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家三寶與儒家三寶之二

道家三寶與儒家三寶之二(2009-01-11 14:50:31)

轉載▼

標籤: 宗教物慾不爭《道德經》玄德宇宙雜談 分類: 雜談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道德經》)

如果把宇宙濃縮成一粒子,老子就是這一粒子的化身;假如能把一粒子擴張成宇宙,老子就是這樣的一顆粒子。老子是道一的代表,是道一的化身,是一團壓縮的能量,他的思想馳騁於宇宙之中,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老子是大寫的「一」,與天地等寬,與宇宙等長。胸中有道者,筆下有道,心中有德者,筆下有德,一部《道德經》集中體現為「慈」、「儉」、「不爭」這三寶之中。

一、《道德經》中所體現的「慈」的思想

「玄德」是人類善良的源泉,物慾是人類邪惡的根源。

從客觀來講「玄德」就是宇宙之德,就是天地之德,是道本的外化,在《道德經》中,老子是這樣說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本是公共是虛無,用今天的宇宙觀來說就是暗物質和暗能量。道體就是物質和能量,就是萬有,而道之用就是「玄德」,就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施發,但是是通過物質和能量來施發的。對於萬有(物質和能量)而言,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生之,為之,成之,但對於暗物質和暗能量而言,則是不以生為生,不以為為為,不以成為成,沒有終端的目的,沒有功利的慾望,純粹是發乎自然,發乎本真。在這裡老子是用人類的思想虛擬猜度宇宙的思想。以此來彰顯人性、道性、宇宙之性是統一的,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老子藉助於道之「玄德」呼喚人類精神的回歸。當人類覺悟到道德客觀存地時,就要在生命中實踐道德,體現道德,順天道天德而為: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即每個人的肉體內潛藏著一種暗能量,生命體內的暗能與宇宙中的暗能共融共通,生命體要去和同這種暗能,「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玄同」的過程教我們在冥想中進入道境,蓄積道能。「玄」就是道,「德」就是「得」,一個人體悟到了道的存在,就得道了。這就是要生命體從主觀上通於自然之道,和於自然之德,做到道人合一,主觀與客觀合一,小我與大我合一。人性中善的一面為道性,也就人的自性,於內為慈善,於外為慈愛;人性中惡的一面為物慾,人的物慾無限膨脹沒有終點,當人的物慾得不到滿足時,邪惡便會產生,當邪惡發展到極端,就是生命毀滅的時候。所以說道性是善良的源泉,物慾是邪惡的根源。《道德經》就是在啟示我們如何化掉人性中的物慾,以順從、皈依人性中的道性,神性,回歸人的自性。修道就是要解放人的思想,開悟人的道性,回歸人的自性,讓人性中善的一面發揚光大,博愛生命,恩澤萬物。人類的創新創造能力源自於道性,一個民族的創新創造能力與其道德素質是成正比的,道德素質越高,創新能力越強。在人類歷史上,猶太民族從《聖經》的啟示中獲得了神性,誕生了很多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人才,造福於人類。馬克思雖說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但他哪裡知道他正是在人類普遍的自性中創立了偉大的學說。

