這是跨時代的一步。但是這次調整的「跨步」卻出乎意料的小。1980年《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出獨生子女政策只能實行30年,但是現在33年過去了,這次單獨兩孩政策後只有很少人是「二胎政策」,大多數人仍然是「獨生子女」政策,也就是說「一胎化」政策仍然沒有廢除。新的政策連1980年的承諾都沒有兌現,更沒有超越《公開信》,這主要是人口學家又一次對中國人口形勢做了錯誤的判斷。

根據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在2013年11月17日在《人民日報》的說法,這次之所以沒有全面放開二胎,是因為「如果『同放二孩』,在放開後的頭幾年,婦女總和生育率可能會超過4.4,2027年總人口達到第一個峰值15.15億,2044年達到15.35億。如果『分放二孩』,婦女總和生育率也將回升到3左右,2027年達到第一個峰值15.08億,2045年達到第二個峰值15.14億。」這種預測來自於蔡昉、李建民等「20多位頂級人口學家」完成的《中國人口發展報告2011/12:人口形勢的變化和人口政策的調整》。蔡昉等人判斷中國目前生育率為1.5;認為分步放開二胎,生育率也會反彈到3左右,到2050年還有1.8;即便堅持現行獨生子女政策不變,2050年之前生育率將穩定在1.4以上。

王培安認為:「我國糧食安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配置規劃,均是以2020年總人口14.3億人、2033年前後總人口峰值15億左右作為基數制定的」。而蔡昉等人的分步放開二胎的方案下峰值人口也超過了15億,因此這次採納了國家衛計委和中國人民大學翟振武教授領導的課題組的更為保守的單獨兩孩方案。

翟振武、原新等人在2013年11月18日的《人民日報》公開了他們的預測依據:目前生育率為1.5—1.6,最佳生育率為1.8;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將使我國總和生育率有一個相對顯著地回升,最高點可能超過1.8,但累計效應釋放後,生育率會波動在1.6—1.7左右」,總人口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14.53億(低於15億人口極限),到2050年為13.85億。

其實他們的預測是錯誤的。他們認為繼續現行計劃生育政策,總人口將在2026年達到峰值14.38億。2010年總人口為13.41億,年增人口線性遞減,那麼2011年、2012年、2013年應該分別增加1142萬、1071萬、999萬人;但是國家統計局認為2011年、2012年分別只增加了644萬、669萬人(其實這還有水分,因為2011年、2012年生育率只有1.04、1.26,那麼這兩年合計只增加了600萬人)。說明他們的預測是錯誤的。那麼他們對「單獨二孩」的預測能準確?

翟振武認為單獨二胎後生育率會超過1.8,幾年後會波動在1.6—1.7;那麼根據中國的育齡婦女人口結構,意味著2015年要出生1900多萬,2016-2018年年均也會出生1700多萬。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生育率達不到翟振武、王培安等人所預測的數據,那麼應該嚴懲他們!他們的錯誤的理論導致每年損失數百萬可世代相傳的人命,慘烈程度遠遠超過任何一場戰爭!

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生育率只有1.22,只出生1411萬人;但是計生委和主流人口學家以出生漏報為由將2000年的生育率修改為1.8,將出生人數修改為1771萬。李克強任組長的2010年人口普查組查明1996-2010年生育率只1.4左右,其中2010年只1.18;也證實了10歲人口(2000年出生,已經上學了,不存在漏報了)只有1445萬。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也顯示2011年、2012年的生育率分別只有1.04、1.26。這次人口普查本來可以用來平息過去十多年關於生育率之爭,足以停止計劃生育,也讓領導人功垂萬世。但衛計委和主流人口學家卻棄人口普查結果不用,而採用「千村生育率調查」、「150個縣獨生子女婚育狀況調查」,利用教育等數據開展比對和校驗等,將1.18的生育率修改為1.5、1.6;並繼續認為2000年出生1771萬,說單獨二胎後出生人數會達到2000年左右水平。

