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 英國就香港事務表態應謹慎、自重
07-04
星島環球網 www.stnn.cc2013-09-16《環球時報》日前發表社評,題為:英國就香港事務表態應謹慎、自重。文章如下:英國負責東亞及香港事務的高官施維爾14日在香港《南華早報》和《明報》上撰文,表示英國對香港2017年的特首普選「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援」。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駐港總領事夏千福就香港政治多次說三道四,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宋哲日前給予公開批評。9月15日是國際民主日,英國官員借這個機會發表上述談話,不能不在香港引起敏感聯想。眾所周知,香港內部圍繞普選的爭議一直存在,泛民力量要求按照「國際公約」推進普選,把香港完全當成獨立政治實體對待。這一要求與香港是中國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地位相抵觸,不可能得到中央支持。中央已經表示,香港普選要依據《基本法》進行,與中央對抗的人不能作為特首候選人。可以預見,「普選之爭」隨著2017年臨近將會風波迭起,但泛民派不可能將特區政府和中央壓倒。因此泛民派很歡迎英美力量過來插一杠子,儘管這也不會有什麼實際作用,但總能幫著壯壯聲勢。英美官方就香港普選說幾句話,這隻能是一場遊戲。但政治的規律有時會鼓勵某些假大空的表演。英國在還控制香港的最後日子裡都斗輸了,現在它說幾句「官話」能有什麼作用?香港泛民派竟然覺得英國發聲很重要,他們當中至少部分人的思想還停留在舊時代。經常有人拿一個質問揶揄英國政府:你們現在關心香港的民主,早幹什麼去了?港英時代的港督都是女王直接任命,什麼時候聽過香港人的意見?說英國人在推動香港民主的問題上「動機不純」,邏輯是縝密的。香港回歸16年,民主獲得了大發展。立法會議員的直選比例不斷增加,將在2017年同特首選舉實現「雙普選」。香港用20年時間完成向民主的全面過渡,這是它在中國懷抱里的全新經歷。此前英國統治了它99年,派總督,強行輸入英語,要求香港人對女王效忠。因為這一切,英國方面在談香港民主問題時不該像功臣似的,而應有幾分歉疚。香港特首梁振英15日已經做出回應,表示香港不需要英國政府和任何其他外國政府提供「支持」,普選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區市民、特區政府和全國人大、中央之間的事,完全是中國人範圍內(中國內部)的事,與英國無關,亦與任何其他外國政府無關。香港回歸之前鄧小平就表示,香港製度將50年不變。這一承諾在《基本法》的保障下得到嚴肅的落實。香港輿論比港英時期更多元(那時是不允許罵女王的),遊行示威更容易得到批准。香港反對派達到開埠以來最活躍的程度,政治寬容成為香港的真正現實。然而香港的民主必須有利於當地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而不能對香港繁榮構成破壞。實事求是說,對香港政治發展有這份高度責任心的只能是港府和中央,其他外國政府在利益上都不可能與香港是共同體。英美政府現在對香港事務表態,只能從它們各自的國家利益出發,這大概屬於國際政治常識,不是什麼深刻的道理。英國作為香港的前宗主國,有時多表現出一些熱心也可以理解。但英國政府做政治表態時應當謹慎和自重,這是它應有的一份外交文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英國女孩雪山上裸胸 「無上裝之旅」麗影盤點(組圖)
※英國人的院子為什麼叫garden?
※英國布倫L4A4式7.62mm輕機槍
※此人險滅掉英國,英國人戰後卻為其求情:正直的軍人應當無罪
※一句話概括加拿大、英國、美國和澳洲的文化差異,太逗了!