《道德經》中所反映的胸懷萬有,和同萬物,胸懷天下,天下為公,利物不爭,大道至公,大道無私,大道謙卑等思想也都從不同側面體現了慈愛的思想。

二、《道德經》所體現的「儉」的思想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物慾橫渡的社會裡,一個人怎樣才能化掉物慾,回歸自性呢?從儉。怎樣從儉呢?第一、「儉」同「簡」。即簡化我們的思維,簡便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讓世界在意識中由複雜變得簡單。從現象上看人類生活在一個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有的世界,物質的極大豐富容易使人類迷失、迷惑,老子高瞻遠矚,把生命世界簡化為「有」和「無」這兩面,有代表了生命的現象,無反映著生命的本根,有和無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無本身就是簡就是靜,有就是躁和動。老子是讓我們回到生命的源頭立足生命的源頭來審視生命。「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就是老子對世界的簡化。第二、儉就是斂,就是收斂我們的物慾,回歸素樸的本源。物慾主要是滿足肉體的享受,立足於有,立足於感官認識世界,誤以為世界的存在就是為了一己之私,滿足肉體的需要和享受,是世界為我而存在。這樣的認識助長了人類的貪婪之心,在獲取、享樂、佔有等方面追求極端,「求甚」、「求奢」、「求泰」。一個人的物慾主要表現為功利思想。盲目地貪求功名利祿,甚至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最後走向自取滅亡。而諸侯、大夫、士之間的爭權奪利、爭名逐利、恃強凌弱、窮兵黷武,正是他們放縱物慾所致。老子是完全徹底的世俗觀念的反叛者,當人類走向物慾的極端時,老子明確提出「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其目的是安定社會,保全百姓生命,而根本的目的是要啟發世人從生命的深處找回淪喪的道德,回歸生命的本真。老子讓人絕棄的是物慾的功利主義的功利之聖,功利之智,功利之學,功利之仁義,功利之巧利,即拋棄以聖以智以學以仁而謀名謀位、謀權謀利、謀私的世俗觀念,而追求一種精神的超越,內在的修為,回歸世界的源頭,追求生命的本真。老子反對的是世俗之學,世俗之欲,提倡的是道德之學,道德之欲,「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過。以恃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提倡的是內道,內慈,內聖,內仁,主張學習是為了每天提高美德,修道每天要減少慾望(「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習的目的是非功利的,追求的慾望也是非功利的。我之生,我之為,我之長也都是非功利的。這正像孔子所說的古代的聖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今天的世人學習是為了炫耀自己。第三、儉就是儉樸,即生活上要尚儉。老子提倡「被褐懷玉」,安貧樂道,「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在生活上可以不講吃穿住行方面的條件,以粗茶淡飯為甘,以粗布衣服為美,不用昂貴的器物,不去乘坐豪華的車船,安居樂俗,只要我與道德同在我就快樂,「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第四、儉就是簡約,「抱一為天下式」。一中有兩極的觀念,一極為世俗的觀念,一極為聖人觀念,不盲目跟風,不隨波逐流,不追求時尚,世俗以為榮則聖人以為辱,所以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一極為體,一極為用,以捲尺為為例,體枉而其用直。一極為有,一極為無,「萬物生於有,而有生於無」。一極為大,一極為小,「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一極為陰,一極為陽,「萬物負陰而抱陽」。第五、儉就是儉約,不貪財利,不貪富貴,不貪五色、五音、五味,不縱情享樂,時刻警醒自己知常守常,既不輕易地去干預別人,也不輕易地被外物所干預,不去追逐物慾的極限,「去甚,去泰,去奢」。通過尚儉,人就可以去掉修飾、雕琢、虛偽,呈現出自性的本真狀態,就會達到素樸的澄明狀態。

三、《道德經》所體現的「不爭」的思想

第一,「不爭」就是「玄德」,天道不爭,生而不爭,為而不爭,長而不爭。第二,利而不爭,像水一樣能給人帶來好處,卻與人無爭,「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第三,不爭就是不崇尚物慾,不崇尚功利,「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第四,不爭就是抱朴守拙,保有童心,難得糊塗,「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眾人皆有異,而我獨貴食母。」第五,不爭就是不抱成見,不自以為是,不居功自傲,「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六,不爭就不恃強,不呈強,「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第七,不爭就是謙卑,「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八,不爭就是以民為本,就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待續)

推薦閱讀:

三教合一:「拿來主義」,是想拿就能拿的嗎?
陳立夫:唯生論宇宙觀之導言
儒生怎麼看待漢服復興運動?
陳立夫:易與儒家之中道思想
儒家八派

TAG:儒家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