其實「千村生育率明顯「虛高」,人口流入地(城市)生育率「虛低」,因為現在農村育齡人口大多進城,農民工大多選擇回到老家生孩子(有父母照顧),這就導致婦女在生孩子時的前後回老家(進入「千村生育率」統計),而還不準備生育或已生完孩子的婦女繼續外出打工(未進入「千村生育率」統計)。 比如江蘇崑山市、廣東東莞市2010年的生育率不到0.4,一個重要原因是兩地是人口流入地。2000年崑山、東莞10-19歲女孩分別只有5.1萬、85.6萬;但是2010年20-29歲婦女卻分別為25.9萬、137.2萬,說明有大量是外來打工妹。

衛計委和翟振武等人口學家認為教育統計數據比較「純凈、真實、可靠」,以小學入學人數校正低年齡組生育率。其實教育統計數據並非「純凈、真實、可靠」,比如教育部數據顯示2006年一年級為1750萬人,但是2011年5年級只有1603萬人;2010年一年級為1715萬人,而2011年二年級卻只有1670萬人。並且「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這個前提是不成立的。小學毛入學率=小學在校學生總數÷小學校內外學齡人口×100%。由於存在重複入學、留級、轉學等現象,小學毛入學率大於100%在發展中國家非常普遍,比如印尼在1981~2009年平均為118%;1977~2008年巴西平均為134%;中國1980~1987年小學入學人數就比6歲人口多126%。中國「重複建立學籍」、「一人多籍、人籍分離」現象很普遍,筆者在《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中經過詳細分析,認為中國的小學毛入學率高於120%是非常合理的。

社會越發達,教育水平和養育成本越高,生育意願越低,婚齡、育齡越晚,不孕率越高,丁克、單身人群比例也越高,生育率也因此就越低。以可比較的1990年國際元為標準,中國大陸2010年的人均GDP相當於台灣1987年、韓國1989年的水平,當年兩地的生育率分別只有1.70、1.58。泰國、伊朗的社會發展水平與中國一致,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2011年兩國生育率分別只有1.56、1.64。山西省翼城縣、甘肅省酒泉市、河北省承德市、湖北省恩施地區這總人口八百多萬的四個地區,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試點二胎,作為整體,2010年生育率只有1.5了。目前全國生育率竟然還有1.5、1.6?

日本的社會發展水平超前中國40年,在鼓勵生育的情況下,1996年之後的生育率就一直低於1.4。韓國、中國台灣地區的社會發展水平超前中國大陸20年左右,在鼓勵生育的情況下,2012年的生育率分別分別只有1.297、1.265。印度最發達的幾個邦的發展水平與中國倒數第二的貴州省相當,生育率只有1.7左右了。堅持獨生子女政策,中國的生育率在2050年之前能穩定在1.4以上?分步放開二胎,2050年生育率還能有1.8?單獨二孩政策下,生育率能長期穩定在1.6—1.7?

王培安認為:「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沒有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壓力將長期存在,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他特彆強調了糧食安全。我在《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中已經詳細分析,相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中國人均資源還算比較豐富,資源(土地、糧食、礦產、能源、淡水)和環境完全可以承載更多的人口。以糧食為例,中國糧食畝產由1949年的68.6公斤增加到2009年的364公斤,如果今後畝產能夠達到美國和德國的水平,糧食將增加30%;如果畝產能夠達到荷蘭和比利時的水平,糧食將增產70%。由於畝產的增加和農村勞動力的短缺,我國每年撂荒的耕地近3000萬畝。目前18億畝耕地尚有2/3左右為中低產田,單產尚有很大提高潛力。還有8億畝耕地後備資源,其中40%具有較好開發條件。中國有20億畝的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如果在部分地區推廣滴灌和改造土壤,耕地還將大為增加。60億畝草原(超過了印度國土面積)目前對食品的貢獻度還很低,潛力巨大。大陸近海僅200米等深線內可開發利用的就至少有22億畝(相當於11億畝陸地良田)。如果中國今後會出現糧食危機,絕不會是因為耕地不足、人口太多,而是因為計劃生育導致無人種地!

人口政策不能止步於單獨二孩

很多人認為單獨二胎方案是中國政府「試水」。其實根據王培安、翟振武等人觀點,單獨二孩政策並非「暫住」,而是「定居」。因為他們認為即便幾年後放開二胎,總人口也會超過15億極限;而單獨二胎就足以讓生育率穩定在1.8附近的理想水平。如果人口政策繼續被他們牽著鼻子走,停止計劃生育將是遙遙無期。

但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讓市場起決定性的作用」,意味簡政放權會進一步推進,各種之前的管制會放鬆,政府最應該放權的是停止對生育的控制。

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明確指出:「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要保持人口的持續發展,生育率需要維持在更替水平(發達國家需要2.1,中國近期需要接近2.3),怎麼可能只是1.8?但是根據中國的社會發展水平,即便徹底廢止對生育的控制,生育率也達不到更替水平;並且中國的育齡婦女在快速減少。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計算,1986-1990年這5年年均出生1321萬女孩,而1999-2003年這5年年均只出生662萬女孩。也就是說2026年的23-27歲女孩要比2013年減少一半。我和李建新、王廣州、黃文政都判斷,即使全面放開二胎,補償性出生高峰期間,生育率不會超過2.0,年出生人數達不到2000萬。我根據育齡婦女結構、生育意願、生育能力綜合判斷,停止計劃生育後的補償性出生高峰期間,生育率難以達到2.3,每年出生人數遠低於中國1963~1971年(年均出生2700萬)、1987~1990年(年均出生2600多萬)和印度近年的水平(2600萬)。如果只是如韓國和台灣地區那樣不痛不癢地鼓勵生育,那麼幾年後生育率將跌至1.6以下,然後沿著韓國和台灣地區當年的老路下降;人口峰值連14億都難以達到,今後面臨的是人口急劇減少和老化。

人口政策既然已經「動」起來了,就不應該就此止步,而應該一鼓作氣,儘快將自由生育權完整地還給老百姓。中國過去的人口政策是「人口控制」,是政府公權侵犯老百姓的生育私權;中國今後需要的是「人口發展」,是「公權保障私權」,需要出台有利於生育的經濟、文化政策,保障公民的生育權利,這也應該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

11月出版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中國智庫》第4輯發表了我兩篇長文(都一萬多字):《建議果斷停止計劃生育》、《對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準確性的評估》。

《對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準確性的評估》摘要:

1993年以來中國的生育率數據存在「三軌制」:客觀調查(包括人口普查長表)數據、人口普查短表推測數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比如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長表分別顯示生育率只有1.22、1.18,但是國家統計局人口司普查處處長崔紅艷等人以低年齡組漏報為由將之修改為1.64、1.50。如果存在漏報的話,年齡越低漏報率越高;但是崔紅艷的分析結果卻顯示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都是5~9歲比0~4歲漏報率更高,2010年人口普查11~14歲人口的漏報率遠遠超過0~6歲,這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本文分析認為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重報大於漏報。以1990年人口普查0~9歲人口為標準,2000年人口普查10~19歲人口重報了8.87%。以2000年人口普查0~9歲人口為標準,2010年人口普查10~19歲人口重報了9.37%。用這些重報率還原人口數據,還原後的生育率與客觀調查的生育率結果基本一致,基本將生育率的「三軌制」還原為「單軌制」,2000-2010年生育率波動在1.15-1.28。

這是幾個月前完成的文章。後面《統計年鑒》公布2012年生育率只1.26,再次印證我該文的觀點。


推薦閱讀:

甘肅一個縣,建縣超2200年,人口近50萬
生三胎讓人頭皮發麻!
2016~2017年,中國省份及主要城市,人口變化大數據
[轉載] 全球貧富差距惡化:最富1%人口財富將超其餘99%
身份證號不會用完嗎?

TAG:二胎 | 人口 | 人口學 | 生二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